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英語補救教學的現況與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探討英語補救教學的現況與相關之研究,再就其優點與限制進行分 析,以作為本研究在設計補救教學方案時的參考。

壹、 英語補救教學之現況與限制

國內教學現場補救教學的施行,除有來自各縣市政府之教育經費支持;教育 部於 98~101 年的施政藍圖中,亦將辦理國中小弱勢學生之補救教學列為重要施 政項目之一(教育部,2009),透過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教育優先區等政策 之施行,編列預算提供各學校經費上的實質協助。教育部(無日期)於民國 98 年至 101 的施政理念與計畫書中呈現過去攜手計畫之成效:學生在國語、數學和 英語學習上,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有進步的學生比例皆超過 80%。但補救教學的 施行,是否成如上述報告發揮成效,卻值得商議。施政報告書所採用之數據,是 由全國數據所統計,在平均值的計算下,無法呈現極端值;更者,數據中所指之

15

「有進步」,是否達顯著差異?在報告中並未說明。張新仁(2001)指出,基於 種種干擾因素,補救教學變成一項例行性事務,有做就好,而非「做好」,因此 成效未能彰顯。研究者在閱覽相關文獻以及在檢視在教學現場任教的經驗,歸納 出兩項國內英語補救教學成效不彰的現況。

首先,國內英語補救教學相關研究為數不少,研究者亦積極找尋合適的教材 並開發嶄新的教學方法(余文玲,2008;林佩蓉,2007;陳又慈,2008;張瓊月,

2006;管世應,2006;謝沁宜,2008),但以非研究為主之補救教學中,卻常看 見未能重新找尋合適的補救教材與教學方法,而「再教一次」更是補救教學現場 中常見的方式。英語教師工作負荷量大,又「英語科」在國小課程中所佔地位不 如國語、數學重要,因此相關的補救經費、資源不但較少,英語教師也需自行負 擔補救教學的責任。也因此在有限時間與龐大工作負荷量的條件下,補救教學多 依原有的課程教材,作精簡與重複講述的工作。張新仁(2001)指出國內補救教 學一大缺失為教師授課時數達上限,無額外時間專門為補救教學設計課程與教材。

而陳淑麗、熊同鑫(2007)研究報告調查也顯示補救教學的執行,以原班級學科 教學為主,未能針對學生程度提供適性的有效教學。研究者認為重複講述並非完 全無效之補救方法,例如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障礙是語法中主詞與 be 動詞的 配對混淆時,教師便可利用下課時間針對該具體項目重複講述,釐清學習者該部 分語法的概念。然而有些學生的落後是長期累積而來,若僅以精簡的課程教材與 重複講述之法進行補救教學,這並不符合學生的需求。試想:若學生可以理解「精 簡」的教材,何需進行補救?若學生可以接受相同的教材與教學方法,為何會學 習落後,需要再行補救?因此「再教一次」的補救教學成效不彰,其實可以預測。

再者,補救教學的介入多著重於認知層面的補救。造成學習低成就的原因,

依據李咏吟(2001)的分析,可歸類為「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兩部分。

Brown(2003)也指出,認知面向與情意面向皆為影響語言學習能否成功的變項。

學習低成就若由認知因素所引起的情感困擾,往往隨認知問題的解決而消失。但

16

若由情感因素所造成的認知困擾,補救教學則必須先處理學習者的學習情緒。

Krashen(1989)在第二語言習得的五項假說中,1

貳、 英語補救教學相關研究

其中情意濾網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亦承認情意面向的焦慮、抗拒等變項,對語言學習有所影響。

研究者認為,重複講解一般課程內容是將學習低落歸因於「認知因素」的不足,

但低成就亦可能來自於情感因素,面對該類型低成就生若以一般課程內容進行補 救教學,即未符合補救教學需符合個別學生需求的意義了。因此理解學生的需求、

給予合適的學習材料、設計符合其需求的補救教法乃是使補救教學發揮效用的關 鍵。Shao(1998)研究建議中即指出編製補救教學適用教材的必要。因此研究者 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乃根據學校正規課程所採用的教材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的學習目標設計之,以協助學生與班級學習接軌;但除了認知因素的思考,研究 者更關注學習低落者的情感因素。前節提及的研究調查顯示,學習低成就者的共 同特徵之一為消極、負向的學習心態,因此在情感方面,研究者乃以正向心理學 的希望理論為基礎,設計本教學方案。兼顧認知與情感因素,以符合學習者的需 求,進行有效的補救教學。

