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理科學系

碩 士 論 文

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The spillover from work to family or vice versa for

career women

研 究 生:蔡君柔

指導教授:王耀德 博士

(2)

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The spillover from work to family or vice versa for

career women

研 究 生:蔡君柔 Student:June-Rou Tsai

指導教授:王耀德 Advisor:Yau-De W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理科學系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une 2008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學生:蔡君柔 指導教授:王耀德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職業婦女的工作或家庭中發生的正、負事件對另一範疇中的事 件是否會產生外溢(學習轉移)的現象。120位職業婦女被隨機分派至2(事件範疇:工作對 家庭、家庭對工作) ×3(事件情緒取向:正、負、無)的故事情境中,先描述一個職業婦 女在工作或家庭中所發生的事件(正、負、無),再描述此婦女在另一範疇(家庭或工作) 中所遭遇到的一個問題,共閱讀3個故事(情緒、價值、技能行為),閱讀完1個故事後根 據自身想法、經驗將人物所面臨的工作或家庭問題事件的後續處理方式加以完成及評估 自己對此問題事件的反應。根據故事內容分析結果及問題事件的反應評估分析發現工作 或家庭中發生的正事件對另一範疇的問題解決有正向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外溢,而 家庭中發生的負事件對工作中的問題解決有負向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外溢,但工作 中發生的負事件對家庭中的問題解決只有負向價值的外溢;另外職業婦女在處理家庭問 題時會動用一點工作上的資源,而處理工作問題時大多是利用工作資源解決。整體而 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婦女在職場上所學的正面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可以正向的遷移 至家庭的問題解決,而職場上的負事件則較少遷移至家庭中,相反的,家庭中的負事件 普遍會對工作產生負向的遷移,顯示對職業婦女而言,家庭是她們所極力維護的場所。 關鍵字:職業婦女、工作、家庭、正向外溢、負向外溢

(4)

The spillover from work to family or vice versa for career women

student:June-Rou Tsai Advisors:Dr. Yau-De Wang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whe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events happen to

career woman in work or family can transfer to other domai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reer

wome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2 event domain (work to family or family to work) x 3 tones

of event (positive, negative or non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y were given the description

of an event a career woman encountered in the work or the family first, and then described a

problem this woman faced in another domain. There were three cases (mood, value or skills)

each participant had to resolve in eac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fter reading a cas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to use their experien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evaluate how they

felt about the work or family problems. According to solutions they proposed and felt, we

found positive mood value or skills acquired at work place or at home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another domain. The negative mood, value or skills acquired from family

could also be transferred to work. But only negative value acquired from work was transferred

to solve family problem. In addition, career women would apply a few resources at work to

solve the family problems, but they rarely applied any resource from home to solve work

problems. Overall, we found career women get more positive spillover from work to family in

terms of mood, value or skills. In contrast, they usually would experience some negative

spillover from family to work. Thes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family is the place that career

(5)

誌 謝

首先要感謝王耀德老師跟洪瑞雲老師的耐心及用心指導,面對論文所產生的疑惑 及困難總是有賴您們指點迷津及給於適時的建議,讓我在寫論文的過程總感到有鼓力量 支撐著我、幫助著我,同時,您們不僅僅給予我有關論文的實質幫助,也告訴我許多待 人處事的道理以及訓練自我思考的能力,讓我獲益良多,再次感謝您們對於我的指導及 勉勵。 論文的完成,有賴許多人給於我心理上及實質面的幫助。感謝我的家人、親戚、朋 友及同個門下的同學們,你們總是能體諒我、鼓勵我,讓我在失望時能產生勇往直前的 勇氣與努力完成論文的毅力,幫助我發放問卷,因為你們的一路扶持讓我深深覺得有你 們在左右真好;還有男友的包容與關懷,在我抓狂時總能耐心的安慰及不厭其煩地陪伴 著我,我將銘記在心;男友的家人我也深感感謝,謝謝你們對我論文的幫助以及在新竹 時對我的照顧;也感謝所有的參與者,謝謝你們願意參與此研究,讓我的論文可以順利 完成。 最感謝的就是我的爸媽,從小到大你們不曾給我任何壓力,總叫我不要給自己太大 的壓力,盡力就好,謝謝你們對我的栽培及照顧,讓我可以全心全力的投注在論文上, 以後換我來照顧你們了,爸媽我愛您們。 看著從無到有的論文完成,細想寫論文時發生的事,對我來說都是ㄧ種磨練和學 習,但也令我成長,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願大家的工作和家庭都是順利和美滿的。

(6)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三章 方法 ... 24 第四章 結果 ... 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3 參考文獻 ... 67 附錄ㄧ 18 個故事案例內容(依實驗情境區分) ... 73 附錄二 工作和家庭問題的反應量表 ... 79 附錄三 故事內容資料分析 ... 80 附錄四 個人基本資料 ... 82 附錄五 因素分析 ... 83

(7)

表目錄 表 3-1 參與者的教育程度 ... 24 表 3-2 參與者工作所屬的產業別 ... 25 表 4-1 共變量矩陣等式的Box檢定 ... 34 表 4-2 工作與家庭正面反應程度的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34 表 4-3 情緒外溢-正向反應程度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37 表 4-4 情緒外溢-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正向反應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 37 表 4-5 價值外溢-正向反應程度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39 表 4-6 價值外溢-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正面反應問題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 39 表 4-7 技能行為外溢-正向反應程度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41 表 4-8 技能行為篇-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正向反應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 41 表 4-9 內容分析結果-情緒正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44 表 4-10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情緒正向影響的變異數分析 ... 44 表 4-11 內容分析結果-價值正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46 表 4-12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價值正向外溢的變異數分析 ... 47 表 4-13 內容分析結果-技能行為正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48 表 4-14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技能行為正向影響的變異數分析 ... 49 表 4-15 內容分析結果-情緒負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50 表 4-16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情緒負向影響的變異數分析 ... 51

(8)

表 4-17 內容分析結果-價值負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52 表 4-18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價值負向影響的變異數分析 ... 53 表 4-19 內容分析結果-技能行為負向影響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 54 表 4-20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技能行為負向影響的變異數分析 ... 55 表 4-21 工作情緒對家庭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56 表 4-22 工作價值對家庭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57 表 4-23 工作技能行為對家庭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58 表 4-24 家庭情緒對工作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59 表 4-25 家庭價值對工作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59 表 4-26 家庭技能行為對工作事件處理法的次數(%) ... 60 表 4-27 不同分析法的假說結果 ... 61

(9)

圖目錄 圖 3-1 本研究實驗流程 ... 32 圖 4-1 事件範疇與外溢種類的交互作用圖 ... 35 圖 4-2 事件情緒取向與外溢種類交互作用圖 ... 35 圖 4-3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38 圖 4-4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40 圖 4-5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42 圖 4-6 情緒正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45 圖 4-7 價值正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47 圖 4-8 技能行為正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49 圖 4-9 情緒負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51 圖 4-10 價值負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 53 圖 4-11 技能行為負向影響-事件範疇與事件範疇的交互作用圖 ... 55    

(10)

第一章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秉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工原則,傳統婦女在家庭裡負擔 照顧家庭及從事家務責任,使得女性成為依賴者,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故將重心都放 在家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顯示2006年女性進入勞動市場的情形日漸 普遍,台灣女性就業人口占總就業者比重已由1971年30.54%,提高至2006年48.68%, 其中雙薪家庭女性就業者占有偶家庭的37%,三年來雙薪家庭比率計增加2.7%,另外女 性非勞動力人口為470.8萬人,未參與勞動之原因以料理家務所占比重為最高(51.7%), 其次為求學及準備升學(22.4%)、高齡、身心障礙(21.4%),最後是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之 怯志工作者(1.6%)。根據以上資料可發現已婚女性投入職場的比率遞增,隨著工業化和 都市化的結果,經濟和社會結構產生了變化,教育的普及和男女平等的意識使得女性產 生工作與家庭的多重角色,女性開始追求事業上自我尊嚴及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不在 像傳統婦女一樣以家庭為主,而是同時面對工作與家庭責任。但是根據資料也可發現女 性未參與勞動的原因還是以家庭為主,因為社會上對女性角色的看法未隨社會結構的變 遷而改變,男女本身還是有意地保有傳統角色觀念,男性的責任仍以工作、養家餬口為 主,但是要面對妻子工作後對自己的衝擊,而傳統觀念還是認為女性要承擔家務,工作 只是妳的附屬,重要的是家庭,必須做到好媽媽、妻子及媳婦的角色,使得女性要同時 負擔工作責任及比男性重的家庭照顧責任。工作與家庭成為職業婦女生活中的兩大重要 領域,同時又要負擔不可避免的工作與家庭責任,但是職業婦女到底是如何看待工作與

