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廣告與大數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行動廣告與大數據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定位技術就可以實現室內定位的要求,讓個人定位的範圍得以進到更寬廣的領域。

目前已有 iPhone 手機率先導入 Wi-Fi 定位功能,預計此技術在 NB、PND、手機等 設備中的應用將逐漸普及 (王岫晨,2009) 。

Wi-Fi 技術缺點:

1. 比其他的無線技術更耗電。

2. Wi-Fi 的安全性也略遜於其他無線技術,近來就有一些駭客成功入侵智慧 家庭產品的報導。尤其要做為公眾熱點運用,為避免個人的生活細節及隱私曝 光,Wi-Fi 的安全機制需要再提升。

Wi-Fi 已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技術已相當成熟,開發難度小,進入門檻也低,

這表示產品成本也比較低。由於普及率高和定位特性,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利用 設置 Wi-Fi 熱點讓民眾連網,並藉此偵測使用者位置而衍伸出各項廣告和服務,如 101、夢時代、臺北車站、永豐棧酒店、統一阪急等,都提供基於 Wi-Fi 定位應用 的導航尋車服務、推播廣告和追蹤等服務。預料此運用會隨 Wi-Fi 普及密度的成長 而有更多的應用刺激消費者使用,成為行動商機時代的潛在動能。

第二節 行動廣告與大數據

根據資策會 2015H1(林麗真,2015)台灣行動族群人口佔比調查發現,在近半年內 台灣智慧型行動裝置持有人口增加了 170 萬人,且佔整體人口的 77%。可見行動 載具的使用比例不但逐年增加,也更顯示台灣民眾對於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 依賴程度。而域動行銷 2015 年 Q3 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中指出,2015 年 Q4 網路與行動流量將全面覆蓋 PC 流量,代表消費者使用行動上網的時間及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超越使用 PC 上網(域動行銷,2015 )。

一、 行動廣告成為網路廣告驅動力

台灣行動廣告媒體投資仍緩慢,根據資策會 FIND 估計,臺灣前五百大廣告主年度 媒體採購與行銷預算約為 400 億元,媒體投資標的以電視、網路與紙媒為主。然 而在行動流量已逼近網路和電視的同時,但行動媒體的投資預算僅不到 3%,且相 較於 2013 年並沒有顯著差異(鄭仁富,2014 )。

圖 4:2014 台灣媒體接觸時間與廣告支出的比較(E)

註:臺灣 Internet 數據含 social media;資料來源:資策會 FIND (2014)

實力傳播發佈的《2015 年 Q2 全球廣告市場預測報告》稱未來三年,網路廣告增 長的主要推動力是行動廣告(實力傳播,2015)。2014~2017 年間,預計行動廣告佔 全球廣告支出的占比將從 5.1% 增長到 12.9%。桌面網路的廣告量保持穩定,由 2014 年的 19.3% 至 2017 年的 19.4%。但其他媒體類型的將轉移到行動端。同時,

行動端也是全球廣告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2014~2017 年全球廣告支出增長的 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都將來自行動廣告。

以 Facebook 為例,其行動端的使用者及收入增長就頗受矚目。依據 Facebook 公布 2015 年第 1 季財報,季營收為 35.4 億美元,絕大部份來自廣告收益(33.2 億美元),

而行動廣告收益更是高達 73%,有史以來佔比最高(楊晨欣,2015)。

二、 手機使用者對於行動廣告的反應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創市際,2014)於 2014 年 01 月 04 日至 06 日對目前擁有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網友進行了一項「網路廣告(行動裝置版)」的調查,總計 回收了 2,247 份問卷。主要調查結果如下:

1. 行動廣告量的快速成長,透過調查發現,有近四成的行動用戶會瀏覽、觀看 行動廣告,甚至會主動點選,此代表著行動廣告帶來的話題與效益已不容小覷。

2. 在行動廣告中,網頁型、定位型(Location Based)行動廣告在市場中異軍突起,

成為用戶接受度較高、較常主動點選的廣告類型,可見現代人對於廣告已不再只 是被動接收,富含創意或能與實際生活接軌的廣告內容,有時更能獲得網友的青 睞。

3. 受行動廣告吸引而購買的商品類型中,多以食品、飲料、餐券或服飾等相關 商品為主,與用 PC 上網用戶之調查結果相同,顯示網友在網路上的消費行為一致,

載具大小影響不大。然而行動裝置和 PC 裝置的廣告方式和效果不同,行動裝置的 適地性更強,若能增加相關應用,針對消費者需求投放廣告,更能觸及主要客群,

達到理想的廣告效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行動裝置對零售通路的衝擊

根據 Mobile InStore Research,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在店內使用手機的平均使 用時間為 15 分鐘(雅虎奇摩網路行銷,2014),面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通路 業者面臨產品展示和面銷服務優勢的危機;但是另一面也潛藏店內行銷(In-Store Marketing)的機會(鄭仁富,2014)。通路業者面對這波行動浪潮應如何運用發揮行 動裝置的特性,搶到低頭族的手指權就有機會創造行動商機。根據 2014 年 Yahoo 奇摩電子商務紫皮書調查數據發現,目前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三種 O2O 應用分別是 折價券、LBS 定位與掃碼服務。在 LBS 定位服務方面,有高達 54.1%的手機購物 族期待透過 LBS 服務在實體店面裡能主動提供相關的優惠折價券;也有 38.4%的 手機購物族期待透過手機商品定位功能,幫助其在實體店面找到想要的商品。另 外,有 24.4%的手機購物族表示期待透過 LBS 主動提示附近店家的優惠資訊或推 薦商店(雅虎奇摩網路行銷,2014)。

四、 用大數據聚合碎片化受眾與媒體

相對 PC 端,行動端的媒體和受眾相對碎片化許多。因為,在手機上有百萬以上的 APP,停留時間非常分散形成入口分支化,加上行動網路上沒有如 PC 端入口網站 級的 APP 出現,這些都加大了行動行銷的難度。如今透過大數據技術,已經能夠 透過資料分析的算法去預測,並給特定的群體貼上標籤,例如:「高級商旅人士」

或是「女性白領」等。當數據量越大、異質性越高,那麼數據分析的結果就更加 準確,這些標籤能夠實現更加精準,投資回報更高的行動廣告投放(Domarketing,

2015)。行動廣告相對 PC 網路廣告的優點是增加地點位置的資訊,可以再增添數 據豐富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