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政府在政策過程中,不論是為了蒐集政策相關資訊或是為了進行政策行銷,

常常會選擇民意調查作為蒐集民意的方法,並且根據民意調查的結果進行政策 的制定與立法。當政府為了推行較具爭議性的政策時,政策民意調查的結果往 往被支持與反對的兩方人士質疑,只要民意調查結果與自己的意見相左,會傾 向不相信民意調查的結果,認為自己才是屬於民意多數的一方。而在網路普及 的時代,因為政治參與的成本降低了,民眾隨時可以接收到政治相關消息,並 且在社群網站上發表自己個人的政治立場及想法,因為網路上的政治行為不會 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網路上逐漸成為政治論述與政策論辯的極佳場域,基 此,以網路民意為基礎的網路輿情分析方法作為蒐集分析網路民意的方法出現,

作為另一個民意調查方法。而民眾對於兩種不同的民意蒐集與分析方法的信任 與支持乃是本研究所欲探究的部份。

研究發現與貢獻 第一節

壹、 信任並不等同於支持

政治參與程度高的民眾對民意調查的支持程度較高,相反的,對網路輿情 分析的支持程度則較低。民意調查因為具有較科學的統計基礎,且長久下來累 積足夠的信心,雖然對網路輿情分析的態度稍偏正向,然而民眾對於政府運用 網路輿情分析進行網路言論的蒐集仍有疑慮,態度上偏向不支持。

從網路輿情分析的技術信任與道德信任來看,網路信任、網路政治效能感 與機構信任都是影響民眾信任的因素;在支持程度方面,只剩下收入、政治信 任與機構信任具有顯著的影響力。由分析結果可見,政治參與行為較高且政治 信任程度較高的民眾,對於網路輿情分析信任程度高,而支持程度則變低。顯 示對於網路輿情分析工具的信任程度,會因為民眾的政治行為與態度提高而提 高,但是對於政府使用網路輿情分析進行網路民意的蒐集與分析則會持較反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態度。民眾對於政府運用民意蒐集分析,技術上均認為民意蒐集分析工具是 可以代表民眾的意見,當進一步詢問是否支持政府使用民意蒐集分析工具來蒐 集民眾意見時,則會持較保留的態度。

貳、 影響信任的因素

民意調查在政策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已經從原本單純蒐集民眾意見的工具,

變成一項說服民眾關於「民意」走向的重要手段,當政府政策立場與民眾或倡 議團體的意見相左時,民眾對於民意調查便產生信任危機,民眾對於民意調查 的信任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因為網路的快速傳播特質與 web 2.0 工 具的興起,網路已經變成一個民眾能夠進行各種對話的公共領域(劉慧雯,2008),

這樣的趨勢也讓政府逐漸重視網民的意見,針對網路上的民意進行探戡,能夠 進一步瞭解網路民意,補充傳統輿情蒐集方法的缺失(朱斌妤等人,2014;蕭 乃沂等人,2014),期望能藉此工具改善政策規劃的效能。

當民眾年齡越大,對於兩種民意蒐集分析方法的技術信任越為負向,並且 都達到顯著水準,這樣的結果也和 Dran 與 Hildreth(1995)的研究結果相同。由迴 歸分析結果可知,當民眾年齡越大,對於民意蒐集分析方法的技術信任越負面。

民眾的教育程度越高,對於兩種方法的技術信任與道德信任會稍微較高,而收 入與性別並不是具有特別影響力的因素。對於民意蒐集分析方法信任程度影響 最大的變數為機構信任,當民眾對於機構發布的調查結果越信任時,越信任政 府使用民意蒐集與分析工具。如果民眾對於網路資訊信任程度越高,對於網路 輿情分析方法的信任也會越高,但並不因此支持政府使用網路輿情分析。

在民眾的政治態度方面,當網路政治效能感越高,會提昇網路輿情分析方 法的技術信任,但也會降低其道德信任感;而政治信任感越高的民眾,則越不 支持政府使用網路輿情分析作為蒐集網路民意的工具。政治參與程度對於兩種 民意蒐集分析方法的支持程度影響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政治參與程度高的民眾 對於民意調查的支持程度會隨之提高,然而卻會降低對網路輿情分析的支持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度。從民主參與的角度來看,民主政治鼓勵民眾主動參與政治活動,以行動影 響政策結果,對於政策議題帶領有一定程度的信心,因此對於民意調查的結果 較為信任;然而,儘管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發展讓民眾政治參與程度能夠大幅提 昇,對網路輿情分析的支持程度卻呈現負向的成長,如果網路輿情分析方法能 夠改善隱私權爭議,民眾對政府運用網路輿情分析進行網路民意分析的支持程 度應該有效改善。

