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的財政政策個案-羅斯福新政分析

1929 年經濟大蕭條不僅是一次浩劫,也是一項挑戰,是全球性的一次 經濟危機,有關其原因,錯綜複雜,挽救之道亦困難重重;美國在面對金 融風暴,經濟萎縮,百業蕭條,百姓流離失所之際,如何重振、重建美國 繁榮,再再考驗胡佛總統的智慧,他試圖以「政治工程師」(Engineer in Politics)的形象,領導美國,但終其任內,美國的不景氣並未走出陰霾。

新政是一帖猛藥,希望刺激美國經濟由谷底攀升,恢復榮景。美國歷 史上有兩位羅斯福總統,老羅斯福主政稱為「公政」,小羅斯福施政名為

「新政」,新政不同於公政在其手段,新政立基於聯邦集權,希望經由政 府強力干預,力挽狂瀾,解決危機。小羅斯福之新政多憑藉其個人魅力,

就職之初,透過爐邊談話,安撫民心,他的名言「恐懼來自恐懼自身」29, 一時之間傳誦全美。本章將敘述新政之源起、發展、經過及其對美國之影 響以及凱因斯與羅斯福新政的關聯。

第 4.1 節 新政的由來

4.1.1 大蕭條前之美國

20 年代美國人沐浴在繁囂的榮景中。追求富裕享受奢華生活成為人生 的目標,胡佛於 1928 年在美國人憧憬與期盼中入主白宮,當時之競選演 說詞中說明「…真正的自由主義之尋求合法的自由,首先在於確信如無自 由則其他一切幸福與利益之追求均屬徒然。這一信仰乃是美國的一切的進 步之根源,無論其為政治的或經濟的。自由主義是一股真正的精神力量,

來自一種深刻的了解,認定如果要保持政治自由,即不可犧牲經濟自由。

縱然政府指導商業可以給我們更多的效能,不是較少的效力,我們對此種 指導之根本的反對依然不能改變或讓步。因為它會增加弊端與腐化,而不

29林立樹(1999);頁 379。

會減少。它會傷損領袖精神的進展。它會使我們人民的精神力量陷於癱 瘓。它會消滅平等與機會。它會使自由與進步的精神趨於枯萎。主要是為 了這些理由,我們必須反對它。」30。他服膺美國體制中之個人主義,認 為美國繁榮之原因有三:自治政府(Self-government)、個人自由(Individual Freedom)及機會均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反對家長政治(Paternalism)

及國家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的治國理念,主張政府在國家經濟事務 中應扮演裁判而非球員的角色。國家的功能為保護自然資源、防洪、研究 科學,但不得侵犯企業,危害民主。31

20 年代農人處境並未隨社會繁榮提昇,反而堪虞,急待援助。胡佛總 統於 1929 年 4 月召開國會特別會議,透過立法協助農人,農人團體要求 聯邦政府購買多餘農產品,並銷售海外,胡佛總統反對,堅持「任何政府 不得買賣或控制農產品價格」。僅同意政府協助農人籌組機構,有效銷售 產品,獲取資源。國會根據胡佛總統態度通過 1929 年農業市場法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ct),設立聯邦農業局(Federal Farm Board),撥 款 5 億元協助既有各農人組織並鼓勵成立農人合作機構(Farmer

Cooperatives),如全國家畜市場協會(National Livestock Marketing Association)及美國棉花合作協會(American Cotton Cooperative

Association),農業局貸款這些機構,以便穩定市場買賣價格,但儘管其如 何積極挽救農人困境,情勢未獲改善,反而每況愈下,陷入谷底。

從 1925 至 1929 年,紐約證券交易所顯示的證券市場金額增加一倍以 上,大約由 80 億美元至 180 億美元。證券上揚拜投機客之賜,股票投資 人多採融資融券方式,買方僅支付股票總價中少部分金額,其餘向證券商 融貸,這種融貸稱為信用額用,買方在賣方提出要求時,得償還,其風險 為一旦股價下跌,投資人將斷頭。少數銀行、證券商、經濟學者對股市未 來憂心忡忡,但大多數人則陶醉在樂觀的前景,連胡佛總統也一改緘默地 表示,看不出證券融資有什麼問題,在官方縱容、百姓投資情形下,股市

30楊宗翰(1970);頁 191-192。

發燒居高不下,1929 年 9 月,股市浮現危機,10 月崩盤,至 11 月中旬股 價滑落一半,投資人損失約 300 億美元,相當一次大戰美國花費,散戶傾 家蕩產,有人自殺,負債人到處可見,股市崩盤爆發 1929 年經濟大蕭條。

32

4.1.2 大蕭條的成因

1929 年經濟大蕭條肇因於股市投機不當所致,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 發方得以紓困。有關大蕭條的成因,茲說明如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

經濟大蕭條並非美國僅有,是全球性的現象。一次大戰摧毀歐洲各國 的工業,為重建家園,大肆向國內國外舉債,影響全球國際貿易正常發展,

舉債國為了償債,不得不設法少買多賣,提高關稅,限制輸入。戰後美國 因借貸外國而主導世界貿易,一旦債務國無力清償,美國即面臨貿易萎縮。

(二)農業低迷

農業長期積弱不振腐蝕美國經濟發展,農人無力購買工業產品導致工 廠生產力無法提昇,工人無法充分就業,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貸款則更 加不易,銀行業不敢貿然接受農人抵押品,擔心有去無回,影響了經濟力 的上揚。

