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個案研究及研究設計

第二節 苗栗市歷史背景

可藉由歷史背景之分析,探討出南苗商圈內具有歷史意義之景點以及商圈內 特殊之文化,以及找尋地方之特色代表產業。

一、苗栗歷史發展

苗栗在明代之前,為平埔、泰雅、賽夏等三族的居住地,原住民稱之為「貓 狸」或「貓裡」,也就是「平原」之意。在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

鄭成功入台,設置一府二縣,即承天府與天興、萬年兩縣,兩縣以二層行溪為界,

當時苗栗隸屬於天興縣。明鄭永曆二十四年(1670),鄭成功子鄭經命右武衛劉 國軒屯兵今台中縣大甲鎮的鐵砧山,要其經略「蓬山八社」及「後龍五社」,此 為鄭氏王朝官方接觸苗栗沿海地區的首樁紀錄。

根據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編修的「續修臺灣府誌」記載,當初

「番社」名為猫裏社,「民庄」名為猫里庄,以資分別,以後混用。到了清光緒 年間,逐漸有腦丁溯溪(後龍溪)萃取樟樹林為生的紀錄,貓里庄因位居山林與 平地交界地帶,於是慢慢成為樟腦油集散地,市集於焉開始繁榮。

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後龍汛撥兵十二名駐嘉志閣。當時,嘉 志閣社平埔族,由於漢人的移入而遷移,形成「空社」。所以清廷派撥兵員入駐 苗栗,主要是保護地方墾民,免受「原住民」滋擾。淡水廳時期設置後壠堡,掌 管二街:後龍街,貓裡街,總共有三十一庄:其中在苗栗市設有田寮庄、西山庄、

芒花埔庄、社寮崗庄、嘉志閣庄,苗栗正式成街成庄。

而之後苗栗市又改稱「六庄」,所謂的六庄,指昔日苗栗市轄區的維祥庄、

南興庄、中興庄、嘉盛庄、大田庄、西山庄。依據「淡水廳志街里」的記載,當 時苗栗市已形成貓裏街,以及芒花埔庄(即南興庄,俗名芒埔庄或黃芒埔庄)、

社寮崗庄(即中興庄)、嘉志閣庄(即嘉盛庄)、田寮庄(即大田庄)、西山庄 等五庄。至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苗栗設縣時,除上述五庄外,增列維 祥庄及內麻庄,習慣上,內麻庄併入維祥庄。此一街六庄,目前的轄區如下:

貓裡街:中苗里、青苗里、綠苗里、高苗里、新苗里、大同里東半部、玉苗里、

建功里東半部。

維祥庄:水源里、恭敬里、勝利里、維祥里、維新里。維祥庄的前三里(水源、

恭敬、勝利)屬內麻庄。

南興庄:又稱芒花埔庄,俗名黃芒埔,簡稱芒埔。今清華里、玉華里及玉清里。

中興庄:俗名社寮崗,今北苗里、上苗里。

嘉盛庄:嘉盛里、嘉新里。

大田庄:俗名田寮,今福星里、福安里。

西山庄:福麗里、文山里、文聖里、建功里西半部、大同里西半部。

苗栗第一次設縣,縣治設在貓裡街北面的夢花庄(今建功國小),後稱「夢 花街」。苗栗設縣,雖僅短短六年即轉為日治時期,不過,苗栗市市區機能,以 南苗為商業中心,也是因為早期民眾作為交易中心之地帶,所以南苗為最早形成

32

商業行為之地;而中苗為行政中心的布局,因為有苗栗高中以及一些金融機構之 設置,已大致形成此佈局。

圖 3-5 清朝苗栗市分區

二、街道與人文發展歷史

苗栗客家族群,是由大陸地區的客家族群,依循多次的遷徙,再經過渡海來 台,朝向各方尋地拓墾,逐漸擴散到台灣的各角落,以求安身立命之處,現在各 縣市都有客家人的足跡,也成為台灣第二大族群,其中,又以苗栗縣為客家大縣,

