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的待答問題為「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齒輪操作題目的推理表徵為何?」及

「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齒輪操作題目推理判準的發展歷程為何?」,因此本節即以上 述待答問題,將研究發現作成結論。

一 、 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齒輪操作題目的推理表徵

本研究發現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齒輪操作題目呈現多種推理表徵,茲將重要者 呈現如下:

(一) 以外表現象為基礎的推理

學生以觀察物體的外表來作為推理的判準與題目判斷的依據。

1. 「視覺觀察」:學生以所觀察到的現象為焦點,來進行推理,學生運用視 覺感官獲得的齒輪實體的資訊來解釋,是以個人的視覺支配來推理。

2. 「自我的焦點」:學生以自我所獲得的資訊為焦點,來進行推理,說不出 齒輪的原理;或是在推理問題時,學生只表達出齒輪一部份原理,缺乏

整體的考量或忽視某些具有影響性的變因,甚至聚焦於改變而非穩定狀 態,忽視系統的平衡狀態。

(二) 以關係為基礎的推理

學生觀察到齒輪間有某些關係,會影響齒輪的轉向、傳動與機械利益,這些 關係是判斷、推理齒輪可能產生變化的變因,也是推理的判準。

1. 「多重概念的想法」:學生所使用的想法常具有混淆的多重涵義,一個想 法包含多種的概念,有時連學生自己都無法分辨,遇到類似的問題,提 出推理的證據有很多,學生認為每一種因素都對,提出多種的推理解釋。

2. 以「連結關係」來推理:學生對齒輪的推理,使用齒與齒連結,作為推 理問題的判準。

3. 以「排列關係」來推理:齒輪的原理以排列為主要,因此學生對於齒輪 問題以排列與外形來回答。

4. 以「數量比例」來推理:當學生應用數學上的運算來作為推理的判準,

學生會取決於某些變因加以數量化。

5. 「因果推理」:學生的推理能力大部分建立於因果關係,學生對齒輪操 作題目能就自己回答的答案,提出個人探究的方法與證據,學生的推理 是有根據的,由「原因」而產生「結果」。

6. 「歸納原理」:學生遇到齒輪操作題目,會發現有規律性,進而歸納出 原理。

(三) 以模式為基礎的推理

學生面對齒輪題目時,無論是探究的過程或是答題時的推理判準,皆有一致 性的特點,而且前後描述具連貫性,是以個人或科學的模式進行假設與驗證的過

程。

1. 「日常生活的現象法則」:學生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對齒輪的原理已有 基本概念,遇到問題常會套用日常生活的現象法則來推理。

2. 「擬人化」的推理:學生會以擬人法的方式來作為推理的判準,將齒輪 視為一種生物,以曾看過的生物動作或套用人類的器官,直接選取類似 動作作為推理問題的判準。

3. 「套用原理」:學生以某一種科學原理或是個人的探究方法,來對大部 分題目進行推理,屬於個人慣用的模式,可能符合齒輪科學的原理,也 可能是個人慣有的反應,或過去的經驗的統整。

二 、 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齒輪操作題目推理判準的發展歷程 (一) 轉向

堅持個人推理判準中有持正確推理判準者,認為齒輪相扣,互相成相反轉向運 作;而持錯誤推理判準者,則把齒輪與日常生活的車輪視為相同,採取相同的功能 解釋,因此認為是齒輪都一起向前轉。

改變原本的推理判準,是由不知道原因改變成使用正確判準,由不知道原因,

接著因觀察與操作後,學生可以提出正確的科學判準。

(二) 傳動

堅持個人推理判準,持正確推理判準者,認為力量的傳動必須考慮整體的運 轉順序,學童會一個一個在心中推理傳動力量的順逆順序,有些學生因題組的觀 察與操作,提出歸納性的推理判準:「奇數個齒輪組合不能轉,偶數個齒輪組合 可以轉動」。持錯誤推理判準者,則忽略齒輪傳動需考慮轉動的順序,最後一個 齒輪接第一個齒輪處卻沒有加以思考與推理,顯示缺乏整體性的推理能力。

改變原本的推理判準有從不知道原因到掌握正確判準,不知道原因,接著因 觀察與操作後,學生可以提出正確的科學判準;也有錯誤判準→正確判準,有十 位學生因為操作後提出了符合科學原理的推理判準;正確判準→錯誤判準,有兩 位學生,面對類似的延伸性題目,卻提出完全不同的推理判準。

(三) 機械利益

堅持個人推理判準,持正確推理判準者,提出力量的傳動是相同的,因此機 械利益是兩邊一樣或相同,學生提出—像天平或槓桿或輪軸一樣、左右平衡、施 力臂與抗力臂數學運算等等,符合科學原理的推理判準;持錯誤推理判準者,認 為齒輪多,力量會增大。

改變原本的推理判準,有不知道→正確判準,回答是用猜的,正確的推理判 準的提出,仍需經過多次操作驗證與比較後,才提出。錯誤判準→正確判準,齒 輪組的機械利益,會因齒輪數目增加而增加,最後學生提出—比較前兩題後,認 為此齒輪組應該是兩邊平衡、左右對稱、機械利益相等的推理判準,此推理判準 符合科學原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