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平板電腦應用於自閉症溝通 成效

Lorah 等人(2013)認為溝通障礙者 使用 iPad 作為 SGD 比使用圖片交換的筆 記型電腦更為正常化 (normalizing),且較 少被社會大眾貼上異常的標籤,此外,iPad 是一種常見的、令人渴望得到的消費性產 品,兒童若在自然環境下使用 iPad 作為 SGD 可能會受到同儕的羨慕,且 iPad 在 語音輸出方面沒有特定的方向性,溝通夥 伴在溝通互動前不須先經過溝通訓練即可 與 自 閉 症 患 者 進 行 溝 通 。 已 有 研 究 證 實 iPods、iPod Touch、iPhone 手機和 iPads 能成功地幫助發展障礙的人在學業、溝通、

就業、休閒技能方面來使用 (Kagohara et al., 2013) 。 最 近 的 調 查 指 出 , 大 部 分 (68%~73%) 使用 iPod 或 iPad 作為的 AAC 的人,是由家長/家庭購買 APP。然而以消 費者為導向的服務模式的手持多媒體裝置,

其可攜性、易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且普及的 特性已開始對使用 AAC 的自閉症患者有 了 潛 在 的 轉 變 (McNaughton & Light, 2013)。

根據馬來 西 亞國家自 閉 症協會 (The National Autism Society of Malaysia, 簡 稱 NASOM) 對一些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 觀察,指出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很容易著迷 於平板電腦,即便是他們第一次使用平板 電腦 (Diyanah & Salam, 2013)。此外,自 閉症使用 iPad 和互動電子書作為教材的

70 特殊教育發展期刊

閱讀理解成效比傳統書籍的表現上更佳,

研究顯示自閉症學生使用 iPad 作為教材 在 資 訊 的 擷 取 上 有 顯 著 的 改 善 (Price, 2011)。

Florse 等人(2012)以 5 名 8 歲至 11 歲的低口語自閉症兒童為研究對象,比較 使用圖卡和 iPad 作為溝通設備的溝通成 效,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訓練後能理解 iPad 螢幕上圖片所代表的不同意義且能使 用 iPad 作為溝通工具;在溝通成效上,學 生使用 iPad 的溝通行為次數比使用圖卡 溝通更高或持平,使用 iPad 的溝通速度更 為有效率,此外,iPad 對學生來說更容易 操作。然而,研究較為可惜之處在於介入 時間為每天例程的點心時間內,僅能觀察 到一種溝通行為,且介入地點非典型的學 校場所,並無法得知類化的成效。(Ganz, Boles, Goodwyn, & Flores, 2013) 發表針 對 3 名自閉症學童以手持式裝置 iPad 作為 視覺腳本增進詞彙表達研究,發現可顯著 提升個案自發性表達治療材料的詞彙,包 括名詞及動詞。手持式裝置 iPad 作為視覺 腳本能增加個案獨立的溝通能力以及有效 改善溝通技巧,但可惜並無測量個案類化 至其他情境口語表達的表現。

(Dundon, McLanghlin, Neyman, &

Clark, 2013) 使 用 示 範 、 引 導 、 測 試

(Model, lead, and test, MLT)1的教學程序 教導一名 5 歲的自閉症兒童使用 iPad 搭配 兩個 APP 軟體提出正確的請求,結果發現 不僅改善了自閉症兒童的回應性,在使用 上,使用 iPad 做為溝通媒介也比直接圖卡 教學的成效更好,再者,所使用的兩個 APP 應用程式『My choice board』以及『Go Talk now free』為免費軟體,應當更能吸引課 堂人員來使用。接著,(Ward, McLanghlin, Neyman, & Clark, 2013) 延續 MLT 的介入 策略,針對一名 5 歲的自閉症兒童,探討 iPad 上的「Go Talk Now free」APP 作為功 能性溝通的介入成效,研究發現,在教室 內的選擇時間 (choose time)2 裡,這名自 閉症兒童獨立請求的次數增加且在知識方 面也有提升,顯示「Go Talk Now free」APP 的 使 用 功 能 可 作 為 自 閉 症 兒 童 的 溝 通 策 略。

此外,Lorah 等人(2013)以 5 名 3 歲 10 個月至五歲 11 個月自閉症兒童做為 主要研究對象,探討教導自閉症兒童使用 圖片交換和以 iPad 作為 SGD 兩者當作溝 通媒介的成效,結果發現,使用 iPad 作為 SGD 的平 均 訓練 時 間 少 於教 導 圖 片交換 的時間,在訓練和維持期階段,使用 iPad 作為 SGD 的訓練也比圖片交換的獨立回 應性更佳,且其中 4 名自閉症兒童對 iPad