居住在苗栗的客家人數勝過閩南人,約佔60.6%。

客家人入墾苗栗,在明代之前,沒有客家族群進入苗栗地區的歷史記載,客 家人開始進入苗栗開發,是在清康熙20年(西元1681年)之後,逐漸打開了苗栗 門戶。客家人大量進入苗栗地區,則是在清乾隆時期,此時有廣東梅縣、平遠、

蕉嶺、興寧、五華、海豐、陸豐等地的客家人,陸續進入苗栗。他們經由房裡溪 口、吞霄溪口、後龍港和中港附近登陸,朝向苗栗地區開墾。乾隆二年(西元一 七三七年),謝昌仁等兄弟率族人開墾苗栗維祥一帶;張盛仁、謝超南率客家農 民開墾頭屋地區;徐華均兄弟開墾公館尖山;藍之貴率族人開墾銅鑼附近的竹森 村。西元一七三六年到一七九五年,則是客家族群開墾苗栗地區最盛時期。其他 地區如卓蘭、造橋、頭屋、公館、銅鑼、三義、三灣等處,則是部分開發。至於 南庄、獅潭、大湖、泰安等地,則還是屬於原住民的居住地。在大量的墾荒與開 拓之下,開始了都市街道的形成,也逐漸建立起客家庄。

至乾隆中葉。廣東東部墾民在苗栗已墾闢田地800餘甲。且由於開墾為眾人 之事,所以聚集了相當多同姓的來此,將苗栗市由點的聚集,向同心圓擴散,成 為各宗族的影響範圍。

依據歷史文獻記載苗栗街區發展,以貓裡街為最早發展之區域,而貓裡街的 範圍,泛指今中苗、南苗一帶之區域,包括高苗、新苗、綠苗、玉苗、大同、青 苗、中苗、建功等里之全部或一部分。嘉慶年間已經形成相當熱鬧的市集,而天 后宮、天雲廟、三山國王廟(原址在今南苗市場對面)均在此時興建,而成為鄉

民信仰中心以及廟宇活動之發散地。天雲廟西側的日新街三十五巷,俗稱「坑仔 底」,仍保留昔日的寬度,可稱之為「苗栗第一街」,曾以風月場所雲集而名聞 遐邇。

且苗栗南苗一帶,是通往公館、銅鑼、後龍、西湖的輻輳地區。嘉慶年間,

陸續修築蛤仔市道(通公館)、銅鑼灣道、後龍道、公司寮道。

道光初年(西元 1821 年)修四湖道、貓裏崁頭屋道,苗栗市成為貨物集散 中心。而此時期產業發展特色是以樟腦、茶葉等高經濟價值產業為主,這種產業 上的特色,乃造成苗栗某些山城(例如三義、大湖等)得以開發的主要因素。

光緒十四、五年間,拓墾家黃南球移居本市維祥庄(今新東街東端),拓建

「錫隘道」,從獅潭經公館茄苳樹下、北河、尖山至苗栗,以便獅潭山林產物運 銷,並依據民國七十年九月三十日出版的台灣文獻第32卷,第3期「苗栗鎮的古 蹟城隍廟」一文中即有:「城隍廟在南米市街十六號,創建於光緒十五年,當時 廟外的米市街為米商集中的地點,米市附近尚有一菜市,零售蔬菜」之記載,為 附近居民交易米穀、樟腦等物品之買賣中心,今米市街,為目前南苗市場用地;

也依據訪談,了解文獻所記載米市街附近之菜市為在現今之文昌街以及太平街,

而當時會形成菜市之原因,為太平街六十一巷內有開闢一條灌溉曲道,所以早期 墾民就在當地種植蔬菜,所以在附近做蔬菜之交易。

當時,除糧食外,其他生活日用品均靠大陸供應,從後龍溪口南岸的公司寮 港(今龍港),或其他港口輸入,再經陸運至苗栗市銷售,主要商品包括糖、茶 葉、樟腦、蠶絲布匹、菸草、藥材、陶瓷、手工藝品、文具、紙張、五金等,鄰 近生產之農林漁牧之產品,亦以苗栗市為集散中心,運銷各地。

