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部落格之行為及不同個人變項之網路倫 理態度的差異情形。為達目的,研究者首先蒐集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架構的基 礎,及本研究設計、繪製問卷的依據,再以自編「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部落格之 網路倫理研究問卷」,對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三個區域的高年級學童進行問 卷調查,問卷所得資料,採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章主要依據研究發現,歸納 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作為推動資訊教育課程,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依據第四章問卷統計分析,本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生部落格使用行為現況:

(一) 學童使用部落格的原因,大部份為「記錄生活」、「抒發情感」、「資訊分享」。 顯示使用部落格滿足了學童「表達自我」與「溝通」的需求,其原因和部 落格能將影音文字的結合、友善的使用介面與自由的發表空間,以致使學 童部落格的內容更豐富,並更具有個人特色有關,結果的呈現也說明部落 格的竄起原因與 2006 年底台灣網路界吹起訴求「互動、參與、分享」特色 的「Web2.0 趨勢」符合。

(二) 在接觸部落格的時間上,以接觸「一年」 佔了最高的比例為 53.7%,其 次為「一年到二年」 佔了 17.6%,「未使用」 則佔了 11.9%。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資訊教育第三學習階段(五、六年級)實施方式 中提及此階段之學童學習內容「善用網路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教師需 教導學童使用網路工具(如網頁、部落格等)與他人分享網路資源,並交換 習心得,顯示出國小資訊教育的落實大部份的學生皆有使用部落格的經 驗,藉由此培養資訊溝通能力及資料搜尋能力,以擴展各學習領域之學習。

(三) 在每星期使用部落格時間上,以「 一小時以下」佔了最高比例為 54.7%。

顯示此階段學童大部份使用部落格的時間尚在合理範圍,沒有過度沉迷現 象。

(四) 在更新部落格時間上,以「一星期」和「半年」分別為兩個高峰。

顯示學童在更新部落格的時間上呈現兩極化的現象,常常在更新的學童接 觸部落格的時間也較為頻繁,而半年才更新一次的學童有待進一步訪 談,以瞭解原因。

二、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部落格之網路倫理態度層面 (一)國小學童網路倫理態度屬於正向積極

國小學童網路倫理各向度的平均數,「 著作權」每題的平均得分為 1.242,

「網路言論」每題的平均得分為 1.18,「隱私權」 每題的平均得分為 2.2,

「網路禮儀」每題的平均得分為 1.8,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倫理的各向 度,均屬積極正向的行為態度。此結果與資訊教育中提及此階段的學童應 了解與實踐資訊倫理,遵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與禮儀有關,學校課程的深 化影響學童網路倫理態度和觀念,學童被引導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遵 守網路上應有的道德禮儀,不使用攻擊、挑釁、粗俗及不雅等言論,不濫 發 E-mail,不浪費網路資源、不散佈謠言,所以網路倫理態度趨於正向積 極。

(二) 不同性別學童的網路倫理態度未達顯著差異。

顯示現今國小階段之學童在使用部落格之倫理態度的未因性別而造成差

異,與葉淑菁在2003年針對國小高年級所做網路倫理態度調查結果,女生 網路倫理態度較男生積極正向的研究結果不同,究其原因可能和近年學校 課程逐漸重視倫理觀念的品德教育有關,所以當學童面對有關資訊倫理的 議題時,就能展現出正確的行為反應,以致呈現網路倫理態度男、女生一 致的結果。

(三)年級與網路著作權有顯著差異

在「著作權」的態度表現上,六年級學童顯著優於五年級學童,與陳蒔瑄 等人在 2007 年所做調查結果:隨著年級提升,對部落格著作權展現較佳

的概念相同,可能原因說明如下: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指出倫理是指我們該 如何做的相關知識(knowledge),而此種知識是可教授的。目前多數的心 理學家也抱持著與蘇格拉底相同的觀點。其中一位心理學家Rest(引自 Santa Clara University, 2002),在整理許多與倫理相關的研究之後,得到 如下的結論:

1.年輕人在面對道德議題時問題解決策略的改變,端視他們在所生活社會 中的角色而定。

2.這種改變與所受正式教育的年限有關。

3.正式教育會影響個人對道德問題的熟悉,及影響判斷所持的依據。

4.個人的行為受到他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的影響。

據以上結論,六年級學童所受正式教育較長,所以有較佳的著作權觀念,

但其它面項卻未因受較長正式教育而產生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另 外研究也發現在國小學生的部落格中,常常可以見到學生任意的將一些文 字資料或照片放在自己的部落格內,這種行為可能是其並不知道已經觸犯 了著作權,因此有必要經由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建立學生正確的觀念。

(四)就讀高雄市學童之網路倫理態度優於台東縣、屏東縣學童

在「著作權」、「網路言論」、「隱私權」和「網路禮儀」四個向度,就 讀高雄市學童的表現均優於台東縣、屏東縣學童。研究結果顯示都市化較 高的學童, 具有較高的網路倫理態度,可能原因市區學童的社經地位仍佔 優勢,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為重視,家中可以連上網路的較高,使用部落 格的機會也較高,對於網路倫理議題的接觸增加,因此較都市化地區學童 的網路倫理態度,會優於鄉村偏遠地區學童。

