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色於西方。出土於賈湖的骨笛,距今約 7920(±150)年,被視為中國古代音樂之開 端1。自此之後,獨特的中國音樂,便在廣大的中國土地上蓬勃發展著。臺灣因為 (1925-1977)、許常惠(1929-2001)、蕭泰然(1938-2015)與馬水龍(1939-2015)等2

筆者認為,身為華人並學習音樂的我們,修習西洋音樂的歷史與理論作為基

2

3《每日一字》(英語:The Daily Characters)是中華民國的中華電視台(1988 年 11 月 25 日正式改名為中華電視公司,仍然簡稱「華視」)教學部(2000 年代上半期改名為

「教學事業處」)製作,於 1981 年 1 月 25 日至 1998 年 5 月 28 日播出的電視教學節目。

每集時間約 5 分鐘,由一位女主持人主持,每集介紹一個合乎中華民國教育部規範的「正 體字」,是許多臺灣人共同的回憶之一。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探索樂曲之初,必當由作曲者研究起。音樂史上有諸多作曲家,每一位作曲 家之生長時代、國家、背景、成長過程皆大不相同,因而產生了許許多多不同樣 貌的作品,正是音樂作品多元豐富、難能可貴之處。

筆者確定研究主題後,首先蒐集《梆笛協奏曲》相關資料,舉凡專書、研討 會論文集、樂譜、學位論文等,透過廣泛的閱讀來攫取必要之資訊,期能掌握作 曲家意念與作品風格。並於本論文之第二章將剖析馬水龍之生長時代背景與求學 過程,藉由對作曲家生平之全盤瞭解,進而對其創作有更全面的認識與詮釋。

本論文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筆者就本身對本曲的認識,將各樂章作系統性的 分析。對指揮來說,「樂句」及「曲式架構」是在讀譜時不可或缺的概念,唯有知 道音樂的走向,才能掌握樂念,如實地將樂曲呈現出來。因此在本章中,筆者也 會特別強調樂句的劃分。

第四章為指揮詮釋,從最初的讀譜到演出,每個歷程皆是身為指揮必當經歷 之過程,因此筆者於本章中將各樂段之個人想法與詮釋方式如實紀錄下來。第五 章針對筆者音樂會之排練與展演情形作紀錄及省思探討,最後則綜合前面幾章,

於第六章提出結論。

4

四、指揮實務演練

從研讀總譜開始,進行和聲分析、樂句架構劃分,並於音樂變化處標示指揮 記號,例如音量變化、情緒轉折、樂段銜接、配器使用等等,實際單獨演練。每 一次練習前對於預定的排練進度皆充分準備,預先假設會遇到的問題與團員反應,

先行思考解決方法,希望能夠有效率的運用排練時間;每次排練架設指揮鏡,供 自己檢視動作之完整度與排練之流暢性。當碰到實務上之問題時,先請團員給予 建言,並與其他同儕討論問題解決方法,最後尋求主修教授指導、解惑。

五、訪談資料

陳中申為馬水龍之作曲學生,在馬水龍創作《梆笛協奏曲》時期擔任梆笛試 奏的角色,此後更演出《梆笛協奏曲》無數次,可說是本曲之代言人。筆者 104 年 11 月 1 日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訪問陳中申老師,時間約 1.5 小時,全程使用錄音 筆錄音。完成逐字稿整理後,筆者於 104 年 12 月 30 日赴臺北石牌陳宅與陳老師 再次進行討論及內容校對,時間約 2 小時,始定稿。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