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聲調錯誤類型分析

在文檔中 台語聲調錯誤研究 (頁 36-42)

第四章 從聲調錯誤看聲調共性

4.1 聲調錯誤梗概

4.1.2 聲調錯誤類型分析

這一小節介紹「方向性語誤」(directionality of error)及「方式語誤」(type of error)等 九類聲調錯誤類型。方向性的錯誤是指錯誤聲調與來源聲調之間的關聯呈現出往前、往 後或雙向的替代,而方式的聲調錯誤是指替代、省略、增音或融合等的錯誤。每一類型 的範例裡,第一列是元音輔音層面、第二列是詞彙的預期聲調、第三列是實際發生錯誤 的聲調層面。例句二十至二十二是和方向性相關的聲調錯誤;例二十三至二十七則是和 方式相關的聲調錯誤。(I 代表預期話語(intended utterance)、E 代表錯誤話語(erroneous utterance)、畫底線代表目標聲調(target tone)、粗體字代表錯誤來源(source tone)而 錯誤聲調(erroneous tone)則以粗體畫底線來標示)

(一)逆向同化(Anticipation)

15 最後這個百分比顯示聲調錯誤在整個資料庫中所佔的比例。 (N=1887)

第一類聲調錯誤是逆向同化,此種語誤類型是指一個特定音節的目標聲調,受到後 面隨之而來的音節的聲調影響,產生聲調替代。所以,目標聲調的語序 1234 便產生 1334 這樣的錯誤,像例句(20a)到(20c)。(20a)中的 [kuan] (管)的底層聲調為 [53],

在變調行為後,預計應該連到目標聲調 [55],但這個目標聲調卻被後一個音節 [t’e33]

(提)所替代,因而產生錯誤的表層音節 [kuan33]。[t’e33]就成為來源聲調。前置替代不 限於緊鄰的音節,(20b)和(20c)音節的目標聲調分別被後面第二及第三音節的聲調 所取代。

(20)

a. gua put kuan t'e mia sia mi la

I: [55 5 55 33 33 55 55 33]

E: [33]

「 我 不 管 提 名 什 麼人」

b. bin tui e k'o tia

I: [21 53 21 55 21]

E: [55]

「面對的苦痛」

c. ai ti ki tso kiam tsa I: [53 21 13 53 55 55]

E: [55]

「要定期做檢查」

(二)順向同化(Perseveration)

順向語誤的產生與例二十呈現出相反方向,亦即,一個特定音節的目標聲調被前面 音節的聲調所替代,所以如果預計的聲調語序是 1234,會因為錯誤變成 1224,像例句(21a)

到(21c)。同樣的,這三個例子顯示置換的音節數不限於鄰近的音節,可以是前一個音 節、前二個音節或前三個音節。

(21)

a. tsa bo la

I: [33 55 13]

E: [33]

「查某人」

b. gua tsim ma e ta pau io

I: [55 55 53 33 53 33 13]

E: [53]

「 我 現 在 可 以 包 容」

c. ti liau ka i au I: [21 33 53 55 33]

E: [21]

「治療到以後」

(三)雙向同化(A/P,anticipation/perseveration)

這一類的聲調錯誤顯示聲調錯誤的來源可能是該音節的前或後面音節所帶的聲調,

像例二十二所示,[tsio](眾)的錯誤來源可能是前一個音節或是後一個音節,因此標記 為「雙向同化」這個類別,這類的聲誤也見於韻母的錯誤,並非是聲調錯誤的特殊現象。

(22)

t'ia tsio pi iu I: [ 33 53 33 53]

E: [33]

「聽眾朋友」

(四)調素刪除(Deletion)

調素刪除現象指的是原本一個帶舒聲調的音節,由於輔音韻尾的插入,而使音節聲 調變為一個入聲調的形式。

(23)

I: guan21 i53 lai33 tau33 zip3 願 意 來 投 入 E: guan21 ik3

(五)調素插入(Insertion)

相對的,調素插入現象則是指原本是入聲調的音節,由於輔音韻尾丟失,而使得音 節聲調變為舒聲調的形式。16

(24)

I: siau33 hua53 ki53 kuan55 ua3 p'uat5 hua21 消 化 器 官 活 潑 化 E: ua3 p'ua53 hua21

(六)聲調穩定性(Tonal Stability)