1 示範、引導、測試(MLT)為老師或訓練者示範正確的反應,接著老師和學生一起做出正確的反應,最後老 師請求學生自己說出或做出正確反應。如果學生表現正確則接著進行下一個任務,若學 生是錯誤的反應則重 複示範、引導、測試(MLT)的程序直到學生做出正確反應為止,通常在進行一項新的任務(task)前,學生 必須精熟舊的任務。

2 選擇時間 (choose time ):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日程安排活動之一,孩子們在進入教室時,他們可以自由選擇 要在教室裡進行的活動,而此活動又稱角落時間(circle time)。

特殊教育發展期刊 71 作為 SGD 有明顯的偏好,更勝於使用圖片

交換作為溝通媒介。

(King, Thomeczek, Voreis, & Scott, 2013) 將 28 種應用程式安裝在 iPad 上並 依照功能分成三大類: SGD 用途、學術 使用、娛樂遊戲,觀察 6 名自閉症學童在 自然課程環境使用 iPad 的情形,結果顯示 iPad 可適用於各種用途,而專業教育人員 和 APP 類型會影響研究對象在 APP 功能 上的使用。接著,King 等人(2014)以三 名 3 至 5 歲的學前自閉症兒童為研究對象,

利用 iPad 結合 Proloquo2Go APP 作為 SGD,

搭配 PECS1-4 階段訓練自閉症兒童獨立請 求喜好物的能力,採用多至少的提示層級 給予提示。研究結果為 3 位兒童僅有 1 位 成功利用 iPad 搭配 Proloquo2Go APP 作為 SGD 習得 PECS 第一到第四階段,其餘兩 位因畢業因素無法繼續配合研究介入。此 外,研究提到兒童可能受限於 iPad 觸控版 面之靈敏度,而未能精熟第四階段的步驟,

因此調整階段四的 iPad 版面模式以協助 個案達成目標,但三名自閉症兒童皆習得 透過 iPad 要求物品的技巧,且研究對象的 口語在研究過程中均有明顯增加。

Hill 和 Flores (2014) 比較圖片兌換系 統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 和 iPad 在 5 名自閉症和發 展遲緩兒童溝通行為的成效,其中 3 名為 學齡前的幼兒,2 名為 9 歲的國小學童,

訓練研究對象獨立請求物品的能力,結果 顯示,1 名幼兒使用 PECS 時有較多的獨 立請求行為,而另外 3 名在使用 iPad 時的 請求行為明顯多於使用 PECS,另 1 名研

究對象則無明顯區別和偏好。Hill 和 Flores 建議若要教導自閉症和發展遲緩的學生功 能性溝通訓練,教學程序一開始以 PECS 為基礎,待訓練對象精熟 PECS 階段 1~3 後,再轉換到 iPad 去應用。

而 Gevarter 等人(2014)使用 iPad 上 3 種不同的 AAC 應用程式,利用零食、玩 具、飲料作為版面內容,比較 3 名自閉症 幼兒的學習成效,結果發現應用程式的設 計元素、版面呈現畫面會影響兒童在習得 上的表現。Xin 和 Leonard (2014) 以 3 名 10 歲自閉症學童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研 究對象在五種層次的提示策略下,是否能 使用 iPad 作為 SGD 來提升其溝通技巧,

研究結果發現所有學童在使用 iPad 作為 SGD 後,主動請求、回應問題及評論的溝 通次數均明顯提升。

Price 於 2011 年針對平板電腦作為教 材的使用與傳統印書書籍做比較,結果顯 示自閉症學生使用平板電腦以及互動電子 書比閱讀傳統書籍更能增進閱讀理解能力,

且使用 iPad 和互動電子書時,資訊的擷取 上亦有顯著的改善。此外,介入過程應著 重在自然生活情境的學習應用以及社會互 動的溝通、類化,有助於兒童在各層面的 生活適應和人際互動(麥琇茹,2006)。

平板電腦帶來的便利性,目前國內已 有平板電腦應用相關的實證研究,大多為 針對自閉症所設計的中文系 APP 軟體應 用,結果多是正面的(林霓苗,2012;鄭 群萌、唐玄輝,2013;游惠琳,2013;劉 慧玲,2014),平板電腦 APP 軟體應用突 破傳統溝通簿在圖卡的製作上時間、材料

72 特殊教育發展期刊

等限制,另提供語音輸出回饋,溝通障礙 者在表達時所點選圖卡的時間也較使用一 般傳統溝通簿更為快速,在溝通的正確率、

自發性口說字數率皆明顯高於使用傳統溝 通簿;亦顯示使用平板電腦作為溝通媒介 可增加孩子的專注力與學習意願,有效輔 助 溝 通 障 礙 者 表 達 能 力 以 及 提 升 溝 通 效 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