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主要想瞭解並探討 2007 至 2015 年間影響臺灣廠商投資東協進入模式的 決定因素,並區分為 2007 至 2008 年及 2009 至 2015 年兩個時期,藉以比較 2008 年次貸風暴前後,臺商投資東協進入模式的差異與變化,僅依據前述實徵結果歸 納結論,並提出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整體而言技術密集度並非臺商投資東協進入模式的決定因素,與Hennnart and Park(1993)研究結果不符,技術密集度無法作為解釋臺商投資東協的因素。惟可 發現 2007 至 2008 年次貸風暴前技術密集度較高的廠商與獨資比率相對較高呈現正 相關,而 2009 年次貸風暴發生後技術密集度高的廠商則傾向合資,可能是次貸風 暴後為因應國際投資環境改變,較多臺商傾向以合資方式作為因應策略,以降低 研發成本與投資風險,惟此兩個階段亦未達顯著,無法作為兩個階段臺商投資東 協進入模式決定因素。

就進貨來源而言,進貨來源是否來自於臺灣是影響臺商決定是否以獨資方式 進入東協市場的決定因素,符合Meyer(1998)年看法,為取得當地原料廠商傾向 以合資進入市場,且 2008 年次貸風暴發生前後皆是如此,可能是原料來自臺灣的 產生具有產業或技術獨特性,較無法使用其他地區或國家的原料,遂傾向以獨資 方式進入市場,且不因投資環境變化而改變,以確保原料及技術的決定權。

在內銷比率方面,若以臺商內銷當地國為主進行投資則傾向合資,反之則傾 向獨資,且 2008 年次貸風暴前後內銷比率的高低是臺商投資進入東協市場的決定 因素,顯示以 2007 至 2015 年間以內銷為主的臺商傾向透由與其他人合資方式取得 進入市場的優勢,除東南亞國家政策鼓勵外,透由與當地企業合作可獲得更多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場資訊,降低失敗風險。

廠商規模方面,整體而言臺商規模越大越傾向獨資進入東協市場,規模越大 的臺商越有實力承擔投資風險且與該國政府談判獲得最大利益,惟此一結果在次 貸風暴前(2007 至 2008 年)並非主要決定因素,可能是因為次貸風暴後規模越大 的廠商越強調股權的控制權,以避免造成投資策略上的分歧與衝突,而規模較小 的廠商因無法承擔投資損失遂傾向合資降低風險。

整體而言以勞力為投資動機的臺商較亦選擇合資方式,惟此一結果並非主要 決定因素,顯示在次貸風暴前後臺商並非以勞動力作為進入東協市場的考量因素,

但越是以勞動力為考量的臺商越傾向合資,可能因為隨著東南亞經濟條件的改善 工資成本墊高,臺商逐漸傾向以合資方式降低成本。

在技術來源是否來自母公司,整體而言並非主要決定因素,惟 2008 年次貸風 暴後(2009 至 2015 年)技術來源來自母公司的臺商較傾向採取獨資進入東協市場,

顯示為保護自身市場獨特性強化競爭優勢,臺商逐漸強調對於技術的掌握,技術 來自母公司的臺商越傾向選擇獨資進入市場,避免技術優勢流失。

勞力密集度方面皆未達顯著值,顯示企業是否為勞力占比較高的產業並非投 資東協地區的決定因素,惟相關值為正,勞力占比較高的企業傾向獨資投資東協 地區,可能是臺灣廠商對於東南亞地區相對其他國家而言較為瞭解,較無需透由 合資方式降低進入市場風險。

綜合上述,「進貨來源」、「內銷比例」、「廠商規模」等三大因素,是影響我國 廠商赴東協投資進入模式的主要決定因素,而 2007 至 2015 年「內銷比例」皆是主 要影響進入模式的決定因素之一,凸顯臺商對東協國家投資除外銷考量外,當地 內需市場一直都是臺商的主要考量因素,「技術來源」則 2009 至 2015 年則轉為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決定因素之一,值予關注者「廠商規模」在 2007 至 2008 年間並非顯著決定因素,

2009 至 2015 年間是顯著的且整體而言是顯著的,顯示「廠商規模」在次貸風暴後

「廠商規模」成為臺商進入東協市場的決定因素之一。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本研究資料來源是經濟部投審會 2008 至 2016 年期間發佈之「對海外投資事業 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屬於以投資現況調查報告次級資料,內容以企業現況為 主,並非針對臺商選擇進入東協地區的決定因素所做的問卷,如此廣泛性的調查 研究較難對某議題進行深入分析,容易造成研究高效度而低信度,雖能找出影響 臺商,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臺商投資進入模式進行問卷設計,透由蒐整過往研 究者發掘之變項進行題目編撰,並透由因素分析方式開發具研究信、效度之問卷,

如此除可進一步瞭解影響臺商投資國外進入模式的決定因素外,更可具有信度,

推廣至未來的各項研究中。

此外此次研究中可主要是針對實際調查年度 2007 至 2015 的投資東協廠商進行 各年度的橫斷研究,並以 2008 年次貸風暴作為節點分析前後差異,但皆非追蹤性 研究,僅能判斷兩時期的可能差異,若能以隨機抽樣方式針對部分廠商進行追蹤 研究,如此更能找出各廠商在面對各時期投資環境變化時所選擇的投資策略,以 作為政府政策輔導協助的參考。

     

Enterprise.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32-65.

Contractor, F. E. (1971). 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Good for Companies? The Evolutionary or Multi-stag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vs. the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47(3),453-75.

Dunning, J. 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 1-31.

Fagre, N. and L. T. Wells (1982). Bargaining Power of Multinationals and Host Govern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3, 9-23.

Gomes-Casseres, B. (1989). Firm Ownership Preferences and Host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1(1), 1-22.

Gomes-Casseres, B. (1989). Ownership structures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1), 1-22.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Cambridge, MA:MIT Press.

Hennart, J. F. and Y. R. Park (1993). Greenfield vs. Acquisition: The Strategy of Japanese Inves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agement Science, 39, 1054-1070.

Hill, C. W. L. (199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2nd ed), New York, IRWIN.

Kotabe, M.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shore Sourcing and Innovativeness of U.S. Multinaional Fir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1(4), 623-638.

Kuo, H. C. and Y. Li (2003). A Dynamic Decision Model of SMEs’ FDI.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 219-231.

Makino, S., C. Lau and R. Yeh (2002). Asset-Exploitation Versus Asset-Seeking:

Implications for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ent from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3),403-42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1994): Assessing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Paris: OECD.

Stopford, J. and L. Wells (1972). Managing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of the Firms and Ownership of the Subsidiaries, London: Longman.

Schoenecker, T. S. and A. C. Cooper (1998). The Role of Firm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al Attributes in Determining Entry Timing: A Cross-Industry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12), 1127-1143.

Vachani, S. (1995). Enhancing the Obsolescing Bargain Theor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oreign Ownership of U.S. and European Multinational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6, 159-180.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Wind, Y. and H. Perlmutter (1977).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Frontier Issues i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Winter, 131-139.

三、網站部分

徐遵慈(2016)。「新南向政策」的變局與機會,2016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web.wtocenter.org.tw/Mobile/page.aspx?pid=283456&nid=12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