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針對中藥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病人後,病人的血清 T-IgE 值、ECP 值、鼻炎症狀量表及 SF-36 的八個面向等主客觀療效 影響分析。

本研究為前瞻式研究設計,採取隨機(Randomised)、單盲(single blind)與平行分組比較(parallel group comparison)。共有75位病人參 加測試,43人合乎納入標準,其中9個人中途退出,33人完成試驗。

完成率79%。合乎實證醫學所規範的第2級臨床試驗(un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標準。目前醫學主流強調實證醫學,傳

統醫學之研究也應遵循此一原則,方可被驗證,被接受採納55。本 試驗便是基於這樣的精神來驗證傳統的中藥穴位貼敷療法對過敏 性鼻炎是否有其療效。雖然此種療法根據原始記載較適用於哮喘病

23,但是礙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要直接做這樣的評估有其實際困

難。

事實上,以現代生理病理的角度言,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為 相同的分子機轉,所以現在有〝單一呼吸道,同一疾病〞(one airway, one disease)的觀念56。根據這樣的觀念,我們相信只要穴位貼敷療法 對過敏性鼻炎有療效,那麼對氣喘的治療也會有幫助。因此我們先嚐

試以過敏性鼻炎患者為評估對象以驗證穴位貼敷療法的效用。評估的 方法分為客觀的血清T-IgE 值與 ECP 值以及主觀的由患者自行填寫的 SF-36 量表與鼻炎症狀量表共四大項。

一、T-IgE

在治療前後,血清T-IgE 無論是對照組或實驗組均無顯著注差異

(見表 4-1)。但 T-IgE 一般多作為過敏性疾病的診斷標準以及提示患 者過敏性體質的水平,且並不直接參與發炎反應 28,一旦T-IgE 與嗜 鹼性細胞和肥大細胞上受體結合,它便可以在此狀態下穩定的存在數 星期之久24。因此這樣的結果符合我們原先的預測。

二、ECP

對照組與實驗組ECP 的比較(見表 4-2),對照組 p=0.308;實驗 組 p=0.112,數據上看,實驗組降低 ECP 的能力較對照組好,但是並 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其可能原因為我們對ECP 的性質還有不了 解的地方,且有許多情況皆會影響ECP 值。雖然 ECP 直接反映了嗜 伊紅性白血球的活化程度,但也有研究顯示,在某些症狀消失,肺功 能明顯改善或恢復正常者,ECP 值仍較高;或是嚴重氣喘的病人,其

局部性29。也有學者以中醫辨證觀點認為熱證氣喘患者 ECP 值顯著 地比寒性氣喘患者ECP 值高58。故臨床上多把ECP 當作治療的參考 數據之一。當然試驗的樣本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 的。

三、鼻炎症狀量表(RS)

鼻炎症狀量表分別有前測(RS1)、中測(RS2)、後測(RS3)三次。

對照組 p=0.041,實驗組 p=0.0202 (見表 4-3),之間似乎看不到顯著 的差異。進一步以鼻炎症狀的八個症狀分別分析(見表 4-4)可見實驗 組的打噴嚏變項 p=0.001,流鼻水變項 p=0.004 及鼻子癢變項 p=0.047 有達到統計上顯著效果,但是對其他鼻炎症狀則無統計上顯著意義。

若單就過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狀(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來看,

中藥穴位貼敷對鼻塞的治療效果較差,這個情況與抗組織胺相同12, 是否代表中藥穴位貼敷的療效產生的機轉與抗組織鞍類似值得進一 步探討。

再進一步對這3 個變項進行成對分析(見表 4-5)可發現進行一 個療程後的療效有顯著效果;進行兩個療程後的療效也有顯著效果。

就數據上看,進行兩個療程比進行一個療程療效好一些,但是彼此間 未達統計上顯著的效果。至於對照組的鼻塞有達統計意義,有可能是 貼藥的心理因素而影響自律神經的調節。

四、SF-36

SF-36 屬於一般性的健康量表,並非針對特定的疾病,在臨床上 被廣泛的應用於多種疾病的評估。例如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評估即 常看到有使用 SF-36 作為測量工具。例如 Schapowal59 , Ciprandi60 以及 Majani53 等人皆曾以 SF-36 為測量工具從事有關過敏性鼻炎的 臨床研究。其中 Schapowal 以 RCT 的研究架構比較款冬屬草藥製劑 與第二代抗組織鞍 cetirizine 對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評估,並得 出結論認為款冬屬草藥製劑與第二代抗組織鞍 cetirizine 有類似的治 療效果,且當要從事警覺性高的工作時,應選擇款冬屬草藥製劑為宜。

因此本試驗也嚐試以 SF-36 來評估中藥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 炎的療效。本試驗療程總共測量三次SF-36 量表,分別為前測(治療 前),中測(第一次療程後)及後測(第二次療程後)。前測時(治療 前)兩組 SF-36 生活品質比較(見表 4-9)並無顯著差異。表示兩組在 隨機分組的情況下,兩組的基準點是相當的。

第一次後測時(第一次療程後),對照組與實驗組再作一次比較

(見表 4-10),SF-36 的 8 個構面中,均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效果。

第二次後測時(見表 4-11)對照組與實驗組亦都沒有顯著效果。

problems,RP)的 p=0.038;而實驗組的八大構面成對比較(見表 4-13)

則可見第一次後測的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SF)有達統計上顯著意 義,而第二次後測的社會功能卻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可見第一次 療程後患者的社會功能構面即有顯著的進步,故於第二次療程結束後 與第一次療程比較感受不到明顯的療效,故第二次後測 SF 構面反而 為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GH)的第 一次後測與第二次後測有達到顯著統計意義。活力(Vitality,VT)

則要經過兩個療程後方顯現出其痛忌上的顯著意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