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印尼語言談社群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印尼語言談社群之研究"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灣印尼語言談社群之研究 SPEECH COMMUNITY OF IND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指導教授:楊聰榮博士 研究生:陳怡廷 撰 中華民國 一〇九年七月.

(2) 謝誌 很開心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回顧在研究所求學的過程,深深覺得這一切得來 不易,此刻終於倏然落幕,劃下句點。 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在我心煩氣躁時,仍默默包容我、關心我,並不時 叮囑我要按時吃飯,不要太勞累等等,儘管你們不理解我到底在做這麼、研究什 麼,但只要我回家,就一定會準備很多好吃的美食佳餚撫慰我在外受挫的心,讓 我充滿電之後再繼續打拚。 再來,謝謝這篇論文每一位受訪者,謝謝你們願意撥冗與我分享自己的生命 歷程,並耐心地解釋不同的族群差異及文化差別,讓我在學術知識上收穫滿滿, 也很欽佩你們身上的勇氣與毅力,因為每一個離鄉背井的異鄉人,背後的故事都 交織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淚水與辛酸。 此外,感謝指導教授楊聰榮老師,從擬定題目至論文完成,老師都不厭其煩 地給予許多建議,並且耐心包容所有不足之處。也謝謝口試委員王遠嘉老師在口 試時給予許多寶貴建議,讓整篇論文的架構更為完整,以及陳淑娟老師的鼓勵和 修改方向,使得論文結果更臻完備。 再者,感謝一路上與我並肩作戰的好夥伴玉婷,每當我心情低落時,你總是 不斷為我加油打氣及傳遞正面能量,鼓勵我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 煎熬。 感謝我的隊友恩恩這些年的各種幫忙和陪伴,時常帶我品嚐好吃的美食及踏 訪不同景點,使獨自在外的求學生活不至於太孤單。 最後,感謝這一路上所有協助我的人,你們與這本論文共同新生。.

(3)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臺灣印尼語言談社群。這幾年因為東協國家崛起,印尼語這 個非本土語言,逐漸在我國語言環境中形成一股標準化的東南亞語言。對於印尼 語的理解,若足以充分的觀念,賦予正確的解釋,能提供社會大眾對於這個語言 的族群差異有足夠的理解。 本研究目的在於跳脫以往的討論框架,藉由印尼語言談社群的形成,提出族 群不應是建立在主觀的概括而論,應區分出其差異性為何。是此,檢討語言變化 以及文化現象,必須以此為審視基點。來自印尼的群體,會因其不同時空的歷史 和地區等因素,產生不同的社會網絡及互動模式。 族群外語是屬於臺灣大部分新移民的語言,目前越南語、印尼語、泰語於我 國屬語言大宗,若與美國、澳洲等西方國家相較,臺灣本身的非本土語言和共同 語之間地位懸殊,非本土語言的處境明顯處於弱勢,這個現象在我國的語言環境 當中,是不能被忽視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於探究我國語言環境中的印尼言談社群,分析不同對 象、不同場合所呈現的語言模式。透過綜上所述的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節提 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以確立研究的主要方向。. 關鍵字:印尼語、言談社群、東南亞、族群. ii.

(4)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Indonesian speech community in Taiwan, as ASEAN countries have seen significant ris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the Indonesian language, a language not native to Taiwa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tandardize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 If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s and correct explanations can be provided, the general public can be given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its distinctnes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be free of past discussion frameworks and to promote the idea that reception of an ethnicity should not be based on subjective perception, but rather focus on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 It should be the basis for in which language and culture phenomenon can be reviewed. The ethnic group from Indonesia will develop different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action methods 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regions. Language of ethnic groups is the language used by majority of new immigrants, currently consisting of Vietnamese, Indonesian and Thai. Compared to USA, Australia or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hose wh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ose who speak native languages experience astronomic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status. Those who speak foreign language are distinctively disadvantaged, and this is a phenomenon in our nation’s languag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review Indonesian speech community within our nation’s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rough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modes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scenarios, establishing a clear purpose of the study. Keywords: Indonesian, Speech community, Southeast Asia, Ethnic group. iii.

(5) 目錄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5. 一、. 言談社群(speech community) ................................................. 5. 二、. 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一節. 言談社群相關文獻........................................................................... 6. 一、. 言談社群 ....................................................................................... 6. 二、. 言談社群的特色........................................................................... 7. 第二節. 印尼語的歷史發展........................................................................... 8. 第三節. 印尼華語文教育發展史 ................................................................ 12. 一、. 興盛期 ......................................................................................... 12. 二、. 衰敗期 .........................................................................................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8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Field Observation)................................................. 18. 第二節.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 19. 第三節. 訪談法 ............................................................................................. 19.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 20 iv.

(6) 第五節 一、. 研究對象 ......................................................................................... 23. 第六節.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 24 研究設計及實施流程 .................................................................... 25. 一、. 研究準備階段 ............................................................................. 25. 二、. 研究執行階段 ............................................................................. 25. 三、. 研究完成階段 ............................................................................. 2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28. 一、. 向研究對象取得同意 ................................................................ 28. 二、. 確保研究對象的隱私權 ............................................................ 28. 三、. 不破壞研究現場.........................................................................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9 第一節. 言談社群觀察記錄......................................................................... 29. 一、. 清真寺 ......................................................................................... 29. 二、. 印尼天主教臺北之家(KITA)............................................... 30. 三、. 印尼餐廳 ..................................................................................... 31. 四、. 印尼歸僑協會 ............................................................................. 31. 五、. 臺北車站 ..................................................................................... 31. 第二節. 言談社群觀察分析......................................................................... 32. 一、. 參與者 ......................................................................................... 32. 二、. 地區 ............................................................................................. 34. 三、. 場合 ............................................................................................. 36. 第三節. 語言能力 ......................................................................................... 40. 第四節. 語言使用及語言態度 .................................................................... 41. 一、. 語言使用 ..................................................................................... 41. 二、. 語言態度 ..................................................................................... 45 v.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9 一、. 原居地及教育程度 .................................................................... 49. 二、. 語言習慣 ..................................................................................... 50. 三、. 移民年代 ..................................................................................... 51. 四、. 場合 ............................................................................................. 52. 參考資料 .................................................................................................................. 54 一、. 中文部分 ..................................................................................... 54. 二、. 外文部分 ..................................................................................... 58. 附錄一 訪談記錄 .................................................................................................... 60. vi.

(8) 表目錄 表 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 24 表 2 不同區域使用的語言............................................................................................. 39. vii.

(9)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圖 ............................................................................................................. 21 圖 2 研究流程圖 ............................................................................................................. 22 圖 3 印尼言談社群層次圖............................................................................................. 47.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節研究背景會分成兩個層面來討論,第一個是從語言的角度回顧臺灣語言 史的發展過程。第二個則是從移民研究的背景探究。 回顧臺灣語言發展史,若從歷史脈絡來看整個語言轉變的話,可分為國語為 主體時期,以及 1987 年解嚴後逐漸邁向多語時期。這兩個時期的臺灣語言發展 史分別經歷了不同的變化,以致於影響後來臺灣社會整體的語言環境。1895 年臺 灣割讓給日本以後,總督府開設了土語講習,要求文武職員於公務之餘學習臺語, 當時的土語即是現在的臺語。但到了 1945 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 便在短時間內推行獨尊國語運動,只要是國語以外的語言,一律禁止使用,否則 將會受罰。這一切到了 1987 年解嚴以後,隔年原住民團體便發動「還我土地」 運動,要求原住民權益必須受到重視。此外,上萬名客家人也走上街頭,發動「還 我客語」運動,人民自主意識覺醒,屬於台灣本土的文化亦逐漸受到重視。獨尊 國語的現象不再,臺灣語言環境開始朝向多元化發展。有關臺灣語言史的發展過 程,研究者將在第三章的文獻回顧做詳盡的敘述。 隨著歲月更迭,臺灣在這幾年出現了從東南亞國家移民來臺的族群。但是, 過去臺灣在討論語言研究時,經常沒有把這些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群體所使用的語 言納入考慮,在討論本土語言時,依舊還是習慣以原住民語、臺語、客語等本土 語言為主。筆者認為,必須把範圍擴大,印尼語已經在臺灣出現,隨著使用的族 群日益增加,未來也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語言現象。 再來是移民研究的討論。談論到移民議題,我國目前主要還是著重在移民現 象、移民適應、社會關係的範疇,殊不知其實移民也會帶來新的語言現象。關於.

