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旨針對研究主題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 題、研究假設、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步驟、名詞釋義。全章共分七節,

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空間能力是影響學習表現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抽象思考、數理、

科學、繪圖等能力都與之有密切的關係,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像是看 路標、看地圖或是駕駛交通工具等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也都與 空間能力息息相關(鄭海蓮、林鈺芳、賴宛吟、林逸農,2010;Yilmaz, 2009)。

在教育部所頒訂之九年一貫課程中,數學領域的內容就包含了圖形 與空間的能力指標,然而,現行學校的課程,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因授 課時數與課程量的限制,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多半著重於幾何知識的理 解,或是給予學童一些基本概念介紹,以至於學童在學習時不易有實際 的操作經驗去提升空間能力(教育部,2008;陳光勳、魏春蓮、廖雅如、

張慧如、曾淑慧,2006)。

在空間能力的訓練上,擴增實境是一種相當有用的工具,擴增實境 教學與一般傳統教學不同之處,在於擴增實境能夠藉由動態模擬的過程 輕易地將一些在傳統教學中較難以清楚呈現的抽象概念,以直覺的方式 附加到真實的世界。此外,運用擴增實境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習者在 虛擬與真實環境下,藉由跟虛擬物件的互動,刺激學習的動機進而沈浸 於學習內容當中(陳玥君,2010;Asai, Kobayashi & Kondo, 2005;

Billinghurst, Belcher, Gupta & Kiyokawa, 2003; Dunser, Kaufmann, Steinbugl & Gluck, 2006; Woods et al., 2004)。

結合真實與虛擬、即時性的互動、在三度空間內運作,是擴增實境 的三個特點(Azuma, 1997),藉由操控程度與互動形式的不同,擴增實 境其實可以有著相當多樣的互動性,不過在相關的研究中,卻少有針對 不同互動性擴增實境融入教學中來作探討,多半是將擴增實境與傳統教 學或是其他數位學習媒介作比較。

在科技發展的歷程中,使用者的使用是相當重要的,而科技接受的 探討更是科技使用的關鍵所在(潘朝明,2007)。結合上述論點,促成 本研究要以互動性的觀點探討擴增實境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與科技接 受度影響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點:

(一) 探討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

(二) 探討擴增實境教材的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

(三) 探討學童對擴增實境的科技接受度。

第三節 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一) 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的空間能力是否有所影響?

(二) 擴增實境教材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上是否有差異?

(三) 學童對於使用擴增實境的科技接受度為何?

(四) 科技接受模式各變項間的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 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空間能力有正向的影響。

(二) 不同互動性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上有顯著差異。

(三) 教材互動性對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有用性有正向的影響。

(四) 教材互動性對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易用性有正向的影響。

(五) 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有正向的影響。

(六) 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有用性對使用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七) 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易用性對使用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八) 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認知有用性對使用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

(九) 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行為態度對使用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範圍與可能的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 本研究所使用的之擴增實境教材採標記(marker)式擴增實 境,無標記(markerless)式擴增實境則不在此研究範圍內。

(二) 本研究所指之互動為學童與教材間的互動、其他關於師生間 的互動、同儕間的互動則不在此研究範圍之內。

(三) 本研究僅探討擴增實境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與科技接受度 的影響,其他影響因素不在此研究範圍之內。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盡可能力求完整嚴謹,但因時間、經費與個人能力有限,

仍有些研究上的限制:

(一) 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與人力,以臺北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的學 童為研究對象,並未對其他年級與學校作探討,因此研究結果不 宜做過度推論。

(二) 取樣方法之限制

為配合學校的行政作業、課程安排等因素,本研究無法進行 隨機取樣。而便利取樣最大的爭議在於樣本代表性之問題。

(三) 教材內容之限制

本研究的學習內容是以空間能力為教材的設計,因此不適用 於其他內容學習課程與活動。

第六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實施之步驟如下圖所示:

1-1 研究步驟

第七節 名詞釋義

一、擴增實境

擴增實境是一種將虛擬物件附加到真實世界的一種技術,同時具備 真實與虛擬是其主要特質。它能將「現實的環境影像」及「電腦虛擬影 像」進行結合,以便在虛擬的媒介中創造出另一個真實,讓使用者能親 眼看到自己在實際環境中操作虛擬 3D 物件的情形(陳坤森,2007;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ELI], 2005)。

二、互動性

當人與電腦之間產生了行為就是一種互動(interaction),而互動性 是以傳播者與接受者彼此間互動的形式及可操控性而定(蔡佩璇、游萬 來,2005;Kristof & Satran, 1995)。

三、空間能力

是一種需俱備簡單的認知能力後,經由辨認、觀察、轉換、拆摺、

移動、旋轉、透視、推理等方式在腦海內轉化思考後而產生的能力。

而本研究所謂之空間能力,係指樣本在洪志盈(2004)與鍾瑞國、

鄭曜忠、洪志盈、謝秀珍(2003)所設計之國小空間能力量表移動與旋 轉向度內,四個分量表中所測量之得分表現而言。

四、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由學者 Davis 於 1986 年參考以理性行為理論提出,是藉由外部變數、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使用行為態度來解釋使用者對於資訊科技的行為意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