網路快速傳播的特性造就了其在議題領導上的優勢,如果政府欲進行網路 輿情分析進行網路民意的探戡與分析,甚至是以網路上的民意作為政策行銷的 依據,藉由增進民眾對於網路信任、政治信任、網路政治效能感等政治態度,

來提昇民眾對網路輿情分析的信任,且提昇民眾的政治參與程度並增加政策資 訊的透明度,消除民眾對於網路隱私權的疑慮,可能會有效提昇民眾對網路輿 情分析的支持。

研究限制 第二節

壹、 樣本涵蓋率問題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民眾對於政府運用不同輿情分析方法之信任程度以及民 眾對於網路輿情分析的態度分析,數位落差的情形一直是電子治理發展過程中 被廣泛討論的議題(Hoffman, Novak, & Schlosser, 2000; Loges & Jung, 2001;

Strover, 2001),本研究將研究標的限制在網路民眾,原因在於網路近用程度高的 民眾應該較能夠理解網路輿情分析流程,受限於研究經費與問卷呈現的方式,

無法以電話調查等其他方式進行,對於數位近用程度較低的民眾可能無法理解 問卷題目,也無法測量網路相關變數,故本研究主要以使用網路的民眾作為主 要研究標的,網路民意調查原本就存在樣本涵蓋率的問題,也存在自我選擇的 偏誤(俞振華,2013)。本研究的受訪者年齡大多數是 40 歲以下的民眾(超過 50%),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是大學學歷以上,樣本的結構與母體(滿 20 歲以上台 灣民眾)差距相當大,雖然增加樣本數之後,網路民意調查的結果與傳統電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調查的結果差異並不會太大(俞振華,2013),但是本研究因為時間與經費限制,

無法大量增加網路調查的樣本數,本研究的結果將會有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的問題,因此研究成果在推論時,將受到較大的限制。

貳、 問卷設計問題

過去研究對民意調查看法的文獻通常只針對基本人口變項,例如性別、年 齡、教育程度等(Hildreth, 2008)。當政府如欲將蒐集到的政策資訊作為政策行銷 的工具時,民眾對於這項民意蒐集工具的信任程度,也會間接影響政策的信任 程度。從迴歸分析模型來看,影響網路輿情分析的信任程度,除了機構信任外,

只有網路信任與網路政治效能感有顯著影響力,傳統測量政治信任與政治參與 行為的變數的影響力偏低,本研究無法驗證政治態度對於政府使用網路輿情分 析的信任程度影響力,在變數的建構上,必須思考將網路的概念融入政治信任 並增加網路政治參與行為的題數,可以改善整體模型的解釋力。

運用網路概念的題組套用在傳統民意調查,可能會產生不易解釋的情況,

本研究在政治效能感的題組是以網路為主題詢問民眾的網路政治效能感,因此 在傳統民意調查的信任程度上影響力並不大,在解釋上有難度,變數的適用性 也是本研究較大的問題。

此外,在民意調查與網路輿情分析程度的解釋上,受限於網路民意調查呈 現方式,無法將兩種方法的分析程度進行詳細說明,雖然在填答系統上限制受 訪者必須閱讀完完整說明後才可以填答,仍然沒辦法確定受訪者是否瞭解兩種 民意蒐集分析方法的執行程序,也無法確保受訪者的回應是否基於說明進行填 答。

研究建議 第三節

本研究為網路輿情分析作為民意蒐集與分析方法的初探性研究,以民眾對 民意調查方法為基礎進行影響信任程度的分析。因為網路輿情分析能夠參考的 相關文獻與研究並不多,為釐清民眾對網路輿情分析的信任程度,借用了民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調查研究的影響變數,在適用性上有許多值得改進及深究的地方,本研究結果 也可供政府進行民意調查及網路輿情分析時的參考。

壹、 實務建議

第一、提昇政策透明度。研究結果顯示網路信任是影響網路輿情分析方法 信任的重要因素(技術信任與道德信任),政府雖然無法直接提高民眾的網路信 任,在面對爭議性的政策時,正反雙方在進行論證的同時,難免出現錯誤的資 訊或是被惡意扭曲的事實,政府在進行政策行銷時,應注意這類的錯誤資訊,

盡力將政策資訊公告上網,避免錯誤資訊被廣為流傳。

第二、增加民眾政治參與程度並降低網路隱私權疑慮。好的政策應該是廣 納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後,並據以規劃與執行。當民眾政治效能感高時,對 於政策影響力認知將會提昇,將較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民

第二、增加民眾政治參與程度並降低網路隱私權疑慮。好的政策應該是廣 納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後,並據以規劃與執行。當民眾政治效能感高時,對 於政策影響力認知將會提昇,將較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