(11) 這部分的敘述亦會在第三章的文獻回顧做討論。臺灣是個移民社會,近年來因應 全球化趨勢及政策改變因素,東南亞語在我國刮起一股熱潮,讓我國的語言環境 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語言不止象徵著文化之載體,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相互理 解的重要媒介。 本研究的研究焦點,在言談社群的框架下,理解印尼語在臺灣的使用情形, 從中分析此外來語言使用者背後的語言態度,並以印尼語來分析群體(人)之間 的差異,釐清不同的社會、文化及背景,語言使用者的語言選擇及背後涵義。. 2.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臺灣的印尼族群大多都與「移民」脫離不了關係,但事實上來自印尼的群體, 會因其不同時空的歷史和地區等因素,產生不同的社會網絡及互動模式。從語言 接觸的角度,印尼語和華語之間存在相當深的鴻溝,雖然這兩種語言在亞洲地區 的使用人數最多,但是過去的交流相當有限,因此關於這部分的研究十分稀少。 若將印尼語和華語的發展放到歷史脈絡檢視,會發覺到此兩種語言其實都各自經 歷了一段改革時期。印尼政府於 1960 年實施禁華語政策,導致影響後來華語教 育的發展。而我國過去的語言政策,也影響了印尼語在我國語言環境中的發展, 這個語言在主流環境的使用機會並不多,使得很多原本具有印尼語或雙語的人群 無用武之地。再者,族群外語是屬於臺灣大部分新移民的語言,目前越南語、印 尼語、泰語於我國屬語言大宗,若與美國、澳洲等西方國家相較,臺灣本身的非 本土語言和共同語之間地位懸殊,非本土語言的處境明顯處於弱勢,這個現象在 我國的語言環境是不能被忽視的。 本研究關注的問題有三: 第一,印尼語的語言使用。本研究探討的印尼語言談社群,主要關注印尼語 使用者的語言使用情況,當這些來自印尼的群體從不同的原居地以種 種因素移居至臺灣之後,他們在這裡的語言使用情況是什麼?由於印 尼語是外來語言,在非本土語言的情況之下,這些群體如何進行互動? 第二,印尼語的語言態度。印尼語是個多元種族居住的國家,雖然印尼語是 官方語言,但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母語,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同的 族群對印尼語抱持的態度是否一致?其中的差異是本論文所要探究 的觀點之一。 第三,印尼語的語言選擇。場合的類型,語言使用者的背景,族群的差異, 3.

(13) 移民的年代,是否會影響印尼語的語言選擇?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是什 麼?. 4.

(1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言談社群(speech community) 言談社群是社會語言學的一項分支,指的是以相同語言進行交際互動的群體。 言談社群的範圍可大可小,並沒有一定的限制,有的時候一個家庭也可以是一個 言談社群。一言以蔽之,只要具有值得研究的語言特色,就能夠被視為言談社群。 二、 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印尼語亦稱作印度尼西亞語,現為印尼官方語言,早期分化於遠古馬來語, 係建立於馬來語的基礎之上。雖然印尼語和馬來西亞語都是源自於同個語系,但 由於兩者之間的歷史形成及社會條件不同,故有一定差別。其差別來自於政治因 素,印尼獨立之後,印尼語成為當地的官方語言;而馬來西亞在脫離了英國的統 治之後,宣布將馬來語作為官方語言,雖然語句具有一定相似度,但在詞彙運用 上還是會有差異存在。. 5.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自古以來,語言扮演著傳遞文化的重要媒介,亦是不同民族之間所擁有的文 化資產。語言雖為人與人溝通之主要工具,但在不同對象與場域時,說話者會依 當時的情況及需要,以及生活經驗等,作出不同的語言選擇。本章第一節闡述言 談社群相關文獻,由於言談社群是社會語言學裡的一小節分支,故,筆者彙整了 這部分的重點,以言談社群的重要概念為主。第二節以印尼語的歷史發展作為文 獻回顧之分析,欲探究印尼語的發展情形,必須先瞭解此語言過往的發展脈絡, 是此,筆者在第三節將針對印尼華語文教育發展史做整理,以便能在充分的理解 之下,作後續的討論。. 第一節 言談社群相關文獻 一、 言談社群 言談社群是社會語言學的一項分支,指的是以相同語言進行交際互動的群體, 由於言談社群可以是單語、雙語甚至是多語,因此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界定標準。 言談社群的範圍可大可小,並沒有一定的限制,有的時候一個家庭也可以是一個 言談社群。一言以蔽之,只要具有值得研究的語言特色,就能夠被視為言談社群。 而言談社群的構成要素,社群是第一位,語言是第二位,也就是說,交際的對象 是個重要的因素。筆者認為,每個語言的形成,會有一定的發展脈絡,本研究關 注重點為印尼言談社群,從說話者的語言使用、語言認同、語言選擇、交際能力, 瞭解這個語言的結構模式,並能從中探究整個集體社會語言行為。 關於言談社群的定義,分為以下三個層面:(一)有相同的語言運用特徵。 舉例來說,印尼語的捲舌音[r],便是一個常見的語言特徵。 (二)有一定的密度。 當群體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就會有一定的交往密度。(三)自我認同。印尼言談 社群的說話者,基本上都是認同這個語言,彼此之間具有一定的自我認同感。 6.

(16) 二、 言談社群的特色 在討論印尼言談社群的特色之前,我們可以先參照英語的言談社群模式。 Kachru 曾在 1985、1992 年從語言的功能、語言教學與習得等方面出發,提出了 著名的英語社群三圈模式:內圈、外圈、擴展圈;三圈模式代表的是英語的不同 傳播類型、習得模式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地位。1 也就是說,越接近內圈的,在 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頻率就越高,甚至很多都是母語使用者,像是美國、英國 等西方國家。而越接近外圈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頻率就越低,很多都是 非母語使用者,中國便是一個例子。筆者認為,印尼言談社群的模式可參照這套 理論,雖然使用印尼語的群體來自同一個國家,但在言談社群的層級,仍有一定 的差異。 作為言談社群的主體,人口是構成的基礎性要素,另一方面,人口素質的 層級性差異也為言語社區的層次性分佈創造了可能,不同文化層次、家庭背 景、社會經歷的人口,形成不同的言語社區。使用印尼語的群體原先居住的地 區分散各地,無論在經濟、文化、族裔方面,皆有不同之處,因為種種因素遷 移至臺灣之後,因為語言而相互連結,由此可見語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社會角 色。. 1. 楊榮華,〈英國華人言語社區的結構模式研究〉 ,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1,43)23-30。 7.

(17) 第二節 印尼語的歷史發展 在這全球化背景的時代下,語言不止象徵著文化載體,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 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印尼位列亞洲東南亞地區的最大國,倘若在整個亞洲整合 的環境之下,印尼語在未來或許有可能會成為最多人口使用的東南亞語。學者孔 遠志於 1990 年專書《印度尼西亞語發展史》中,以語言學的研究範疇,對印尼 語(Bahasa Indonesia)發展史提出完整介紹。印尼語早期係演變於馬來語的基礎 之上,他提到,從馬來語發展至印尼語的過程中,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2: (一)遠古馬來語(Bahasa Melayu Purba) ,指無文字的馬來語時期起至公元七世 紀。早在 3500 年前,大批馬來人從中國雲南南遷,其中一部分人遷徙至 印尼,這群人使用的語言就稱為遠古馬來語,或稱原始馬來語。 (二)古馬來語(Bahasa Melayu Kuno),指七世紀起至十三世紀末(伊斯蘭教傳 入印尼和馬來半島)的馬來語。此時的考察依據為七世紀室利佛逝的四塊 碑銘上的語言,分別於巨港附近的 Kedukan Bukit 與 Talang Tuwo、邦加島 的 Kota Kapur、占卑的 Karang Berahi 發掘。此時的碑銘夾雜不少梵文,說 明了印度教的傳入於當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中期馬來語(Bahasa Melayu Pertengahan),指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的馬來 語,特別指十五世紀馬六甲王國鼎盛時期的馬來語。中期馬來語分作為四 個特點,首先,語句當中吸收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借詞,甚至馬來語一度改 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其次,有關文藝、科技方面的著作,像是《馬來紀年》 、 《杭·杜阿傳》 、 《阿卜杜拉傳》 ,皆使用中期馬來語撰寫,這些文學作品對 於當時的社會來說,具有一定影響力。再者,此時的馬來語,在伊斯蘭及 商業活動的發展之下,而成為印尼與東南亞各國的交際語。最後,由於前. 2. 孔遠志, 《印度尼西亞語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9-55。 8.

