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依照兩個面向論述,一為視覺化表徵與分子概念理解學習表現,一為表 徵能力指標,視覺化表徵與分子概念理解學習表現主要在說明學生在視覺表徵能 力測驗及分子概念理解測驗中的研究結果,表徵能力指標主要在說明解構表徵的 面向調整。

一、視覺化表徵與分子概念理解學習表現

本研究將學習表現分為三個部分,包括視覺表徵能力、分子概念理解、及視 覺表徵能力與概念理解的關係。在視覺表徵能力的部分,共分為知覺、詮釋、轉 換和連結、及選擇和評估五個成分分別探討,分別對應到研究問題(一)及其四 個次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視覺化表徵的學習表現

1.學生在閱讀視覺表徵時,對表徵的知覺為何?

由單一成分的面向來說,成分一「知覺」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對巨觀 表徵的理解(答對率=71.9%)較次微觀表徵(答對率=42.1%)及符號表徵 (46.6%)為佳。由巨觀表徵的研究結果來看,學生對表徵的理解可能與兩個因 素有關,第一,當表徵中呈現的是單一訊息時(答對率=71.9%),較多重訊 息(答對率=64.4%)的表徵理解為佳;第二,即便表徵所體現的同為巨觀層 級的概念,當此概念可在日常經驗中觀察(答對率=71.9%)時,較無法在日 常經驗觀察的概念(答對率=64.4%)理解為佳。由次微觀表徵的研究結果來 看,學生可能忽略或不理解圖像式微觀表徵中的視覺資訊,也有可能持有對 分子的先前知識(答對率=26.2%),即便只需要對表徵做表面性的描述,微 觀表徵對學生而言還是概念負載的,例如,學生傾向於以物質粒子或巨觀的 角度詮釋水分子的形狀,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相呼應(Ben-Zvi et al., 1986,引自 Wu, Krajcik & Soloway, 2001)。由符號表徵的研究結果來看,學生對較不具 有概念負載的「部分符號微觀表徵」(答對率=69.7%)理解較具有概念負載 的「符號微觀表徵」(答對率=46.6%)為佳,且許多學生傾向於以化學式的 表面特徵詮釋表徵,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相呼應(Ben-Zvi et al., 1988,引自 Wu

& Shah, 2004)。

2.學生在閱讀視覺表徵時,詮釋的層次有何異同?

成分二「詮釋」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語法規則的詮釋(答對率=57.3%)

較語意詮釋(答對率=40.3%)為佳,由語法規則的研究結果來看,學生在「概 念化命名規則」的答題表現(答對率=57.7%)較「去概念化命名規則」(答 對率=50.7%)為佳,且達顯著差異(p<0.05),此結果與預期不一致,依照學 生在視覺表徵能力中其他成分的表現可知,概念負載的表徵對學生而言較不

具有概念負載的表徵困難,例如,符號「箭頭」較「化學式」容易理解,「語 法規則」較「語意詮釋」答題表現為佳。然而,由「概念化命名規則」與「去 概念化命名規則」的研究結果來看,對學生而言,「概念化命名規則」容易 理解,可能原因為,「以文字體現的語法規則」的理解對學生而言較為抽象,

因此需要以概念為基礎助於理解。即便上述兩題屬於同一種語法規則,許多 學生仍未能察覺兩題的相關性。在語意詮釋的答題表現顯示,學生偏向於以 表徵所觀察到的表面特徵詮釋表徵。

3.學生在閱讀視覺表徵時,轉換和連結表徵的能力有何異同?

成分三「轉換與連結」的研究結果顯示,只有部分學生能依據語意對表 徵進行分類(答對率=33.8%),其餘大部分學生偏向於以表徵所觀察到的表 面特徵詮釋表徵,例如,以原子的數量或表徵的形式對化合物進行分類。

4.學生在閱讀視覺表徵時,選擇和評估表徵的能力有何異同?

由成分四「選擇與評估」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選擇與評估」的某 一類型題目中的答題表現(答對率=46.1%、46.6%)較另一類型題目的答題 表現(答對率=28.6%、28.9%、29.2%)為佳,經過歸納之可能原因有二,第 一,當表徵所體現的概念具有過程屬性時,較易被學生理解,換句話說,當 表徵所體現的概念牽涉分子本身的認識時,學生較不理解;第二,在答題表 現(答對率=28.6%、28.9%、29.2%)較低的題目中,含有一維、二維、及二 維半的分子結構表徵,學生對表徵中呈現的三維資訊理解有限,無法由二維 的表徵知覺三維的空間相對位置(邱美虹和傅化文,1993;廖焜熙和邱美虹,

1996)。此部分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生傾向以表徵中呈現的表面性資訊對表 徵及概念進行連結,與成分二「詮釋」研究結果相符。

5.學生在閱讀視覺表徵時,對表徵的理解有何異同?

縱觀五個成分的整體結果,學生對表徵的外觀進行描述的能力(答對率

=59.1%),較對表徵進行詮釋的能力(答對率=50.0%)為佳,而學生對表徵 進行詮釋的能力,又較表徵之間的轉換和連結(答對率=33.8%)、選擇和評 估(答對率=35.9%)為佳。

由表徵能力層級的研究結果可知,高表現的學生(層級四、層級五、層 級 A)也可能無法在所有詮釋表徵的情境下,採取語意層次的詮釋;低表現 的學生(層級一、層級二、層級 C、層級 D)僅能描述巨觀表徵所體現的現 象,可以藉由語法規則理解表徵,但即便僅需對微觀表徵的外觀進行描述,

也無法選擇出正確答案;有一部分的學生甚至無法對巨觀表徵進行描述(層 級零)。

(二)分子概念的學習表現

在分子概念理解的部分,分為巨觀層級及微觀層級概念,巨觀層級包括兩個 概念,分別為物質的三態、及物質的性質,微觀層級包括三個概念,分別為物質 粒子關、原子與分子觀、及化學反應的原子與分子觀,分別對應到研究問題(二)

及其次問題,茲分述如下。

1.學生在解決分子概念相關問題時,對巨觀層級概念的理解情形有何異同?

