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 2010 年開始推動擴大免試入學方案後,研究者明顯能感受到所任教的學 生在考試與學習態度上的轉變。不論平時測驗或段考,連題目都不看就直接猜題 或交白卷的學生人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而這種情況在英文、數學兩科又更為嚴 重。

呂秀卿(2012)指出,免試入學方案實施後,學生對於升學壓力的感受與學 業成績相關,學業成績中下的學生,明顯不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張芳全(2009)

認為,家庭社經地位對於數學成就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家庭社經地位包括了家長 教育程度、教育期望與社經地位,這些因素對子女數學學業成就有正面影響,其 中家長教育期望對學生數學成就有顯著影響。

以研究者所任教的學校之學生家庭背景來看,多數家長忙於生計,對於子女 的教育期望較低,每學期舉辦的親師座談總是只有個位數的家長參與,因此就算 是告知家長孩子會猜題或交白卷的情況,得到的回應通常也是希望教師可以專注 於常規的管理與要求,至於課業方面則多表示無可奈何。因此有不少學生雖然會 在上數學課時認真,反應也不錯,但由於家庭功能未能彰顯的關係,課後作業經 常未能確實練習,導致紙筆測驗的評量成績低落,長久下來使得學生的自我期許 也越來越低,對數學學習更加意興闌珊。

面對這樣的情況,研究者也持續嘗試調整教法。例如鼓勵學生進行討論或融 入活動提高學習意願。雖然在上課的討論、活動反應不錯,但是當學生遇到紙筆 測驗時,往往又打回原形,部分學生甚至認為猜題得分和自己認真寫完的得分應 該相去不遠。在研究者以往的教學經驗中,這些數學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表現,會 隨著時間與一般學生的差距逐漸拉大,特別是如果同時具有家庭弱勢的因素,很 可能在七年級入學時就已經放棄學習數學,到了八、九年級更可能只要是關於數 學的課程,不論採用何種模式教學都難以激發其學習興趣,更遑論評量其數學學 習成效。

儘管研究者在設計教學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或動機這方面有過一些成 功的經驗,但是研究者發現成功的教學活動之後,學生在評量的態度及成績表現 卻沒有明顯的正向對應關係,因此萌生了對評量方式進行調整的想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7項總體目標中,就有一項特別指出:強化國中學生 學習成就評量機制,以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因此,教育部於104年1月7日修 訂通過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四條及第五條有關評量原 則的規定:「應兼顧適性化及彈性調整,符合紙筆測驗使用頻率最小化,形成性 及總結性功能並重。視學生身心發展及個別差異,採取紙筆測驗及表單、實作評 量或檔案評量之適當方式辦理。」在數學科中傳統的評量模式就是紙筆測驗,而 數學中的實作評量又以紙筆測驗的形式為主,因此在評量方式尋求改變的方向之 下,檔案評量就似乎是較為可行的方法。

和傳統紙筆測驗相比,檔案評量有以下幾項優點:(一)著重學生個人的學 習歷程。(二)檔案內容廣泛有彈性,學生共同參與。(三)評量的內容和教學 密切配合。(四)評量人員多樣化。(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 與動機(李坤崇,1999;邱麗綺,2003;郭生玉,2004)。

柳雅梅(2002)的研究指出,檔案評量確實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其反 省和思考能力,並協助教師更客觀了解學生之學習情形。林素卿、葉順宜(2014) 認為,檔案評量是多元評量的一種方式,是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從評量過程中 使學生成為獨立及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對學生的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研究希望透過研究者擔任導師的班級實施檔案評量,嘗試以行 動研究的方式,探討檔案評量在國中數學領域中的實踐與可能遭遇的困難。並藉 由多次的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與修正的循環歷程,探討檔案評量對學生學習 態度及成就的影響,以進一步修正研究者的教學策略及評量方式。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者希望透過歷程檔案評量的實作過程,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思考、操作所 學習的內容,從學習過程中發現數學的各種樣貌,而不僅侷限於解題練習,並期 望能藉由減少紙筆測驗的比重進而減少數學低成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排斥。本研 究的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探討應用檔案評量於數學教學的實施方式。

(一)

探討應用檔案評量於數學教學的利弊。

(二)

分析檔案評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與成就之影響。

(三)

二、研究問題

數學教師應用檔案評量於教學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策略為

(一)

何?

實施檔案評量對於數學教師的改變為何?

(二)

實施檔案評量對於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的改變為何?

(三)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是以研究者擔任導師班的學生為對象,對於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意 願及各科的學習表現較為了解。而且除數學課之外,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長。因此 運用了大量的數學寫作與學生溝通,並依研究者的主觀判斷處理個別學生的問題。

若對學生沒有一定的了解與長期的溝通,可能無法有類似的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