(18) 後受到葡萄牙、荷蘭與英國的統治,此階段的馬來語與英語產生了語言接 觸,吸收了來自西方的語言及詞彙,英語對於當時整個時代背景影響甚大。 (四)馬來混合語(Lingua Franca)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馬來語為基礎 的混合語。基於航海貿易之間的往來,馬來語廣泛傳播至東南亞及印尼一 帶,並產生三個不同的語言現象,即「市場語」 、 「低級馬來語」 、 「高級馬 來語」。「市場語」為當時商業之間往來溝通語言,「低級馬來語」為不同 族群所使用的交際語言,夾雜了不同地區的方言,語言規範並不正式,而 「高級馬來語」則係官方所使用的語言,使用於政府、學校及正式場合的 地方。由於當時許多華人從事經商,帶入了不少的漢語借詞,因此「市場 語」和「低級馬來語」也被稱作為華人馬來語,可見當時的語言環境已經 開始出現語言接觸之現象。 (五)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1928 年印尼「青年宣誓」以後,直至今日的印 尼統一語言。其大會決議內容如下: 第一:我們,印度尼西亞的兒女,承認我們只有一個祖國——印度尼西亞祖國。 第二:我們,印度尼西亞兒女,承認我們只有一個民族——印度尼西亞族。 第三:我們,印度尼西亞兒女,尊重統一的語言——印度尼西亞語言。 原文: Pertama: Kami putra dan putri Indonesia mengaku tertumpah darah yang satu, tanah Indonesia. Kedua: Kami putra dan putri Indonesia mengaku berbangsa yang satu, bangsa Indonesia. Ketiga: Kami putra dan putri Indonesia menjunjung bahasa persatuan, Bahasa Indonesia. 3 此外,Moeliono 亦提出:「當時的荷蘭政府視民族主義發展為威脅,1930 年 3. Sri Sudarmiyatun, S. Pd. Makna Sumpah Pemuda. Jakarta: PT Balai Pustaka(Persero), 2012. 9.

(19) 先是移除了爪哇學校的常規學科「馬來語」,1932 年則將馬來語全面移除自印度 尼西亞。」4 然而,此情況受到當地原住民的強烈抗議,因此被迫在原住民學校 開設馬來語課。5 荷蘭學者 M.G. Emeis 形容:「馬來語非人民的語言,未來也不 會成為其中之一」6,可見這時候印尼語已逐漸獨立自馬來語的體制,殖民政府實 施的語言政策,於當時已達到對整體社會的控制。 1942 年日本政府殖民印尼後,規定無論任何場合皆禁止使用荷蘭語,並打算 將日語普及化,然而這並非短時間內可以達到的目標,因此日本政府將當時各高 中及大專院校所使用的荷蘭語教科書,全翻譯成印尼語,並由當時的印尼作家 S. Takdir Alisjahbana 作為領導,使得印尼語在短時間內成為了教育、行政、大眾媒 體等唯一的使用語言。Alisjahbana 認為,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印度尼西亞,突然開 始以巨大的速度被迫成長,用意在於希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使其具有成熟的現 代語功能;而日本佔領期間,成立了印尼語文委員會,負責審定印尼語中的現代 術語、常用詞彙和編寫規範的印尼語語法(孔遠志 1999:55) ,審定了約 7000 個 新術語。7 爪哇族是印尼的第一大族,但爪哇語並非印尼的國語及官方語言。原因是爪 哇語具有明顯的階層特徵(例如高階語、中階語、低階語) ,不易學習,而在 20 世紀初廣泛使用的「馬來混合語」本身規律簡單易懂,又能迅速適應社會的發展, 因而在國家獨立之前,以「馬來混合語」為基礎的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便 於 1928 年受到印尼青年代表大會確認,以建立國族認同,形成印尼的統一語言。. Moeliono, Anton M. “The First Efforts to Promote and Develop Indonesian.” The Earliest Stage of Planning: The “First Congress” Phenomenon. Ed. Joshua A. Fishma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3. 117-26. 5 Moeliono, Anton M.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n Language Planning.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6. 6 Paauw, Scott. “One land, one nation, one language: An analysis of Indonesia’s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Working Paper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Ed. H. Lehnert-LeHouillier and A.B. Fin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2009. 1-16. 7 Alisjahbana, S. Takdi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onesian Language in Pract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one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done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wo Essay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62. 10 4.

(20) 1945 年印尼獨立,憲法規定印尼語為國家語言,1950 年,憲法又確立為印尼語 是印尼唯一的官方語言,其後陸續進行普及與規範的工作,印尼語遂成為印尼各 民族的共通語。8 綜合以上敘述,印尼語的發展脈絡早期主要係從馬來語的基礎上分化而來。 雖然兩者皆源自於同個語系,但其歷史形成及社會條件不同,故還是有一定差別。 印尼語根據語言的共通性,統一了人民在社會行為的秩序和認同,並作為維繫社 群之中的共同生活、規範與基本運作。. 原教界編輯部,〈南島語系爪哇語支諸民族〉 , 《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 <https://web.alcd.tw/uploads/2017/12/02/519ce7568cbf72d04fc7451877c4f922.pdf>,2019.1.2 下 載。 11 8.

(21) 第三節 印尼華語文教育發展史 一、 興盛期 印尼禁華語文教育長達三十年之久,華人在當地長期處於遭到排擠的情況, 以至於印尼華人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其「本地化」的程度褎然冠首。但早在 1690 年,印尼華僑就創辦了「明誠書院」,當時就有義學、私塾和華文教學,這是華 僑海外辦學之先鋒;1899 年,僅在爪哇和馬都拉地區就有義學 217 間,有學生 4452 人;其他地區有義學 152 所,學生 2170 人,許多出生於 1880 年—1890 年代 的土生華人領袖,都曾受過義學教育。9 到了 1901 年,中華會館學校正式成立, 無論在教學或語言使用上皆為中文,係印尼華語文教育歷史上第一所正規華僑學 校。10 辛亥革命勝利後,印尼華文教育迅速發展,除了開始從文言文轉向白話文 之外,在教學上也摒棄方言,採用國語。到了 1926 年,印尼華校大量增加,學 生人數多達三萬多人,足跡遍布各個地區。 荷殖民當局早於 1915 年即想藉補助華校的方式,將華校中的英文教學改為 荷語,但為巴達維亞中華會館的學校經理所婉拒,荷印當局乃改消極政策為積極 政策,規定華校教科書應先交東亞事務司署檢查,始可教授,因此,殖民政府規 定的書籍日漸嚴厲,各華校學生幾有無書可讀的境況,荷印當局又不時派員至華 校檢查教材及學生作文簿,凡被認為內容危險者,即被沒收,而有關之教師輕則 警告,重則驅逐出境。11 1932 年頒布了「取締私立學校」條例,規定:「其學校 之經費全部或一部分非當地政府補助或津貼者,概認為私立學校」,這些規定致 使一些華文學校被關閉,華文教師被取消任教資格。12 但這一學校立案法令並無. 周聿峨、陳雷,〈東南亞的印尼華文教育〉 , 《東南亞華文教育》 (1995)1-6。 廖惠蓮, 《印尼華語教育與教材研究——以印尼出版之初級華語教材為例》(桃園:開南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62。 11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588。 12 耿紅衛,〈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7,5:3)6770。 12 9. 10.

(22) 法阻止華校數目與學生人數繼續增加,至 1941 年,整個荷印華校據統計已達 502 所,有學生 56,000 人,其中設於爪哇(包括馬都拉)的有 241 所,蘇門答臘有 172 所,加里曼丹有 36 所,蘇拉威西 27 所,邦加 17 所,勿里洞 8 所。13 1945 年印尼宣布獨立之後,由於當時的政策使然,華文教育重新復甦,迎來 了新的成長。1950 年,在印尼文學校中即有 5 萬名華人就讀,而同年內,華人就 讀華文學校者更多,達 25 萬人,雖然取消了前荷印政府所發給華校的各項津貼, 但華校經費仍然可倚靠自力維持而不至於拮据無法生存,而且印尼的公立學校數 目既有限,師資有不足,經費更為困難,無法容納各階層印尼籍華人子弟教育的 需求,加之華人對於新開的印尼學校也缺乏信心,所以許多印尼出生的印尼籍華 人,也轉而改入華校。14 因此,1952 年印尼政府乃開始對華校予以加強管制,規 定所有以華文教學的學校必須在印尼教育部註冊,並且自小學三年級起,每週至 少須教授印尼文 4 小時,不過對於華校的教科書、教師或學生,都還沒有實際性 的控制。15 後來,印尼華校甚至出現了兩派政治立場不同的派系,分別是親臺灣 的反共派,以及親北京的親共派,兩者之間鬥爭十分激烈。但當時這樣的情況, 也說明印尼華文教育曾有過的蓬勃發展。. 13 14 15. 李全壽,〈印度尼西亞華僑教育史〉 , 《南洋學報》 (1959,15:1) ,29。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590。 廖建裕,《現階段的印尼華族研究》 (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7)60。 13.

