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係探討台灣外派中國的員工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以及台灣與中國 的文化差異會使外派人員在中國工作時,工作、生活及人際互動上遭遇到哪些跨文化適 應的問題,並且他們會採取何種適應方式處理適應問題。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問15 位在中國工作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台灣外派人員,將他們訪談內容逐字登入後,以內容分 析的方式進行編碼。由深度訪談 15 位台灣外派中國人員的結果,分析他們的行為內容 發現,台灣與中國雖為同文同種,然而中國在政治、思想教育、經濟與社會人文等面向 顯示出與台灣可能有不同的文化內涵。若以Hofstede 的文化向度來看,中國與台灣在權 力距離、風險規避、陽剛性對陰柔性與集體主義四個文化向度上也有差異。中國的權力 距離比台灣高;風險規避比台灣低;中國人民不論男女,性情比較偏向陽剛,台灣的女 性則比較陰柔;台灣雖重視倫理,但人民教育獲得的知識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有由集 體主義漸傾向個人主義的現象;中國人民對共產黨非常忠誠,人民又只重視個人利益,

所以中國表現出的是極端的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由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文化差異,外 派到中國的台灣員工在跨文化適應上,最大的適應問題為工作適應。由於中國員工在工 作上會表現出不負責任、衛生習慣差、組織忠誠度低、不守秩序等問題,台灣的外派人 員處理工作問題偏向採取強硬的管理控制公司內部。外派中國的台灣員工在生活及人際 互動上的適應方式是採取尊重及配合對方的態度,設法由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當地的 環境,例如:將台灣與中國員工的生活空間做區隔。因為他們無法由公司外部的政治、

法律得到協助。但研究中也發現文化深度高的外派人員,此即對中國與台灣文化的差異 認識較多的外派人員,與文化深度低的外派人員有明顯的差別,在生活與人際互動適應 的方式上兩者則大同小異。

1.台灣與中國文化差異的本質形成原因之分析

台灣外派中國人員對台灣與中國的文化差異描述主要是以台灣為基準來比較,較 少同時敘述兩者文化內涵,因此訪談內容多是看到對中國的描述。由對中國在政治、

思想教育、經濟與社會人文等方面的分析結果可知,中國文化受到共產主義非常大的 影響。官僚政治統治中國在歷史上達兩千年之久,官僚主義者佔據最高地位,並擁有 所有的權力。如今共產黨仍依循此官僚統治的方式,中國人民不論身處在何種社會階 級中,皆對共產黨表示高度的忠誠。中國人民只要能夠成為共產黨員,就有可能被視 為優秀的人而能擁有較大的權力。執政的共產黨菁英為能鞏固自己的社經地位,利用 教育從小灌輸他們共產黨思想,所以中國不是以法治國的國家,而是強人政治,教育 成為統治者控制人民的一種工具。因為文化大革命,中國人民的儒家倫理觀念淡薄,

不重視群己的關係,只重視個人利益,沒有互惠。更加上中國人民認為自己國家是世 界的經濟重心,不論是在國際政治或經濟上,他們會表現出強勢且驕傲的態度。在如 此思想教育與政社會背景之下,中國人民以相關利益者組成小群體,為快速圖得利益 而貪污收賄,欺騙他人獲取利益、彼此監視、無視法治的存在,無所謂的道德與倫理。

以鬥爭的手段,才能讓自己優於他人;唯有利用與他人的關係,才能維持自己的社經 地位。

若以社會制度的嚴謹度與人民的素質做為衡量向度,來比較台灣與中國的差異,

以社會制度的嚴謹度來看,台灣曾歷經日本統治五十年的殖民時代,日本人建立台灣 的法治制度,台灣人民養成守法的觀念。此後又歷經國民黨五十年的統治,強調中國 儒家的倫理觀念,所以台灣相較於中國是較重視群己關係的維持並且比較有法治的觀 念。台灣歷經不同的統治時期,文化具有多樣性,但台灣想要短時間內擺脫中國醬缸 文化的長期影響並不容易,所以台灣社會制度的嚴謹度沒有先進國家高。若以人民的 素質來看,現今台灣的教育普及使人民對新知識的吸收能力比較強且接受度高,加上 台灣政治容許有兩個以上的黨派相互監督制衡,政治不斷往民主的方向前進,以及社 會訊息的流通,這都使台灣人民的素質不斷提升。所以由表20 來看,台灣與中國同屬 社會制度嚴謹度低,但台灣人民素質比中國來的高。