(11)

家庭的關係?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對彼此有何影響?都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Lambert(1990)整理出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大致有三種:分割 (segmentation)、互補 (compensation)與外溢(spillover),其中外溢得到最多支持,外溢指工作與家庭間是正相

關,人在工作或家庭中會產生一些產出,這些產出可以是情緒面、價值面或技能行為面, 且產出分成正面和負面,而這些產出會擴散到工作或家庭中,工作和家庭經由產出產生 了關係(Lambert, 1990;Edwards & Rothbard, 2000; Hanson, Hammer, & Colton, 2006)。例 如:人在工作/家庭所獲得滿足會擴散到家庭/工作中的滿足,這就是正向外溢;而人在 工作/家庭上遭受困境而產生沮喪,然後回家後/上班時無心與家人/同事互動即為負向外 溢。因此工作和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是共存的,並不是有些人只有正向外溢,有些人 只有負向外溢,而是感受的工作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有高低的差別(Hammer et al., 2005)。

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work-family positive spillover)是指人擁有工作/家庭的角色導 致家庭/工作角色知覺有收穫(Stephens, Franks, & Atienza, 1997),是基於擴張假說 (expansion hypothesis)和多重角色(multiple roles)。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的研究多專注在

情緒上的外溢(Stephens, Franks, and Atienza, 1997 ; Hammer et al., 2005;Judge 和 Ilies, 2004),目前對於價值及技能行為外溢的研究仍不多,故工作與家庭的情緒、價值及技

能行為正向外溢仍需進一步獲得證實。

工作與家庭間的外溢除了正向外溢,尚有負向外溢,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 (work-family negative spillover) 是 基 於 角 色 衝 突 (role conflict) 和 稀 少 假 說 (scarcity

(12)

hypothesis)。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研究常常只採用統計上的變數相關性和線性回歸來

探討前因、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和後果三者間的關係,然後就確定工作與家庭間會產生 負面的影響,但研究卻常出現不一致的結果(Casper, Eby, Bordeaux, Lockwood 和 Lambert, 2007 ),少有研究直接探討工作與家庭間負面情緒、價值、技能行為的連結,

可見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仍有待證實。

而為了將個人的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所產生的問題減至最低,人會設法解決問題。 Douglas Hall (1972) 提出三種因應工作與家庭角色問題的方法:(1) 反應角色行為;(2)

個人角色再定義;(3) 結構的角色再定義。Baltes 和 Heydens - Gahir (2003) 的研究即是 反應角色行為及個人角色在定義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個人的行為可以減少工作和 家庭的壓力源,依序減少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和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且控制工時、性 別、工作參與、家庭參與、社會支持、管理者支持後仍成立。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與Daalen, Willemsen, 和Sanders (2006)的研究同樣是探討結構的角色再

定義中的社會支持,但兩者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社會支持不一定會減少工作與家庭的負 向外溢,因此為了解決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問題,人不能單從其他人身上獲得幫助, 也要自己有所行動。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工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仍有待進一步了解的,本研究將從 投身職場及負擔照顧家庭責任較重的職業婦女角度來探討工作與家庭的關係,職業婦女 是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呢?職業婦女對於工作與家庭彼此間的衝擊及影響有何 認知?都是本論文感到有興趣的議題。

(13)

研究問題

本研究彙整Edwards和Rothbard (2000)的理論及Hanson, Hammer, 和Colton (2006)的 研究,將工作與家庭的正、負向外溢分成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來探討的工作與家庭關 係。過去的工作與家庭研究多只專注在負向外溢-工作家庭衝突的部分,且只是利用前 因、工作家庭負向外溢和後果的相關性來決定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但研究結果常不 一致,而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多專注在情緒上的外溢,價值及技能行為的正向外溢研究 不多,另外本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基於自古以來女性相對於男性負擔較 重的家庭責任,不像男性同時有工作及家庭角色已久,對於職業婦女來說仍在學習同時 承擔工作與家庭角色及責任。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職業婦女如何看待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職業婦女對於工作與家庭彼此間的衝擊及影響有何認知,都是本論文想回答的。 以下是本論文想回答的問題 問題一: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事件是否會正向外溢至家庭中,形成影響? 問題二: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事件是否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形成影響? 問題三: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事件是否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形成影響? 問題四: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事件是否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形成影響?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工作和家庭是成人生活的兩個面向,成人大部分同時扮演著工作者、配偶和父母… 等角色,雖然有些人只有工作或只有家庭,但是對於同時有工作和家庭的人,他們在工 作和家庭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能相互支援,也可能相互衝突,當衝突發生時人會採取行 動去處理衝突,而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可能有三種: (1)工作與家庭的關係是分割的,分割(segmentation)指工作和家庭中的角色要求是分離 的,彼此獨立不影響(Lambert, 1990),對工作和家庭持有的見解是認為一般的工作和家 庭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兩個分離的場地,且工作和家庭對人提供的功能不同,工作提供金 錢給人,而家庭則是提供溫暖,但也可能是人為了處理與工作或家庭相關的壓力,而主 動 地 保 持 工 作 和 家 庭 分 離 的 狀 態 , 以 避 免 工 作 或 家 庭 產 生 的 問 題 會 干 擾 到 彼 此

(Edwards & Rothbard, 2000; Lambert, 1990)。

(2)工作與家庭的關係是互補的,互補(compensation)指尋找工作/家庭的滿意去補償家庭/ 工作的不滿意(Lambert, 1990),例如:某些人的需求在家庭中無法獲得滿足時會更加參 與工作,由工作中所得到來補足家庭中所得不到的,使得工作和家庭間存在互補的關係 (Lambert, 1990)。 (3)工作與家庭是正相關的外溢關係,外溢(spillover)指人會從工作或家庭中學習到該領 域所有的經驗、知識…等,然後將學習到的轉移至另一領域,形成所謂的外溢,即學習 的轉移。而從工作或家庭中所學到的可以是情緒(將工作/家庭的心情帶到家庭/工作中)、

(15)

價值(從工作/家庭中形成的價值觀影響家庭/工作的價值觀)或技能行為(在工作/家庭中 學習的技能行為會表現在家庭/工作中),然後轉移到工作或家庭中,形成工作與家庭在 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上的類似,其中價值及技能行為的外溢並非有意的,通常是在無 意識中形成,變得根深蒂固,吸收為自己的知識,然後加以發揮運用,而情緒是人受到 他人影響所產生的反應,若情緒只是心情上的內心感覺則是無意,但若表現出來則是有 意的。另外外溢可分成正面和負面,由工作或家庭中所學到的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會 擴散到家庭或工作中,工作和家庭經由學習的轉移產生關係(Lambert, 1990;Edwards & Rothbard, 2000; Hanson, Hammer, & Colton, 2006)。例如:員工在工作上所得到的滿足和

刺激會擴散到家庭中的滿足,這就是正向外溢,也就是工作/家庭中有好的產出,擴散到 家庭/工作中也是好的產出;而員工在工作上遭受困境而產生沮喪,致使員工無法有效參 與家庭生活,即為負向外溢,也就是工作/家庭中有不好的產出,擴散到家庭/工作中也 是不好的(Voydanoff, 1987)。因此工作和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是共存的,並不是有些 人只有正向外溢,有些人只有負向外溢,而是感受的工作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有程 度上高低的差別(Hammer et al., 2005),且外溢或許不只有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仍可 能有其他的外溢種類尚未被發現。 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可能有分割、互補和外溢,而外溢又分成好的和不好的,對於人 來說,當從事工作或家庭活動時,除非你在家工作或是與家人共同經營事業,否則工作 和家庭確實在時間和空間上是不重疊的,但人是有情感和知覺的,甚至是不理性的,難 確保工作和家庭間不會經由情感(Judge & Ilies, 2004)、價值(Edwards & Rothbard, 2000)…