(三)生產過剩,消費不足

新生產工具應世提升了工業生產能力,減少人力需求。1920 年代美國 市場貨品充斥,乏人問津,雖然分期付款方式,讓消費者付清頭期款後即 可取貨,以後再逐期攤還所剩款項,一時解決了購買者的壓力,但至 1920 年代後期,消費者因此積欠大筆債務大有人在,影響了未來的購買能力。

(四)證券投機

股市震盪並非造成大蕭條原因,但卻惡化了經濟的發展,股市吸收了 數十億美元游資,由投資生產轉為股票炒作,特別是投注一些爛股,純然 是種浪費,當股市崩盤,投資人急需現金週轉,美歐地區皆然,一時之間,

32林立樹(1999);頁 364-365。

天地變色,群情譁然,金融失序,全美籠罩悲觀愁緒中。

(五)政府失策

發生經濟大蕭條,經濟失策責無旁貸,難辭其咎,哈定與柯立芝兩位 總統堅持催收戰債,並提高關稅,嚴重妨礙國際貿易,加速經濟蕭條,尤 其是當不景氣降臨之際,政府無法遏止股市的炒作。

(六)經濟惡性循環

不景氣一發生,似同江河下洩,一發不可收拾,原先抵押貸款購物買 車的消費者,或是股市的投機客,不再添購奢侈品如收音機之類,影響相 關產業,失業工人顯著增加,抵押貸款延付情形嚴重,破產、倒債處處可 見,銀行關閉,形同骨牌,一蹶不振。33

4.1.3 胡佛對策

美國人慣將不景氣視為一場風暴,一種季節性現象,任其自然消失,

然而 1929 年大蕭條則不然,它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嚴重的不景氣,迫使聯 邦政府不得不採取對策解決。當股市崩盤後,胡佛總統立即邀集工業、金 融、勞工領袖謀求解救之道,不希望由政府主導,要求勞工領袖不再提出 加薪,工廠老闆不得解僱工人,銀行家繼續融資貸款。胡佛日以繼夜,不 辭辛苦,與不景氣搏鬥,並以樂觀口吻,激勵美國人恢復信心,仍事倍功 半,事與願違,其名言「繁榮就在旁邊」(Prosperity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也成為民間流傳的笑話。但政治是冷酷無情,雖然他才識過人,

熱心從政,但政治經驗不足,影響與國會、民眾往來,不知如何爭取民意,

只要蕭條依舊,胡佛即難逃公審、譴責,於是在 1930 年選舉,民主黨在 參眾兩院明顯斬獲,其處境更加艱難。

當時胡佛主要措施,茲分述如下:

(一)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

胡佛對國會影響力有限,尤其在稅收方面,就任之際,希望將某些

33林立樹(1999);頁 365-367。

農產品進口關稅提高,但國會內之多數共和黨議員與部份民主黨員合作,

藉機要求同時提高其他物品關稅,以免外國競爭。1930 年國會通過斯穆特 -霍利關稅(Smoot-Hawley Tariff,1930),不僅提高農產品,也提高 925 種 製造品關稅率,並送總統簽署。一仟多名經濟學者聯合勸阻,他們認為此 案通過將導致物價上揚,外銷市場萎縮,破壞涉外關係,保守派報紙如美 國銀行協會及製造商更挺身反對,但是胡佛考量,他明白一意孤行將自絕 於政黨同僚之外,雙方經過妥協,國會另提出法案附加條款,設立關稅委 員會,決定稅率增減,胡佛簽字,希望藉此擺脫國會制定關稅的權力。斯 穆特-霍利關稅法案通過不到一年,全球 25 國立法限制輸入美國貨品以為 報復,影響美國外貿急遽下滑。

(二)設立農業局

不景氣襲擊美國,農人受創最深。由 1929 年至 1932 年農人收入銳 減逾半,債務纏身。胡佛反對由政府固定農價,但不反對設立農業局(Farm Board),採購剩糧,穩定棉花小麥價格。農業局也試圖說服農人減產,但 效果不大,政府採購農產品,刺激價格短暫回升,但農人危機心理未除,

擔心政府高價出貨,紛紛殺出,導致農價更形滑落。1931 年農業局損失 2 億元,決定停止收購政策。

(三)增加聯邦支出

胡佛採用聯邦融資方式刺激繁榮,增加修路、填土、築壩等支出,

為工人提供就業機會,並要求國會設置 12 個聯邦住宅貸款銀行(Federal Home Loan Banks),提供低利貸款給建商蓋房子,刺激建築業復甦,此外,

亦請國會設立重建金融公司(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資金 20 億元,由 1932 年開始營運,提供各地方政府、企業、銀行貸款,其想法 是經由借貸,帶動貿易。但金融公司傾向貸款收益成效較快的計畫如築 路、修橋等,對於修建運動場、學校及市政大廳等則興趣缺缺。胡佛拒絕 政府直接救濟失業人口,認為此舉有損個人自尊,傷害私人慈善,並破壞 美國由地方照顧急難的傳統。反對採用社會主義挽救危機,認為如此將破

壞美國人的企業主動精神,因此他否決了由政府出資在田納西河築壩、供 電的田納西河(Tennessee R.)流域計畫。34

總之,胡佛面對大蕭條所秉持的理念是「自力更生」,但是美國經

總之,胡佛面對大蕭條所秉持的理念是「自力更生」,但是美國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