表20 灣與中國的社會制度及人民素質之比較 社會制度嚴謹度

高 低

高 先進國家 台灣

人 民 素

質 低 殖民地國家 中國

2.台灣外派中國人員的跨文化適應問題與方式

從台灣外派中國人員的跨文化適應問題來看,可以發現台灣外派人員的適應問題 是來自於台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不同,兩岸人民在信念、價值觀與行為等方面有許多 不一致,所以台灣外派中國人員最大的適應問題為工作適應,這與歐美國家的外派人 員駐中國的最大適應問題為人際互動適應的情況不相同。原因可能是因為,西方人是 理性、重法治的,以工作為目標導向,管理中國員工一切依循制度。另一方面,中國 政府在投資環境上給予西方企業較多的優惠,對台灣則較少;以及在國際地位上,西 方國家有強而有力的政府做為企業進入中國的後盾,比較受到中國人的尊重。台灣因 為與中國在政治上對兩岸認同的觀點不同,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人認 為他們的文化、國家都比台灣優秀,所以不會認同台灣人的行為作風,使得台灣外派 人員相對於西方國家的外派人員是比較弱勢的;加上中國人對西方人有崇洋的心態,

對台灣人沒有。因此,中國員工可能對台灣主管及工作會採取愛理不理的態度,這或 許是台灣外派人員駐中國的最大適應問題為工作適應的原因。由於台灣與中國過去有 共同的歷史及文化,所以台灣人比較容易去認同或了解部分的中國文化,像是送紅包、

講人情等,諸如此類的醬缸文化,所以外派人員在中國的生活及人際互動方面的適應 反而不會是最大的適應問題。這也是為何有許多的西方企業不直接進入中國投資,轉 而與台灣企業合作的迂迴手法進入中國。因為,台灣人看得懂中國人的人際互動模式,

而且台灣人的素質高也能接受西方的管理模式,所以外商能以台灣人來管理及處理與

中國員工互動的問題。

在中國與台灣政治緊張及權力不對稱的情況下,台灣外派人員面對中國環境 時,因為中國人民的素質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無能為力去改變對方,只能設 法調整自己的行為配合中國文化來降低不適應的情況。若台灣企業要進入中國投 資,就必須認清台灣政府無法給予企業協助,而且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可能多半是來 自於許多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所以台灣企業目前處理問題的可能方式只有迴避,不 去說、不去做,迴避任何的適應問題。若企業想要積極爭取應有之權力,就要了解 勝算是很低的,而且還要不計代價。

3.台灣外派人員的文化深度對其駐中國跨文化適應之影響

由比較文化深度高與文化深度低的台灣外派中國人員可知,兩者在工作適應方 式上有明顯的差異,在生活與互動適應方式上則差異不大,並且文化深度高的外派 人員會比文化深度低的外派人員採取較多種形式的適應方式。尤其在工作適應方式 的形式上,文化深度高的外派人員會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以法治、教育的方式糾 正中國員工的行為;相反地,文化深度低的外派人員,即使在有管理制度下,仍會 採取懷柔政策、人治的方式,或消極地將生活空間做區隔來管理中國員工。文化深 度低的人可能因為對新文化了解不深入,所以容易產生恐懼,而形成順應、小心翼 翼的適應方式;文化深度高的人,因為能敞開心胸、接受新的知識經驗,深入了解 新文化,所以懂得利用合適的行為模式與當地人互動及適應環境。並且當環境能由 個人來主導時,文化深度高的人會比文化深度低的人採取更多、更積極的適應方式,

這也是為何文化深度高與文化深度低的外派人員在工作適應方式上有明顯差異的原 因。所以進入一個新的文化,最佳的適應方式是主動從新文化吸取許多的經驗,經 驗累積的愈多,愈能有愈多的適應方式產生,且愈不容易被同化。

二、建議

1.Hofstede (1980)提出的權力距離、風險規避、陽剛性對陰柔性及個人主義對集體主義四 個文化向度相對應,本研究還發現在這四個向度之外的其他文化內涵。這或許值得後 續研究者對文化差異或文化向度再做更一步的研究。

2.本研究資源有限,無法對中國各地做全面性的抽樣與研究,因此本研究僅屬於探索性 的研究。後續的研究者若能擴大樣本抽樣的地區與數量,對於此研究領域將會有更大

2.本研究資源有限,無法對中國各地做全面性的抽樣與研究,因此本研究僅屬於探索性 的研究。後續的研究者若能擴大樣本抽樣的地區與數量,對於此研究領域將會有更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