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以足投票」理論,結合區域競爭力之觀點進行分 析。探討人口移動對競爭力之消長,進而提供縣市政府改善方向與施政目 標。本研究不同於以往將競爭力定位於「財富之創造」,主要是各級縣市政 府施政內容無不以人口成長做為首要目標;換言之,若能找出吸引人口進 口之主要因素,亦能針對不足部份加以改善,便能提升該縣市之競爭力。

本研究透過統計理論,驗證財政學中「以足投票」之論點,並納入區 域經濟學中「競爭力指標」進行整合性研究;望各界學者不吝指教。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是透過因素分析法與主成份分析法建置出區域競爭力指標,並 透過排名找出各縣市之良窳。

透過表 4-18 發現,排名前五名之縣市大都為主要都會區(依序為臺北 市、新竹市、臺中市、高雄市、台北縣),但前五名之縣市在政府效率構面 皆得到負積分;換言之,都會區吸引人們遷入係仰賴其他構面,其中以經 濟與企業發展構面和公共環境與建設構面具有較大優勢。

排名前五名之縣市大都以市為單位,後五名之縣市則以縣為單位且主 要集中於中南部地區(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換言之,各縣市仍存在發 展不均之狀態。建置縣市競爭力指標最終目的在於使每一縣市居住人數達

到最適均衡,除必須透過地方政府改善不足之構面外,須發展出自身特色 吸引人們願意遷徙至該縣市居住。

透過因素分析法得知,影響人口遷移最主要關鍵為科技普及構面,其 解釋變異量高達 86.6%;其次依序為社會及人文、經濟與企業發展…等構 面。顯示出科技普及程度為人口遷移之首要考量;其次為社會及人文(多數 為教育指標)構面,代表教育問題仍是遷移之重點。換言之,地方政府施政 方針對科技普及與社會及人文兩大構面進行改善,但仍需注重其他構面之 發展。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未來研究方向 未來研究方向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所採用之實證資料為三年平均數,藉此消除單一年度受景氣循 環之影響,但無法衡量出年度間之變化關係。換言之,無法已動態分析法 探討區域競爭力之變化,此為未來研究之重點方向。再者,本研究未將國 際化程度與創新程度納入考量,主要是因國內資料在此方面收集不易,故 無法施行。國際化程度與創新程度為 IMD 與 WEF 近幾年之評估重點,未 來將努力收集相關資料納入研究當中。

人口遷移不僅僅受到量化資料之影響,亦可能受到質化資料(如:施政 滿意度…等)之左右;本研究受限於台灣地區質化資料取得不易,故無法實 行。雖然民間許多機關利用質化數據建立各縣市競爭力指標,但本研究主

要以官方統計數據為主,故不採用民間機關之數據。希望未來政府機關能 施行質化資料之統計,促使本研究能更加完整。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一 一

一、 、 、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1. 林豐政,民國 96 年,多變量分析,國立宜蘭大學授課講義。

2. 洪于佩,民國 92 年,我國各縣市地方競爭力評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韋端、鄧弼文、謝邦昌,民國 91 年,台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 構之初探,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4. 倪鵬飛,民國 95 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NO.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 倪鵬飛,民國 95 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5~2006),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

6. 徐瓊,民國 95 年,區域技術效率論-基於技術效率的區域經濟競爭力提 升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7. 陳宛瑩,民國 97 年,台灣之國家競爭力的定位與相關分析-以 IMD 資 料為基礎,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陳冠位,民國 91 年,城市競爭優勢評量系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 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9. 黃曣寬,民國 94 年,東亞都市競爭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 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楊武祥,民國 95 年,建構台灣縣市競爭力評比指標,國立台灣大學會

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鄧弼文,民國 90 年,台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 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劉漢榆、江怡伶,民國 95 年,從國家競爭力與策略管理之探討,中國 行政評論,12(1),165-194。

13. 劉順仁,「建立台灣地區縣市競爭力指標之理論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5-3011-P-002-001,國立台灣大學會計 學系暨研究所,民國九十六年。

二 二 二

二、 、 、 、英文部份 英文部份 英文部份 英文部份

1. Begg, I. G., 1999,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36(5-6), pp.795-809.

2. Begg, I. G. & Cameron, G. C., 1988, High Technology location and urban areas of Great Britain, Urban Studies, 25, pp.361-379.

3. Deas, I. and Giordano, B.(2001),“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major English cities: an exploratory approach”,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Vol.33, pp.1411-1429.

4. Deas, I. & Giordano, B., 2001,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major English Cit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3,pp.1411-1429.

5. IMD,2006.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6,IMD.

6. Kresl, K. P. (1995)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Kresl, K. P. and Gappert G. (eds.),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rban Affairs Annual Review no.4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7. Kresl, K. P. & Singh, B., 1999, Competitiveness and Urban Economy,

Urban Studies, 36 (5-6), pp.791-793.

8. Krugman P. R. (1996), “Making sens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debat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12,No.3, pp.17-25

9. Lever, W. F.(1999),“Competi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Studies, Vol.36, pp.1029-1044.

10. OECD,1997,The OECD List of Social Indicators, The OECD Social Indicator Development Program,5.

11. Tiebout, C.M.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416-424.

12.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13.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14.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ness of Global Industri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5. Porter, M.E., Monitor Group , 2001, Clusters of Innovation:Regional

Foundations of U.S. Competitivenes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三 三 三

三、 、 、 、網站資料 網站資料 網站資料 網站資料

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國 96 年 12 月 17 日國家競爭力,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21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