日本人治臺後,苗栗通往中港(竹南)至基隆的鐵路,於明治三十六年(西 元一九三0年)5月20日竣工通車,同年10月17日通車至三義。以「苗栗火車站」

為核心的北苗商業區,此後逐漸形成,不過由於腹地比較狹小,其發展情況,一 直難與南苗抗衡。

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0九年),苗栗市區街道重建,將北苗至南苗之間 的路段,酌加拓寬並聯成一氣,其路基,大致與今中正路相符。昭和10年4月(西 元一九三五年),臺灣中部大地震,苗栗市區受災嚴重,日人政府於重建時,趁 機將中正路、中山路、光復路及南苗的幾條橫向街道拓寬,這項道路風貌,至今 很少改變。但是由於此次地震,許多古蹟、民房之原有特色皆損毀,所以當時民 眾在建造房屋時,不著重於建築外觀之美觀。

而南苗商圈附近地區的主要平面結構紋理,早期是由天雲廟之廟宇位序架構 演變而來,以廟宇活動為發散地,進而發展為線形的活動型態,每逢重要節慶所 舉辦的廟宇節目及慶典儀式活動,熱鬧非凡;而平日商店街地面層則有頻繁的商 業行為,鄰近米市街每天早上的傳統菜市場叫賣交易,氣氛相當熱鬧;街商攤販 在社區及都市空間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鄰里交流角色。

34 第三節 苗栗產業歷史

一、陶業

日據時期以前,苗栗仍未有陶瓷業。此地區的陶瓷最先由日本人岩本東作開 始在苗栗西山製陶。後來由當時苗栗街長石山丹吾和岩本合作,並把工廠遷至公 館的大坑繼續經營。在岩本去世之後,從日本聘請佐佐木丈一等人在苗栗製陶,

從此陶業就在苗栗逐漸蓬勃發展起來。後來佐佐木離開石山丹吾,和劉金源合作 經營,使臺灣本地人加入在苗栗製陶行業。日據後期日本人在苗栗成立「拓南窯 業株式會社」,引進倒燄式四方窯,並使用機械生產,使苗栗的陶瓷發展正式走 入現代化的階段。

依據苗栗縣誌,日據早期苗栗的陶瓷業集中在苗栗、公館和三灣等三地,而 此三鄉鎮各都只有一家工廠而已。後來苗栗的陶瓷業則完全集中於苗栗和公館兩 地。到民國二十八年(1939) 時, 苗栗的工廠數才增加為六家,光復前還維持六 家的規模,直到光復後才逐年增加。

岩本東作開始在苗栗西山製陶苗栗陶瓷開始的年代,在文獻上有兩種不同的 說法。根據服部武彥在「臺灣的陶業」的說法,苗栗陶業開始於明治三十年 (1897),而根據新竹州資源調查委員會在「新竹州苗栗郡陶土及陶業調查報告」

的說法,則開始於明治三十二、三年(1899/1900 年)左右。再根據日據時期臺 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六年及十五年(工場名簿)的紀錄,石山丹吾在苗栗社寮岡的

「苗栗窯業社」,其事業開始的年代都是明治三十年(1897 年)五月。

根 據 這 些 文 獻 推 斷 , 苗 栗 的 陶 瓷 業 應 該 開 始 於 日 據 時 期 明 治 三 十 年

(1897)。至於首先在苗栗設立陶器工廠的人則確定為日本新瀉人岩本東作。岩 本東作本業為經營柑橘。在苗栗街西山發現了粗質黏土,於是就在柑橘園旁邊築 窯,製造土管以及本島人日用的粗陶器,為苗栗窯業的開端。

日本人在臺灣從事陶瓷事業的開始,根據服部武彥所說,北投的陶瓷器最早 時是由日本京都清水六兵衛的伯父開始的,但是他並沒有指出清水六兵衛的伯父 至北投的時間。不過服部武彥明確指出,在明治四十四年松本龜太郎重新在今日 的新北投築窯設場。如果暫且不論清水六兵衛的伯父到北投的時間,則岩本東作 在苗栗開始製陶的時間,比松本龜太郎在北投製陶的時間早了十四年。因此,苗 栗西山可能是日本人最早在臺灣從事陶器事業的地區。

圖 3-6 包仔窯 圖 3-7 登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