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脂締素(Adiponectin)

1. 脂締素

近來許多學者陸續發表一些由脂肪細胞所分泌之脂肪激素,包括 腫瘤壞死因子α、介白質-6、瘦素、adipsin、resistin 及脂締素,

在能量調控及恆定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肥胖患者身上,脂肪細胞所分 泌之蛋白質大部分會增加,上升之急性發炎性細胞激素會造成肥胖 (Axelsson et al,2005;Chaldakov et al,2001),進而造成了慢性發

炎反應,導致胰島素阻抗性及代謝症候群發生(Zimment et al,1999;Hodge et al ,2001;Matsubara et al ,2000;Li et al,2004)。

其中的脂締素是在 1995 年就被發現,但直到最近幾年,脂締素 在胰島素活性調節及週邊組織脂肪代謝,扮演重要角色之研究陸續被 發表 (Minokoshi et al,2003;Gil-Campos et al,2004;Yamauchi et al,2003) 。

脂締素僅由脂肪組織所分泌,並且大量存在於血液中,脂締素在 血中平均濃度為 2-30mg/l,是瘦素的 1000 倍,是其它發炎激素的十 萬倍以上,脂締素是由 APM1(adipose most abundant gene transcript) cDNA 所合成的蛋白質(Meada K et al,1996)故又被稱為 APM1,具 244 個胺基酸,屬於補體因子蛋白質家族,又被稱為 adipocyte

complement-related protein of 30 kDa(Acrp30)及 collagen containing domain (ACDC),在人類又被稱為 GPB 28 (gelantin- blinding protein of 28KDa) ,人類的脂締素基因位於染色體 3q27 位置,亦是代謝症候群及第二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置,由三個 exons 及二個 introns 所組成(Saito K et al,1999;Takahashi M et al ;2000)。構造如下:

From Deborah et al,2007

2. 脂締素與體重(Adiponectin and body weight)

雖然脂締素是由脂肪組織所分泌,但在肥胖者身上其濃度會下 降,這與大部分脂肪激素不同(Hu et al,1996;Arita et

al,1999),也有研究指出脂締素濃度與身體質量指數(BMI)呈負相關 性(Arita et al,1999;Weyer et al,2001),肥胖者若減輕體重,

即可使血中脂締素濃度增加,減輕 21%BMI,可使血中脂締素濃度增 加 46%(Yang et al,2001)。

血中脂締素濃度亦與 intra-abdominal fat(IAF) mass 呈現強烈 負相關性,不論是直接(經電腦斷層)或間接(腰臀比腰圍)測定(Cnop et al,2003;Gavrida et al,2003)。

3. 脂締素與胰島素阻抗性(Adiponect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性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患者身上最主 要共同表現,它似乎是一些代謝異常的前趨因子,由基因及環境因素 所影響(Goldstein et al,2002;Lopez-Canti et al,2002)。

近來在動物模式中,例如 rhesus monkeys,血液脂締素濃度下降與 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產生有相關性已被證實(Hotta et al,2001),

在人類身上亦然(Weyer et al,2001;Kern et al,2003),有趣的是 有研究指出在胰島素阻抗的患者身上,不論胖、瘦,脂締素濃度皆會 下降(Abbasi et al,2004)。

脂締素濃度下降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產生,進而發生糖尿病,脂 締素濃度下降使得血糖上升(Hotta et al,2001).近來有研究指出在 非糖尿病之成人身上,較低之脂締素濃度確實與血糖上升,與胰島素 阻抗性有相關(Steffes et al ,2004) 。

其他研究也證實在許多種族,若有較高濃度脂締素的人,會得到第二 型糖尿病之危險性下降(Daimon et al ,2003;Lindsay et

al,2002;Spranger et al,2003) 。

4. 脂締素與血管粥狀動脈硬化(Adiponectin and atherosclerosis)

在 in vitro 研究,顯示脂締素對於血管內皮有保護作用,包括負 向調節血管內皮吸附因子(Ouchi et al,1999),抑制 form cell 形成 及平滑肌移轉(smooth muscle migration)(Kim et al,2003;arita et al,2002),並對巨噬細胞有抗發炎作用(Yokota et al,2000),

也有研究指出脂締素透過對脂質代謝調控,扮演著抗血管粥狀動脈硬 化,脂締素的濃度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呈負相關而與高密度

膽固醇成正相關(Hotta et al,2000;Kazumi et al,2002;Hulthe et al,2003)。

此外,我們都知道粥狀動脈硬化是一種發炎性疾(Ross ,1999),

而 C 反應蛋白(CRP)最常被當作是心臟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生化指標 (Biasucci ,2001;Liuzzo et al,2001;Blake et al,2003),近來 也有研究指出在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身上,脂締素濃度與 CRP 呈負相 關性(Ouchi et al,2003)。

發炎反應是動脈粥狀硬化發展之初的重要因子(Ross et

al,1999),血管內皮損傷是動脈粥狀硬化形成的初始變化,會受到很 多發炎因子刺激,接著白血球會附著在血管內壁上,並移行至動脈中 層,並吸引巨噬細胞轉化,因此巨噬細胞及平滑肌移轉細胞可調節低 密度脂蛋白及富含脂肪之泡沫細胞,這清除接受器在脂肪形成扮演重 要角色。

在動物實驗模式上,已經確認脂締素在動脈粥狀硬化上扮演保護 因子,不僅在缺乏脂締素老鼠上,動脈血管損傷會加速(Matsuda et al,2002),而且若給予治療性脂締素亦會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形成。

血管內皮功能不全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之重要角色,測量前臂血 流速度(forearm blood flow (FBF)),是評估血管內皮功能一項很好 的工具,研究指出在冠狀動脈疾病病人身上有較的 FBF,可預測心血

管疾病事件;而在健康族群者,高 FBF 亦與脂締素濃度相關 (Shimabukuro et al,2003) 。

頸動脈內皮層厚度,不但與心血管疾病盛行率相關,而且會增加 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研究指出在具胰島素阻抗者,比正常族群有較高 之頸動脈內皮層厚度及較低濃度脂締素(Jansson et al,2003),這代 表了脂締素與血管內皮功能不全及頸動脈內皮層厚度有相關,或許脂 締素可以當做是否有動脈粥狀硬化之早期有用指標。

也有研究指出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同時合併有心血管疾病 比無心血管疾病者,血中脂締素濃度較低,而且似乎僅與大血管疾病 有相關,而與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微蛋白尿症)無關(Hotta et al,2000) 。

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眾多危險因子之一,然而目前吸煙與動脈粥狀 硬化機轉尚未完全明確,只知道在心血管疾病盛行率與脂締素與吸煙 是有相關的(Miyazaki et al,2003)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