總的來說,學生對巨觀層級概念(答對率=67.9%)的理解較微觀層級概 念(答對率=46.8%)為好。以巨觀層級的研究結果來說,當概念牽涉物質的 特性時,則學生的答題表現較那些可直接觀察的概念為低,此結果與視覺表 徵能力測驗「巨觀表徵」一致。

2.學生在解決分子概念相關問題時,對微觀層級概念的理解情形有何異同?

以微觀層級的研究結果來說,學生在物質粒子觀的概念表現(答對率

=52.7%)較原子與分子觀(答對率=37.2%)為佳,甚至以物質粒子的觀點詮 釋原子與分子;在「化學反應中的原子分子觀(答對率=50.6%)」答題表現 較「原子與分子觀」為佳,可能的原因為,現階段學生對化學過程相關概念 的理解較原子與分子本身的理解為佳。此結果與學生在表徵能力的表現相呼 應,學生在「選擇與評估表徵」時,對牽涉過程的表徵評估,較未牽涉過程 的表徵評估為佳。Cokelez 等人(2008)指出學生以原子分子的層次詮釋化學變 化的過程時的困難,例如,認為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分子是守恆的,此結果 與本研究學生之答題表現(21.0%)相符。

(三)視覺化表徵與分子概念學習表現的相關

此部分回答研究問題(三)學生對視覺表徵的理解與分子概念的關連為何?

總的來說,學生的概念理解與視覺表徵能力表現具有高度相關,此結果與過去研 究呼應(Ekstrom, et al., 1976;引自 Gobert, 2007;Seddon et al., 1982,引自 Seddon

& Moore, 1986; Ferk et al., 2003; Gilbert, 2007; Briggs & Bodner, 2007; Rapp, 2007;

Gobert, 2007;廖焜熙和邱美虹,1996)。學生在閱讀某些表徵後,答題表現達顯 著進步,第一,當表徵所體現的概念牽涉化學過程時,學生對表徵的理解較好,

此結果在表徵能力測驗及概念理解測驗中一致;第二,當表徵所體現的概念與日 常現象無直接相關,但屬於巨觀層級時,表徵對學生的理解有明顯的助益。學生 在閱讀某些表徵後,答題表現達顯著退步,當表徵所體現的概念牽涉原子與分子 本身的認識時,則學生對表徵的理解受到限制。

二、視覺表徵能力指標(VRAI)

表徵具有多維度的特徵,學生對表徵的理解更受多面向的變因影響。本研究 在探討視覺表徵能力時,共分為四個面向探討,又稱為四種表徵的成分,包括知

覺、詮釋、轉換和連結、及選擇和評估。成分一「知覺」偏向於對表徵本身的描 述,成分二「詮釋」偏向於對表徵的語法及語意理解,「轉換和連結」及「選擇 和評估」則偏向於對表徵的後設認知。由此可知在解構表徵時,具有三種主要的 層次,層次一為表徵的知覺,層次二為表徵的詮釋,層次三為表徵的後設認知,

茲分述如下(如表 5-1-1 & 5-1-2):

(一)表徵的知覺:本研究將表徵的知覺區分為四個成分,分別是巨觀、次微觀、

部分符號及符號表徵,學生在巨觀、次微觀及符號三個不同層級表徵以及 單一層級內的答題表現皆有差異,這顯示學生對表徵的理解可能受到詮釋 表徵的深入程度影響,而表徵本身的層級或屬性,並非單一的變因。

(二)表徵的詮釋:本研究將表徵的詮釋區分為兩個成分,分別是語意詮釋及語 法規則,詮釋並非表徵本身的屬性,而是學習者賦予表徵的意義。學習者 可以由語法規則描述巨觀表徵,也可以以語意詮釋巨觀表徵,所謂語法規 則的詮釋即對表徵的表面描述,所謂語意詮釋即詮釋表徵所體現的概念。

同理,學習者可以對微觀表徵及符號表徵做語法規則的描述及語意的詮 釋,因此,表徵的詮釋與表徵的屬性、表徵的轉換與連結、表徵的選擇與 評估,應該屬於垂直的面向。

(三)表徵的後設認知:由研究結果可知,表徵的連結與轉換、及表徵的選擇與 評估,對學生而言難度一致,且都涉及跨表徵的連結與比較,因此,將此 二成分歸類於同一種能力當中,稱為表徵的後設認知。表徵的後設認知泛 指跨表徵的連結與轉換、選擇與評估。在此具有兩項較高層次的技能,第

(三)表徵的後設認知:由研究結果可知,表徵的連結與轉換、及表徵的選擇與 評估,對學生而言難度一致,且都涉及跨表徵的連結與比較,因此,將此 二成分歸類於同一種能力當中,稱為表徵的後設認知。表徵的後設認知泛 指跨表徵的連結與轉換、選擇與評估。在此具有兩項較高層次的技能,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