(16)

等其他因素產生工作與家庭的交互影響作用,Judge 和Ilies (2004)的研究是想知道工作 與家庭間是否存在情感外溢,員工對工作的正(負)面感受外溢至家庭是否仍是正(負)面 情緒,以美國西南部74個大學員工為樣本,收集3個資料:1.工作時的情緒和工作滿意, 為期2週,一天3次,透過網路介面,先填工作滿意再填情緒問卷,時間為早上9點、12 點、下午15點;2.工作外情緒是透過在家時衡量的,晚上7點,非工作日子則是早上11 點及晚上7點各一次;3.情感特徵由配偶、家員、親密朋友提供。最後共有55人參與完成。 Judge and Ilies (2004)的研究結果工作時的正、負面情感各自和工作滿意正、負相關,但

是負面情感對工作滿意的影響較久,而工作時的正面情感和在家正面情感正相關,而工 作時的負面情感和在家負面情感正相關,可見工作情感會帶回家裡。過去在工作與家庭 的研究中,工作和家庭間的外溢是最廣為討論的議題(Crouter, 1984; Edwards & Rothbard, 2000; Frone, Russell, & Cooper, 1992; Greenhaus, & Beutell, 1985; Grzywacz & Marks,

2000a; Grzywacz & Marks, 2000b; Hammer, Cullen, Neal, Sinclair, & Shafiro, 2005; Hanson,

Hammer, & Colton, 2006; Lambert, 1990; Stephens & Franks, 1997; Rousseau, 1978),因此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工作與家庭關係即是以外溢為主,相信工作與家庭會互相影響。 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

根基於工作與家庭的外溢理論,進而發展出存在於工作和家庭之間的正向外溢和負

向外溢。正向外溢即外溢模式中工作和家庭有助於對方的部分,可透過情緒、價值及技 能行為傳遞(Edwards & Rothbard, 2000),工作/家庭中的正面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外溢 到家庭/工作中仍是正面的,但是直到近幾年學者才開始專注在探討工作和家庭有益於另

(17)

一 方 的 研 究 , 而 不 只 是 專 注 在 負 向 外 溢 、 衝 突 的 部 分 。 工 作 與 家 庭 的 正 向 外 溢 (work-family positive spillover)是指成人擁有工作/家庭的角色導致家庭/工作角色知覺有

收穫(Stephens, Franks, & Atienza, 1997),是基於擴張假說(expansion hypothesis)和多重角 色(multiple roles)。擴張假說(Marks, 1977)主張人有更多角色就有更多資源,有些角色的 執行沒有精力的損失,甚至可以產生精力及執行另一角色。而Sieber (1974)宣稱透過人 所累積擁有的角色,工作/家庭角色可以提供緩衝和支援來對抗家庭/工作角色的失敗, 多重角色會產生角色權限(每個角色會帶來權利和職責)、地位安全(個人有許多角色合夥 人,就像工作上有同事,而生活中有朋友,其中一些合夥人可能位於不同的團隊或社會 圈,使得個人能在任何一團隊或社會圈裡補償另一個團隊或社會圈的失敗,形成緩衝)、 地位加強(角色合夥人給予多種次要的報酬或額外津貼,如:合夥人介紹或推薦自己給 第三方,而這第三方可能提昇你的職業或使你產生好的信用評等,那麼可能會使你增進 角色績效)、個人豐富和自我喜悅(容忍差異的觀點、處在很多資訊源中、適應不同角色 合夥人需求方面的靈活性和減少厭煩,所有這些好處都可以增加個人享受與夥伴間更廣 的、不同的接觸)。所以多重角色增加資源、精力和自尊,使人有正面情緒,導致增加 身心健康及減少沮喪徵狀(Hammer et al., 2005)。另外文獻中常用來描述工作和家庭有益 於彼此的術語尚包括:促進(facilitate)、豐富(enrichment)、增加(enhancement)。

在Barnett和Hyde (2001)的研究中,提出擴張理論(expansionist theory),說明人所擁

有的工作與家庭的多重角色會產生八個好處,但要注意角色品質比投入角色時間、角色 數重要,以及多重角色的益處是有上限的,不是角色越多益處越多:

(18)

(1)緩衝:一角色的成功與滿意可以緩衝另一角色的壓力與失敗。工作感受對男性造成的 痛苦可經由與太太或小孩相處良好的家庭角色關係緩衝,而獎勵的工作感受可緩衝女性 因育兒而產生的心理負擔。 (2)增加收入:所得增加有益於雙薪配偶本身和小孩,妻子進入職場可減少丈夫獨自負擔 家計的痛苦,但是妻子的薪水和婚姻的關係受到權力、社會階層與性別角色影響,如: 妻子增加所得會影響夫妻的相對權力,能創造平等主義的婚姻,但在1970年則是丈夫會 感受到威脅,所以沒有妻子願意進入職場。Barnett和Hyde (2001)認為增加收入有益於婚 姻只發生在丈夫收入低而妻子的收入顯著減少財務壓力時。 (3)社會支持:多重角色可以增加獲得社會支援的機會。研究發現在婚姻中,男性的幸福 感主要與妻子支持有關,而女性則是與丈夫、鄰居、上司和同事的支持有關,而當個人 認為和提供支持的社會網路是一體的,社會支持對幸福就產生主要效果。 (4)體驗成功的機會:多重角色提供多種機會感受成就感、發展自信或自我效能,但也提 供更多失敗和挫折的機會,如女性會感受到性別歧視、性騷擾和種族歧視。 (5)擴展參考架構:多重角色提供個人更廣的比較標準。擁有多重角色比只擁有單一角色 的人有更多機會獲得更多不同的資訊、看法,進而使用一角色所學到的技術與知識來處 理另一角色的事情,將問題解決。 (6)增加自我複雜度:若個人對自我認知的複雜度愈低,則其自我評價就有可能更極端, 而自我複雜度較高的人比較能緩衝生活上的負面事件所造成的壓力與憂鬱情緒,擁有多 重角色是增加自我複雜度的一種方式。

(19)

(7)相似經驗:當兩性都有工作與家務,面臨的日常生活是更相似的,就更能體會彼此的 感受,有助於溝通與婚姻品質的提升。許多傳統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夫妻之間更形疏遠, 因為妻子成為家庭主婦,丈夫必須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以維持家庭所需,而妻子則花 費時間在孩子或同樣是家庭主婦的女性相處上,導致隔閡更大。 (8)性別角色概念:人對男、女社會角色所持有的傳統或非傳統的態度,能調解多重角色 與其他變數的關係。擁有非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有助於結合工作與家庭角色,男性較願 意參與育兒,但若丈夫是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男主外女主內),丈夫並不會因為參與育 兒而感到有益,同樣地,若妻子持有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認為女性的責任是整天在家 相夫教子,工作並不會讓妻子感到有益。 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研究多是參與者先填寫正向外溢量表,再探討正向外溢與欲

研究變數的相關性。Stephens, Franks, 和Atienza (1997)的研究只衡量同時是員工及照顧 父母者 (照料者) 兩種角色的女性,即女性同時扮演工作者及子女的兩個角色,研究目 的是想知道員工及照料者兩角色間是正向外溢或負向外溢、角色間的正或負向外溢對幸 福 (正面情感、沮喪) 有何影響以及外溢是否為角色品質 (滿意、壓力) 與幸福的中介 者。以105位照顧至少60歲父母的女性工作者為樣本來探討此2角色的正、負向外溢,外 溢量表包括:照料者對員工有3個正向外溢(如:知道父母被良好照顧使工作心情好)和7 個負向外溢(如:因為照料責任使工作時無法專心),員工對照料者有3個正向外溢(如: 有成功的工作天使得有好心情幫助父母)和6個負向外溢(如:因為工作責任使得照顧父母 時間受限),Stephens, Franks, 和Atienza (1997)的研究結果發現員工及照料者兩角色間都

(20)

