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討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依據研究中的發現及想法進行討論,第二節依據本研究之研 究結果給出研究者的建議。

討論

雖然本研究已經建立一個二次函數的學習進程,但由於時間的限制還有很多不足之 處,本節針對研究者在驗證其對教師資料與學生資料的使用,以及研究者建立的二次函 數學習進程進行一個討論,記錄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期日後這 些困難與挑戰能被解決。

(一) 教師資料與學生資料的參考程度

根據第二章第一節文獻探討所整理的學習進程的研究方法,大部分的學習進程研究 在驗證階段都是蒐集學生的實徵資料來效化學習進程。本研究有別於這些研究,另外蒐 集了教學現場有經驗的教師,根據研究者所建立的學習進程的描述重新進行排序的資料 進行效化。然而,學生資料與教師資料所效化的結果,在研究者的處理下有著不一致的 現象產生。

本研究採用「以學生資料為主,教師資料為輔」的方式,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教師對於研究者所撰寫的描述有不清楚的情形,例如:教師甲:「那個什麼『處理 平移的變換操作』,我不太懂他是指說我請他把圖往右畫兩格,他會畫,還是什麼意思?」、 教師丁提到:「選項敘述不知是啥?像是知道其『係數範圍』。」、教師己也有像教師丁的 疑問。沒有提出疑問的教師不確定是否瞭解研究者撰寫的描述的本意。

第二、利用眾數作為調整描述所在等級的依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因為每一位教師在排 序時有自己的脈絡,當利用投票法的方式統一大家的想法時,可能忽略了脈絡,有時候 也會因為兩個人的意見就能成為眾數,代表性稍嫌不足。雖然利用眾數有這些問題存在,

但由於研究者無法評斷該依據哪位教師的資料為主,因此,暫時以眾數的方式作為調整 的依據。

雖然教師資料的處理還有許多挑戰需要被克服,但不可否認教師在進行排序活動時的投

92 球的另一個地方,Graf, Fife, Howell, & Marquez (2018)根據美國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

(數學)(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 CCSSM)也開發了一套二次函 數的學習進程及相關的任務,此研究選擇了七個進程變因:「比較二次函數與其他函數」、

93

時候,研究者發現教師們嘗試對每個等級給出一個說明,合理化他這樣排序的理由,因 此,研究者認為若可以給出每個等級的定義,或許可以降低建立學習進程的困難度,甚 至在教師認同每個等級定義的前提下,提高教師資料間的一致性。教師對於他們所排序 的等級說明詳見附錄四。

這樣對每個等級給出定義的想法,其實在許多的學習進程可以看到,像是Graf et al.

(2018)將所建立的學習進程分成六個階段,依序為:「Preinstruction, Familiarization, Making connections, Synthesis, Thorogh conceptualization, Drawing extensions」,這六個階 段建立好學習進程後,在根據每個階段的本質所命名的。然而,研究者當時只是憑藉著 自己的邏輯、對於描述難易度的判斷以及學生的資料而建立,尚未能釐出各個等級的本 質,這是本研究可再改進之處。

94

95

96

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

對於教科書的編者,本研究所建立之二次函數學習進程可以提供教科書的編者們檢 視教科書內容的脈絡是否合乎學生的發展,並在學生有困難的地方,提供更多的學習機 會或是更詳細的說明,對於現場教師及學生能有更大的幫助。

9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