(23) 二、 衰敗期 隨著 1957 年 11 月印尼頒布「關於監督外僑條例」後,關於華人的教育、文 化、語言、活動等,一律遭受打壓與歧視。此外,華人的社團、書籍等刊物,一 律被視為違禁品,不僅所有的校舍、學校被沒收,政府亦下令人民不准開辦華校。 11 月 20 日,教育部進一步對於此法令又作了補充規定,除重申上述各點並詳細 規定如何實施外,又宣布華校設置地點應只限於大都市及州、縣政府所在地。16 事實上,早在 1954 年 6 月雅加達市議會即建議管制華校,主張:(1)除獲 得主管當局許可外,印尼籍民不准在華校就讀; (2)1954——1955 開始,華校不 准照燒印尼籍華人學生,但此項建議並未獲政府接受。惟自 1957 年 6 月,印尼 地方當局已開始大力壓制華校,6 月中旬,印尼東南省軍部頒布命令,以「重新 確定外僑學校之地位」為理由,連續封閉境內所有的華校 47 所;不久,又頒布 外僑學校條例,規定:(1)外僑學校之創辦,須獲本區教育督學局的允准;(2) 華校教師須向教督局申請「准證」,校長須通曉印尼語文;(3)小學三年級起, 每週至少授印尼文 4 小時,五年級起須增授印尼史地各 1 小時; (4)所用教科書 須為印尼教部所批准者; (5)校牌及教室須用印尼文書寫,課程表、書名及校中 裝飾,即連校印,也須注上印尼文; (6)華校須呈交課表及各年級授課時間表, 校中所用書籍之作者及出版年月均應填報; (7)禁止於校內教授有違法令與印尼 國家安全的科目或演講、標語、文字、歌唱、繪畫或座談會等; (8)當局有權禁 止無能、品行拙劣或擾亂治安之教員授課,更有權封閉違反政府規定的華校。17 自 1958 年 9 月起以反共華僑有接濟叛軍行為之由,解散反共僑團,並於同年 10 月 16 日以治安秩序及當前國家利益需要之名義,宣布接管和印尼無外交關係或 獲得印尼政府承認的外國僑民所擁有的學校,10 月底接管或封閉所有親臺華校. 丘正歐,《蘇加諾時代印尼排華史實》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1995) 2。 17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593。 14 16.

(24) 340 所,此舉使印尼華文教育迅速萎縮,華校減至 850 所,學生僅約 15 萬人。18 1965 年 10 月, 印尼發生了重大的「九三〇」政變事件,總統蘇卡諾遭到推 翻,由軍人蘇哈托執政,除了宣布實施同化政策,亦下令關閉所有的華校,導致 大量華人被迫離開印尼,全國籠罩在激烈的反華氛圍。同化政策的實施對象主要 係針對華人,除了調整了國籍法條例,亦要求華人改名換姓,希冀華人能夠全面 的同化於印尼社會。 印尼各地方政府先後發布命令,禁止使用發行和流通華人書刊和印刷品,甚 至連外文刊物上的日文漢字、華人廣告,也都須在海關用黑墨塗去後,才能進口, 在海關申報單上,華文書刊和毒品、武器一起列在違禁品。19 1966 年 5 月 19 日, 副總理 Roeslan Abdulgani 宣布所有華校一概不准存在,並且得依照教育部所頒發 的內容及條約實施管理,其內容為:一、禁止華校學生轉到私人學校(民辦)就 讀;二、原先在華語學校就讀之學生,若符合國民教育資格者,可進入印尼國民 學校就讀,唯將由教育部負責分發至不同學校,以避免幫派形成。20 1967 年蘇哈 托宣布將當地不合格華校封鎖,而當地華人為了讓下一代能夠繼續學習華語,只 能採取私人家教的方式,但印尼政府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教師極有可能會對 學生灌輸對國家不利的政治思想。 於是,1968 年 1 月政府頒布第 B12 號的總統決定書,允許私人團體建立屬 於印尼團體頒布屬於印尼民族學校性質、歸印尼教育部直接監督的一種學校,稱 為「印尼民族特種學校」,但規定這種學校的基金會負責人必須有 60%是印尼籍 人士,學生 60%是印尼籍,教職員必須是印尼籍公民,學校的全部課程必須與印 尼國立民族學校相同,教學用語是印尼文,但可以在課外時間教授華文,其成績. 曾子容,《東南亞華語文教育市場之探討——以印度尼西亞為例》 (臺北:東吳大學國際經營 與貿易學系研究所,2013) ,18。 19 廖惠蓮, 《印尼華語教育與教材研究——以印尼出版之初級華語教材為例》62。 20 魏愛妮,《印尼華人的文化認同與同化政策下的華語教育研究─以雅加達華族大學生為例》 (高雄:文藻外語學院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70。 15 18.

(25) 合格與否和學生的升留級無關。 這種學校受到華人的歡迎,幾年前從最初的 8 所增加到 50 所,學生超過 5 萬人。21 1973 年底,只在蘇門答臘就有特種學校 35 所之多,使地方當局大感恐 慌。22 印尼當局認為蘇門答臘的特種民族學校,利用華語教學,違反了政府的條 例,因此,乃於 1974 年 3 月將這些學校全予查封,改為普通國民學校。23 1974 年,政府以違反條例之名,下令將所有「特種學校」轉型成國民學校,並且禁止 教授中文。 此外,有關華人的語言、文化、書籍、報刊等一律遭受打擊,除了嚴禁在公 共場合使用華語,有關華文的影音帶、唱片等,亦列入管制名單,華人報館亦受 到強制關閉,就連宗教儀式及慶典,也被認為:「華族宗教、信仰和習俗起源於 他們祖宗來的地方,他們的各種懷念能影響人民的心理、思想及道德,因而阻擾 人民的正常發展。」24 承上所述,印尼華語文教育總共經歷了長達三十年的革命才宣告結束。全面 同化的政策,對印尼華人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第二、三代華人的文化 意識,明顯趨同於當地主流文化,多數 40 歲以下的華人青少年不識華語,也不 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對祖籍地有較深厚的感情。25 從 1990 年開始,華語文教育 才漸漸復甦,社會大眾開始接納多元文化主義思想,華人也逐漸得以鞏固自身在 印尼社會的地位,其文化及教育發展亦得到了良好的接納與認同。 綜上所述,前人的研究資料已十分豐富,但卻尚未有任何對印尼語作出分析, 故本研究針對印尼語言談社群的語言使用、語言態度和語言選擇作出分析,最後. 21 22 23 24 25. 廖惠蓮, 《印尼華語教育與教材研究——以印尼出版之初級華語教材為例》62。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595。 同上註。 廖建裕,《現階段的印尼華族研究》60。 庄國土,《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 (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211。 16.

(26) 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 17.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人與人在溝通時,語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它讓人類能夠互相理解,並尊 重彼此之間的不同之處。語言具有一定的靈活度,每個語言都具有獨特的風情文 化。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臺灣語言環境的印尼語言談社群。 言談社群的形成,通常都具有固定的社會環境和交際對象。然而,由於研究 這方面的資料並不多,因此筆者需要透過蒐集資料、前往不同有使用印尼語的場 域觀察,瞭解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交際對象、印尼言談社群的形成模式。此外, 為了瞭解個體之間對印尼語的語言態度和語言選擇,筆者將取得受訪者的同意, 進行訪談。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主要以我國印尼語言談社群的使用 情況作為論述核心要點,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會採 參與觀察法( Field Observation)、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及訪談法。分述如下:.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Field Observation) 一般來說,觀察可以分成兩大類型,一為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二為研究手段 的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是人類認識周遭世界的一種最基本方法,沒有明確的 目的和計劃;而作為研究手段的觀察則是有目的的計劃,是人類運用感官和大腦 認知與理解此時此地此事物的過程,它能讓研究者獲得社會情境(含地點、行動 者和活動) 、互動、關係、行動/行為、事件、角色和組織等方面的資料。26 研究 者採取的參與觀察法,是有目的的計劃,希望在具備印尼語的條件之下,以不破 壞正在進行中的既有語言,進入使用印尼語的語言環境。這樣除了能不破壞現場 的人際關係,也能觀察到最客觀的事實。. 26. 鈕文英,《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14),189。 18.

