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命的自我觀照」之創作意識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分析

第一節 「生命的自我觀照」之創作意識

「中國哲學是就“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道”具象於生 活、禮樂制度。道尤表像於“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 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

就中國文化哲學來說,自然被認定內在於人的存在,人也被認定內在於自然的存 在,這樣在主體與客體、心靈與肉體以及人與神之間便沒有一種絕對的分歧,趨 向集中於內在的人生和人心,通過向生命處用心和內在超越,來求得自身的解放 及人與世界關係的和諧。而西方的文化精神是外向的,西方的人文主義也是外在 的,由於超越經驗的宗教及思辨的形而上學,都是以絕對的意義來分別自然與超 自然、人與神、主體與客體、心靈與肉體的。因此,西方精神文化中充分發達的 是以純理性分析為基礎的唯理論和以信仰為基礎的宗教論,他們的用心是趨向於 外在的自然或超越的彼岸。

比較中西方的形上學,根本差別在於西方形上學的世界模式是一個概念的、

邏輯的體系,它與構成世界的質料是分離的,與人類的社會生活也沒有內在的聯 繫和貫通;中國的形上學的宇宙和世界則是一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這 個世界的主體是人類,世界的意義在於人類的生活,它所展示的宇宙星空、江河 湖海、山川草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春夏秋冬,都是與人類有密切的和諧關 係的事物,它們呈現出的意義是人類生活的所賦予的。因此,這個世界是一個充 滿意蘊和情趣的天地。在宇宙及其運動過程以及認識的結構次序中,人從日常生 活的各個方面,從具體使用的器具和禮節儀式中,就可以達到形上學的境界。

而中國將美與藝術的定義聯繫於倫理道德觀念上,一方面透過藝術的認識作 用,使人察覺生活中的善惡,另一方面則強調藝術的抒情寄性、怡情養性,並於 鑑賞的過程中陶冶情感、修鍊人格。孔子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 藝」認為藝術是人之道德精神氣息,藝術品是道德精神的自然流露,在創作與鑑 賞的過程中,實現道德精神昇華作用。

因此,「生命的自我觀照」之創作意識,是採用西方繪畫的技法、筆觸,以 及斑斕色彩、構圖的調和物,自然寫生不再是應物象形後的隨類賦彩,而是傳達 中國繪畫精神的內在情思,畫布不再只是忠實再現自然此一客體的所在,而是成 為表現情感,或是延伸想像的工具,呈現在畫布上的便已然不再只是再現自然的 圖繪,它是對生命的感懷,一段生活的插曲,或片刻之間的潛移默想,被重新拆 解、組合之後的完整形象。

一、意境的追求

(一)繪畫意境的創造

在構思作品中,物體肌理的或有或無,形狀、色彩、空間的準確與否,結構 的扎實或鬆散、這些可隨邏輯安排置換的藝術元素,在寫實繪畫的自然映照之 中,彷彿已淪為次要之中,關於生命的經驗、自然的秩序、庸俗抑或不凡,實為 筆者所關注的,真正重要的不是對自然的如實模擬,而是對意境的追求。

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景」與「情」的結合,是客觀事物的集中,加上個 人思想情感,希冀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其現代的和哲學的理論表述方式亦即 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中國藝術美感力量的根本所在,是意境之美的表現。方士庶 在「天慵庵隨筆」裡說: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 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故古人筆墨具此山蒼樹秀,

水活石潤,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寄。或率意揮灑,亦皆煉金成液,

棄滓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引自宗白華,1985,p.17)

這幾句話充分表現了主觀生命精神與客觀自然景象的相互交融的意境觀。惲 南田題潔庵圖說:

「諦視斯境,一草一樹,一丘一壑,皆潔庵靈想之所獨闢,總非 人間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榮落在四時之外。將以尻輪神馬,御 冷鋒以遊無窮。真所謂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塵垢粒糠,綽約冰雪,

時俗齷齪,又何能知潔庵遊心之所哉!」(引自宗白華,1985,p.18)

因此,古代畫家「遊心之所在」,就是個人獨闢的靈境中創造的意象,作為藝術 創作本體的中心。

中國藝術意境創構的哲學本性,其實源於中國哲學本身對有生有滅的運動世 界的理解觀念,道家和儒家都強調虛實結合的宇宙本質,都發現宇宙深處是無形 無色的虛空,但這虛空卻又是萬有之根源、萬物之源泉、萬動之根本、生生不已 的創造力。「易之為道也,累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易傳•系辭下)而老 子云:「虛而不屈,動而俞出。」(《道德經》•第五章)即萬物在虛空中流行、運 化。而藝術作為世界生命的精神表現形式,更體悟到這種對於世界的虛實相運的 哲學領會,從而使精神構成的「二元」真正成為藝術意境的二元。

