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之結論主要以空間能力方面、互動性方面、擴增實境接受度 方面分為三部份:

一、空間能力方面

擴增實境對與空間能力的學習上具正向的影響,研究分析結果顯 示,從國小空間能力量表的前測結果得知,兩組學生沒有顯著差異性。

經過教學之後,由國小空間能力量表的後測結果得知,兩組學生都有顯 著進步,顯示擴增實境教學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上具正向的影響。

研究者認為,擴增實境應用在空間能力學習上的優勢在於其利用動 態的模擬呈現出了擬真的虛擬物件附加至真實的世界中,提供學童獨特 的視覺經驗,刺激了學習的動機,並讓學童得到更加貼近真實的空間感 受,也因此能夠對國小學童的空間能力產生正向的影響。

不僅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方面,擴增實境應可充分的納 入各學科當中,利用擴增實境的優勢,設計富教育意義的遊戲來輔助學 童進行學習,活化教學的方式,相信在各方面的學習都能有相當正向的 影響。

二、互動性方面

擴增實境教材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上並無顯著影響,研究分析結 果顯示,接受高互動擴增實境教材教學的實驗組,在國小空間能力量表 及四個分量表的得分,皆未達顯著標準,表示不同互動性擴增實境教材 對學童空間能力上無顯著影響。

藉由實際的授課觀察與擴增實境接受度問卷中學童對於課程的感 想,研究者認為擴增實境教材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上並無顯著影響的 可能原因在於擴增實境是一項新興的技術,學童對於擴增實境的操作不 甚熟悉,尤其是要進一步與 3D 虛擬物件進行互動時,容易因操作錯誤 而導致學習上的挫折,進而影響到學習的意願與成效,降低了擴增實境 對學童空間能力上的影響。

在擴增實境中進行更多的互動性設計,雖能夠增加學習者所擁有的 主動性,但教學者在於互動上的說明需更加仔細,尤其是針對年齡較小 的國小學童進行教學時,由於學童的注意力有限,如何充份的讓學童瞭 解到擴增實境正確的操作與互動方式,以免產生學習上的中斷,實為教 學者與教材設計者應多加思考的部分。

三、擴增實境接受度方面

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學童對於擴增實境接受度問卷各變項題目的平 均值大多高於 4.00,以此數據來看,學童對於擴增實境應用在學習上的 幫助性持有相當正向的看法,學童樂於使用擴增實境進行學習也希望教 師能夠擴增實境進行教學,整體的接受度高。而在認知易用性變項中的 我不需要老師的協助,就能自已使用擴增實境進行學習題目上的平均值 為 3.84,顯示出學童對於能夠自行操作擴增實境進行學習的看法上較為 保留。

另以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擴增實境接受度問卷各變項的差異上來 看,實驗組的學童與對照組的學童在擴增實境的認知易用性變項上的看 法有所差異,相較於對照組學童,實驗組學童對於能夠瞭解擴增實境的 使用方式,並在短時間內熟練的使用擴增實境進行學習的意見上較為保 留,本研究發現,國小四年級學童以擴增實境進行空間能力學習時,並 未產生複雜的問題與障礙,但須多加留意學童是否能順利呈現3D 虛擬 物件與是否清楚的瞭解與3D 虛擬物件進行互動的方式,使用鍵盤進行 互動較容易在進行操作時移動到標記而導致學童與3D 虛擬物件間的互 動產生中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