(28) 印尼語屬於非本土語言,若要理解此語言的文化以及使用此語言者的社會關 係,就必須前往他們的聚會場合進行觀察,以不破壞現場的人際關係和語言進行, 蒐集最客觀的資料。對本論文而言,使用觀察研究法的優點有三項:一、可獲得 更為深入且語言無法表述之資料;二、自然情境下採取觀察法可獲取量化研究無 法呈現的質;三、.可根據觀察對象獲取第一手資料。. 第二節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文獻分析法為根據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透過理解或精讀方式,對蒐集而 來的文獻進行分析及探討,並彙整及歸納出其意義與內容。使用印尼語的群體以 種種不同因素來到臺灣之後,因為他們的出現,產生了不同的研究文本。如果想 要了解這種少數語言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就必須先透過文本來理解其發展脈絡。 本研究將蒐集我國有關印尼語文相關文獻,包括相關論文、文獻、期刊、專書、 官方資料、網站等,並將之整理出本研究所要探討的事實與脈絡。 為了分析印尼語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所蒐集的文本有印尼歸僑協會刊物及 印尼 INTAI 雜誌。印尼歸僑協會於民國 75 年正式改組為「臺北縣印尼歸僑協會」 , 經臺北縣政府准予立案,成為合法的人民團體。《印尼僑聲》為雙月刊雜誌,主 要為聯絡以及維繫印尼歸僑華人的刊物,即時報導印尼重要僑社消息及印尼歸僑 在臺生活狀況,扮演海內外印尼華人及歸僑溝通的橋樑。. 第三節 訪談法 本研究的研究主題為臺灣語言環境中的印尼語言談社群。 雖然筆者在實施 參與觀察法的過程已經理解印尼語的語言呈現,但若要更進一步瞭解個體之間的 差異性,就必須透過訪談法。質性訪談的訪談是一種有目的、面對面的對話過程, 這當中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互動關係,研究者透過對話的過程與保 持開放和彈性的原則,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對某個主題的經驗、感受與觀點等,並 19.

(29) 具有下列五項特徵:一、質性研究的訪談是有目的的談話;二、質性研究的訪談 是雙向互動的過程。研究者藉著積極傾聽及提問的方式和研究參與者互動;三、 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互動關係;四、質性研究的訪談目的在了解研 究參與者對某個主題的經驗、感受與觀點等;五、質性研究的訪談重視開放和彈 性,訪談的時間、地點、形式和內容等均可視訪談的實際狀況做調整,且研究者 27. 保持開放的態度面對研究參與者,對其談話不做價值評斷。. 本研究將採行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訪問,以引導方式,給予受訪者較寬廣的 空間表達自身想法,訪談內容與研究問題相符即可,且過程中研究者亦可隨時根 據訪談情況進行調整。 此外,筆者會配合受訪者的語言條件,決定訪談過程應 以中文或印尼語進行。這樣的訪談有以下優點:一、真實。在筆者語言條件相符 的情況下,受訪者會產生一種安全感,比較容易消除顧慮,直接將內心想法表達 出來。二、靈活。訪談的時間、地點主要以受訪者方便為主,在實際對話的過程 中,筆者能夠依據受訪者的回答進行追問,因此有機會挖掘到更深入的問題,亦 能直接獲得受訪者最真實的反應。.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下圖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因為本研究屬於質性研究,故,將以文獻回顧輔 佐,陳述言談社群之定義以及印尼語相關文獻,再進行實地觀察以及訪談。本研 究受訪者人數為十位,筆者採用滾雪球的方式,以訪談法訪問具有印尼語條件, 並且來自不同背景的群體,像是:印尼新移民、留學生、移工以及印尼華僑。. 27. 鈕文英,《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144。 20.

(30) 研究目的:. 印尼言談社群的語言使用、語言態度、 語言選擇. 言談社群相關文獻. 印尼語歷史發展相關文獻 印尼華語文教育發展. 回顧. 回顧. 史回顧. 前往觀察地點. 記錄觀察資料. 確認受訪者. 實施訪談. 整理訪談資料. 歸納研究結果. 圖 1 研究架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31) 本研究的流程如下:確立研究目的為首要之務,此後蒐集相關文獻並進行回 顧。接著,分成兩部分同時進行:其一為前往觀察地點,也就是印尼清真寺、印 尼教會、印尼餐廳、臺北車站、印尼歸僑協會進行觀察,並記錄觀察所得然後進 行分析。其二為訪談。筆者與受訪者取得聯繫且獲得對方同意後,會進行訪談, 接著整理訪談內容。兩項工作完成後,將觀察記錄和訪談內容進行比較與討論, 並作出結論。. 確定研究背景. 界定研究主題. 蒐集相關文獻. 確立研究架構. 確立研究方法. 資料整理. 資料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 圖 2 研究流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2.

(32) 第五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主題為「臺灣的印尼語言談社群」,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 調查方式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參與觀察,針對有使用印尼語的場合實際實 地參訪並撰寫觀察記錄。第二部分為訪談法,透過不同訪談對象,以期深入瞭解 語言的使用情形和選擇態度。 本研究的受訪者以滾雪球方式取得聯繫,目標收集有效訪談為十位。受訪者 的年齡、種族、身份都不甚相同,但本研究的受訪對象皆來自印尼,擁有基本的 印尼語能力,按其身份可分為印尼新移民、學生、移工、華僑。 首先,在訪談之前,筆者會先與受訪者聯絡,確認訪談意願之後再約時間, 地點則是以對方方便為主。訪問的過程當中,筆者會根據受訪者的語言條件,決 定以中文訪談或印尼語訪談,亦或兩種都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研究者能夠以 客觀的角度來理解印尼語的使用狀態,並且不破壞現場的人際關係。此外,研究 者預計將向研究者取得同意,於週末時參加他們的聚會,以觀察法的方式當觀察 當參與者的語言條件、環境、交際場合一致時,彼此的語言情況為何?根據筆者 的瞭解,大部分的印尼群體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交友圈,當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是 熟悉且安心的情況下,就會呈現最自然的語言社群,而研究者的目的,便是從這 樣的言語社群中探究印尼語的言語社群狀態為何。此外,筆者會前往觀察的地點 有:印尼歸僑協會、臺北車站、印尼餐廳、印尼清真寺及天主教場所。之所以會 選擇這些地方,在於這些地方的性質皆屬開放,地理位置上相對來說也較為方便。 隨著全球跨界流動趨勢增加,異質族群在地嵌入(locally embedding)的現象 逐漸多元化,臺北車站及一般的印尼商店,便是很好的例子。這樣的族裔地方 (ethnic place)不僅帶動了經濟成長,也增添了整體社會的文化多元性。1990 年移 工政策開放之後,臺北車站成為移工們在假日時聚集的場所,附近的印尼商店、 23.

(33) 餐廳也日漸增多。由於移工們來來去去,因此這個地方的言語社群的活力及特質 十分明顯。此外,宗教場所的語言情況也很特別,如果沒有共同的信仰或文化, 一般人並不會瞭解在這些場合當中印尼語的言談社群模式。 一、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由於每位訪談者的故事背景都不同,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經歷,所提到的內 容對於本研究亦是重要的基底,所以有逐一列出訪談對象基本資料的必要性。基 於研究倫理,以及顧及研究對象的個資和隱私權,本研究將訪談者的姓名均予化 名表示,並在表格中列出性別、年齡、最高學歷、職業、印尼原居地、移居臺灣 年數等基本資料。 表 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化名. 性別 年齡. 最高學歷. 職業. 印尼原居地. 移居臺灣年數. Linda. 女. 32. 碩士. 翻譯人員、記者. 雅加達. 4. Sufong. 女. 62. 國小. 自營. 亞齊、棉蘭. 30. 阿滿. 女. 55. 國小. 工廠女工. 雅加達. 17. Carin. 女. 23. 碩士. 學生. 北乾巴魯. 5. Lily. 女. 32. 國中. 移工. 爪哇. 13. 洪姐. 女. 54. 國小. 印尼語教師. 棉蘭. 21. Nunung. 女. 34. 國中. 移工. 蘇門答臘. 6. 吳先生. 男. 33. 大學. 中央廣播電臺. 雅加達. 14. Iis. 女. 26. 碩士. 學生、印尼語教師. 雅加達. 3. 袁阿姨. 女. 63. 國小. 無. 雅加達. 3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4.

