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說明提出本研究的背景及動機、本研究的目的想瞭解什麼、所要探究的 焦點問題為何及它有何限制與重要性。

1.1 研究動機

審視當今的教育環境,深為我們的教學受考試所引導、充滿了知識的灌輸而 感到無奈。教學的內容窄化為考試的範圍,敎學的過程全為了要趕考試的進度,

但問教完了沒有,不問學會了沒有,學習的成果僅用分數來衡量,以為這就是獲 得了知識;師生之間那種循循善誘、對談討論的從容氣氛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 下,學生因此對學習倒盡了胃口。其實就個人的觀察及體會而言,即使像醫師、

會計師、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大部分人所用於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知識及技能,

得自於國民教育階段的少,而得自於工作中因為「需要」的進修多,尤其是為了

「解決問題」的需要。果如此,學校的教育就不應只是傳授知識而已;更重要的 是,培養學生如何「獲取知識」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便是促使學生在離開學校,進入實際 的世界時,能繼續「獲取知識」以適應多元變遷社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為知識 可能過時,而「思考技巧可以助長吾人獲取知識並據以推理應用,不受時空或知 識類別之限制」(Beyer, 1988, P.25)。

「思考」與「問題解決」是認知心理學領域內研究的重點。「思考」之產生 與持續乃因為有問題等待解決。……個人不能以其既有的習慣、經驗、知識等順 利的處理面對的情境,他必須在思考歷程中放棄某些習慣、重組其經驗、運用其 知識,以尋求答案(張春興,1989)。故「問題解決」被心理學家視為是高層次 心智活動的原型(黃幸美,2003)。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要產生有意義 的教學,便應評估學生既有的習慣、經驗、知識,然後妥善的設計問題情境,以 促進學生放棄固有習慣、重組其經驗、運用其知識,從事高層次的思考活動,以 尋求答案,終至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

但是,在以往「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型態下,教育過於偏重知識的灌輸,

強調背誦記憶的學習,使得學習脫離了真實情境,知識脫離了實際生活,師生在 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充滿了挫折與不快樂。因此,教育改革團體、教育學界,甚至 是家長和社會人士均認為:教育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獲得知 識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是在培養學生具備「帶著走的基本能力」,拋 掉「背不動的書包和繁雜的知識教材」。

在盱衡世界各國教改的趨勢後,並為了國家發展的需求及回應社會各界的期 待,教育部乃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 程與教學更新,規劃並推動了「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政策,揭櫫了十大課 程目標與十大基本能力,其中之一即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部,1998)。

但是這十大課程目標與十大基本能力並未像各學習領域一樣,列有清楚的課 程目標及具體的能力指標,以致於基層的教師們很難據以進行課程設計,並轉化 為明確的教材。為此,探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內涵,希望能做為建 構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的參考,並希望進一步藉此培養學生如何「獲取知識」

的能力,便促成了本研究的動機。

1.2 研究目的

歷來學者對「思考」及「問題解決」的研究非常多,切入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若以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經驗中(尤其是擔任科任老師時)常會發現,當教師講授 同樣的教材,有的班級反應很好,有的班級沒什麼反應;你能簡單的就說:這個 班級程度比較好,那個班級程度比較差嗎?再以個人而言,在某一階段、某一課 程可以學得很好,但在另一階段或另一課程就有些力不從心,你能說這只是能力 或性向的問題嗎?羅勃‧史坦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在他的「活用你的思考風 格」一書中就指出:這是因為思考風格不同的關係!

「思考風格」是什麼?它會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於是本研究的目的便在瞭 解國小學生「思考風格」對「問題解決歷程」之影響。

1.3 研究問題

本研究在一開始時,雖然有了研究目的,但因為對「研究問題是什麼」無法 清楚界定及釐清,頗為煩心;後來研讀了質的教育研究法(黃瑞琴,2001),其 中關於質性研究問題的緣起是這樣描述的:

質的研究者所以對於某一類或某一取向的問題感興趣,並非只是客觀地檢視文獻 資料,而常是醞釀於研究者個人過去或目前生活經驗中的偶發事件或機會(Riemer,

1977)。事實上,許多質的研究之研究問題,常是淵源於研究者個人的生活或工

作經驗中,此即自然探究者所謂之研究「開始於你所在之地」(starting where you

are)(Lofland & Lofland, 1984, p.8)。……而問題的形成主要是在現場實地逐漸

醞釀、發展、和澄清…;

因此,本研究在做了現場觀察實驗後,集中焦點於下列三項問題:

(一)不同思考風格的兒童是否有不同的解題順序?

(二)不同思考風格的兒童其類比遷移的表現如何?

(三)不同思考風格的兒童其問題解決歷程有何特徵?

1.4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採用質的研究法,觀察樣本個數為六個,研究結果是否可以普 遍類推到其他對象,必須謹慎為之,不宜做過度的推論。

(二)問題的種類繁多,各行各業的分類多達四十餘種,本研究的環境所呈 現的乃屬半結構性、頓悟性、適合邏輯推理思考的問題。

(三)本研究的問題解決歷程乃依教育部國教專業社群網在「獨立思考與問 題解決」的基本能力說明中所揭示者,研究結果僅在該歷程情境下適 用。

(四)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甚多,諸如:智力、性向、知識…等,各因素之 間的交互作用尤其複雜,本研究所關心的是其運用思考的方式,而不 是著眼在運用思考的結果,亦即僅針對思考風格對問題解決歷程的影 響,並不考慮其他的因素。

1.5 研究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目的意在瞭解國小學生「思考風格」對「問題解決歷程」之影響,

而最終希望此項研究結果可以幫助教師找到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因為沒有哪一 種教學法是可以適合任何人的,無論是教學的方法或者是評量的方式,都要能與 學生的思考習性相契合,以便使學生獲益。因此教師的授課、評量、作業,均要 不時的變換方法,並且瞭解什麼樣的學生該給予示範楷模的引導,什麼樣的學生 該給予提示以規範其學習,如此才是有意義的教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