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資策會 FIND(Foreseeing Innovative New Digiservices)自 1996 年起進行 的「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資料發現,截至 2014 年 3 月底,扣除低度使用 戶、一人多帳號及多人一帳號等情形後,2014 年第一季我國經常上網人口已達 1,110 萬人(資策會 FIND,2015 年 8 月 13 日),且與 1996 年經常上網人口 60 萬 人相比、增幅達 18 倍之多,顯示近十幾年來我國經常使用網路之人數是大幅增 長的;另外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5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 告」(鄭天澤、楊亨利、陳麗霞、胡正文與劉千鳳,2015)顯示,全國 12 歲以上 民眾有 83.7%的人有使用網路的經驗、總人數達 1,883 萬人,且從歷年調查發現 上網比例呈穩定成長趨勢。

網路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縮短時間與距離隔閡,無論在世界任何一角,只 要有網路,便可即時獲取其他地區的最新消息,也能知曉遠方友人近況並與其聯 繫,且網路讓人們不用外出,透過目錄瀏覽即可採買生活必需品,因此網路早已 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對青少年來說,網路的發展 更是創造了一個新的溝通平台和活動空間,帶給青少年許多新穎且豐富的生活經 驗(王智弘,2006)。

儘管網路有數之不盡的優點與益處,但網路就如雙面刃般,若未善加使用,

也會帶來不可輕忽的負面影響。過去研究指出,長時間過度使用網路,會對個體 造成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問題,像是眼睛疲勞、睡眠習慣紊亂、腕隧道症候群

(Young, 1999)、心理困擾(Müller et al., 2016)、情緒與行為問題、在校表現不 佳問題、缺席、與父母和同儕間有問題的社交關係(Frölich et al., 2016),以及網 路成癮等問題(Shek & Yu, 2016),其中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約在 17.9%-20.1%(Ko, Yen, Liu, Huang, & Yen, 2009; Ko, Yen, Yen, Chen, & Wang, 2008;

Yen, Ko, Yen, Wu, & Yang, 2007)、國中學生盛行率約 10.8%-17.6%(Ko, Yen, Chen, Yeh, & Yen, 2009; Ko, Yen, Liu, et al., 2009)、大學生盛行率約 15.3%-17.0%

(Chou et al., 2015; Lin, Ko, & Wu, 2011),因此國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比例也相 對較高,故了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相關的保護因子和危險因子,亦是研究的重 要議題。

過往研究發現社會支持為網路成癮的保護因子,即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具有 顯著且負向的預測關係(吳佳煇,2004;楊正誠,2003),也就是當個人在生活 中獲得的社會支持越高,則網路成癮傾向越低。此外網路成癮的危險因子中,很 常被探討的變項為低自尊(Armstrong, Phillips, & Saling, 2000; Niemz, Griffiths, &

Banyard, 2005);Armstrong 等人(2000)指出,上網是低自尊者逃避適應問題和 環境壓力之手段,且因網路具有匿名性與非同步溝通等特性,會讓自我評價低的 個體在網路上展現他們的理想形象,並將網路視為可以放心敞開心房進行社交活 動的安全堡壘,因而提升了網路成癮的可能性(Niemz et al., 2005)。

另一方面,過往已有相關理論和研究指出,社會支持與自尊間具有關聯性;

社會量尺理論(Sociometer Theory)認為,人類擁有一種心理機制,會去監測他 人重視與接納自己的程度,這種心理機制特別敏感於關係評價的變化,即當他人 重視且認為與自己的關係是親近時,會提升個體的自尊;相反地,當面臨拒絕、

批評等會影響關係的負面事件時,自尊則會下降(Leary, 1999)。對青少年來說,

社會支持最主要來自父母與同儕;Parker 與 Benson(2004)發現父母支持與青少 年正向自我概念有正相關;Goodenow(1993)研究指出,青少年獲得被同儕接 納、尊重與鼓勵等歸屬感,是構成正向自我表徵的基礎;Ryan、Stiller 與 Lynch

(1994)研究亦發現父母與朋友支持是青少年自尊的重要預測因素。

更進一步地,已有研究延伸探討社會支持與自尊對青少年的適應影響,發現 自尊在社會支持對青少年情緒與行為適應的影響上扮演了中介角色(DuBois, Burk-Braxton, Swenson, Tevendale, Lockerd, & Moran, 2002),即社會支持可提升兒

童與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從而促進他們情緒與行為上的適應性(DuBois, Felner, Sherman, & Bull, 1994);此外網路成癮也可被視為一種行為適應問題(Park et al., 2014),且 Yao、He、Ko 與 Pang(2014)亦發現,父母的情感支持能增加大學生 的自尊,進而減少成癮於網路的風險;Park 等人(2014)的研究更指出,自尊部 分中介同儕關係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將父母支 持與同儕支持整合為現實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進而探討與自尊及網路成癮間之 關係;因此本研究將延續過往研究發現,進一步探討現實社會支持(同時含父母 與同儕支持)與自尊,對網路成癮之可能預測關係。

