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節研究背景會分成兩個層面來討論,第一個是從語言的角度回顧臺灣語言 史的發展過程。第二個則是從移民研究的背景探究。

回顧臺灣語言發展史,若從歷史脈絡來看整個語言轉變的話,可分為國語為 主體時期,以及 1987 年解嚴後逐漸邁向多語時期。這兩個時期的臺灣語言發展 史分別經歷了不同的變化,以致於影響後來臺灣社會整體的語言環境。1895 年臺 灣割讓給日本以後,總督府開設了土語講習,要求文武職員於公務之餘學習臺語,

當時的土語即是現在的臺語。但到了 1945 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

便在短時間內推行獨尊國語運動,只要是國語以外的語言,一律禁止使用,否則 將會受罰。這一切到了 1987 年解嚴以後,隔年原住民團體便發動「還我土地」

運動,要求原住民權益必須受到重視。此外,上萬名客家人也走上街頭,發動「還 我客語」運動,人民自主意識覺醒,屬於台灣本土的文化亦逐漸受到重視。獨尊 國語的現象不再,臺灣語言環境開始朝向多元化發展。有關臺灣語言史的發展過 程,研究者將在第三章的文獻回顧做詳盡的敘述。

隨著歲月更迭,臺灣在這幾年出現了從東南亞國家移民來臺的族群。但是,

過去臺灣在討論語言研究時,經常沒有把這些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群體所使用的語 言納入考慮,在討論本土語言時,依舊還是習慣以原住民語、臺語、客語等本土 語言為主。筆者認為,必須把範圍擴大,印尼語已經在臺灣出現,隨著使用的族 群日益增加,未來也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語言現象。

再來是移民研究的討論。談論到移民議題,我國目前主要還是著重在移民現 象、移民適應、社會關係的範疇,殊不知其實移民也會帶來新的語言現象。關於

2

這部分的敘述亦會在第三章的文獻回顧做討論。臺灣是個移民社會,近年來因應 全球化趨勢及政策改變因素,東南亞語在我國刮起一股熱潮,讓我國的語言環境 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語言不止象徵著文化之載體,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相互理 解的重要媒介。

本研究的研究焦點,在言談社群的框架下,理解印尼語在臺灣的使用情形,

從中分析此外來語言使用者背後的語言態度,並以印尼語來分析群體(人)之間 的差異,釐清不同的社會、文化及背景,語言使用者的語言選擇及背後涵義。

3

4

移民的年代,是否會影響印尼語的語言選擇?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是什 麼?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言談社群(speech community)

言談社群是社會語言學的一項分支,指的是以相同語言進行交際互動的群體。

言談社群的範圍可大可小,並沒有一定的限制,有的時候一個家庭也可以是一個 言談社群。一言以蔽之,只要具有值得研究的語言特色,就能夠被視為言談社群。

二、 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印尼語亦稱作印度尼西亞語,現為印尼官方語言,早期分化於遠古馬來語,

係建立於馬來語的基礎之上。雖然印尼語和馬來西亞語都是源自於同個語系,但 由於兩者之間的歷史形成及社會條件不同,故有一定差別。其差別來自於政治因 素,印尼獨立之後,印尼語成為當地的官方語言;而馬來西亞在脫離了英國的統 治之後,宣布將馬來語作為官方語言,雖然語句具有一定相似度,但在詞彙運用 上還是會有差異存在。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