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視覺系統將環境中的物件轉化為可以辨識的視覺影像,

並且在轉換的歷程中產生某些物理上不相同的視覺訊號。

2.1.1 視覺傳導

透過眼睛的結構(圖 2-1),光線經由角膜(cornea)的折射,穿過瞳孔(pupil)以及 水晶體(lens)後,落在視網膜上(retina),視網膜為一層光感受器(見圖 2-2),包含了 層狀排列的數以百萬計的細胞,有兩種感光細胞和神經細胞。

視軸 眼瞼

瞳孔

角膜 水樣液 虹膜

眼瞼 視盤 水晶體

中央小窩 鞏膜

視網膜

視神經

圖 2- 1 眼睛的結構(改自 Rookes & Willson, 2003)

光線

神經元

兩極細胞 水平細胞

視網膜 桿狀細胞

錐狀細胞

圖 2- 2 視網膜內部細胞(改自 Rookes & Willson, 2003)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又稱為視覺接收器(photoreceptor),分為桿狀細胞(rods)和椎 狀細胞(cones),從視覺處理流程圖(圖 1-2)中可以看到,視覺接受器將光的訊號轉化 為電訊號後,傳送至大腦的 LGN(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再傳到大腦的視覺皮質區

(圖 2-3)。

視覺皮質區

視神經

LGN

圖 2- 3 視神經的配線圖(改自王秀雄,1975)

抵達的第一個區域為第一視覺區(V1,又稱為初級視覺皮層),在 V1 的視覺地圖(the retinotopic map)上,神經元的分布反映了視網膜各部位所代表的空間訊息,不同種類的 神經元反應偏好不同,譬如斜度走向、移動、尺寸大小等(

G

oldstein, 2002),如圖 2-4,

一個 V1 的模組內,不同柱狀結構(column)結構的神經元接收不同的斜度。V1 也是視 覺皮質中神經最密集的區域,比起有一百萬個神經元的 LGN,V1 有超過兩億五千萬個神

經元(Connolly & Van Essen, 1984; Spear et al., 1996),可以精確的記錄每一個接收到的訊號 狀態。

R L

接收不同斜度的神經元

圖 2- 4 V1 模組內的柱狀結構(改自 Goldstein, 2002)

視覺訊號離開 V1 之後,在 V2、V3 進一步作更複雜的輪廓、方向與空間的分析。在 更高的視覺處理(higher-level visual processing)階段中,V4 於 1977 年被神經生理學家 Semi Zeki 發現它是專司色彩反應的區域,有感應紅、綠、青的三種細胞。之後分為兩個 路徑:where pathway 和 what pathway,而在 what pathway 的 IT(Inferotemporal Cortex)

專司形狀(form),其中的細胞被 Keiji Tanaka 發現對於不同的複雜形狀物件有不同的反 應值(如圖 2-5)(Tanaka et al., 1991)。

圖 2- 5 IT 細胞對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反應,如圖所示,A、D 雖然造形相近,但是反應值卻差 異很大。(改自 Tanaka et al., 1991)

在 where pathway 的 MT(Middle Temporal Cortex)則與運動(movement)偵測有關。

Newsome & Paré(1988)做了偵測運動方向的實驗,以範圍內隨機移動的小點為偵測對

象(如圖 2-6),對於 MT 功能正常的猴子而言,範圍中只要有 1%~2%的小點往相同方向,

即可偵測出此穩定的運動相關性;但對於 MT 功能有損傷的猴子而言,需要有 10%~20%

或更多的小點往相同方向移動,才可偵測出此運動相關性。

(c) (b)

(a)

100% correlation 50% correlation

No correlation

圖 2- 6 MT 細胞偵測物體運動走向的相關性,(a)範圍內的小點全部往不同的方向移動,(b)範圍內的小

點有 50%往相同方向移動,(c)範圍內的小點 100%往相同方向移動(改自 Newsome & Paré, 1988)

在視覺傳導過程中要注意的是,視覺訊號不是只有單純的由下往上傳送,它也會在不 同的階段與較低的階段作回饋。

2.1.2 似動運動

運動知覺(motion perception)是對物體在空間位移的知覺,它是多種感覺器官的 協同活動的結果。產生運動知覺有兩個因素:一是物體位空間的位置變化而在視網膜上留 下軌跡;二是觀察者自身的運動所提供的動覺訊息。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雖然沒有同一物 體實際的空間位移,也能產生物體的運動知覺。概括而言,視覺的運動知覺包括三種現象:

一種是真動知覺(real motion),物體有實際上的位移;第二種是似動運動(apparent motion),物體沒有實際位移,但是知覺感覺有位移;第三種是誘動運動(induced motion)

或稱作運動幻覺,觀察者自己在動,他與客觀對象的相對空間關係改變(楊治良,1997)。

本研究中,受測者觀察的刺激圖形採用似動運動的播放方式,在此將似動運動的成因背景 作一探討。

似動運動又稱作假象運動,是我們對實際上沒有空間位移的物體所產生的運動知覺 現象,似動運動的應用很廣,例如動畫製作、霓虹燈廣告等,都是利用似動原理而產生出 一種視覺上的連續、自然的運動效果。

似動運動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Plateau 在 1833 年製造了第一個動景盤

(stroboscope),轉的快,圖案會形成連續的變化,轉的慢只看到圖案的轉動。而學術上 的研究,從最早期的 Exner(1875)將左右的閃電圖片交替播放形成似動運動,到 1912 年之後,才有學者對似動運動現象作系統性的深入研究,Max Wertheimer 發表了一篇關於 似動運動的文章,並且用完形心理學的方式來解釋此現象,並且探索了似動運動的最適條 件,如圖 2-7,在合理的短距離中(約 5°~10°視角),將兩個圓點交替呈現,當 ISI(interstimulus interval,刺激間隔)小於 30 ms 時,會被認為兩圓點同時存在,當介於 30~60 ms 時,會 看到間隔之間部分的運動,當 60~200 m 時,會看到兩個點之間有平滑的運動,當 200~300 ms 時,會看到兩個不同的點在閃爍(Goldtein, 2002)。

同時存在 (沒有移動)

部分移動

錯視移動

交替閃爍 (沒有移動) 小於30 ms

30-60 ms 之間

60 ms 以上

200-300 ms 之間

圖 2- 7 產生似動運動的時間差(改自 Goldstein, 2002)

似動運動的變化有很多種形式,本研究使用到的有「平移運動」和「形變運動」,平 移運動為交替呈現的兩個刺激圖形中,物體形狀沒有變化,僅有位置上的移動(如圖 2-8a,

畫面中黑色圓點形狀不變,位置左右移動);形變運動為交替呈現的兩個刺激圖形中,物 體位置大致不變,外形呈現大小、斜度、曲度或扭曲的變化(如圖 2-8b,畫面中圖形位 置不變,但是有大小的差異)。

(a) (b)

圖 2- 8 平移運動和形變運動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