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緣起

劉金墻,一位在1930 年代赴日學習爵士音樂的臺灣人,是目前發現臺灣本土早期

的爵士樂先鋒。由劉金墻家族所保 其私藏樂譜與相關照片,在2015 由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以下簡稱民音所)的畢業校友顏翩翩引薦,透過劉金墻外孫女陳

玫熹的協助,這批紙張泛黃的珍貴樂譜史料得以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

心(以下簡稱數位中心)進行數位化工作。過程中,有請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民俗中心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檔案研究員葉娜博士指導並說明音樂史料

檔案的保 方式,其中樂譜的年代分類、分譜清單及樂譜和照片的數位化工作由顏翩翩

完成,而我只從旁協助少的樂譜數位化工作。

在此批資料進入數位中心前,於相關書籍和研究中都不曾聽聞劉金墻的相關資料,

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要回憶一個人,或重新認識一位已經不 在的人,有許多方式。

有的透過紙本文 、有的透過口傳、有的透過歷史影音紀錄。回想起大學時期教授藝術

史的老師曾有言:「不同於歷史學的研究,藝術史是透物見人」。或許從事民族音樂學的

研究也是如此,只是民族音樂學所透的「物」為樂譜、音樂、文獻及口述史料,而非古

物及藝術品。然而不論歷史學者、藝術史學者、音樂學者或民族音樂學者,這些人都試

圖以自己的方式,認識並歸納世界的樣貌,無論是有形,或是無形。

2

就讀民音所多媒體應用組的我,想嘗試將多媒體聲音製作應用於民族音樂學門領域

的可能性。這份製作無法說是一份研究,但透過史料爬梳與整理,並以劉金墻所留下的

珍貴樂譜和照片為「物」,希望能「透物見人」,試圖將此專輯作為對樂譜史料的回應。

本論文製作以實作性質為主,討論範圍侷限在專輯概念、曲目挑選及聲音製作,不

包含專輯包裝設計。內容主要可分為三部份,第一部分是專輯製作理念;第二部分是錄

音事前規劃;第三部分說明實際執行錄音製作時所遇到的情況與各種測試和調整,最後

依據成品內容,並對應專輯概念,做最後修改與調整。本製作希望以劉金墻和其留下的

樂譜與照片資料為基底,透過文獻資料理解日治時期劉金墻接觸爵士樂之可能原因,以

此為養分,實際製作一張以「尋根與致敬」為核心理念的爵士樂演奏專輯,以現今爵士

音樂家的詮釋方式回應劉金墻私藏樂譜,也同時回應當時流行的音樂,透過音樂連結相

隔數十年的臺灣爵士音樂家,向劉金墻致敬,並追憶探尋爵士樂在臺萌芽的美好年代。

實際執行此專輯錄音製作前,必須先構思此專輯的架構及故事性,接著以專輯核心

理念為出發點,決定樂團編制、從劉金墻的藏譜中選曲、整理編寫樂譜並思考專輯曲目

順序。因大部份的藏譜為大樂團編制,挑選的曲目須重新整理編寫成音樂家可以直接演

奏的版本,現場再由音樂家將已整理好的樂譜重新編曲演譯。挑選曲目並整理完樂譜後,

需要預先設想錄音的方式,本製作將以不同年代的錄音為參考,並思索不同錄音方式所

3

隱含的意義,對應專輯核心理念,進而決定錄音方式。錄製後需透過混音和母帶製作程

序,將錄音檔案製作成成品規格,過程中會測試不同器材、線材及軟體設定,本文將會

說明各種不同設定與器材使用所達到的效果,及最後選擇的依據。希望此論文製作可在

探尋臺灣爵士樂根源的同時,也能夠透過現今音樂家與過往樂譜曲目的互動,同時傳承、

創新與延續。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