•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研究總結

《生命的自我觀照》主題創作,藉由繪畫的表現將內在的意象與感受表達出 來。經過感知、記憶、情感、想像、理解,通過心理活動進行藝術性的創作,在 生活經歷中得到的體驗,從內在感受出發,並反應存在的本質。對筆者而言,藝 術創作是個人的精神活動的產物,當個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發生聯繫後,從中產生 的自覺,產生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後,把它表現在創作上,透過繪畫過程其實 也是在對自己內在進行重新審視與反思。

而如何運用油畫媒材傳達自身內在的精神,是本研究思考的重心。藝術創作 乃是一門艱深博大的功夫,不僅是外在藝術理論的認知與學習,更是人的自身內 在精神的擴充,與精神境界層層昇進的實踐。從莊子哲思與禪宗美學中,注重精 神上的超越與安頓,對精神生命的內在層面提供積極的支持力量。進而開顯的美 學觀點,皆以人生修養為依據,不論在審美或是創作活動的開展,乃至於形式與 內容統一的能力,如果脫離了對人之主體修養的把握,則藝術終將變作空洞的名 詞而已。因此,以「遊」的精神,開放其心、拓展心靈的視野,融合於萬物的態 度;在自然生活中具有「觀照」的能力,向內心處用心的自我反省,尋求內在的 超越,領略人生存在的哲理;進而表現在藝術創作上,是天地一體的和諧美感,

逍遙自在的生命。

在此次的主題創作中,筆者使用寫實的手法與隱喻的圖像傳達內在的心境,

也首度嘗試以往不曾使用的複合媒材,提供另一種思考角度與觀想空間。心靈通 過藝術創作獲得了一種新的態度,就像是感受、領悟與覺醒。感受,不離見聞覺 知;領悟,是觀念的轉變,是生命層次的提升;覺醒,是付諸行動,所應作,所 不應作的態度。藝術創作是內在理想性的價值追求,是一種內心的感動,是一種 生活方式,起源於自己的興趣,成長對它的執著與熱愛,使個人在這世界上找到 了審美的途徑。繪畫的奇妙是能把己身的確切體驗與感悟,永久的凝結在畫面

上,使之永恆瞬間的感動轉化為具體形象。在選擇每一筆的色彩和造型中營造了 一個屬於自己的的境界和氛圍,而作品成為了個人所要傳遞的訊息,體現了各自 的心性和悟性。

第二節、研究心得與未來方向

經過文獻的探討及研究與個人對自然和生命觀察的思考與內化,使創作理念 更加完整,在創作的過程中,筆者也釐清了很多想法,並且用更深入、綜觀的角 度,重新審視人們所熟悉的事物,在仰觀俯視中沉思默省,傳達出自身的理念。

透過藝術創作,不僅是在表達自我,更是在不斷學習中發現自然給予個人的啟 示。如王羲之在《蘭亭詩》所說:「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 瞰綠水濱。寥郎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

適我無非新。」藉自然界的種種風貌暢敘心中情思,在仰眺俯瞰群品之際與自然 融為一體。個人面對時間和空間的浩渺、廣闊、永恆,但對比人生的短暫、渺小 後所發出的感嘆、憂傷。世界是無窮盡的,生命是無窮盡的,藝術的境界也是無 窮盡的。

藝術的超越在於每一感性事物自身看出其超越的意味,於是事物被一種超越 的意味所充實,成為永遠新鮮的事物。個人自我的狀態,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 暖自知,而自我生命的檢視是在藝術創作中永遠不朽的課題。「適我無非新」是 創作者對世界的感受,「溫故而知新」是個人創作時應有的態度。隨著回歸自然 的心境體悟觀看世界的角度,在面對平凡的週遭事物時都能秉持著觀省的態度,

從視覺的經驗轉化為深層的心靈觀照,涵養了創作所需的精神意識與構成來源。

在未來創作中,筆者期勉自己能有更多更新的創作嘗試,如何能在進一步傳 達內在的精神內涵與哲思,是未來創作的方向,讓作品的格局放大,拓展更多的 恢弘視野,真正的表現心中的渴望。

參考書目

董小蕙(1993)。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灣學生書局。

凌嵩郞(1976)。藝術概論。台北:復興彩色印刷。

文潔華(1993)。藝術自然與人文。台北:允成文化出版。

李澤厚(1985)。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p.53。

陳鼓應(1992)。莊子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p.317。

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p.79。

葉朗(1996)。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出版社。

徐復觀(1980)。中國藝術精神。台灣學生書局,p.50-64。

朱夢實、宗白華(1985)。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木鐸出版社。

宗白華(1987)。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冠學(1989)。莊子新注。東大圖書出版社。

趙衛民(1987)。莊子之道。文史哲出版社。

老子(1983)。王弼 注。道德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鈴木大拙(1985)。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p.3。

張節末(2003)。禪宗美學。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

皮朝綱(1995)。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出版,p.128,p.146。

葛兆光(1988)。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p.122,p.130。

陸韜(1989)。油畫繪製入門。台北:南天,p.118。

肖峰、吳國榮,(1995)。創意油畫學習新技。台北:星狐,p.38。

謝東山(2000)。藝術概論。台北:華杏機構叢書,p.117。

Linda Nochlin(1998)。刁筱華(譯)。寫實主義。台北:遠流。

Peter Berger (1991)。神聖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p.11。

Ernst Cassirer(1985)。人論。甘陽(譯)。上海人民出版社,p.223,p.241。

黎玲 張小元 張晶燕 李紅梅 (2002)。藝術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p.191。

安海姆 Arnhcim Rundolf(1982)。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雄獅圖書公 司,p.5,p.342。

席勒(1984)。美育書簡。中國文聯出版公司,p.145。

高楠(1987)。藝術心理學。遼寧人民出版社,p.607。

余秋雨(2007)。人生風景。台北:時報文化,p.10。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滕守堯(1987)。審美心理描述。台北:漢京出版社,p.67。

騰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生智,p.451。

余秋雨(2006)。藝術創造論。台北:天下遠見,p.26。

吳汝君(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

沈清松(1999)。中西美學的比較與會通。台北:立緒文化。

張肇祺(1993)。美學與藝術哲學論集。文史哲出版社,p.433 王林(1993)。美術型態學。亞太圖書出版社,p.31。

王勝(2000)。西方傳統畫三大技法。台北:歷史博物館。

吳經熊(1979)。中國哲學之悅樂精神。台灣:華新事業中心。p.182。

曹敏、易陶天(1983)。黑格爾哲學。黎民文化,p.451。

Raman Selden(2000)。劉象愚、陳永國等(譯)。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 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p.42,p.36,p.93。

張岱年、方克立(1994)。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P.334。

徐志摩(2002)。徐志摩全集。台北:世一出版社,p.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