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為二節,包括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結果的

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以提供職場健康促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依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

研究對象中男生略多於女生,年齡層以 30-39 歲居多,婚姻狀況無 偶(含未婚、喪偶、離婚、分居)略多於有偶(已婚),教育程度至少 為高中(職)以上,並以碩士占相對多數,自覺體型「剛好」者最多,

自覺健康狀況以「普通」者居多。

二、研究對象之社會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和蔬果攝取行為的現況

(一)社會心理因素

研究對象蔬果的喜好、蔬果攝取結果期望皆趨於正向,蔬果攝 取自我效能屬中低程度,而蔬果攝取社會支持來自「家人」較多。

(二)環境因素

研究對象之家中蔬果可獲性屬中高程度,職場蔬果可獲性及其

他飲食場所蔬果可獲性皆屬中低程度,而職場蔬果可獲性略高於其 他飲食場所。

(三)蔬果攝取行為

研究對象之蔬果攝取行為屬中等強度,相當接近「有時」,而蔬 菜的攝取行為較水果攝取行為略佳。

三、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因素與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

研究對象之蔬果攝取行為會因自覺體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自覺

健康狀況「好」者(含「非常好」及「好」),其蔬果攝取行為較「普 通」者好,且達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之社會心理因素、環境因素與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 研究對象蔬果的喜好、蔬果攝取結果期望、蔬果攝取自我效能、

蔬果攝取社會支持(家人、朋友或同事)、蔬果可獲性(家中、職場、

其他飲食場所)皆與蔬果攝取行為之間達顯著正相關。

五、研究對象之蔬果攝取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

經複迴歸分析發現,整個模式的變項共可解釋 63.4%的變異量,

標準化迴歸係數(β)達顯著水準的重要預測變項有自覺體型「胖」、

自覺體型「剛好」、蔬果的喜好、蔬果攝取自我效能及蔬果可獲性-家中,

其中以蔬果攝取自我效能的解釋力最大。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結論,分別就職場健康促進與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建 議如下:

一、職場健康促進方面

(一)提升自覺體型「瘦」及自覺健康狀況「差」者之蔬果攝取量 自覺體型「瘦」者來自家人的社會支持程度較低,而自覺健康

狀況「差」者對蔬果有所偏好。針對自覺體型「瘦」者,建議家人 直接為其準備蔬果,透過鼓勵及提醒的方式,以有效達到提升蔬果 攝取行為。自覺健康狀況「差」者,建議家中可準備多樣性的蔬果,

以供其選擇;職場當局亦可透過定期檢討員工餐廳的蔬果供應情 形,將蔬果的供應多樣化,使其有較多選擇機會,以降低因偏好所 造成較差的蔬果攝取行為。

(二)強化蔬果攝取結果期望

為有效促進研究對象的蔬果攝取行為,應強化蔬果攝取的結果 期望,包括攝取蔬果所可能帶來的生理好處等。而對於攝取蔬果所 可能帶來的負向作用,如攝取蔬果會有農藥殘留於體內的觀念,可 提供其清洗及選擇蔬果的技巧及方法,以提高蔬果攝取結果期望。

(三)增強研究對象之蔬果攝取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為影響蔬果攝取行為最重要的變項,對於因蔬果的偏

好、忙碌及價格通路等不利之情境,應透過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來克 服。

(四)創造支持性環境,提升蔬果可獲性

為了有效提升研究對象的蔬果攝取行為,員工家人可於家中多 準備蔬果,供員工於家中方便取用,於平常工作日亦可為其準備蔬 果輕食,使員工可攜帶至辦公室食用。除了家庭之外,職場當局亦 應設法為員工創造蔬果攝取的支持性環境,例如:定期檢討員工餐 點內容,提高蔬果的供應;調查附近商家蔬果的價格及供應情形,

並由職場當局定期公告較佳之餐廳及店家,供員工外食時參考。除 此之外,職場當局可利用家庭日等活動,藉由遊戲、衛教單張或小 型演講的方式來宣導吃蔬果的好處,使員工的眷屬願意支持與配

合,以達每日五蔬果的具體目標。

二、未來研究方面

(一)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某科技公司員工為研究母群體,故結果僅能推論此 科技公司之員工,倘未來經費及時間允許,於進行相關研究時,可 擴大研究不同的產業團體,以瞭解蔬果攝取是否會因產業團體的不 同而有差異,提供衛生行政單位相關政策的參考依據。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之問卷係參考國內外文獻及本研究架構,經專家

效度與信度考驗所編制而成,雖可用於本次研究對象,但對於其他 族群可能無法全面適用,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開發適合於各族群的蔬 果攝取行為調查問卷。

(三)實驗介入研究

依據本研究結果,可在該科技公司進行五蔬果的實驗介入研

究,以評估進行衛生教育前後,其蔬果攝取行為的改變情形,進而 發展出更適合該群體的每日五蔬果教育計畫。

(四)記錄蔬果飲食頻率

本研究問卷是由研究對象主觀評估一個月內的蔬果攝取情形,

倘於經費及人力許可之前提下,未來從事相關研究時可採較為客觀 的測量方式,如使用蔬果飲食頻率問卷紀錄一個月內各項蔬果的食 用頻率,以更客觀的取得蔬果攝取行為資料。

(五)於不同季節施測

本研究調查期間為 8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而臺灣地區的蔬果會

因季節有不同的供應種類,故建議可於其他季節施測,以比較研究 對象是否因不同季節而影響其蔬果的攝取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