不過在現今社會中,網際網路已融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故社會支持 也會透過網路之虛擬人際互動來獲得;而從網路給予和接受的社會支持,過往研 究稱之為虛擬社會支持(Yeh, Ko, Wu, & Cheng, 2008)。根據 2015 年「臺灣寬頻 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指出,在使用網路的功能方面,以網路社群(60.1%)為 主、即時通訊軟體(56.3%)次之,而瀏覽網頁(40.0%)則排名第三(鄭天澤等 人,2015);因此檢視國人網路使用內容,不難發現透過網路與他人溝通是上網 的重要目的,其次才是獲取網路資訊,顯見國人常會透過網路的管道來建立或維 持人際關係。魏希聖、李致中與王宛雯(2006)調查國內 1042 名平均年齡 16.7 歲的高中職學生也發現,許多青少年會運用網路上多種溝通媒介,與網路上結識 的朋友往來互動,顯示網路對青少年而言,不僅只是獲取相關資訊,更重要的是 一種人際關係交往的活動場域。

然而研究卻發現,虛擬社會支持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吳佳煇,2004;Wang

& Wang, 2013),即虛擬社會支持越高、網路成癮傾向也越高,此結果恰與現實社 會支持對網路成癮的關聯性相反;吳佳煇(2004)進一步以 Bowlby(1969)的依 附理論進行說明,指出當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若未能獲得足夠的人際支持與慰藉,

其依附系統便會促使個人轉而尋求其他可以給予支持與慰藉的對象,而因為網路 具有匿名的特性,使得個人可以不遵照社會規範的行為來表達自己,也不會因真

實身分被知悉而承擔風險與責任,因此更傾向於自我揭露,便容易拉近彼此之間 的距離,產生親密感,使得個人能從網路的人際互動中獲得心理慰藉和滿足感,

因此當個人面臨挫折或壓力時,若無法從現實生活中得到足夠的支持與慰藉,就 容易依賴網路上的人際互動、進而成癮於網路。

綜合上述,本研究發現儘管過去已有研究探討現實社會支持與自尊對網路成 癮之預測關係,以及虛擬社會支持和網路成癮之關聯;但是,包含虛擬社會支持 對網路成癮之整合預測關係探討卻付之闕如。是故,本研究不僅探討現實社會支 持(含父母與同儕支持)與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也嘗試整合虛擬社會支 持,以完整探討現實社會支持、虛擬社會支持及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動機與文獻回顧,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現實社會支持、虛擬社會支持

及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因此針對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六個研究問 題:

問題一:現實社會支持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為何?

問題二:虛擬社會支持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為何?

問題三:自尊與網路成癮的關係為何?

問題四:現實社會支持與自尊的關係為何?

問題五:虛擬社會支持與自尊的關係為何?

問題六:現實社會支持、虛擬社會支持及自尊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是一種網路不良使用模式(Goldberg, 1996);Young(1996)定義網 路成癮症為一種不涉及麻醉劑使用的衝動控制失調行為;英國學者 Griffiths

(2000)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牽涉到人機互動的行為性成癮;Shapira、

Goldsmith、Keck Jr、Khosla 與 McElroy(2000)定義網路成癮為個人無法控制使 用網路,引起顯著的痛苦、耗時或造成社會、職業或財務上的困難。本研究綜合 相關文獻,定義網路成癮是個體投入過多的時間在使用網路,即使出現想減少或 停止使用網路的念頭但都失敗,一旦中止或減少網路的使用,即會產生焦躁不 安、憂鬱、生氣等情緒反應,進而損害生理、人際、職業、學業、家庭等層面的 問題;而本研究所指稱的網路成癮,係指研究參與者在陳淑惠、翁儷禎、蘇逸 人、吳和懋與楊品鳳(2003)所編製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上之得分,分數愈高、代表愈有網路成癮的傾向。

二、現實社會支持與虛擬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個體在與重要他人(家人、朋友、親戚、同 事等)互動往來的過程中,獲得他人情緒、工具、訊息及評價性等支持,可直接 滿足個體的心理需求,亦能緩衝壓力對個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間接幫助個體恢 復心理健康(楊正誠,2003;House, 1981)。

現實社會支持(actual social support)意指社會支持來源是由現實生活中他人 所提供;而虛擬社會支持(virtual social support)則是指在網際網路的虛擬人際 互動中,直接或間接幫助個體獲得情緒、工具、訊息與評價性等支持(楊正誠,

2003;郭正瑩,2008)。

本研究所稱之現實社會支持與虛擬社會支持,係指研究參與者在 Yeh 等人

(2008)的「社會支持量表」上得分;若朋友支持與父母支持的得分越高,代表 現實社會支持越高;相反地,若網友支持的分數越高,則代表虛擬社會支持越高

(Yeh et al., 2008)。

三、自尊

Rosenberg(1979)定義自尊為個體對自身所抱持的正向或負向態度;高自尊 者會覺得自己夠好、是個有價值的人,能夠看重自己但不會敬畏自己;而低自尊 者則是對自己不滿意、自我輕蔑或自我拒絕。而本研究所稱之自尊,係指研究參

Rosenberg(1979)定義自尊為個體對自身所抱持的正向或負向態度;高自尊 者會覺得自己夠好、是個有價值的人,能夠看重自己但不會敬畏自己;而低自尊 者則是對自己不滿意、自我輕蔑或自我拒絕。而本研究所稱之自尊,係指研究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