(34) 第六節 研究設計及實施流程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描繪臺灣印尼語言談社群。本節將針對準備、實施、完 成階段共三階段,茲分述之。 一、 研究準備階段 (一) 決定研究主題 迄今為止,我國關於印尼語的研究大多屬於教材類別,言談社群的研究仍然 是零。然而,語言扮演著無遠弗屆的力量,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化風情。因 此,筆者認為此題目可深入討論。 (二) 蒐集文獻資料 針對研究主題,蒐集關於印尼語的報刊雜誌,並進行整理分析,以利擬訂 本研究之架構。 (三) 撰寫研究計畫 確立研究題目後,選擇適合的研究對象,再者依照研究目的及訪談問題, 撰寫研究計畫。 二、 研究執行階段 (一)質性資料 (一) 擬定訪談大綱 質性研究法的好處,在於開放和不預設任何立場,並重視研究者的觀察與探 索,以及事後的 1 資料整理、歸納、分析。 本研究的訪談大綱,內容分述如下: 25.

(35) 01. 請介紹你自己,談談生長背景,以及在臺灣的求學歷程和生活經驗。 02. 平時的母語是什麼語言? 03. 在平常使用母語交談時,會不會會融入印尼語? 04. 那在臺灣使用印尼語的機率高嗎?一般來說交談或溝通對象是? 05. 在臺灣會不會和來自印尼的同鄉聚集?會聚集在什麼場合?聚會的時候會 使用哪一種語言交談? 06. 目前將臺灣看作是生活歷程中繼站或是終點站? 07. 從印尼到臺灣,最不能適應的是什麼? 08. 在臺灣的生活,與之前在印尼時的預想有差別嗎? 09. 臺灣的印尼同胞們會不會根據種族來進行劃分? 10. 那宗教團體對在臺灣的印尼人生活上有沒有幫助?有沒有參加任何華人團 體或印尼人團體?(宗親會、同鄉會、臺灣同學會……等) 11. 你覺得臺灣瞭解印尼和印尼語嗎? 12. 目前在臺灣所推廣的印尼文化,是否能代表一整個印尼? 13. 未來是否會把母語/印尼語傳承給下一代?為什麼? (二) 進行訪談 訪談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1. 根據研究目的確立受訪者群體。 2. 請熟識的印尼朋友介紹不同受訪對象,以滾雪球的方式致電各個受訪者,並敘 明筆者的研究目的。 26.

(36) 3. 向受訪者確認訪談時間與地點。 4. 依照約定時間單獨赴約進行訪談。單獨訪談能讓受訪者在沒有顧慮的情況之 下,真實且直接地表達自身看法,筆者和受訪者亦可專心交流。最後,本研究 將整理訪談資料,並分析與討論。 三、 研究完成階段 (一) 歸納與分析 訪談結束後,筆者將訪談內容繕打成逐字稿,並將受訪者編碼作歸納,以便 後續的資料分析。 (二) 研究結論與建議 依本研究所提出的結果,提出研究結論,並完成研究報告之撰寫。. 27.

(3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在研究行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關於其定義,就是儘可能誠實以對, 讓研究對象了解研究目的和性質;保持高敏感度,避免破壞研究現場的人事、結 構與氣氛;要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避免傷害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與報告中, 謹守匿名原則,確保資料不外洩;中立觀察、紀錄而不介入研究情境;必須在專 業、知識、社會、研究對象、研究者本身等多重責任之間取得平衡。28 為了讓受訪者安心以及保護對方立場,筆者在研究過程中遵守以下研究倫理: 一、 向研究對象取得同意 在訪談之前,筆者會充分讓研究對象瞭解本研究的目的、訪談方式、訪談問 題為何,並以研究對象方便、接受為優先考量,而筆者在過程中亦予以研究對象 完全尊重,若受訪者不願回答或透露相關問題,可隨時向筆者表示拒絕回答問題,。 二、 確保研究對象的隱私權 有關研究對象的姓名和資料皆以化名處理,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洩露身份,讓 研究對象得到充分的保護、確保身份不被公開。 三、 不破壞研究現場 本研究在實施參與觀察法時,盡量以低調的姿態,以不破壞現場的人際關係 和語言進行為前提,並以不介入的情境之下,蒐集最客觀的第一手資料。. 教育部 WIKI,〈詞條名稱:研究倫理〉 , 《教育百科》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7%A0%94%E7%A9%B6%E5%80%AB%E7%90%86 >, 2019.2.3 下載。 28 28.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語言在不同的場所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本節旨在分析印尼言談社群的觀察記 錄,並透過五個場域來觀察。. 第一節 言談社群觀察記錄 一、 清真寺 歷史:臺北清真寺最初位於台北市麗水街 17 巷 2 號,佔地 300 餘坪之日式房屋, 創設於民國 37 年,是由回教教中長者鄭厚仁、常子春鑒於台北教胞急需清真寺 作為禮拜的場所,大力呼籲。全體教胞捐贈日式民宅一戶作為清真寺使用。但至 民國 40 年代,來臺穆斯林人數增多,麗水街清真寺空間狹小、明顯不敷使用。 經白崇禧將軍向政府呼籲,並取得當時外教部長葉公超協助奔走,為尊重訪台國 賓的伊斯蘭宗教傳統,必須設置具有國際水準的清真寺作為禮拜場所。經多次協 調磋商,政府與協會雙方均樂於積極推動清真寺的興建工作。並且以捐款建寺之 名義與回教世界的國家作更深入的接觸,以達到從事國民外交的實質目的。民國 46 年 12 月 12 日「臺北清真寺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目的為實際瞭解清真寺興 建計畫內容與需求,並預定以新台幣六百萬元,興建一座可容納六百人禮拜的清 真寺。臺北清真大寺的興建,不但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以外交部的名義向台灣銀 行貸款四百萬元作為建設基金;也獲得訪台伊斯蘭國家貴賓 (包括伊朗前國王巴 拉維、已故約旦國王胡笙、土耳其前總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親王阿不都拉等) 暨國內外伊斯蘭教胞等的熱心捐助,共同籌募建寺基金;並擇定於台北市新生南 路二段 62 號購地興建。29 觀察記錄:清真寺門外聚集許多不同國籍的穆斯林信徒,像是印度、孟加拉、非. 29. 台北清真寺, 〈歷史沿革〉 , 《台北清真寺》 <https://www.taipeimosque.org.tw/History.html>,2019.2.3 下載。 29.

(39) 洲等等,或站或坐,彼此使用相同語言聊天。關於印尼語的使用情況十分稀少, 惟有相識的印尼籍穆斯林信徒相遇時,才會使用簡單印尼語打招呼。由於聚集許 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士,基本上在這裡不太會聽見印尼語對話,生性保守低 調的印尼穆斯林也不會逗留太久,通常在禮拜結束後便快速離去,唯有在進行禮 拜時,所有信徒才會使用阿拉伯語閱讀可蘭經進行參拜儀式。 二、 印尼天主教臺北之家(KITA) 歷史:聖家堂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的天主教教堂,也是臺灣最大的天主堂, 隸屬於天主教臺北總教區,並由耶穌會負責牧養該堂區。該教堂坐落於聚集多個 宗教場所的新生南路,與大安森林公園僅一街之隔,且交通便利,鄰近捷運臺北 東門站、大安森林公園站,靠近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及臺北市立金華國民 中學。1952 年 3 月,冉守謙、魏善強、巴恩理、南懷仁等四位耶穌會會士的神父 應時任總主教郭若石之請,在臺北市安東街租一棟日式房屋開始傳教,為該堂區 的第一座聖堂,也是臺北總教區的第 4 個堂區。此後在 1953 年,他們購置了臺 北市新生南路的土地建該堂第二座聖堂。1956 年在潮州街又成立了潮州分堂。 1957 年,陸德全神父在永康街成立分堂,以服務使用閩南語的教友。1962 年 6 月,在教堂現址開始興建第三座聖堂,由建築師林柏年設計。該堂於 1965 年落 成,1 月 10 日祝聖後正式啟用。30 觀察記錄:彌撒過程中全程使用為印尼語,參與人員以印尼籍人士為主,每個月 的集會皆在禮拜天。彌撒開始前,參與者會彼此打招呼,若有新朋友到來,會先 詢問對方來自哪裡,若為同鄉則轉換成當地方言交談。此外,參與者多為年輕人, 像是印尼留學生、上班族、新住民等。. 維基百科,〈台北聖家堂〉,《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8%81%96%E5%AE%B6%E5%A0%82 >, 2019.2.3 下載。 30 30.