唐代張璪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景與情相互交織下,湧現出了一個 獨特的宇宙。寫景即是寫情,表現思想感情。寫實的草、石、花、樹,透過心靈 的造境,寄形以神,將精神投入其中,重組造化,再現自然,達到和諧的統一。

意境來源於客觀自然,是實的形象與虛的聯想之結合,筆者描繪的景物形象是 實,引起人的聯想是虛,由形象產生的意象、境界是虛實的結合。意境的構成離 不開筆者的形象思維的創造。創作構思意念是由單一個別的場景,逐一組合成整 體,產生流動的美感。如同惲南田所說:「皆靈想知所獨創,總非人間所有。」

所以一切的美來自心靈的泉源,沒有心靈映射是無所謂美的。從「外師造化,中 得心源」,到「物我兩忘,離形去智」的老莊美學心境,進而結合為「澄懷觀道」

的境界。

(二)意境源自自然

筆者的創作構思首先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所感,然後根據所想到的意念,去尋 求得以表情達意念的境,從而使意境交融。其次是觸景生情,在觀看或接觸外在 景物時,往往會觸景而有所悟。再來是體貼物情,物我情融,雖然草木無情,但 經過個人賦予感情,使草木人格化。因而,清代石濤說:「夫畫者,從於心者也。」

是對生活本質的揭示,領悟到對生活獨特的體驗和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作 品要抒發真實,發自胸臆。是為深入生活,進行細緻的觀察和體驗,充分地認識 和準確地理解生活。而生活的感知、時代的親近及體貼、甚而是日常心情的感受,

都是創作構思的源頭。

如同劉勰所說:「人稟七情,應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龍,

明詩)李夢陽也說:「夫詩者天地自然之音也」,「情者,動呼遇者也。」所以,

藝術的真實性只有當情有所依附,才有所發生,才能達到情境交融,情事相映與 真實感人(邱明正,1985)。故而藝術形象是心靈移情的產物,在創作中,只有 鐘情於此,寄情於此,把自然的真情,真實的感受轉換成視覺語言,創造一種物 我合一的即景即情。通過自然與生活的感悟,景可以化為一種心境而撥動著創作 者的心靈,在「情」的驅使下而構成意境。

清代石濤在《畫語錄.山川章》中說: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於予也,予脫胎於山川也,搜畫 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裏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於大滌也。」

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 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的物我同化,淵然而深的靈 境。自然中的山川草木成了創作者抒發情感的媒介,創作的構思是以客觀景物做 主觀情思的象徵。人與自然的調諧,人的精神生命的豐富與昂揚,都使人格精神 與藝術詮釋獲得了相互認同而達到微妙的相契相合。

心靈保持空明自由而無所住,則可以觀照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美感由中而生。

從順應自然生長的道理,到圓融和諧的觀點能與大自然的韻律相配合,同時與個 人內在生命省思互相調和,經過具體且通過藝術的手段來表現意境,重視個性、

色彩的鍛造,尋求自然的永恆真理。對筆者而言,生命週遭的任一角落、時刻皆 不容忽略,破敗顯眼的地方,其實正是生命風景的榮華所在,從中顯現出自然存 在的倫理意涵,也讓筆者深思探究人存在的價值、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 然之間的關係,慢慢地可以理解人之所以生而為人的使命與歸宿。

(三)禪境的表現

禪注重個體的直覺體驗和自性靈照,它不離現實生活,在日常經驗中就可以

「悟」。是一種用心體悟的直觀,更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慧能著名的偈語:「菩提 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道出了禪的精神。所以它是 在感性自身中獲得超越,既超越而又不離感性生活,是體認到心靈深處而燦爛的 發揮到哲學境界和藝術境界,這裏展現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適意生活。正是在對 自然生活的靜默觀照中,領略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諦,並把這一份寧靜恬淡溶 入心靈深處,從而形成個體之心與自然生活的交流與和諧。

因而禪學的哲理對創作觀點有不同層次的闡述,即使是「物」的描寫,經常 提供一種意境,一種暗示,非執著物的外相,而是更深一層的審美的領悟。例如,

佛家禪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代表禪的三個階段,第一種 境界表示仍執著於外在形象的眼光,第二個境界已經進入明心觀照的境界,拋棄

佛家禪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代表禪的三個階段,第一種 境界表示仍執著於外在形象的眼光,第二個境界已經進入明心觀照的境界,拋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