存在正、負向外溢,且正向外溢和正向情感顯著正相關,負向外溢和沮喪顯著正相關, 另外負向外溢是角色壓力和沮喪的中介者,而因為角色滿意和正向外溢不相關,故沒有 發現正向外溢中介角色滿意和正面情感。

接著Hammer et al. (2005) 轉變 Stephens, Franks, 和Atienza (1997)的研究,將專注於

家庭角色 (照料者對待父母) 改為以三明治世代雙薪家庭 (照顧小孩及年邁父母)為樣 本,樣本同時扮演著工作者、配偶、子女及父母四角色,探討丈夫和妻子的工作與家庭 正向外溢及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對同一時間點所測得的個人和配偶沮喪的影響及隔了 一年後的個人及配偶沮喪的影響,時間點1有309對參與者,隔一年再對309對發送問卷, 時間點2有234對參與者。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採用Stephens, Franks, 和Atienza (1997)發 展的量表,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採用Netemeyer et al. (1996)發展的量表,Hammer et al. (2005)的研究結果發現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和沮喪的負相關比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 和沮喪的正相關強,而配偶的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減少個人沮喪的效果比個人工作與家 庭正向外溢強,而個人的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及負向外溢對於個人一年後的沮喪沒有 顯著相關,但是配偶的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與個人一年後的沮喪負相關,可見工作與家 庭的正、負向外溢對沮喪多是當下有影響,難以持續,且配偶的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對 個人沮喪的影響力比個人的工作與家庭正向外溢顯著,。

儘管 Stephens, Franks, 和 Atienza (1997)、Hammer et al. (2005)有衡量工作與家庭外

溢中情感的部分,但卻沒有衡量技術、行為和價值,所以 Hanson, Hammer, 和 Colton (2006)改以 Edwards 和 Rothbard (2000)的 4 分類:情緒(如:在工作/家庭有好的一天,

(21)

使我樂觀的與家人/工作互動)、價值(如:工作/家庭發展的價值,使我成為更好的家庭成 員/員工)、技能(工作/家庭發展的技能幫助我的家庭/ 工作生活)和行為(工作/家庭所需要 的行為導致這些行為幫助我的家庭/工作生活)作為正向外溢量表的設計基礎,採用因素 分析探討正向外溢量表時發現技能和行為來自同一因素,這是因為技能傳統地被表示為 行為,接著以美國西北部電子設計公司的 132 位員工為樣本來探討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 溢和心理健康、工作滿意及家庭滿意的關係,樣本同時有工作者、配偶和父母三角色。 Hanson, Hammer, 和 Colton (2006)的研究結果發現情感的正向外溢是工作對家庭較

多,而行為和價值則是家庭對工作較多,而價值、行為和技能與心理健康、工作和家庭 滿意正相關,對於情感不存在任何相關的解釋是情感是種狀態,和行為、價值相較下是 短暫的,所以不易在情感發生的當下取得情感的資料。 根據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擁有工作與家庭的多重角色可以帶來減少沮喪、增加正面 情感、心理建康、工作滿意和家庭滿意…好處。不過研究大多只是將正面的情緒、價值 和技能行為設計在量表的問項中,接著探討正向外溢與欲研究變數的相關性,而且對於 技能行為外溢的研究不多。過去的研究得出工作與家庭間存在情緒的正向外溢(Stephens, Franks, & Atienza ,1997、Judge & Ilies, 2004)、但對價值、技能行為方面的研究不多,而

本研究對於職業婦女的工作與家庭關係感到好奇,故整合以上的討論,本研究提出以下 假說,將工作與家庭間的正向外溢分成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細項來探討:

H1: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事件會正向外溢至家庭中。

(22)

H1.2: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價值會正向外溢至家庭中。 H1.3: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技能行為會正向外溢至家庭中。 H2: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事件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 H2.1: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情緒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 H2.2: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價值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 H2.3: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技能行為會正向外溢至工作中。 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 工作與家庭間的外溢除了對工作與家庭有益的正向外溢,還有損害工作與家庭的負 向外溢,工作/家庭中得負面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外溢至家庭/工作中仍是負面的,而 工作家庭衝突即是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一種,後來發展為獨立的議題。工作與家庭的 負 向 外 溢 (work-family negative spillover) 是 基 於 角 色 衝 突 (role conflict) 和 稀 少 假 說 (scarcity hypothesis)。角色衝突指滿足工作和家庭角色需求的壓力同時發生時,遵守工

作/家庭角色會使遵守家庭/工作角色有困難(Greenhaus & Beutell, 1985),而個人的工作與 家庭角色需求起源於工作角色發送人(管理者、同事)和家庭角色發送人(配偶、子女、父 母)所表示的期望以及個人對工作與家庭角色所持有的價值,如:認為自己要同時扮演 好工作者和父母兩角色,不過當上司希望你加班完成工作,而小孩希望你帶他們去看電 影時,就產生了滿足工作與家庭角色需求的壓力和矛盾(Greenhaus & Beutell, 1985; Edwards & Rothbard, 2000)。稀少假說主張工作或家庭的需求耗盡個人資源,例如時間、

(23)

人的精力有限,健康會受到角色負荷過重及角色衝突的損害,無法同時滿足工作和家庭 角色需求因而產生衝突(Marks, 1977)。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起因於人的工作與家庭角 色需求會形成競爭且耗盡個人資源,而工作與家庭的正向外溢則是工作與家庭角色會帶 來支援和產生精力,工作與家庭的正、負向外溢同樣都是根基於人所擁有的多重角色, 但多重角色也伴隨著多重角色需求,所以擁有工作和家庭角色的人同時存在著工作與家 庭的正、負向外溢,只是感受的程度不同(Grzywacz, & Marks, 2000a)。

因為工作和家庭存有共同的矛盾因而無法同時滿足工作和家庭角色需求,進而造成 工作和家庭的負向外溢,Greenhaus 和 Beutell (1985) 將工作與家庭的共同矛盾區分為 3 個形式: (1)時間基礎衝突(Time-Based Conflict)指工作和家庭角色會競爭人的時間,由於人一天的 時間有限,花時間在工作/家庭角色的活動就不能貢獻活動於家庭/工作角色,勢必要面 臨工作與家庭的取捨。工作所導致的時間基礎衝突因素包括:工時、加班總時數、頻率 及不規律的換班工作、工作參與、排程彈性。因為長時間的工作以及沒有彈性運用時間 的權力將會導致衝突。家庭因素包括:配偶工作、小孩數、學齡前兒童、家庭規模、家 庭參與、家庭時間需求。這些家庭的因素都會造成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家庭活動,尤 其是小孩的年齡若是越小則父母親就要花費更多時間照顧,也因此產生工作與家庭的衝 突。 (2)壓力基礎衝突(Strain-Based Conflict)指發生在工作/家庭角色的壓力造成迎合家庭/工

(24)

迎合,但大概是壓力降低個人資源,例如:精力和生理、心理資源。壓力基礎衝突的工 作因素包括:工作角色的模糊、工作角色衝突、領導者和同事支持、工作的挑戰、多樣 化、重要性與自主性、工作量。家庭因素包括:家庭角色衝突、家庭角色模糊、家庭成 員評論、配偶的支持。這些工作與家庭因素會導致心理上的壓力和消耗個人的精力,若 是壓力沒有宣洩、負面的情緒沒有調解以及精力沒有補充則容易使負面情緒擴散到自己 的工作或家庭環境中,甚至不想從事工作或家庭中的活動(Illies, Johnson, DeRue, & Ilgen, 2007)。 (3)行為基礎衝突(Behavior-Based Conflict)指工作/家庭角色行為的模式或許和角色發送 人期望的行為矛盾,如:對男性而言,管理的刻板印象是強調獨立、情感的穩定、有企 圖心和客觀,但家庭成員會期望人是溫暖的、關懷的及情感的,若人無力調整行為去順 從不同角色發送人的期望,就易感受角色衝突。行為基礎衝突的工作因素包括:期望員 工客觀、獨立。家庭因素包括,期望家人溫暖、關心。不過現有文獻對行為基礎衝突的 概念說明不清楚,目前也沒有足夠的實證研究支持其普遍性(陸洛、黃茂丁、高旭繁, 2005)。

知道了造成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矛盾原因後,本研究依據Allen, Herst, Bruck, 和

