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致了國有銀行存款比例增加(Steinherr,2004),直到 2008 年初有 91.6%的銀行資 產仍集中在前 200 家銀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Agriculturak Bank4

俄羅斯銀行體系依銀行所有權的不同大致可將銀行分為三類。第一類銀行 是與政府部門相關的國有銀行,第二類銀行為民間私人經營的境內私人銀行,

最後一類則是國外投資或直接由外國銀行所控制的外資銀行。俄羅斯的國有銀 行在市場上的銀行家數為最少,但卻享有國家的保障及人民的信任,因而吸引 到大量的存款與貸款業務。而私人銀行雖然眾多,但是能分配到的市場資源卻 相對稀少,因此普遍規模較小且缺乏競爭力。外資銀行因為擁有本國銀行的支 持及相對於俄羅斯銀行更為豐富的經驗,也逐漸在俄羅斯銀行市場嶄露頭角。

))的資產比例就占了整個銀行市場的 36%。其餘一千多家的私 人銀行,有一半以上銀行資本在十五萬美元以下,一些經營不善的銀行在 1998 及 2008 年兩次金融危機之後大多面臨了被中央銀行吊銷其營業執照或是被其 他銀行收購的結果(徐向梅,2009)。

隨著俄羅斯經濟改革轉型以來,整體經濟情況逐年好轉,銀行的收入來源 除了國家債券和利息收入以外,金融商品也開始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俄羅斯銀 行在在 2003 至 2007 年間迅速的成長,銀行的功能由最基本的儲戶存款與企業 貸款逐漸朝向多元化,例如:信用卡、消費型個人貸款、財富管理等多樣性的 金融商品與服務,非利息收入占銀行收入的比重逐年攀升。而在傳統業務與金 融商品等不同的收入來源之間各家銀行也有自己的偏好取向,像是國有銀行因 其本身的條件利於吸引居民存款和企業資金借貸,而中小銀行偏好進行投機性 的外匯和股票等的操作(徐向梅,2009)。然而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國有銀行更加 排擠了其他私人和外資銀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本就不大的獲利空間,使得其他 銀行只能轉而藉由增加非利息收入來提高整體銀行收入,像是利用盧布下跌的 趨勢進行外匯操作(李新,2010)。

自 1990 年開始,俄羅斯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可歸納兩項特徵。第一、國內金 融機構家數過多、市場上存在太多小銀行,不但使銀行在監控管理上遭遇困難,

4 俄羅斯農業銀行全名 Russian Agricultural Bank-Rosselkhozban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並且對加強銀行體系的穩固也形成障礙;第二、不同於其他中東歐國家的狀況,

反而與中國大陸有相似的情形,俄羅斯的銀行業幾乎被國有銀行所支配,蘇聯 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大型國有銀行掌握了市場上大部分的資源,排擠了其他私人 及國外投資的銀行。俄羅斯近幾年其金融體系與市場化機制都有逐漸的改變與 進步,而市場結構與競爭程度在近十年來是否有所變化,便是本論文主要探討 的課題。

本研究透過歷年文獻的整理歸納,及藉由 Bankscope 資料庫中俄羅斯個別 銀行 2003-2010 年的財務報表分析,探討俄羅斯銀行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包 含其市場結構與競爭程度之變化。在過去研究中探討產業競爭程度的方法有很 多,其中以 Panzar and Rosse(P-R)模型做為主要的檢定方法,運用在銀行業的有 Shaffer (1982)、Nathan and Neave (1989)、Vesala (1995),藉由檢定單一國家銀行 業的競爭程度高低來分析其市場結構與資源分配情形。其他文獻甚至將研究範 圍從單一國家擴展至同時比較多個國家特定時期的競爭條件,例如:Bikker and Haaf (2002)、Gelos and Roldós (2002)、Claessens and Laeven (2004),歸納出不同 發展程度國家的市場特色。而過去文獻中探討俄羅斯銀行業者多以市場結構指 標,如:銀行家數、資產集中度等,來探究其市場現況,鮮少以市場內個別銀 行之行為分析其市場條件。儘管 Claessens and Laeven (2004)以 P-R 模型將 1994-2001 年的俄羅斯銀行業列為眾多研究國家之一,但在該研究樣本期間後的 近十年來,俄羅斯又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與金融危機,因此近十年的俄羅斯 銀行業仍然有值得研究的空間。而Fungáčová, Solanko and Weill (2010)雖然以 2001-2007 年俄羅斯銀行業為單一研究對象,採用 Lerner Index 衡量其市場的獨 占力,但結論卻與一般文獻結果迥異,故本研究採取另一種競爭衡量方法