(40) 三、 印尼餐廳 觀察記錄:餐廳裡除了印尼語,亦可聽見其他語言,像是印尼方言、馬來語、福 建話等,自成一區,十分多元。若餐廳業者為印尼華人,餐廳裝潢、食物口味明 顯具有華人風格,主要客源亦以華人為主,可不時聽見糅雜福建、客家、印尼等 交談內容。若客源主要以移工為對象,交談語則以印尼語及印尼方言為主,兩者 之間具有明顯差別。 四、 印尼歸僑協會 歷史:民國 75 年正式改組為「臺北縣印尼歸僑協會」 ,經臺北縣政府准予立案, 成為合法的人民團體。隨之,歸僑快速增加,散居臺灣各縣市,為符合實際需要, 方便服務歸僑,乃擴大組織,在民國 78 年 11 月 12 日又成立「中華民國印尼歸 僑協會」,並經內政部准予立案,成為合法的人民團體。 觀察記錄:協會主要幹部皆為老華僑,平日交談語言以中文為主,且具有強烈民族 意識。在業務發展部分,主要分成靜態及動態兩個方面,前者以出版月刊為主, 後者則不定時會安排聚會、聯誼等活動,每年亦會舉辦一次會員大會。研究者在 參與聚會過程中發覺參與者主要係以客家話、福建話、中文相互交談,偶爾穿插 印尼語,但大部分為單字。 五、 臺北車站 觀察記錄:臺北火車站聚集者大部分為印尼移工,因此不難聽見印尼語,甚至是 印尼方言對話。研究者在觀察過程中發覺,當參與者們在聚集聊天時,會根據交 談對象所來自的區域來決定所使用的語言,倘若雙方皆同鄉,彼此交談語言便會 馬上切換至當地方言。移工們之間的語言十分新鮮靈活,具有一定的活力。. 31.

(41) 第二節 言談社群觀察分析 本節將針對五個場所進行分析,說明在不同情境下所印尼語的呈現方式。從 上述觀察,筆者發覺語言的使用可就從參與者、地區、場合討論。首先先以清真 寺及天主教臺北之家做對比,詳述如下: 清真寺. 天主教臺北之家. 1. 拜禱前需洗手、鼻、面、額、耳、 1. 先到場的成員可自行選擇座位,進 場時需向聖母瑪利亞致敬。 及腳,並著乾淨衣服,女士在月事 期間不准進入。 2. 彌撒正式開始時全場需先起立,氣 氛莊重。 2. 強調參拜姿勢和禱告用語,每日五 次拜禱中,需俯身參拜阿拉三十四 3. 牧師在講道時需著神袍,具有一定 次,並重複誦唸:「上主最偉大」, 地位,過程中會抽點成員回答問 「頌讚全能的主」 , 「上主垂聽禮讚 題。 者」。 3. 穆斯林例行拜禱之後,可為私事向 上天祈求,但不會凡事禱告。. 4. 彌撒過程中會唱歌、禱告,結束後 自由決定是否留下來聚餐。. 4. 不可大聲喧嘩. 一、 參與者 首先,印尼天主教臺北之家(KITA)及清真寺皆屬宗教場域,但所呈現的語言 行為卻差距甚大,若將兩者進行比較,會發現其差異的關鍵在於場域類型。雖然 兩者都具有相同的語言背景,但是參與者在清真寺進行禮拜時,需以阿拉伯文誦 禱可蘭經,再加上穆斯林成員們皆來自不同國家,因此印尼語在這裡並非主要語 言。在這裡,阿拉伯文的使用情況遠遠大於印尼文,在閱讀可蘭經及拜禱時,都 是使用阿拉伯文,再加上清真寺禁止喧嘩聊天,因此印尼文的使用情況大多只有 在人與人之間的打招呼或稍微寒暄。 目前在臺灣,清真寺這個場域是明顯會有使用印尼語族群聚集的地方,原因 32.

(42) 在於目前在臺灣的外來人口裡,穆斯林族群最多的國家就是印尼。若以南亞、中 東、印馬這幾個地區為分析要點,我國來自南亞、中東的移工並不多,大多皆來 自東南亞國家,而東南亞國家又以印尼的人數最多。因此,在清真寺做禮拜的族 群,印尼族群可被視為是首要族群。 同樣是宗教團體,對於空間佈置,伊斯蘭和天主教的相差甚遠。伊斯蘭的會 場佈置方式十分簡樸,所發展出來的空間裝飾基本上是以沒有種族文化意涵的幾 何圖形,相較之下天主教的空間裝飾則是強調光和人群聚集的感覺,並且會置放 聖母瑪利亞像於前方。由於不需要使用阿拉伯文誦禱可蘭經,參與者可全程使用 印尼語交流,就連牧師在講道時也是使用印尼語。與清真寺不同的是,語言在這 裡具有強烈排他性,因此語言使用的對象有條件限制。在參與對象、語言條件、 語言使用、環境等皆具有條件限制的情況下,整個言談社群儼然成為族群飛地, 前者因參與人員的多元背景,限制了言談社群的形成,後者則因為成員之間擁有 相同背景,而形成一種語言飛地,說明環境足以影響語言的呈現。 此外,雖然目前在清真寺是印尼語人口最多的族群,但是印尼語在空間使用 上的地位較低,僅出現於鞋櫃、洗手間,休息室,代表他們只有在必須解決基本 需求之地有受到重視。研究者認為,有可能是穆斯林在臺灣並不是管理階層,因 此在語言呈現方面無法跟中文比較,也無法和作為這個神聖殿堂的主要語言—— 阿拉伯語做比較。 至於餐廳的部分,由於這個地方並無語言限制,因此語言十分多元,並無 語言飛地的現象。舉例來說,餐廳裡除了印尼語,亦可聽見其他語言,像是印尼 方言、馬來語、福建話等,自成一區,十分多元。若餐廳業者為印尼華人,餐廳 裝潢、食物口味明顯具有華人風格,主要客源亦以華人為主,可不時聽見糅雜福 建、客家、印尼等交談內容。若客源主要以移工為對象,交談語則以印尼語及印 尼方言為主,兩者之間具有明顯差別。 33.

(43) 二、 地區 印尼餐廳和台北火車站場域屬自由開放式,在這樣的流動場域,由於沒有一 定的條件限制,因此語言樣貌也相對多元、靈活。語言在這裡並無排他性,任何 人都可以加入。研究者在觀察的過程中,發覺印尼籍人士若在彼此不甚熟悉的狀 態下,其談話模式會出現固定的序列,一開始一定會用印尼語打招呼,接著詢問 彼此的原居地,如果確認雙方都是同鄉人,就會馬上以同鄉語言進行交談。言語 序列如下圖所示: 以印尼語打招呼. 詢問彼此的印尼原居地. 確認是否來自同鄉. 以同鄉語言進行交談. 如果雙方皆為同鄉,那麼印尼語的使用機率便不大。範例如下:. A: Kak dari mana?(姐來自哪裡?) B:Dari Jawa. (來自爪哇) (以下對話內容便切換成爪哇語). 34.