Sutton (2000) 所整理的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的文獻以及多位探討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

學者的研究,以Allen et al. (2000)的工作相關結果、非工作相關結果與壓力相關結果的 三分類為基礎,歸納出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研究中用來探討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對個 人生活造成影響的變數:

(25)

(1)工作相關結果是指個人的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影響個人的工作表現和知覺等相關的

工作變數,包括:工作滿意(Carlson & Kacmar, 2000)、組織承諾(Kossek & Ozeki, 1999)、 轉職意圖(Kossek & Ozeki, 1999)、曠班(Kossek & Ozeki, 1999)、工作績效(Kossek & Ozeki, 1999) 、 職 業 滿 意 (Parasuraman, Purohit, Godshalk, & Beutell, 1996) 、 職 業 成 功

(Parasuraman, Purohit, Godshalk, & Beutell, 1996)。

(2)非工作相關結果是指個人的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影響個人的家庭表現和知覺等相關

的非工作變數,包括:生活滿意(Carlson & Kacmar, 2000; Kossek & Ozeki, 1998)、婚姻 滿意(Netemeyer, Boles, & McMurrian, 1996)、家庭滿意(Carlson & Kacmar, 2000; Kossek & Ozeki, 1998)、在家的行為和活動(Illies, Johnson, DeRue, & Ilgen, 2007)。早期1980年

的研究發現生活滿意和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是低度相關,但現今卻發現高度工作與家庭 負向外溢和低生活滿意顯著相關,反映出員工有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高度需求(Allen et al., 2000)。

(3)壓力相關結果是指個人的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影響與個人有關的生、心理壓力,包

括:一般心理壓力(Grzywacz, Arcury, Marı´n, Carrillo, Burke, Coates, & Quandt, 2007)、生 理徵狀(Grzywacz et al., 2007)、沮喪(Frone, Russell, & Cooper, 1992;Grzywacz et al., 2007; Hammer, Cullen, Neal, Sinclair, & Shafiro, 2005)、酒精上隱 (Grzywacz & Marks, 2000b)、

耗盡(Kossek & Ozeki, 1999)、工作相關壓力(工作量、工作壓力) (Parasuraman, Greenhaus, and Granrose, 1992)、家庭相關壓力(配偶衝突、孩童照顧) (Parasuraman, Greenhaus, &

(26)

影響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因素不單單只是工作或家庭上的因素,個人特徵如:外

向和神經質的(Grzywacz & Marks, 2000a)、性別(Grzywacz & Marks, 2000a、李秀茹, 2005)、個人對工作與家庭所賦予的價值(Carlson & Kacmar, 2000)…等都會對工作與家庭

的負向外溢產生影響,可以強化或減少負向外溢,進而對個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影響。 Carlson 和 Kacmar (2000)的研究是想知道個人對工作和家庭所賦予的價值對工作與家 庭負向外溢有何影響,,將價值視為調節因子,價值分為:中心(生活中以工作或家庭 為中心的程度,衡量個人價值表現的方法)、優先(人如何給予生活角色優先權,如:待 在公司開會而失去小孩的足球遊戲,在此情況下人是高度商業優先而不是養育子女優 先)、重要性(人在總的自我印象中給定角色的重要性,如:當要求人描述過去幾周發生 在自己身上最重大的事件,人回答工作相關事件最多,工作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向 東南部的政府機構發放1000份問卷,樣本限於已婚或有小孩,最後計有314份,Carlson 和 Kacmar (2000)的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優先之外,中心和重要性確實存在工作與家庭負向外 溢的差異,高工作中心比低工作中心有更高程度的家庭干擾工作,而以家庭為重的會受 到工作領域壓力影響,可見個人價值會影響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程度。而工作與家庭 的正向外溢也和負向外溢相同,亦會受到個人特徵影響(Grzywacz & Marks, 2000a)。

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是基於角色衝突和稀少假說,但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研究 卻常常只採用統計上的變數相關性和線性回歸來探討前因、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和後果 三者間的關係或是加入個人差異變數,然後就確定工作與家庭間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而 Casper, Eby, Bordeaux, Lockwood & Lambert (2007)回顧工作與家庭的研究發現結果常出

(27)

不一致,可能是因為樣本數的多寡、研究的對象不同以及研究的方法不同所引起的,因 此不能僅由變數相關來確定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所以本研究只歸納出過去學者探討 的工作與家庭的前因後果變數各有哪些。另外少有研究直接探討工作與家庭間負面情 緒、價值、技能行為的連結。整合以上的討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將工作與家庭間 的負向外溢分成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細項來探討:: H3: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事件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 H3.1: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情緒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 H3.2: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價值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 H3.3:職業婦女工作中的負面技能行為會負向外溢至家庭中。 H4: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事件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 H4.1: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情緒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 H4.2: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價值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 H4.3:職業婦女家庭中的負面技能行為會負向外溢至工作中。 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處理策略 工作與家庭的研究多專注於引起負向外溢的原因及導致的後果,既然知道工作和家 庭間會產生負向外溢,那麼人如何解決及處理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是值得探討和研 究。Douglas Hall (1972)提出三種因應工作與家庭角色問題的方法:(1) 反應角色行為: 包括計畫、列時間表、組織、努力工作及對工作與家庭角色發送人的要求採取被動及消 極的態度;(2) 個人角色再定義:包括工作與家庭角色的取消、建立優先順序、工作與

(28)

家庭角色需要區隔化及改變個人對工作與家庭角色的態度;(3)結構的角色再定義:包括 從工作與家庭角色組之內及之外取得角色支持,解決工作與家庭角色關係之問題,及改 變工作與家庭角色之社會定義。

透過Baltes 和 Heydens - Gahir (2003)的研究可知道個人的行為對解決工作與家庭

問題是有效的,是Douglas Hall (1972)所提到的反應角色行為及個人角色再定義的部分, Baltes 和 Heydens - Gahir (2003)的研究是想了解個人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工作與家庭負

向外溢的程度,透過三種生活管理策略行為:選擇、最佳化和補償(soc),探討與工作壓 力源、家庭壓力源、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和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的關係。而Soc是依據 下列假設:1.可增加人的資源,感覺增進;2.幫助面對挑戰仍保持運作;3.幫助調節即將 發生的資源損失。選擇的主要焦點在個人確認與設定目標的程度上。選擇的行為策略對 於行為的方向是重要的,因為資源一開始就受限,所以將資源分發導向非隨機方式,而 選擇分成兩種形式︰任選的選擇(當目標選擇被偏好或外部因素引導時,任選的選擇發 生,例如社會規範)和基於損失的選擇(當個人被施壓改變他或她的目標或目標階層時, 基於損失的選擇發生)。最佳化適用於獲得、精煉以及使用達到目標的方法。而補償也 與方法有關,但補償的方法關係到當面對實際或預期資源減少時,想要獲得和使用其它 的方法去保持給定的和想要的作用水準。透過網路來收集樣本,共計有241位參與者符 合已婚或有小孩以及一周至少工作35小時。Soc的衡量是採用P. B. Baltes, Baltes, Freund, 和 Lang (1999) 發展的12個項目,但每個項目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典型的soc行為(我將 所有精力專注在少數事情),另一個是可接受的非soc行為(我將精力分配在許多事情),

(29)

