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秉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工原則,傳統婦女在家庭裡負擔 照顧家庭及從事家務責任,使得女性成為依賴者,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故將重心都放 在家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顯示2006年女性進入勞動市場的情形日漸 普遍,台灣女性就業人口占總就業者比重已由1971年30.54%,提高至2006年48.68%,

其中雙薪家庭女性就業者占有偶家庭的37%,三年來雙薪家庭比率計增加2.7%,另外女 性非勞動力人口為470.8萬人,未參與勞動之原因以料理家務所占比重為最高(51.7%),

其次為求學及準備升學(22.4%)、高齡、身心障礙(21.4%),最後是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之 怯志工作者(1.6%)。根據以上資料可發現已婚女性投入職場的比率遞增,隨著工業化和 都市化的結果,經濟和社會結構產生了變化,教育的普及和男女平等的意識使得女性產 生工作與家庭的多重角色,女性開始追求事業上自我尊嚴及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不在 像傳統婦女一樣以家庭為主,而是同時面對工作與家庭責任。但是根據資料也可發現女 性未參與勞動的原因還是以家庭為主,因為社會上對女性角色的看法未隨社會結構的變 遷而改變,男女本身還是有意地保有傳統角色觀念,男性的責任仍以工作、養家餬口為 主,但是要面對妻子工作後對自己的衝擊,而傳統觀念還是認為女性要承擔家務,工作 只是妳的附屬,重要的是家庭,必須做到好媽媽、妻子及媳婦的角色,使得女性要同時 負擔工作責任及比男性重的家庭照顧責任。工作與家庭成為職業婦女生活中的兩大重要 領域,同時又要負擔不可避免的工作與家庭責任,但是職業婦女到底是如何看待工作與

家庭的關係?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對彼此有何影響?都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Lambert(1990)整理出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大致有三種:分割 (segmentation)、互補

(compensation)與外溢(spillover),其中外溢得到最多支持,外溢指工作與家庭間是正相 關,人在工作或家庭中會產生一些產出,這些產出可以是情緒面、價值面或技能行為面,

且產出分成正面和負面,而這些產出會擴散到工作或家庭中,工作和家庭經由產出產生 了關係(Lambert, 1990;Edwards & Rothbard, 2000; Hanson, Hammer, & Colton, 2006)。例 如:人在工作/家庭所獲得滿足會擴散到家庭/工作中的滿足,這就是正向外溢;而人在 工作/家庭上遭受困境而產生沮喪,然後回家後/上班時無心與家人/同事互動即為負向外 溢。因此工作和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是共存的,並不是有些人只有正向外溢,有些人 只有負向外溢,而是感受的工作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有高低的差別(Hammer et al.,

2005)。

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work-family positive spillover)是指人擁有工作/家庭的角色導 致家庭/工作角色知覺有收穫(Stephens, Franks, & Atienza, 1997),是基於擴張假說

(expansion hypothesis)和多重角色(multiple roles)。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的研究多專注在 情緒上的外溢(Stephens, Franks, and Atienza, 1997 ; Hammer et al., 2005;Judge 和 Ilies,

2004),目前對於價值及技能行為外溢的研究仍不多,故工作與家庭的情緒、價值及技 能行為正向外溢仍需進一步獲得證實。

工作與家庭間的外溢除了正向外溢,尚有負向外溢,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

(work-family negative spillover) 是 基 於 角 色 衝 突 (role conflict) 和 稀 少 假 說 (scarcity

hypothesis)。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研究常常只採用統計上的變數相關性和線性回歸來 探討前因、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和後果三者間的關係,然後就確定工作與家庭間會產生 負面的影響,但研究卻常出現不一致的結果(Casper, Eby, Bordeaux, Lockwood 和

Lambert, 2007 ),少有研究直接探討工作與家庭間負面情緒、價值、技能行為的連結,

可見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仍有待證實。

而為了將個人的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所產生的問題減至最低,人會設法解決問題。

Douglas Hall (1972) 提出三種因應工作與家庭角色問題的方法:(1) 反應角色行為;(2) 個人角色再定義;(3) 結構的角色再定義。Baltes 和 Heydens - Gahir (2003) 的研究即是 反應角色行為及個人角色在定義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個人的行為可以減少工作和 家庭的壓力源,依序減少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和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且控制工時、性 別、工作參與、家庭參與、社會支持、管理者支持後仍成立。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與Daalen, Willemsen, 和Sanders (2006)的研究同樣是探討結構的角色再 定義中的社會支持,但兩者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社會支持不一定會減少工作與家庭的負 向外溢,因此為了解決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問題,人不能單從其他人身上獲得幫助,

也要自己有所行動。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工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仍有待進一步了解的,本研究將從 投身職場及負擔照顧家庭責任較重的職業婦女角度來探討工作與家庭的關係,職業婦女 是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呢?職業婦女對於工作與家庭彼此間的衝擊及影響有何 認知?都是本論文感到有興趣的議題。

研究問題

本研究彙整Edwards和Rothbard (2000)的理論及Hanson, Hammer, 和Colton (2006)的 研究,將工作與家庭的正、負向外溢分成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來探討的工作與家庭關 係。過去的工作與家庭研究多只專注在負向外溢-工作家庭衝突的部分,且只是利用前 因、工作家庭負向外溢和後果的相關性來決定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但研究結果常不 一致,而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多專注在情緒上的外溢,價值及技能行為的正向外溢研究 不多,另外本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基於自古以來女性相對於男性負擔較 重的家庭責任,不像男性同時有工作及家庭角色已久,對於職業婦女來說仍在學習同時 承擔工作與家庭角色及責任。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職業婦女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職業婦女對於工作與家庭彼此間的衝擊及影響有何認知,都是本論文想回答的。

以下是本論文想回答的問題

問題一: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事件是否會正向外溢至家庭中,形成影響?

問題二: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事件是否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形成影響?

問題三: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事件是否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形成影響?

問題四: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事件是否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形成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