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驗設計

4.1 蝕刻方法與選擇

在半導體製程當中,蝕刻是一種將晶圓表面材料移除所使用的製程方式,而 蝕刻的種類又分成化學性蝕刻物理性蝕刻以及反應式離子蝕刻。在討論蝕刻種類 之前,我們先定義以下名詞:

(1)蝕刻速率(Etch Rate):蝕刻製程中物質被移除之速率,定義如下 蝕刻速率=蝕刻深度

蝕刻時間

(2)選擇比(Selectivity):蝕刻對不同材料的蝕刻速率之比例 選擇比=材料A 的蝕刻速率

材料B 的蝕刻速率

(3)蝕刻輪廓(Profile):蝕刻輪廓為蝕刻製程中最重要的特徵,蝕刻對元件 會有顯著的影響,以本論文為例,利用光阻與氮化矽來當蝕刻遮罩,若 光阻或氮化矽蝕刻輪廓有過蝕或不平整的現象,將會影響到整體元件的 良率,以圖 4.1為例,不當的蝕刻輪廓造成 DBR 鏡面粗糙與不平整

36

圖 4.1 不平整的 DBR 鏡面

在討論完上述蝕刻相關的名詞後,我們將先前所提到的三種蝕刻方式的基本 原理並將其優缺點做比較整理於表 4.1。

(1)化學性蝕刻

又稱之為濕式蝕刻,技術也最早被開發,主要藉由材料與特定溶液產生化學 反應,因而去除未被遮罩覆蓋部分的材料,其優點為選擇比較佳,但因化學反應 本身不具備方向性,因此濕蝕刻為等向性蝕刻,當蝕刻圖形尺寸較小時(通常約 3 微米以下),化學性蝕刻的效果會比較差,但對於大寬度圖形而言,化學性蝕 刻有較佳的選擇比。本論文中的脊狀波導部分即是使用濕蝕刻的方式來製作,以 硫酸與雙氧水溶液來蝕刻,蝕刻速率約為 10~15nm/sec。

(2)物理性蝕刻

物理蝕刻屬於乾式蝕刻的一種,以純物理的轟擊性蝕刻,材料受到離子束的 轟擊並從表面脫離,純物理蝕刻速率通常較慢,而且選擇比也較差,但因具有非 等向性蝕刻輪廓的特性,因此可以朝垂直方向進行蝕刻。本文中蝕刻氮化矽圖形

37

所使用的聚離子束蝕刻(FIB)方式就是類似物理性蝕刻,使用鎵離子轟擊樣品表 面來進行蝕刻,但與一般常用的物理性蝕刻差異在於 FIB 並不需要使用光阻之類 的遮罩,而是直接使用電磁透鏡將離子束聚焦於要蝕刻的部位。

(3)反應性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RIE)

RIE 為最廣泛被使用的蝕刻方式,是一種同時包含物理性蝕刻與化學反應性 蝕刻的蝕刻方式,因此同時具備了非等向性蝕刻與高選擇比等優點。反應性離子 蝕刻主要是靠化學反應來達成,因此有較高的選擇比,在蝕刻中加入了物理性的 離子轟擊,藉由離子轟擊來打斷表面的化學鍵,藉此增加蝕刻速率,離子轟擊亦 能將待蝕刻物表面累積的產物帶走,使待蝕刻物表面能再次產生化學反應,並完 成了非等向性的蝕刻。本論文中的 DBR 鏡面即是使用 ICP-RIE 的方式製作,使用 氬離子進行離子轟擊,並以 SiCl4當作化學反應之氣體,蝕刻速率約為 10nm/sec。

表 4.1 不同蝕刻方式的特性比較表

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