參與者先挑選哪個最能描述他們在工作或家庭中的行為,之後在衡量選擇的行為和自己 的相適度(1=一點點、4 =極度),Baltes and Heydens - Gahir (2003)研究結果顯示採用soc 可以減少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源,依序減少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和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 且控制工時、性別、工作參與、家庭參與、社會支持、管理者支持後仍成立。 Baltes 和 Heydens-Gahir (2003)的研究可以讓我們知道個人行為會影響負向外溢, 甚至人會將自己所擁有的工作或家庭角色取消,即辭去工作(陳怡安,2006),而這是個 人的部分,但是面對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除了自己調整外,還有外部的一些幫助,也 就是 Douglas Hall (1972)所提到的結構的角色再定義。工作與家庭研究大部份關注的是 管理者支持、配偶支持和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關係,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 的研究衡量工作角色壓力源(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角色超載)、家庭角 色壓力源(家庭衝突、父母身份)、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社會支持和幸福(工作滿意、家 庭滿意、生活壓力)間的關係,也探討這些關係的性別差異,但主要是想知道哪些資源 和社會支持型態對於減少工作和家庭領域中感受的壓力所造成的負面結果是更有效或 效果不大,社會支持對幸福是直接、主要影響或是緩衝壓力源和幸福的關係。樣本由東 海岸大學的 MBA 學生組成,必須是已婚和雙方至少一周工作 20 小時,共計有 119 對配 偶參與。社會支持分成來自工作和家庭,工作面的支持包括管理者和同事支持,由 House (1981)所分類的支持 4 形式組成:資訊(意見、資訊和建議)、工具(時間、金錢和精力的 實際幫助)、情緒(同理心、關心、愛和信任)和評價(與自我評估相關的訊息),每個形式 有 2 個次項目,所以工作支持共有 8 個項目,5 點量表(1=幾乎沒有, 5=很多),家庭中配

(30)

偶的支持量表和工作支持量表相同,只是文字有做修改。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的研究結果顯示同一領域的壓力源和幸福的相關性大於跨領域間的關 係,也就是工作與家庭角色壓力源各自分開、主要地和工作滿意及家庭滿意負相關,而 工作角色壓力源與總的生活壓力正相關,女性的家庭壓力源與生活壓力正相關以及男性 的工作家庭衝突與生活壓力正相關;社會支持和幸福的關係也發現相似的結果,工作支 持會增加工作滿意,而配偶支持會增加家庭滿意,雖然男女收到相同程度的配偶支持, 但是配偶支持對家庭滿意的重要性女性大於男性。而壓力源與幸福的關係卻沒有發現社 會支持的緩衝效果,可能是樣本太少導致低統計力且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衡量應該採 工作對家庭及家庭對工作兩種方向最好,而不是混在一起。

接著Daalen, Willemsen, 和 Sanders (2006)的研究擴大樣本及採工作與家庭雙方向負

向外溢,衡量4種社會支持(配偶、親戚朋友、管理者與同事)與時間、壓力基礎的工作對 家庭負向外溢及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的關係,因為行為基礎衝突少有實證研究所以不在 討論內,也探討之間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參與者由2000個荷蘭家庭組成,被要求一星期 內在網路上完成問卷,樣本必須是雙薪家庭,最後的樣本總數是444份。來自配偶及同 事支持是採用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而親戚朋友和管理者支持也 是採用Parasuraman, Greenhaus, 和 Granrose (1992),都是五點量表。Daalen, Willemsen, 和 Sanders (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有更多壓力基礎的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 而配偶和同事支持可以減少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沒有社會支持與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 相關。管理者支持可減少男性時間基礎工作對家庭負向外溢但女性卻增加,同事支持減

(31)

少男性壓力基礎家庭對工作負向外溢,而女性沒有影響。

Parasuraman et al. (1992) 、 Daalen, Willemsen, 和 Sanders (2006) 的研究顯示出社

會支持和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仍是存在不一致的結果,或許不能只是期望別人伸出援 手,自己也要有所行動。工作與家庭負向外溢的解決策略多是探討男女接受社會支持的 差別和社會支持是否會降低工作與家庭的負向外溢,但現今多數女性投入職場,男性要 面對的只是妻子工作後對自己的衝擊,傳統觀念還是認為男性的責任是養家餬口,所以 還是以工作為主,而女性則不同,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一樣要承擔家務,工作只是你的附 屬,重要的是家庭。女性和男性一樣要承擔工作責任,但家庭責任卻比男性大,故而女 性如何解決工作和家庭問題及在其中如何取得平衡是值得再深入探討,且不能只是單單 比較誰的社會支持多,而是真實的求助問題解決的方式,因為有些人是不會求助他人, 那麼它所感受的社會支持相對下較少。 小結 工作與家庭研究的對象可分為3類:職業婦女為主、工作和家庭兼具的男性為主及 雙薪家庭,而雙薪家庭中還包括探討男女的差異。根據文獻可以知道工作和家庭普遍存 在正向外溢和負向外溢,兩者是不互斥的,感受的程度可以都高、都低和一高一低 (Hammer et al., 2005),但工作與家庭的價值與技能行為的正向外溢研究不多,而負向外 溢多是透過工作與家庭變數間的相關性就確定工作與家庭間的負面影響,且變數相關性 常不一致,故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同時有工作和婚姻經驗的職業婦女,根據本研究所設 計的有無工作與家庭的正、負面情緒、價值和技能行為事件的前提下,職業婦女所完成

(32)

的故事內容及對事件的反應來探討工作與家庭間的正、負向外溢以及面對工作與家庭問 題會如何處理。

(33)

第三章 方法 參與者 本研究的參與者為同時有工作和婚姻經驗的職業婦女,參與者被隨機分派至2(事 件範疇:工作、家庭)×3(事件情緒取向:正、負面事件及無事件背景)的實驗情境中, 每個情境20人,故共有120位參與者。參與者的年齡在24~60間(M=37.95,SD=7.85);教 育程度由高中職以下至研究所以上(表3-1)。其中115人已婚(95.80%),5人離婚(4.20%); 有17人沒有小孩(14.20%)、35人有一個小孩(29.20%)、53人有兩個小孩(44.20%)、13人有 三個小孩(10.80%),2人有四個小孩(1.70%),她們之中,112人目前仍在工作(93.30%)、8 人目前停職中(6.70%);她們的年資在半年~33年間(M=11.98,SD=7.49);職業種類相當 多元,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的比例較多,約各為18%(表3-2)。參與者的居住地及工作地點 分布在新竹以北。 表3-1 參與者的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人數 % 高中職以下 30 25.00 專科 32 26.70 大學 52 52.00 研究所以上 6 6.00

(34)

表3-2 參與者工作所屬的產業別 產業別 人數 % 製造業 22 18.30 金融及保險業 7 5.80 教育業 13 10.80 服務業 22 18.30 營造業 2 1.70 公共行政業 20 16.70 批發及零售業 1 0.80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8 6.70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6 5.00 文化與休閒產業 6 5.00 自由業 2 1.70 高科技產業 11 9.20 實驗作業設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故事情境的設計來操弄事件的範疇(工作對家庭、家庭對工 作)、事件的情緒取向(正、負、無)及事件所產生的外溢的種類(情緒、價值、技能行為) 來探討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所可能產生的正向外溢與負向外溢。根據研究中的三個自 變項:事件範疇(工作對家庭、家庭對工作)、事件情緒取向(正、負、無)及外溢種類(情 緒、價值、技能行為),共設計2×3×3個故事情境(附錄ㄧ),其中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 向為組間變項,外溢種類為組內變項,因此,在不同2×3情境中的參與者皆要以隨機的 順序閱讀3篇(情緒、價值、技能行為)故事,並扮演故事中的女主角將故事結局完成,完

(35)

成後評估此事件若發生在她身上時,她的心理反應為何。根據參與者故事完成的內容及 問卷的反應衡量此事件所產生的外溢程度與控制組比較下是正向外溢或負向外溢。 事件範疇的操弄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工作和家庭之間是否存在外溢的關係,所以事件的範疇分成工作 對家庭、家庭對工作兩類。若是工作對家庭的範疇,則參與者閱讀的故事中第一部分描 述工作事件,接下去故事的第二部分會將焦點轉移到下班後的家庭事件上;若事件範疇 是家庭對工作,則故事中第一部分描述ㄧ個家庭事件的發生,接著在故事的第二部分則 將焦點轉移至上班時的工作事件上。故事中工作事件包括及時完成工作受到上司稱讚、 上司注重積效成果…等,家庭事件包括小孩大學指考優異、婆婆注重面子…等,參見附 錄ㄧ。 事件情緒取向的操弄 根據工作與家庭文獻的探討,工作對家庭及家庭對工作的外溢有正向和負向兩種, 故本研究所設計的工作對家庭及家庭對工作事件也分正、負面事件,正面事件對個人而 言是好的,會引起正面的情緒,而負面事件對個人而言則是不好的,會引起負面的情緒。 因此,在故事的第一部分中所操弄的工作或家庭事件的內容又分成正面情緒事件或負面 情緒事件兩類,除了探討正、負面事件是否會造成跨範疇的正、負向外溢,實驗中有一 控制組,在控制組的事件中並不含有第一部分的正、負面事件,只有第二部分的工作或 家庭問題描述,希望透過控制組(無事件發生)及實驗組(正、負面事件發生)的比較來了 解工作與家庭間正、負向外溢的存在。

