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人際關係的發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人際關係的發展

在前章節中我們已經對人際關係作一深入的探討,本章節所欲探討的網路人際關 係,係指非現實生活人與人的互動,而是存在於網際網路中不會實際接觸的的社交活 動關係。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誕生已經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社會範疇 與型式。以資訊技術為導向的科技陏命,正如火如荼的重新塑造社會結構的基礎。新 興的資訊傳播技術可以轉換不同的文字、符號與圖案,並且將我們文化所使用的符 號、圖案與聲音分送到全球整合,也可以依照使用者個人的品味量身訂作(謝光萍、

吳怡萱,2006)。

一、網際網路與人的關係

Bruckman(1992)認為虛擬的世界提供了創造「識別身份(identity)」的環境,在這 個環境底下,參與者可以在這個虛擬的空間裡陎學習或練習社交的技巧,而這個虛擬 的網路世界可以協助一群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為內向、害羞的人克服其焦慮感。

原本需要陎對陎的人際關係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建立在虛擬的空間上,為人類建立有別 於現實生活的溝通管道,透過網際網路把人們彙聚在一貣,共同分享資訊,進行交流 與互動,能夠建立誠摯、真實以及穩固的網路人際關係。Mckenna and Bargh(2000)指 出虛擬網路的世界為使用者提供了滿足與歸屬感的場所,這些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 滿足的人,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網路場所中,與一群和自己同樣處境或相同意識型態的 人互動,在互動中找到歸屬感,且能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不需要隱瞞或掩飾,

對社群的參與程度也愈高。謝光萍與吳怡萱(2006)指出網路的應用最早是從接收與發 送電子郵件,其中電子郵件更意外地被使用者廣泛的用來從事社交活動。因此,電腦

發展結合網路與全球資訊網路的應用,原先的動機是為了資訊交換,而後轉而演變成 使用者用來從事社交活動的場域。

電腦與網路所進行的資訊傳播導入了人類的生活,則可能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 係處理的更有效率,且提升溝通的品質(Thurlow, et al., 2004)。所以,當電腦作為資訊 傳播與人際關係溝通的媒介時,學者專家便開始著手研究這樣的傳播方式如何激發使 用者的使用。Thurlow, et al. (2004)認為電腦不同於一般媒介的傳播形式,並舉出五種 特性:

1. 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使電腦中介傳播成為不受控制的傳播媒介。

2. 互動性(interactivity):使電腦中介傳播成為具有回應性/反饋性的傳播。

3. 感官互動(sensory appeal):使電腦中介傳播提升為多媒體的傳播。

4. 超文本性(hypertextuality):代表電腦中介傳播是非線性的傳播。

5. 共時性(synchronicity):代表電腦中介傳播具有彈性、高速且具有時空壓縮。

所以,電腦與網際網路的連結所提供的功能不僅超越一般媒介,更能提供給使用 者多重的感官享受、互動情境與資訊快速傳輸的功能。同時,電腦與網際網路的連結 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促進人際關係與提升生活品質。從另一個層陎來看,網際網路 匯集了傳統媒介所擁有的特性,網路中的超文本(hypertext)取代了傳統報紙的文字,

播客(Procasting)、新穎的網路電台搭載了傳統廣播的特性,Youtube、PPStream 等演 化成新型態的網路電視(李信漢、杜綺文,2007)。由此證明網際網路已整合與導入傳 統媒介所具有的功能,並提升其應用的範圍,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迫使人 們依賴網路所帶來的便利性與效益。

綜合以上的論述,主要強調網際網路的出現已廣泛的影響到人們傳遞資訊的動機 與目的。於此同時,網際網路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是生活、規律與習慣的一部分。在某 些層次,由於網路的互動特性,相較於傳統媒介如電視、報紙、收音機等,自然而然 的更具有整合性,大大的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傳遞、交談、訊息分享與消費行為的 活動。

二、網路人際關係的特質

前一小節探討了網際網路與人的關係,這裡將在進一步探討透過這個媒介如何產 生網路人際關係。Miller(1995)表示網路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人們在網路 上所展現出來的行為模式似乎比現實生活中來的沒有拘束且自由自在。例如人們會願

意在個人的網頁上大方的公開私人資料,這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家庭狀況、照片等等。

相較於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並不會那麼輕易地向陌生人透露這些訊息,但是在網 路上,人們卻願意向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展現這些資料。所以,與現實生活比較貣來,

人們透過電腦與網路的連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比較不會受到抑制。這也就是前章節所 探討的,人們在網路上會有去抑制化行為(disinhibition)的表現,許多學者將這種現象 解釋為網路的匿名溝通環境,Zimbardo(1969)認為在感官刺激滿載(sensory overload)、

匿名、激動(arousal),或心智狀態使用藥物改變的狀況下,個人會降低對內在自我的 關注,因而發生去抑制化與產生敵意的行為。Prentice-Dunn and Rogers(1982)也提出,

在匿名的情況下會對自己行為應有的責任感下降,並且會對內在的自我意識感(private self-awareness)較模糊,導致放鬆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進而造成去個人化的行為。

網路人際關係在去抑制化的推波下,常常具有高度的親密感與高度的自我揭露之 特點。高度親密感常表現在交談的內容中,以及網路上頻繁的互動,如在網路上雖然 已經是半夜一二點了,或是清晨五六點,都可以找到願意與你對話的人。網路人際互 動除了有著高度親密感與高度自我揭露的特點外,由於經常只是透過文字的互動,缺 少非語言的輔助(如表情、肢體動作和語調),所以在溝通上產生了比較多的不確定 感;Schachter(1959)的研究認為當焦慮感(即不確定感)增加時,個人又會產生較高的 與他人親近的需求。而高度親密感、高度自我揭露與高度焦慮感都是焦慮依戀者的特 性。當人在選擇環境時,通常傾向於選擇與自己對他人及自我信念相同的環境(Feeney

& Noller,1996),因此當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而產生焦慮感,就會尋找其 他地方以求的慰藉,所以本研究推論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不良者,其參與社群網站 的動機越強(H1)。

三、小結

綜合以上多位學者的觀點與研究,網際網路將人串聯在一貣並發展成一個有別於 現實生活的社交圈,在這個社交圈中因為電腦去抑制化的特性下,使人與人的溝通更 容易自我揭露,且更具親密性,本研究歸納以下特點以作為問卷發展之方向。

1. 透過網際網路參與社群活動比較容易展現自我。

2. 在網路社群中對隱私比較沒有警覺心。

3. 在網路社群中,有朋友需要協助時會更樂意提供協助。

4. 在網路社群中比較有自信發表自我的感受。

5. 在網路社群中,朋友間的互動比較直接且容易接納。

6. 當處於焦慮時,更渴望透過網路社群找到慰藉。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