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的閱讀能力也會影響未來的學習成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於西元 2000 年發 起全國性的兒童閱讀運動。隸屬行政院的文建會也將 2000 年定為「兒童閱讀

十二、 統整教學

學 研 究

九、 教材分析

(一)閱讀書籍類別多元。

(二)教材安排從學生個人經驗出發,擴及臺灣與世界。

(三)設計來源

Handford, Martin. (2010). Where's Wally? (中譯:威利在哪 裡) London: Walker Book Limited.

Micklethwait, Lucy(2010)。我把名畫變有趣了。臺北:幼 獅。

五味太郎⁄柳生弦一郎(2008)。肚臍的秘密。臺北:信誼基 金出版社。

吳立萍等(2007)。我的臺灣小百科。臺北:小天下。

維吉尼亞.李.伯頓(2006)。小舞台上的大世界。臺中:巨 河。

蘿莉.凱勒(2008)。張開嘴巴-牙齒學校在裡頭。臺中:

維京。

十、 教法分析

(一)引起動機:配合「閱讀」的教學主題,製作簡報以引起動 機。

(二)發展活動:透過資訊融入,兼採講述、問答、活動與分享,

進行多元閱讀的教學。

(三)綜合活動:根據各小節內容進行綜合歸納。

(四)評量方式:教師觀察與聆聽,針對學生表達與參與進行評 量。

十一、 學童分析

(一)學生自一年級起,有閱讀課的經驗。

(二)閱讀過文學類與非文學類的課外讀物。

十二、 統整教學

122

123 Martin Handford創作的兒童書籍。透過 主角威利到各地旅遊為主軸,畫面呈現各

124

125

126

長壽、「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代表年 年有餘、「鳳梨」代表好運旺來、「元宵」

有財源廣進的意義。

2、清明節

國曆四月五日是清明節,有吃潤餅和 掃墓的習俗。

掃墓有「掛紙」和「培墓」兩個活動。

「掛紙」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 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 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培墓」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 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 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

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 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

魷魚、甜飯、芋、筍等。

3、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端午節最普遍 的習俗為「划龍舟」和「吃粽子」。

據說早年屈原投江而死,人們為搜救 他,紛紛駕舟楫在江面來回找尋,此後逐 漸演變成龍舟競渡。 時至今日,划龍舟 已是一項遍及海內外的觀光活動,全臺 北、中、南各地(如臺北新店碧潭及基隆 河、宜蘭縣冬山河及礁溪鄉二龍村、彰化 鹿港鎮、高雄市愛河等),每年均有大型 龍舟競賽,近年還擴大舉辦國際邀請賽,

邀請國外朋友共襄盛舉。

包粽子的習俗相傳是,為防屈原的身 軀被魚蝦啃蝕,人們於是在竹葉中裝進米 食投入江中餵食江魚。

另外,各種舊習俗在民間廣為流傳,

如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榕枝等,藉以 驅避蚊蟲;懸掛鍾馗畫像、佩帶香包及飲 雄黃酒還等以保平安。人們也常在端午節 當天正午十二點時「立蛋」,讓平常不易 直豎的蛋站立。

4、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由來已久。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豐祭,同時也 祭祀月神。相關的傳說嫦娥吃了長生不老 藥,在這一天飛到月亮上。還有吃月餅殺

127

128

129

一、能發表自己想要閱讀的多元書 籍類別。

二、檢視學生表現給予回饋。

〜第二節結束〜

提示卡 獎品

能參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