(36)

外溢種類的操弄

工作與家庭外溢除了具有正、負向情緒特質外,還可細分為3種類外溢的內容:情緒、

價值及技能行為(Lambert, 1990;Edwards & Rothbard, 2000; Hanson, Hammer, & Colton, 2006)。例如:當工作/家庭中發生讓人心情轉變的事件,此心情感受可能擴散至家庭/工 作中,此屬情緒的外溢;另外人在工作上或家庭中可能有遵循或追求某ㄧ價值的必要, 此價值取向可能外溢至另ㄧ生活範疇,此屬價值的外溢;最後,獲得的技能也可能被應 用到另ㄧ範疇中,此屬技能行為的外溢。在故事設計時,第一部分的工作或家庭事件除 了再細分成正面或負面事件外,每ㄧ類事件的內容也進一步再區分成情緒、價值、技能 行為三類,情緒如:小孩指考不理想,導致故事主角心情糟,價值如:婆婆告訴故事主 角得失心不要太重,技能行為如:故事主角在工作上接受同理心訓練,參見附錄ㄧ。 故事完成的內容及自我評估問題事件反應的正、負向外溢的測量 三種不同外溢種類,且不同情緒取向的工作對家庭及家庭對工作事件所產生的正、 負向外溢的衡量是透過開放式的填答方式,先請參與者將未完成的故事完成,然後在每 個故事完成後須填寫ㄧ份自我對於問題事件的反應量表,以衡量此事件對她們所產生的 影響程度,量表中各有5個正、負面反應問項,以七點量表作答(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 表非常同意),參見附錄二。 故事內容分析之信度檢驗 參與者所完成的故事內容的分析歸類參見附錄三,由於探討的是正、負向外溢,所 以每個情境的評斷都有正、負向影響的計分,首先將參與者完成的故事內容作歸類,依

(37)

據情緒(正:心情寬慰;負:心情更糟)、價值(正:注重過程的誠實努力與學習、不計 算成果得失;負:忽略過程的誠實努力與學習、重成果績效)及技能行為(正:同理心、 提供情感支援;負:無同理心、無情感支援) 事件背景的影響,若參與者回答的內容中 沒有任何相關反應則零分,出現一次相關反應則計一分,參與者故事完成中所提到的情 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正、負向影響指標的得點為工作與家庭間的情緒、價值及技能行 為的正、負向影響。在變項歸納與分類的過程中,評分者間信度是從2(事件範疇:工 作、家庭)×3(事件情緒取向:正、負面事件及無事件背景)的實驗情境中隨機抽岀十 份,請另一位研究生進行同樣的內容分析,評分者信度達90.4%。 工作或家庭問題反應量表之效度與信度檢驗 自我評估工作或家庭問題的反應量表依事件內容再分成情緒、價值、技能行為三 種,因此共有六個不同的量表,每個量表的建構效度以因素分析加以檢定,量表的內容 一致信度以 Cronbach α評估,結果分述如下: 家庭問題反應-情緒篇 60位參與者在家庭問題情緒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1~5題的反向題轉為正向 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解釋 了59.3%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負面想法與消極處理,解釋了29.1%的總 變異量,因素二為正面想法與積極處理,解釋了30.2%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主因 素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情緒篇中的家 庭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家庭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Cronbach

(38)

α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alpha値為0.839。 家庭問題反應-價值篇 60 位參與者在家庭問題價值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 1~5 題的反向題轉為正向 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解釋 了 52.8%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負面想法與消極處理,解釋了 26.7%的 總變異量,因素二為正面想法與積極處理,解釋了 26.1%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主 因素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價值篇中的 家庭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家庭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 Cronbach α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 alpha 値為 0.799。 家庭問題反應-技能行為篇 60 位參與者在家庭問題技能行為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 1~5 題的反向題轉為 正向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 解釋了 65.5%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感到困擾但可處理,解釋了 38.7% 的總變異量,因素二為正面想法與積極處理,解釋了 26.8%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 主因素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技能行為 篇中的家庭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家庭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 Cronbach α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 alpha 値為 0.884。 工作問題反應-情緒篇 60 位參與者在工作問題情緒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 1~5 題的反向題轉為正向

(39)

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解釋 了 61.9%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負面想法與消極處理,解釋了 31.2%的 總變異量,因素二為正面想法與積極處理,解釋了 30.7%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主 因素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情緒篇中的 工作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工作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 Cronbach α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 alpha 値為 0.828。 工作問題反應-價值篇 60 位參與者在工作問題價值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 1~5 題的反向題轉為正向 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解釋 了 52.9%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感到困擾但可學習,解釋了 32.3%的總 變異量,因素二為不想面對但可處理,解釋了 30.6%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主因素 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價值篇中的工作 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工作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 Cronbach α 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 alpha 値為 0.799。 工作問題反應-技能行為篇 60位參與者在工作問題技能行為篇中十個問項的反應,先將第1~5題的反向題轉為 正向計分後,使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附錄四),十個問項萃取出兩個成份,共 解釋了64.1%總變異量,最大變異法轉軸後因素ㄧ為負面想法與消極處理,解釋了37.1 的總變異量,因素二為正面想法與積極處理,解釋了27.0%的總變異量,由於各問項與

(40)

主因素皆呈現正向關係,故可將十題加總,加總後的分數代表參與者評量自己技能行為 篇中的工作問題正面反應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對工作問題的正面反應程度越高。而以 Cronbach α估計題目間內部信度的結果是alpha値為0.860。 實驗流程 實驗採一對一的方式進行,以隨機的方式將參與者分派至2(事件範疇:工作對家庭、 家庭對工作)×3(事件情緒取向:正、負面事件及無事件背景)六種實驗情境中的一種, 在說明完實驗程序後,以隨機的順序給與參與者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三者之ㄧ的故事 情境,請她們以自己是情境主角的身分仔細閱讀後,將故事結局完成後,接著進行10題 的反應評量,共重覆三次。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三個故事的情境皆完成後,請參與者 填寫個人資料(附錄五),完成個人資料後即結束實驗。實驗組整個實驗所需時間大約 30~40分鐘,控制組所需時間大約15~25分鐘。整個實驗流程如圖3-1。

(41)

參與者閱讀指導語並說明實驗流程 圖3-1 本研究實驗流程 參與者隨機分派至6種實驗情境後 隨機閱讀3種故事情境之一 重覆3次 參與者完成故事及評價工作/家庭問題反應量表 參與者填寫個人資料 實驗結束,致贈禮物

(42)

第四章 結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 120 位 24~60 歲的職業婦女探討工作或家庭中發生的正、負事 件對另一範疇中的事件是否會產生外溢(學習轉移)的現象,其中工作或家庭中的正、負 事件又分成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三類,我們預測工作與家庭間存在情緒、價值及技能 行為的正、負向外溢。正、負向外溢的應變數的衡量分別由參與者對於問題事件反應的 評量分數及參與者的書面反應的內容分析結果來評量,另外還有分析參與者的工作/家庭 問題處理法是否有動用家庭/工作中的相關資源。 自我評估問題事件反應的評量分數分析 依據參與者在工作與家庭中出現正、負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事件之後,參與者 在問卷上所反應的分數來評估正、負向外溢的程度,若在正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 分數較控制組高,則視為正向外溢,若在負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分數較控制組 低,則視為負向外溢。而各量表問項與主因素皆呈正向關係,故各自將工作或家庭問題 反應量表加總,加總後的「情緒」、「價值」及「技能行為」的總分為組內變數,代表 參與者對問題的正向反應的程度,事件範疇(工作對家庭、家庭對工作)及事件情緒取向 (正面、負面、無)為組間變數,進行3(外溢種類) × 2(事件範疇) ×3(事件情緒取向)的重複 量數變異數分析,而Box多變量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結果發現p<0.05(表4-1),達到顯著水 準,違反同質性檢定,故以Huynh-Feldt修正自由度,且以Bonferroni進行事先規劃的平 均數比較,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結果(表4-2) 發現整體而言事件情緒取向的主效果顯 著,外溢種類與事件範疇交互效果顯著、外溢種類與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效果

