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測量工具

一、網路成癮的定義

西方學者針對成癮於網路,而對個體之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產生負面影響 的現象已提出許多名詞,如「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電腦網路成癮」

(Cyberaddiction)、「電腦依賴」(Computer Dependency)、「上網依賴」(Online Dependency);不過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上,「網路成癮症」一詞最被普遍引用

(引自陳淑惠等人,2003)。

「網路成癮症」(IAD)最早由美國精神科醫師 Goldberg 於 1995 年所提出

(Mitchell, 2000),他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網路不良使用模式(Goldberg, 1996);

Young 則進一步針對 Goldberg 所提出的觀察現象,於 1996 年發表第一篇關於網 路成癮的實證研究,定義網路成癮症為一種不涉及麻醉劑使用的衝動控制失調行 為,個人會對網路感到著迷、為了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上網時間,甚至比預期 的時間還久,即使曾經想要控制或減少網路的使用卻失敗,一旦剝奪會感到煩 躁、憂鬱或易怒的情緒,會向他人隱瞞涉入網路的程度,已經危害到失去重要關

係、工作或教育,並把網路視為一種逃避問題或減緩躁動不安情緒的方法

(Young, 1996);英國學者 Griffiths (2000)則將網路成癮稱之為科技成癮

(Technological addictions),是一種牽涉人機互動的行為性成癮,特性包含六種 核心元素:顯著性(Salience)、情緒調節(Mood modification)、耐受性

(Tolerance)、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ptom)、衝突(Conflict)及復發

(Relapse);Shapira 等人(2000)定義網路成癮為個人無法控制使用網路,且引 起顯著的痛苦、耗時或造成社會、職業或財務上的困難。本研究綜覽過往研究,

定義網路成癮是個體投入過多的時間在使用網路,即使出現想減少或停止使用網 路的念頭但都失敗,一旦中止或減少網路的使用,即會產生焦躁不安、憂鬱、生 氣等情緒反應,進而損害生理、人際、職業、學業及家庭等層面的問題。

此外 2013 年所出版的 DSM-5,是 DSM 系統首度將網路遊戲障礙症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列在研究附錄內(Conditions for Further Study);內文 指出近幾年的研究報告關注於網路遊戲成癮者因強迫和持續地從事網路遊戲活 動,而造成臨床明顯的障礙或困擾,且危及到學業與職業等正常功能運作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Kuss(2013)回顧相關研究發現,這 些成癮者全神貫注於網路遊戲時,大腦所激發的多巴胺神經迴路(Dopaminergic pathway),與物質成癮者使用物質時之大腦作用迴路相同,意即網路遊戲會驅使 影響愉悅和酬賞感覺的多巴胺迴路產生反應,進而形成上癮行為;最後美國精神 醫學會也指出,未來若有更多實證研究支持,網路遊戲障礙症將正式列入精神疾 病診斷中(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二、網路成癮的測量工具

隨著網路成癮的現象日趨嚴重,網路成癮已受到學術與研究矚目,因而發展 出各種測量工具;以下簡要回顧國內外常見的網路成癮測量工具:

(一)網路成癮測驗(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

Young 改編 DSM-IV 中病態性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的診斷標準,發 展出八題問卷題目,提供一種判斷網路成癮的工具;如果填答者有五題或以上回 答「是」,即診斷為網路成癮者(Young, 1996)。進一步地,Young(1998)發展 出二十道題目的網路成癮測驗(IAT),研究參與者依據自身狀況填答,從 0 分

(不適用)到 5 分(總是如此)進行評估;Young 所成立的網路成癮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et Addiction)界定總分介於 31-49 分為輕度網路成癮、50-79 分為 中度網路成癮、80-100 分則為重度網路成癮。

(二)有問題的網路使用量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Scale)

該量表由 Morahan-Martin 與 Schumacher(2000)所設計,以大學生為施測對 象,總共十三道題目,題目包含網路使用會造成學業、工作或人際關係的問題、

個人痛苦及戒斷症狀或情緒改變;若填答者有四道或以上題目都回答「是」,即 被視為是病態性網路使用者。

(三)一般問題性網路使用量表(the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Scale,

GPIUS)

根據 Davis(2001)所提出的問題性網路使用認知行為理論(Cognitive–

behavioral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Caplan(2002)設計出「一般問題性 網路使用量表」(GPIUS);該量表共二十九題,利用因素分析確認 GPIUS 有七個 次類別、與 Davis 的理論相符,且七個次類別與心理健康變項如憂鬱、寂寞、害 羞及自尊有顯著關聯;這七個次類別分別為情緒改變(mood alteration)、網路使 用所知覺的社交益處(perceived social benefits available online)、網路使用的負面 結果(nega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use)、強迫性網路使用

(compulsive Internet use)、花費過多時間在使用網路(excessive amounts of time spent online)、沒有使用網路時的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 when away from the Internet),以及使用網路所知覺到的社會控制(perceived social control

available online)。

(四)強迫性網路使用量表(Compulsive Internet Use Scale)

Meerkerk、van Den Eijnden、Vermulst 與 Garretsen(2009)有鑒於過去針對 強迫性網路使用的測驗工具題數偏長,因此設計題數少且易於管理的測驗工具;

該量表根據 DSM-IV 物質依賴與病態性賭博的診斷準則,以及相關學者對於行為 成癮標準,歸納出強迫性網路使用包含五個面向:失去控制(loss of control)、心 理與行為的全神貫注(preoccupation)、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因應 與情緒調節(coping or mood modification),以及內在與人際間的衝突

(conflict),並設計出十四道的測驗題目。

(五)陳氏網路成癮量表

國內學者陳淑惠等人(2003)依據 DSM-IV 對成癮症之診斷標準,並觀察臨 床個案,且針對重度網路成癮者之焦點團體訪談結果,發展出本土「陳氏網路成 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該量表分成「網路成癮核心症 狀」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兩大分量表、共五個因素:

1、網路成癮核心症狀(Core symptoms of internet addiction)

(1)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使用網路一段時間後,為了達到相當於原先上網所獲得的滿足感,需要增加 網路使用的時間或是獲得更多的網路內容。

(2)強迫性上網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

對網路產生一種無法自拔的渴望與衝動。當看到或想到電腦時,會出現想要 上網的慾望或衝動;一旦開始使用網路即難以離開電腦;在使用電腦或上網時,

精神較為亢奮;渴望有更多的時間能停留在網路上。

(3)網路戒斷反應(Withdrawa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

如果停止或減少上網,容易產生受挫的情緒反應,例如:心情低落、易怒、

空虛感、無法集中注意力、煩躁不安等。

2、網路成癮相關問題(Related problems of internet addiction)

(1)人際與健康問題

因使用網路的時間過長,造成忽略原有家庭、社交生活、耽誤學業或工作,

且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例如:腰痠背痛。

(2)時間管理問題

為了使用網路,而縮短睡眠時間,造成白天精神不濟,或因上網而未按時進 食。

根據王智弘(2009)指出,陳氏網路成癮量表是臺灣目前最常使用的客觀評 量工具,且此量表為臺灣本土化發展且結構合理、具穩定可靠之衡鑑工具,亦是 許多發表於國際一流期刊之文獻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張月馨,2016),因此本研 究選擇陳氏網路成癮量表作為測量工具,以測量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