聲調穩定性這個觀念最早出現在Goldsmith(1976),此現象是指在聲調語言中,與 聲調相連的元音被取消或變為滑音,而聲調卻被保留下來的現象,所以原先預定的聲調 語序 123 還是維持 123。在(25a)這個例子裡, [ts'i] (清)的底層聲調為 [55],在變 調行為後,預計應該連到目標聲調 [33],然而在音韻過程裡,這個目標音節被後一個音 節 [ts'e] (醒)所替代,因此應預計會是整個音節(聲韻調)的替代,有趣的是,這個音 節保留了目標聲調 [33] ,因而產生錯誤的表層音節 [ts'e33]。

16 舒促音節互換致使調素增減關係到聲調內部是一整體單位,或是連續的平調所組合而成的,相關文獻可

參照Woo(1969)、Duanmu(1990)及 Wan(1999),關於台語的聲調是否是一個整體單位或是連續的 平調組成,尚待更多語料分析才能得知,目前暫不討論。

(25)

a. I: ka33 ki21 ts'i33 ts'e53 tsit3 le21 自 己 清 醒 一 下 E: ka33 ki21 ts'e33

b. I: sio33 kuan55 tan33 ui33 相 關 單 位 E: sio33 tan55

c. tui53 li53 e33 sin33 t'e55 sio33 I: 對 你 e 身 體 上 E: tui53 li53 e33 sin33 sio55

(七)過度變調及未變調(Over/underapplication of sandhi rules)

接下來的二種聲調錯誤有別於方向性的錯誤。第三章曾介紹台語的七個單字調會對 應(mapping)到五個連讀調,如果一個底層音節的尾字音節沒有保持單字調,這種情形 稱之為過度變調;相對的,非尾字音節仍維持單字調則是違反了變調規則,稱之為未變 調的聲調錯誤。若以英文字母 T 代表單字調,其相對的連讀調為t,則 T 與 t 的互變就表 示了過度變調和未變調的關係。(26a)和(26b)是兩個過度變調的例子,而(26c)是 未變調的例子。特別注意到(26a)本身就是一個名詞組,按照最大投射理論預測其變調 範疇,只有尾字音節保持單字調,實際上這個例子包含兩個變調範疇。數字 [14] 自成 一個變調範疇,而後面的 [點 79%] 形成另一個變調範疇。這是因為「節奏效應」(rhythmic effect)的關係所引起。在讀台語的數字時,節奏效應便會顯現其中,說話者大多會將雙 音節視為一個變調範疇,17因此在第一個雙音節數字 [14] 應該在尾字音節保持單字調,

但卻因變調造成語誤。

17 關於「韻律效用」(Rhythmic effect) 的討論, 請見 Chen(2000)。

(26)

a. I: [[tsap3 si21#] tiam55 ts'it5 kiu55 p'a55#]

14.79%

E: [tsap3 si53 tiam55 ts'it5 kiu55 p'a55#]

b. I: [[a33 sa53#] [li55 kui55 hue21#] a#]

阿 桑, 你 幾 歲 矣?

E: [kui55 hue53 ]

c. I: [[sio21 t'i55] [su53] [lan55 [e33 hok5 k'i21]]]

上 天 賜 咱 e 福 氣 E: [[sio21 t'i55] su21 #]

(八)連併(Contraction)

在音節連併的過程當中,也會牽涉到聲調變化,如果是一般常見的音節連併,例如

「起來」/k’ia53/等詞,不列入錯誤語料,本文討論的是連併後造成語意不明,主持人自 我糾正的連併形式,如例二十七所示。18

(27)

a. I: pi55 tsi33 hue13 比前回

E: pi33

b. I: pua21 nua55 liau53 u21 kau21 ……了有夠(廝混熟了)

E: niau55

18 關於音節連併時聲調的運作規律,Chung(1996)主張是由邊緣調素(edge toneme)連併,而 Hsiao(2002)

以對應理論(Correspondence Theory)並考慮時長的因素,認為在不違反 OCP 的原則下,來源音節的聲 調會保留在音節縮減後;由於目前收集到的連併語料不足,本文暫不討論這個議題。

(九)異化(Dssimilatory)

在文檔中 台語聲調錯誤研究 (頁 36-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