(43)

也顯著,而其他的效果皆不顯著。 表4-1 共變量矩陣等式的Box檢定 Box's M 50.970 F 檢定 1.584 分子自由度 30 分母自由度 29370.068 顯著性 .022 表4-2 工作與家庭正面反應程度的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源 df SS MS F 組間變異 事件範疇 1 401.111 401.111 2.621 事件情緒取向 2 1011.467 505.733 3.305 * 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向 2 52.422 26.211 0.171 誤差 1 114 17444.330 153.020 組內變異 外溢種類 2 142.067 71.033 1.774 外溢種類*事件範疇 2 932.156 466.078 11.640 *** 外溢種類*事件情緒取向 4 818.067 204.517 5.108 ** 外溢種類*事件型態*事件情緒取向 4 643.411 160.853 4.017 ** 誤差 2(外溢) 228 9128.967 40.039 * p < .005,**p<0.01,***p<0.001 事件情緒取向的主效果。正面事件(M=52.033 SE=1.129)產生的正向反應較無事件發 生(M=48.6SE=1.129)高,顯示正面事件會帶來正向外溢、負面事件(M=48.367SE=1.129)

(44)

作對家庭或家庭對工作,ㄧ個領域中的正面事件會轉移至另一領域中,產生正向外溢, 但負面事件不會有負向外溢。 事件範疇與外溢種類的交互效果 。結果發現參與者對工作中的情緒事件(M=52.65SE=1.072)比家庭中的情緒事件(M=48.05SE=1.072)有顯著較高的正向反應,顯示工作 中情緒的正向外溢比家庭中情緒的正向外溢強。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情緒 價值 技能行為 外溢種類 正 向 反 應 工作 家庭 圖4-1 事件範疇與外溢種類的交互作用圖 事件情緒取向與外溢種類的交互效果。多重比較後發現參與者只對正面事件所產生的情 緒有較高的正向反應(M=54.175SE=1.313),與控制組(M = 50.225SE = 1.313)差異顯 著(圖4-2),顯示正面的情緒可以產生正向的外溢,負面事件則沒有任何負向外溢。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情緒 價值 技能行為 外溢種類 正 向 反 應 正 負 無

(45)

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向與外溢種類的交互效果。三者的交互作用中發現工作中的正面 情緒(M=58.45SE=1.856)所產生的正向反應最高,而對家庭中的負面價值 (M=43.75SE=1.932)所產生的正向反應最低,因為本研究的焦點是比較工作對家庭及家庭對工作 是否存在正、負向外溢,故下面將三種外溢種類分開檢定,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向與 外溢種類的交互圖也將各自圖示,比較工作中的正、負面事件對家庭產生的外溢,家庭 中的正、負面事件對工作所產生的外溢。 情緒的外溢分析 在不同事件範疇及情緒取向的情境下,參與者對情緒的正向反應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列於表4-3,在正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分數較控制組高,則視為正向外溢,若在 負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分數較控制組低,則視為負向外溢。以事件範疇、事件情 緒取向當作自變數,情緒的正面反應問題程度為應變數作2(事件範疇) x 3(事件情緒取向) 的變異數分析(表4-4),結果顯示事件範疇、事件情緒取向的主效果顯著,但兩者無交互 作用。 事件範疇的主效果。工作事件對家庭問題所產生的正向影響(M = 52.65SE=1.072)顯著 高於家庭中的情緒事件對工作問題的正向影響(M = 48.05SE=1.072)。 事件情緒取向的主效果 。參與者在正面情緒事件下的正向反應程度(M = 54.175SE=1.313 )高於控制組(M = 50.225SE=1.313),即出現正向外溢。但是控制組及負面事 件(M = 46.65SE=1.313)的差異僅接近顯著,沒有負向外溢,此結果顯示不論是工作對 家庭對家庭對工作,ㄧ個領域中的正面情緒事件會轉移至另一領域中,產生正向外溢,

(46)

但負面情緒事件不會有負向外溢。。 事件範疇與情緒取向的交互效果。事件範疇和情緒取向沒有交互效果(圖4-3)。 表4-3 情緒外溢-正向反應程度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事件範疇 事件情緒取向 平均數 標準差 個數 工作 正 58.450 6.778 20 負 47.150 7.686 20 無 52.350 7.198 20 總和 52.650 8.496 60 家庭 正 49.900 8.693 20 負 46.150 10.444 20 無 48.100 8.484 20 總和 48.050 9.221 60 總和 正 54.175 8.828 40 負 46.650 9.065 40 無 50.225 8.059 40 總和 50.350 9.126 120 表4-4 情緒外溢-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對正向反應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SV SS DF MS F 事件範疇 634.800 1 634.800 9.211 ** 事件情緒取向 1133.450 2 566.725 8.224 *** 型態 * 情緒取向 286.850 2 143.425 2.081 誤差 7856.200 114 68.914 * p < .05,**p<0.01,***p<0.001

(47)

情緒 0 20 40 60 80 正 負 無 事件情緒取向 正 向 反 應 工作對家庭 家庭對工作 圖4-3 事件範疇與事件情緒取向的交互作用圖 價值的外溢分析 在不同事件範疇及情緒取向的情境下,參與者對價值的正向反應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列於表4-5,在正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分數較控制組高,則視為正向外溢,若在 負面事件中觀察到的正向反應分數較控制組低,則視為負向外溢。以事件範疇、事件情 緒取向當作自變數,價值的正向反應程度為應變數作2(事件範疇) x 3(事件情緒取向)的 變 異 數 分 析 , 誤 差 變 異 量 的 Levene 檢 定 結 果 發 現 違 反 同 質 性 檢 定 (p<0.05) , 故 以 Bonferroni修正及進行事先規劃的平均數比較,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4-6)顯示結果僅事 件範疇的主效果顯著,其他效果皆不顯著。 事件範疇的主效果。工作事件對家庭問題所產生的正向影響(M = 51.9SE=1.115)顯著 高於家庭中的情緒事件對工作問題的正向影響(M = 47.733SE=1.115)。 事件範疇與情緒取向的交互效果。事件範疇和情緒取向的交互效果接近顯著(圖4-4),在 工作/家庭中的價值觀,不論是正、負面對家庭/工作中的價值觀所產生的正向影響差異

數據

表 4-27  不同分析法的假說結果  假說  事件反應 分析  故事內容分析  正向影響  負向影響 H1: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事件會正向外溢至家  庭中。        H1.1: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情緒會正向外溢 至家庭中。  正向外溢  正向外溢  沒有影響       H1.2: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價值會正向外溢 至家庭中。  沒有影響  正向外溢  沒有影響    H1.3:職業婦女工作中的正面技能行為會正向 外溢至家庭中。  沒有影響  正向外溢  沒有影響 H2:職業婦女家庭中的正面事件會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九、本月份熱門職缺排名部分,名次差超過 10 名以上熱門職業有 5 項;就雇主提供工作 機會熱門職缺比對求職者希望工作前 20

九、本月份熱門職缺排名部分,名次差超過 10 名以上熱門職業有 3 項;就雇主提供工作 機會熱門職缺比對求職者希望工作前 20

4.促進部分工時勞工受到公平對待:日本在 2008 年共有 1407 萬人從事部分 工時,約占全體勞工的 26.1%。而這些部分工時勞工不僅是補充角色,更承擔職 務責任,其付出卻未被等量對待。因此,2008

當地主管機關對期 滿續聘之雇主實施前項 規定檢查時,應以外國 人最近一次經其本國主 管部門驗證之外國人入 國工作費用及工資切結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7.工作能力 4.希望做什麼職類的工作?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6.工作興趣/期待 5.希望在哪裡工作?

表九 : 按職業、行業及性別統計之本地及外地全職有薪酬員工十二月份平均薪酬 - 不包括雙糧、年終賞金、花紅及其他同類獎金 Quadro 9 - Remunerações médias, relativas ao mês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一○二年度.. 機關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