(五)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網路禮儀優於使用三年以上、一年以内的學童 接觸部落格時間在「著作權」、「網路言論」、「隱私權」無顯著差異,

但在「網路禮儀」向度達顯著差異,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網路禮儀顯著 優於使用三年以上、一年以内的學童。根據社會學習論的觀點,人類大多 數的行為是經由觀察他人的行為或通過榜樣作用而習得的,個體透過觀察 他人行為會形成怎樣從事某些新行為的觀念,並在以後用這種編碼信息指 導行動。長期使用部落格的學童接收違反網路禮儀的態度或行為,未經即 時修正以致認同反網路倫理的態度而不自覺,此研究結果值得做為教學上 的參考。

(六)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網路禮儀優於每星期使用 1~3 小時、3~5 小時的學童 在「網路禮儀」向度達顯著差異,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之網路禮儀優於每

星期使用1~3 小時、3~5 小時的學童。其結果與尹玫君在 2004 年所做研究

相同,究其原因可能是學童剛接觸網路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極想探索網 路世界的奧秘,但在對網路的陌生感下,反而抱持著較為謹慎的態度;在接 觸網路一段時間後,因太過豐富的資訊,學童無法判斷吸收,迷失在網路世 界中。

(七) 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網路禮儀優於一個月更新一次的學童

在「網路禮儀」向度達顯著差異,未使用部落格的學童之網路禮儀優於一個 月更新一次的學童。究其原因說明如下:

學校在網路倫理的教育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Siponen(1997)認為大 部份電腦倫理的問題,是由下列六個因素所產生:

(一)意志薄弱(weakness of will)

(二)道德威脅(moral dangers)

(三)缺乏想像的眼光(lack of imaginative vision)

(四)缺乏正向的認同楷模(lack of positive examples set by 'saints')

(五)缺乏瞭解(lack of awareness)

(六)缺乏教育(lack of education)

在這六項因素中,唯有經由「瞭解」和「教育」,才是解決此問題最佳的 途徑。據此我們發現經常使用部落格的學童缺乏正向認同楷模和教育,以致

習慣從事違反網路禮儀的行為,如:在部落格上使用注音、火星文、縮寫、

回應與主題無關的文章、張貼無意義的文章、隨意灌水。研究發現可供教育 現場的教師們做為教學的參考,教導學生瞭解網路倫理的正確態度,並和家 長共同教育學童從事正向網路活動,具備良好的部落格使用習慣,善用部落 格「分享」的方式,來協助彼此溝通、建構知識。

三、

部落格使用之網路倫理關係

國小學童使用部落格之網路倫理各向度,達顯著正相關

除了網路言論與網路禮儀未達顯著相互預測水準,其餘各向度之間皆可互相

有效解釋相關程度,究其原因為:著作權、隱私權皆屬法律規範的態度範圍,

與學童認知裡的先備法律知識較為接近,故能有效相互預測。而研究中的網路 禮儀態度與學童道德觀念取向較為接近,與法律觀念性質不同,故不能達到和 網路言論有效預測的程度。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論,並提出下列建議,作為國民小學與國小教師推動部落格與 網路倫理課程教學,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國民小學的建議

(一)資訊教育適時融入倫理議題,提升網路倫裡涵養

我國的教育部(1997)在「資訊教育向下扎根」計畫中,提出國中小階段的 學生應從小培養資訊倫理及活用資訊的能力,以適應資訊化生活。另外在教育部

(1999)資訊教育之未來發展遠景中強調「使學生在國小、國中階段即具備資訊 素養、資訊倫理及活用資訊能力的概念,並將資訊教育生活化。」在台灣學術網 路管理原則(教育部,1999)亦提到「目前正加速推動 E-mail 到中小學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實驗計畫,上網人數必然激增,如何妥善管理台灣學術 網路,落實資訊教育紮根、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資訊、尊重資訊倫理、重視網路禮 節,已是各校應積極推動之事項。」整體而言,隨著資訊科技進步,資訊倫理開 始出現於教育目標中。一如教育部規劃的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列為重大議 題,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資訊倫理為要項之一,應:「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 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確觀念,學習善用資訊科技,以培養懷抱科技時代的人文情

(1999)資訊教育之未來發展遠景中強調「使學生在國小、國中階段即具備資訊 素養、資訊倫理及活用資訊能力的概念,並將資訊教育生活化。」在台灣學術網 路管理原則(教育部,1999)亦提到「目前正加速推動 E-mail 到中小學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實驗計畫,上網人數必然激增,如何妥善管理台灣學術 網路,落實資訊教育紮根、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資訊、尊重資訊倫理、重視網路禮 節,已是各校應積極推動之事項。」整體而言,隨著資訊科技進步,資訊倫理開 始出現於教育目標中。一如教育部規劃的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列為重大議 題,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資訊倫理為要項之一,應:「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 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確觀念,學習善用資訊科技,以培養懷抱科技時代的人文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