─Panzar and Rosse 模型─探討俄羅斯銀行產業的結構與競爭程度逐年之變化,並 對照Fungáčová, Solanko and Weill (2010)的結論,分析俄羅斯銀行業的現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核心問題,主要在於俄羅斯銀行業 2003 年至 2010 年間競爭程度 的變化。首先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期間,俄羅斯政府、銀行與居民之間的行為 會對其市場結構及競爭程度產生哪些影響。例如,金融危機期間政府必須藉由 國有銀行的力量穩定市場,如挹注資金至國有銀行以增加市場流動性、加強國 有銀行對經營不善的銀行進行重整,這樣的政策調整是否影響其市場結構,改 變整體市場的競爭程度?其次是不同銀行之間對於收入來源大不相同,像是國 有銀行相對於其他銀行在利息收入上占有優勢,這樣的情況是否會造成考量利 息收入與總收入的市場競爭程度結果不同?除此之外,由於全國第一大銀行 Sberbank 在俄羅斯銀行業具有其獨特的地位,Sberbank 的存在是否會影響俄羅 斯整體銀行業的競爭程度,也是一值得探討的議題。最後,因為俄羅斯銀行地 區分佈不平衡,全國有半數以上的銀行集中在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聯邦區域,

在銀行密度較高的地區其競爭程度是否較為激烈?而不屬於兵家必爭之地的俄 羅斯其他偏遠地區競爭程度又會是如何?

藉由以上問題的探討,本文希望能夠從中發現俄羅斯銀行業在歷經了多次 的危機之後,全面向西方國家學習,採取自由經濟主義,例如在 2005 年至 2008 年對銀行體系所進行得大規模整頓,其改革的結果否真的有效的提升銀行的競 爭力?如同 Fungáčová、Solanko and Weill (2010)所述,國有銀行對市場的獨占 力有其重要性,且對市場具有穩定的效果,過於開放與提升整體的競爭程度反 而使得市場具有危險性。這將是本研究最後所要深思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為了探討俄羅斯在金融危機之後銀行產業競爭程度逐年的變化情況,本文 首先探討過去文獻,蒐集相關學者所做的研究為基礎。而實證內容主要利用 Panzar and Rosse 模型,分析俄羅斯銀行產業的競爭程度,藉由觀察其 H 值的變 化與假設檢定 H 統計量判別該年度的市場屬於獨占、獨占性競爭或是完全競爭,

分析該產業之競爭程度變化。並參考當時的市場結構指標,如銀行家數、前幾 大銀行放款、存款及資產的集中度(K-bank concentration ratio, CR 和

Herfindall-Hirschman Index,HHI),與 P-R 模型的 H 值做對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以 Bankscope 資料庫的資料為主要分析數據。由於本研 究樣本資料來自資料庫,其資料為統一格式整理好之銀行年度財務報表,部分 銀行各年度的資料無法完全齊全,尤其較小的銀行可能出現某幾年資料缺漏的 問題,且從中較為細項的部分無法取得,如員工人數、人事薪資費用、每年認 列壞帳費用,因此僅能就有限的資料,並取性質相近的資料項數據作為其代理 變數,或有無法完整反應的情形出現。另外,礙於俄羅斯大部份銀行 2002 年以 前的資料嚴重缺漏,資料分析對象為 2003 年至 2010 年間俄羅斯境內的銀行機 構,共計 1,108 家銀行。

關於銀行業的發展程度有許多因素可以來檢測其程度的不同,例如:銀行 績效、穩定性與可競爭性等,本研究主要參考 Bikker and Haaf (2002)、Gelos and Roldós (2002)和沈中華與呂美慧(2007)等學者的文獻架構,著重於市場結構與市 場競爭條件的研究,並就 Panzar and Rosse 模型為主要理論依據針對俄羅斯 2003 年至 2010 年間銀行業的競爭程度進行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從俄羅斯銀行歷年財務報表中的資料來探討其銀行產業近幾年 的發展與變化,首先了解俄羅斯銀行產業的發展背景及概況,再利用 P-R 模型 及市場結構指標進行競爭衡量實證分析,最後綜合分析並得到結論。圖 1- 1 為 本研究之架構圖:

緒 論

競爭衡量理論 發展與應用 P-R 模型

俄羅斯銀行業發展概述

研究模型架構

實證結果分析

資料分析

模型檢定 敏感性檢定

圖 1- 1 論文研究之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二、 章節安排

依本文所建立架構,將本論文分為六個章節,第一部分,主要說明本論文 之研究背景、動機、探討主題與研究目的,以及所包含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並建立出本論文的整體架構。接著藉由文獻探討來釐清與瞭解本論文研究的意 義,其中分為兩個部份,第一、藉由銀行產業與其競爭程度對經濟部門的影響 與成長來瞭解此研究之意義。第二、蒐集國內外不同國家、不同發展程度的市 場上對競爭衡量之研究,作為文本研究方法論的整體指標,並針對 Panzar and Rosse 模型的介紹與應用,作為本論文模型建立之依據。

第二部分為俄羅斯銀行產業之改革與發展,本段旨在瞭解俄羅斯銀行產業 的發展背景與進程,對不同年度所發生的相關銀行危機有更透徹的瞭解,以便 對其產業之現況進行分析。

最後是實證分析,先針對銀行產業之各年度資料進行整理,以瞭解不同年 度之產業全貌;建立 P-R 模型之計量分析基礎模式,定義該產業投入與產出之 被解釋變數、解釋變數及控制變數,進一步檢定 H 值,作為各年度俄羅斯銀行

最後是實證分析,先針對銀行產業之各年度資料進行整理,以瞭解不同年 度之產業全貌;建立 P-R 模型之計量分析基礎模式,定義該產業投入與產出之 被解釋變數、解釋變數及控制變數,進一步檢定 H 值,作為各年度俄羅斯銀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