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綜觀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古典音樂可說是百家爭鳴,從浪漫後期至 現代音樂的倔起,塞基•拉赫瑪尼諾夫身為俄國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仍堅持走 自己所擅長的抒情風格,音樂學者也順勢將他冠上最後的浪漫派大師的封號。

筆者在國中時期第一次接觸到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便是他最常被演奏的《升 c 小調鋼琴前奏曲》(Prelude, C-sharp minor, Op. 3),當時就被他獨特的風格和深沉 吟唱的旋律線條深深吸引。爾後陸續接觸了其他的作品,更讓我對於這位大師崇 拜不已。在研究所學習指揮法期間,便開始研究拉赫瑪尼諾夫的生平及管弦樂作 品。其作品《第二號交響曲》可說是他所有管弦作品中,最具規模及代表性的。

《第二號交響曲》的成就,在它首演時便得到熱切的迴響,長達一個鐘頭的 演出,聽眾卻沒有露出一絲的不耐煩。連綿不絕的優美旋律,以及拉赫瑪尼諾夫 獨特的低沉配器,是這首交響曲吸引人的地方。然而筆者相信,這首曲子之所以 受人愛戴,肯定不是只有優美旋律這麼簡單,必然還有其它獨到的地方,才能成 就一首偉大的曲子。而另一個讓筆者感到興趣的地方在於,從《第一號交響曲》

(Symphony No. 1 in d minor, Op. 13)到《第二號交響曲》長達十年的創作過程,

拉赫瑪尼諾夫經歷了那些事情?除了傳記中較常被討論的醫師的治療,和結婚的 喜悅,是否還有其他未被觸及的論點在目前文獻中尚未被統整的,也值得好好探 討。

以《第二號交響曲》作為研究的主題還有幾個重要的原因:其一、在這首交 響曲中,其音樂風格的展現,已跳脫前輩音樂家的影響,充滿拉赫瑪尼諾夫個人

2

的音樂色彩。其二、在歷經《第一號交響曲》的失敗後,此曲與《第三號鋼琴協 奏曲》(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奠定了他身為俄國音樂作曲家的地 位,也代表了他成熟時期的作曲手法。其三、其創作的時間,並未真正的離開俄 國,其音樂的獨立性,不同於之後遠離俄國所創作的曲子。

針對曲子本身,因其交響曲的架構,是一位指揮者必須好好研究的,若能徹 底地探索這部結構豐富的作品,勢必能增進自己指揮的功力。《第二號交響曲》是 架構在德奧體系下的管弦樂曲式,這點是無可否認的,而筆者在研讀總譜,以及 研究其相關文獻上,不斷地發現其融合多位大師的的創作手法,是以建構出屬於 拉赫瑪尼諾夫的風格,感到驚艷。依據上述的幾項重點及疑問,筆者希望從更多 元的角度,探討拉赫瑪尼諾夫在創作這首曲子前所經歷的轉變,以及藉由曲式分 析,和實際排練、演出所獲得的經驗,累積自己詮釋樂曲的功力。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本篇論文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第一個部分關於拉赫瑪尼諾夫的生平,主要是 介紹拉赫瑪尼諾夫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的環境、文化的影響,所產生的音樂作 品背後的意境與意涵。其中再針對他最被人讚揚的三種身分「作曲家」、「鋼琴家」、

「指揮家」,進行討論。試圖從中了解,在不同身分別當中,彼此會產生哪些化學 變化。

第三章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創作背景中,雖然有一些相關的研 究,但筆者認為有些不慎清楚的地方,值得深入探討。所以針對《第一號交響曲》

到《第二號交響曲》的創作期間,可能影響拉赫瑪尼諾夫的文學、美學及其他音 樂家的音樂,都將在這個章節中討論,藉此發現此偉大作品深層的意涵。

第四章則是分析《第二號交響曲》的曲式,根據其配器、樂句、調式、力度、

3

節奏等做基本的分析。樂譜主要參考 Breikopf & Hartel 和 Edwin F. Kalmus & Co., Inc. 的總譜作為依據。此章節也會分析各樂章之間的樂句關係及段落,以及其動 機所使用的手法做研究。

第五章主要討論指揮的詮釋以及指揮方法,藉由樂譜的分析、實際的排練,

並且聆聽相關的音樂會以及影音資料,試圖在實際的情況中,在安排速度、樂曲 張力、以及幫助樂團上,說明最適當的詮釋方法。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筆者首先收集關於拉赫瑪尼諾夫的傳記及書籍,透過各式各樣相關文獻及資 料,建構出大致的方向,並且在遇到關鍵人物及事件時,尋找其他相關的文獻,

藉此在內容分析推論時,能有相當的佐證資料。坊間相關於拉赫瑪尼諾夫的書目 不多,筆者從時代背景切入,藉由其他領域的研究,進行交互的對照與印證,試 圖拼湊出作曲家創作時的背景,來探討拉赫瑪尼諾夫所受到的影響。

指揮詮釋方面則配合管弦樂法及指揮學等書籍,依據總譜的樂曲分析,瞭解 音樂中每個息息相關的環節。當然,筆者也很慶幸能得到指導教授的全力支持,

實際指揮樂團,將原本只是紙上談兵的空想,轉化為音樂會的呈現。筆者認為,

排練樂團的過程,是研究方法當中最重要的一環,例如在譜上分析出來的樂句,

樂團合奏後可能產生不一樣的語法;與雙鋼琴的練習,線條的帶動與能量的支撐,

在領導樂團時,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經驗。在排練的過程當中,也感謝指導教授 的傾囊相授,在解決樂團排練所產生的問題,給予有效的解決方法,這些讓音樂 能完整呈現的實務經驗,絕非指揮教科書上能習得的。

為了讓音樂的詮釋更具說服力,筆者也欣賞許多不同版本的有聲資料,並且 聆聽現場音樂會的演出,再加以分析比較,同時將統整的想法與實際的演練做配

4

合,期望能傳達出最貼近作曲家音樂風貌的詮釋研究。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