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我國自民國 70 年以來,開始進行製造業自動化發展,經歷過資本密集、技 術密集與創新密集三個階段,締造了良好的製造業基礎,並在先進科技的發展面 向上,以卓越技術與低成本的優勢,成為近代科技產品的重要零件供應國。

程式化、整線化、電子化是台灣製造業自動化的重要進程,起先透過可程式 化控制器使機器設備的自動化得以實現,再應用電腦數值控制高度精密機械設備 整線化,最後引進將企業管理與製造 e 化,將生產資訊電子化。台灣製造業以成 功的自動化生產模式,展開了產品代工營運模式,包括晶片設計、晶圓製造、面 板製造等主要產品輸出,為台灣帶來科技榮景。

然因產品的生命週期縮短,國際產業趨勢逐漸轉向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發展,

傳統整廠整線化的生產模式難以對應客制化生產的需求,成本的控制不再如大量 批次生產時容易;在客製化發展的模式下,針對產品的開發的重心也將從產品價 值本身,轉換為以客戶價值導向為主。同時間開發中國家也努力的搶進量產市場,

而先進國家也致力於發展高端技術製造業,台灣正面臨嚴峻的競爭環境。以目前 國內的形勢分析,人口分布逐漸邁向高齡化,加上少子化現象,未來勞工人口預 期將會減少,且人均產值成長均緩,台灣必須進行新的產業轉型計畫。

我國在民國 104 年,參考先進國家如德國之工業 4.0 計畫與美國 AMP 計畫,

擬定「生產力 4.0」發展策略,期望透過物聯網、智慧機器人與大數據等技術,

與精實管理,來達到新一波的製造業自動化躍進(行政院,2015)。

二、研究動機

當前對於「生產力 4.0」發展策略的進行,仍處於「戰略」階段,國內製造 業對於發展新的製造業自動化雖然有濃厚的興趣,但多苦於不知從何下手改善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司,亦即未有確切的發展「戰術」,對於不同產業實際而言應該引進何種改進方 法,仍未有具體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的專長在於硬體製造強勢,與 歐洲製造強權如德國、瑞士等國產業性質相近,本研究寄望透過探索自歐洲企業 發展出的工業 4.0 實際做法,為台灣國內如何進行轉型提供參考方向。

圖 1-1 製造業自動化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20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內容

一、研究目的

針對工業 4.0 的發展模式,目前僅有提出的煎蛋模型架構裡,6M+6C 結構 的理論能系統性地用來描述發展所需的 12 個面向,6M 包括材料(Material)、機 器(Machine)、方法(Methods)、量測(Measurement)、維護(Maintenance)、模型 (Modeling),6C 包括連接(Connection)、雲端(Cloud)、網絡(Cyber)、內容(Context)、

社群(Community)、客製化(Customization) (李傑,2016)。

本論文藉由探索施行工業 4.0 的企業其實際發展作為,以煎蛋模型作為分析 參考,探討每個面向裡的關鍵成功因素,以期未來台灣企業能藉此研究結果,規 劃生產力 4.0 的轉型藍圖(Roadma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研究內容

本論文之研究內容將分為以下幾章:

第一章內容包括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內容,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方法。

第二章介紹研究所需的文獻探討,包括工業 4.0 的定義與內容,虛實整合系 統的概要,以及煎蛋模型的架構,關鍵成功因素的說明。

第三章說明本研究設計流程,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以及整體研究架構。

第四章則以煎蛋模型為主,分析工業 4.0 企業的各個關鍵成功因素,與透過 歸納法檢視此煎蛋模型是否適用於工業 4.0 的發展模式。

第五章將會以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大膽的建議台灣於生產力 4.0 的發展方 向。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方法

一、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以歐洲工業 4.0 企業為主,主要是台灣製造業結構與歐洲 製造業較為類似,適合做為學習參考的對象。其他先進國如美國、日本其發展重 心在於運用其先進的軟體優勢,以網路經濟服務來推動製造業發展,其模式相較 之下可能並不完全適宜台灣企業參考。

本論文的研究以文獻探討為主,因經費、時間以及能力之不足,本論文將不 親自拜訪實施工業 4.0 的歐洲企業逐一訪談,進行實地考察,而是以各著者發行 的書籍之資料作為分析討論使用,透過學術論文、政府文稿、專刊著作等資料的 收集予以資料的彙整與歸納。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是以「多重個案研究法」與「次級資料分析法」進行。採用多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案研究法的主因是針對工業 4.0 企業發展的資料所牽涉的範圍很廣,難以用量 化的數據資料做科學化的數據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工業 4.0 發展特性比較 的質性研究為主;且具一定規模的企業發展的面向較為全面,故針對少數幾家大 企業做多重個案研究的質性研究較為適當。

為深入了解歐洲為何發展工業 4.0 的動機,探究其企業背景與發展沿革是至 關重要的,此處以次級資料分析法切入,透過網路購書以及國家圖書館資源,廣 泛蒐集歐洲企業工業 4.0 的發展資料,再透過文獻分析法與歸納法,與煎蛋模型 作質性比較,驗證其理論是否完備,以及歸納工業 4.0 的發展模式。

「工業 4.0」一詞最早出現於 2011 年德國漢諾威(Hannover)工業博覽會,並 於 2012 年 10 月由博世(Bosch)帶領的工業 4.0 小組,向德國政府提出一套完整的 工業 4.0 發展建議,最終於 2013 年 4 月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最終報告

《工業 4.0 策略執行建議》(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intiative INDUSTRIE 4.0),正式宣告工業 4.0 進入人類工業發展歷程,2013 年被 稱為工業 4.0 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