綜上所言,英語補救教學現況中,由於未採用合適的教材與教學方法以符合 個別學生需求,使得在提升低成就生英語能力之成效上有所限制。因此研究者將 計的依據。

國內關於英語補救教學的研究為數不少,研究者曾以「英語補救教學」為關 鍵字,蒐羅國內博、碩士論文相關研究,共39篇,發現在介入方案、補救教學目 標、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介入方案次數與資料收集上,呈現一些特性,以下分 別說明之,並以表2-2-1整理呈現。

1 Keashen 的五項假說分別為語言習得和學習假說(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語言監控 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學習自然順序說(the nature order hypothesis)、語言輸入說(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意濾網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17

一、 介入方案

在介入方案部分,各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專長領域,發展可能的英補救教學方 案,例如有關資訊、電腦科技的電腦輔助教學、網路多媒體(4 篇)、課外媒材

(11 篇)、2

在補救教學目標部分,其研究中所設定的目標大致可分為「認知」與「情意」

讀者劇場(3 篇)、文化學習計畫(1 篇)、合作學習(2 篇)、策略 運用(4 篇)等補救介入方案。研究結果雖多顯示對於學習成效有正面影響,但 研究者認為琳瑯滿目的介入方案對於教學現場的實用性卻相當有限,例如面對學 習低成就的老師並非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夠擁有上述橫跨資訊科技、選擇合 適課外媒材到指導讀者劇場等的能力。以王黃隆(2002)研究為例,他以電腦輔 助教學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改編他人教材設計符合研究需求教材程式。這對於未 深度涉獵資訊科技領域的教師而言,若欲以此研究為進行補救教學之參考,必然 有相當的難度與適切性的懷疑。

而且研究者更認為先前有關補救教學研究之介入方案,多著重於教學法、教 學技術與教學媒材上的開發與改進,較少從低成就學生的心理面向著手。回顧這 些碩博士論文的研究結果,的確帶給教學現場許多啟發性的思考。然而,「教」

與「學」的關係密切,學生學習成效未達預期標準,可能來自於教師教學不力,

更可能來自於學習者先前的負向學習經驗,惡性循環與多重挫折後的習得無助感。

因此除了檢討教師教學品質外,研究者認為面對低成就學生時,更應站在學習者 的立場思考,探究其問題的癥結並對症下藥,協助其克服困難。因此除了學科知 識的介入,學習者心理健康的重建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因為健康、正向學習心態 的學習者,較能自主、自發的學習,不受外在環境與教學者改變的影響,這對於 未來無盡的學習路程,較具建設性。

二、補救教學目標

2 包括:閱讀、童謠、律動、繪本、卡通影片、布偶劇等。

18

兩部分。前者包含英語學習成效(25篇)與策略運用(2篇);後者包含學習動機

(7篇)、學習態度(9篇)與學習興趣(2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1篇)。在這 些研究中,雖多能兼顧認知與情意面向的目標,但研究者也發現,情意面向的目 標多附帶在認知面向目標之下,教學介入也未特別針對情意面向進行引導,教學 成效主要仍以提升英語成就測驗分數為主。雖然補救教學的目標本為提升學習成 就,但研究者認為若過度強調學習者認知測驗分數的進步,而較輕忽學習歷程中 情意面的陶冶,將容易導致僅會考試但並不樂於學習的假象進步,而這樣的進步 對於長遠的學習而言並不穩定,也較無建設性。因此研究者在設定補救教學的目 標時,不僅關注學生英語認知測驗分數的進步,同時更強調正向、積極的良好態 度,使低成就學生樂於為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學習,也更期望他們的英語學習道路 能持續不斷。

三、研究方法

接著,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歸納國中、小英語補救教學研究發現,目前國 中方面的補救方案多採(準)實驗介入方式(7 篇),亦即比較實驗組及控制組 在教學方法、策略、材料等方面是否產生顯著性差異,進而對實驗結果提出建議。

而在國小部分,雖量化與質性研究篇數差異不大,但主要是採質性的行動研究或 個案研究(13 篇)方式,而(準)實驗研究(10 篇)則次之。

研究者認為,質性與量化研究各有其優點與限制,須同時考量研究之目的與 研究場域之實際狀況,選擇最合適的研究法。行動研究、個案研究在資料收集方 面較為深入,詳實描述學習者在歷程中的改變;而(準)實驗研究的優點在於控 制各種可能影響變項後,可清楚探究因果關係,並作有效的推論。研究者進入教 學現場後,評估教學現場實際狀況後,捨棄原先採用之實驗法,轉而以行動研究 為本研究之方法。此轉變歷程與原因,研究者於第三章研究方法處說明,此處不 再贅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