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應用次序理論,分析國小六年級學童在解決平衡槓桿問題時,所 使用解題規則之階層結構。研究者圖繪受試學童在解決平衡槓桿問題的解題規則 結構圖,並探討其知識結構圖之異同。本章旨在闡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及對本 研究所提及之相關名詞作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傳統評量的作法裡面是用總分來代表一個學習者的能力,總分較高即代表 能力較好,但是卻很少顧及到受試者在解決問題時所使用的解題規則(rules of problem-solving),解題規則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正確的解題規則會產生對的答 案,而不正確的解題規則會產生錯的答案,也可能產生對的答案(林原宏、游森期,

2006)。就評量而言,固然答對的情形可以代表受試者的學習能力,但是不同的解 題規則代表不同的認知結構,認知結構於學習歷程中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麼 該如何瞭解及評估認知結構的內容便成了許多學者研究的重心,因此若分析受試 者在解決問題時所採用的解題規則結構圖,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學生不同的能力結 構。

在比例理解的發展序列研究中,最先發展的是平衡槓桿問題,因為解決平衡 槓桿問題需要考慮兩個面向:重量和距離,因此特別適合成為發展序列的測驗 (Zelazo & Müller, 2002)。有關平衡槓桿問題的相關研究中,提出了受試者在解決平 衡槓桿問題時,會出現許多解題規則,如:規則一(rule Ⅰ)、規則二(rule Ⅱ)、規 則三(rule Ⅲ)、規則四(rule Ⅳ)、3A 規則(rule 3A)、加法規則(addition rule)、QP 規則(qualitative proportionality rule)與臭蟲規則(buggy rule)等(Klahr & Siegler, 1978;

Normandeau, Larivee, Roulin & Longeot, 1989; Siegler, 1976; Van Maanen, Been &

Sijtsma, 1989),但是將這些規則進行綜合分析的研究並不多見,大部分的作法都是 根據答對的資料進行描述性或是統計分析(游光純,2002;賴明照,2004;Bart &

Orton, 1991; Jansen & Van der Maas, 2002; Siegler, 1981),而沒有針對不同的解題規 則進行階層結構分析,可是解題規則結構代表認知結構,如果能夠用這些解題規 則進行次序性探討,應該會很有意義。

本研究使用 Bart and Krus (1973)提出的次序理論,來分析受試者在解決平衡槓 桿此種比例理解問題時,所使用的解題規則階層及次序性。往昔有關次序理論的 文獻,主要將其應用於測驗試題間的階層分析(Airasian & Bart, 1973),本研究嘗試 將其應用於解題規則階層結構分析的研究。且郭重吉(1990)亦提出認知結構的描 述,是指以適合的方式來呈現出有關學生認知結構的評估結果,通常可以文字敘 述、圖形表徵、或兩者兼用。所以本研究欲應用次序理論繪出受試者在平衡槓桿 問題的解題規則結構圖有其可行之處。

而相關研究顯示,性別的因素,會影響解題規則的使用(Jansen & Van der Maas, 1997),且不同能力值的學生,所傾向使用的規則並不一致(樊雪春,1999)。張志 銘(2004)的研究亦顯示男女學生在槓桿測驗的「基本平衡概念」試題上,有顯著差 異存在,在「日常生活運用」試題上,亦有顯著差異存在,而在「測驗總分」上 無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的實證分析中,要就不同組別與性別,比較其在解題規 則結構圖的差異。關於要如何比較不同組別與性別解題規則結構圖之差異,本研 究參考林原宏、游森期(2006)和 Takeya and Sasaki (1997)的認知圖(cognitive map) 比較方法,以及 Goldsmith, Johnson and Acton (1991)的徑路搜尋(pathfinder)之網路 圖(cognitive network)的方法,先進行專家與生手之解題規則結構圖比較後,再進行 不同組別與性別之解題規則結構圖的比較。

基於上述,研究者自行編製平衡槓桿此種比例理解問題的測驗,以國小六年 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應用次序理論來分析受試者的解題規則階層結構,並以二因 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來比較不同組別與性別之解題規則相似係數。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本研究的目的可臚列如下:

一、了解受試者在平衡槓桿問題測驗所表現的情形。

二、應用次序理論來分析受試者在解平衡槓桿問題時,使用解題規則的次序階層 結構。

三、研究者就不同組別與性別,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比較其相 似係數,以了解其解題規則結構圖之差異。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解題規則( rules of problem-solving )

解題規則係指受試者解決問題時會依循某種方法或策略的心理歷程(Jansen &

Van der Maas, 2002)。當解題者面對問題時,會基於既有的知識架構或經驗,採用 適當的方法或策略來解題,因此解題規則可代表解題者的潛在知識狀態。

二、平衡槓桿問題 (balance scale task)

依槓桿上支點、抗力點、施力點三者相互位置的不同,槓桿通常可以分成三 種。第一種槓桿支點在中間,主要是用來改變力量的方向;第二種槓桿抗力點在 中間,省力但費時;第三種槓桿施力點在中間,省時但費力。當槓桿平衡時,施 力力矩=抗力力矩(施力臂×施力=抗力臂×抗力)。本研究以第一種槓桿支點在中間 為試題之工具進行施測,請受試者預測槓桿會左邊落下、右邊落下或是平衡,在 本研究稱為平衡槓桿問題。

三、次序理論 (ordering theory)

次序理論為 Bart and Krus (1973)所提出,主要應用於衡量兩試題之間的先備關 係(precondition)之次序關係。先計算出試題之間的次序性係數,並以閾值來決定試 題之間是否有次序關係,有次序關係即用箭頭表示,若無次序關係即沒有箭頭,

因此利用次序理論分析試題,可以呈現試題階層(item hierarchy)。

四、精緻試題有向圖分析(refined item digraph analysis, RIDA)

精緻試題有向圖分析是由 Bart and Williams-Morris (1990)所提出,主要應用於 試題分析。他們提出衡量試題的解題規則診斷功能之兩個指標,分別為反應解釋 力(response interpretability)和反應區別力(response discrimination)。反應解釋力是衡 量反應能被規則所解釋的程度,反應區別力是衡量反應能被規則區別的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