(44) 筆者認為,固定的言語序列,背後原因在於印尼國家地廣遼闊,種族繁雜, 每個地區皆有屬於自己的方言,語言異質性很高,自小在當地長大或曾接觸那樣 的語言環境,自然而然就可辨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由於所有人的語言背景不 甚相同,因此參與者必須先確認溝通對象來自何地,確認其語言背景是否一致, 方能開啟下一步的言語談話。範例如下: 受訪者 008: 「如果全部都是印尼人,就會講印尼話;如果是爪哇人,就會講 爪哇話,如果是棉蘭那邊的,他們會講福建話,如果是其他種族,像有一個種族 叫 Batak,他們會講 Batak 話。」 此外,教育程度、職業亦決定了溝通者的語言能力。普遍來說,印尼移工的 教育程度多落在國小至高中,比起一般雙語人士而言,語言能力普遍不足。一體 兩面之故,語言能力發展受限亦導致其語言保有一定的新鮮及活力,不容易出現 口音上的變化。一言以蔽之,雖不容易凋零,也不容易維持。舉例來說:學生族 群、新移民、移工雖都同為印尼國籍,但實則為三個獨立群體,學生普遍語言能 力較強,新移民則較常使用方言或中文,而移工則語言能力掌握最差,與其他群 體平常不會有太多交流,過去甚至會出現被看不起的刻板心態,從受訪者 002 的 談話中可以看出: 受訪者 002: 「臺灣人不懂印尼人和印尼華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跟他們說,有 包頭巾的,照顧阿嫲的,是印尼人,我是印尼華人,不一樣。以前他們跟我說, 誒你們印尼人怎樣怎樣,我就會說,什麼印尼人,我是華人!」。 印尼餐廳及臺北火車站言談社群屬流動式領域,語言樣貌任何時刻都會隨著 參與者的條件而改變,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印尼餐廳業者的背景十分多元,新 移民業者會因為籍貫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餐廳風格,像是裝潢、價格、飲食口 味等,進而影響客源,形成獨樹一格的言語社區。. 35.

(45) 在實體印證上,從受訪者 009 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受到語言情結的影響,當 說話者發現彼此皆為同鄉時,會馬上轉向使用母語或方言溝通。 受訪者 009: 「如果我們跟印尼的朋友聚會,一定會說印尼話,但是很多我碰 到的外籍移工,他們大部分是來自爪哇,當碰到一樣是來自爪哇的同鄉時,他們 會說爪哇話,不會說印尼話。我在這邊(臺灣)如果碰到巽達人,我也會說巽達 話,不會說印尼話,印尼話只有用在當有人不會當地方言的時候。」. 綜上所述,參與者原先在印尼的原居住地,在印尼語對話當中,是重要的關 鍵。但是,這個情況大部分只會出現在雅加達以外的地區,原因在於來自雅加達 地區的群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語言就是印尼語,因此無需以其他方言進行交 談。. 三、 場合 印尼語的使用,根據族群的不同,大致可劃分為公眾用語、親密用語、共同 用語及教育用語四大項,詳述如下: (一) 公眾語言 公眾用語指的華人與非華人交際時所使用的語言,在親密無間的交際中,這 種用語即當地居民所使用的語言;在不甚親密無間的交際中,公共用語則是印 尼語。31 在印尼,並非所有的人都掌握印尼語,有相當多的人只會講當地的地 方民族語。32 這樣的現象常見於華族與非華族之間,亦代表著語言在一個社會中係有層級性. 迪德•吳托摩,〈印尼華人的多元語言和種族性徵〉, 《八僑桂史》 (1995,1)楊啟光摘譯, 44。 32 孔遠志,《印度尼西亞發展史》83。 36 31.

(46) 的,印尼語除了是官方語言,也係印尼的地區共同語,屬於高層語言(local high language),大多應用於學校、工作場合等地方;而方言則屬於低層語言(low language) ,只在某一個非正式的場域、地點中使用,像是客家話、爪哇話、巺達 話等。範例如下: 受訪者 009: 「如果我們跟印尼的朋友聚會,一定會說印尼話,但是很多我碰 到的外籍移工,他們大部分是來自爪哇,當碰到一樣是來自爪哇的同鄉時,他們 會說爪哇話,不會說印尼話。我如果在這邊遇到巽達人,我也會說巽達話,不會 說巽尼話。印尼語只會用在當有人不會當地方言的時候。」. (二) 親密用語 親密用語是在家庭裡以及在親屬密友間使用的一種語言變體,它很自然地成 為某個集團的專用語言,而不為其他集團的成員所理解,或者至少是不為其他集 團的成員所使用。33 在一般情況下,家庭生活言語交際中,謙辭和敬詞使用率總 體上偏低,而情感類稱呼(如愛稱和昵稱)的使用頻率較高;反之,家庭生活語 言交際中,一旦互相之間開始較多地使用謙辭和敬詞,往往是可能情感方面出現 了問題。34 在實體印證上,範例如下: 受訪者 005: 「我的媽媽其實本來是爪哇人,我是爪哇人,然後以前我媽媽就 搬去蘇門答臘。我們每天都講爪哇話。」. 迪德•吳托摩, 〈印尼華人的多元語言和種族性徵〉42。 Yi Ying,〈淺談印尼漢文化中常見的文化共同點和差異〉 ,< http://d.researchbib.com/f/fnpzImMJSlL2tgMTSmnTWiLKWxYzWcoaImYzSwYzyxY3IjoT9uMUZi pTSjMKViMT9wqJ1yoaDipUIvoTywLKEco24iHUWiL2IyMTyhMl9VqJ1uozyipzRiIz9fWGVjAFHl ZT5iWGVjZvHlZR9eqT9vMKVyZwNlZQR0YmH1K0AVGy9MnFHlZSycozqso2fhpTEz.pdf>, 2018.10.10 下載。 37 33 34.

(47) (三) 共同用語 共同用語指的是,華人和華人因為文化相同,在講印尼語時總是要使用福建 話借詞。 這個現象在福建籍的印尼華人身上尤其明顯,為了瞭解箇中原因,筆 者找了一些文獻來釐清心中的疑慮。根據文獻記載,閩南方言成為當地「強勢方 言」,重要的原因是閩籍華人在當地商業中經濟力量強大,且經營範圍又以日常 生活用品居多,他們與當地人民的往來也非常密切,荷蘭殖民時期,一些重要的 華僑首領幾乎都是閩南人。35 華人移民印尼落地生根之後,基於華人性,這個習慣仍保存至今。在實體印 證下,範例如下: 受訪者 006: 「福建話,是我們(福建籍)華人碰面的時候會講的,印尼話是 全部印尼都會講,只是我們會有一個腔。」 (四) 教育用語 教育用語是華人接受教育時所使用的一種語言變體,華人可依據自身需求選 擇像是英語、華語、印尼語等不同的教學用語,以獲得日後更多的就業機會,但 印尼獨立以後,其教育用語主要係以印尼語為主,因此印尼語在也是當地的官方 語言。36 訪問如下: 受訪者 008:「有些家庭還是會教他們的孩子講中文,只是因為我們有被影 響,上學時候老師會講: 「你的印尼文怪怪的」 ,就是很奇怪,所以我們就決定我 們就是講印尼話。」 雖然印尼語屬於印尼官方語言,但是印尼地廣幅遼,因此在各個地區皆有方 言歧義之現象,也就是說,每個地區的溝通語言都不甚相同,當地居民在日常生. 35 36. 甘於恩,《先達國語與周邊語言(方言)的關係》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59。 迪德•吳托摩, 〈印尼華人的多元語言和種族性徵〉43。 38.

(48) 活中並不全然以印尼語為主要溝通語言,舉例來說,客家籍華人會以客語為母語 或方言,福建籍華人則以福建話為主。 此情形主要出現自華人意識較為濃厚的家庭,後期因政府禁止華語文的關係, 許多華人已受到同化,因此就算在日常生活中,華人彼此之間也都會以印尼語作 為溝通語言。方言的群聚之地,會根據區域不同而有所差別,如下: 表 2 不同區域使用的語言 編號 語言. 主要地區. 1.. 閩南話. 巴達維亞、泗水、爪哇、棉蘭. 2.. 客家話. 山口洋、邦加島、勿里洞島、爪哇. 3.. 潮州話. 坤甸. 4.. 粵語. 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巴淡島. 5.. 海南話. 散佈各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上所述,印尼語言談社群,會根據參與者、地區、場合,而有不同的呈現 方式。雖然印尼在過去曾經實施同化政策,但結果顯然並非所有的印尼地區的同 化成功,每個地區仍有屬於自己的溝通方言。這樣的情況,也保存了各個地區的 語言文化。.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我們可從尼爾森每一年所做的臺灣媒體大調查看到,報紙媒體在 1991 年的閱讀率是 76.3%,之後就逐年下滑,到 2009 年已下滑到 42.2%。雜 誌和報紙一樣,在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我利用了這個機會拜訪了 Freudenthal Institute 的所長,也是數學史家的 Jan van Maanen

另外, 以後我們要談的 decomposition theorem, 都是將一個 vector space 拆解成一些 subspaces 的 internal direct sum, 我們不會再去談 external direct sum,

荃灣商會學校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