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對冠心症的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以佛萊明罕分數預測不同年齡層的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對未 來冠心症的影響,結果原則上是相同的,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對未來冠心症的關 係會受到年齡不同而與年齡有交互作用的現象,無論男女性,在任何年齡層,當 單獨考慮身體質量指數或腰圍對冠心症風險的關係時,都可看到當身體質量指數 或腰圍越高,則危險性越高。但若將兩者放在一起考量時,55 歲以上的族群,腰 圍對冠心症風險大於身體質量指數,且腰圍在校正身體質量指數後,與年齡並未 呈現交互作用的現象,表示腰圍在調整過身體質量指數後,對冠心症影響未隨年 齡而有所改變,所以在校正過身體質量指數後更可看出中心型肥胖對老年人的重 要性。

本次研究最主要的發現在於超過 55 歲以上族群(尤其是男性),身體質量指數 對冠心症的重要性不如腰圍。最重要的解釋角度可能是年齡造成身體組成的改 變。

肥胖在 1996 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疾病,且被定義為因身體脂肪過度堆 積造成健康上的問題[2]。所以理論上,何種肥胖測量可表現出身體脂肪組成且能 方便取得,便是較佳的測量工具。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在一般成人族群已被許多 研究證實與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而在本研究中也證實身體質量指數和 腰圍皆與冠心症的風險有關。但到了高齡族群,因身體脂肪分佈起了變化,年齡 對內臟脂肪(包括腹腔和胸腔)的影響顯著大於皮下脂肪[51],而內臟脂肪會透過 分泌各種賀爾蒙和發炎因子造成心血管疾病,如: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增加 pro-coagul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產生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膽固醇(small dense LDL)等[78]。身體質量指數的測量則 無法顯現出這種身體脂肪分佈的變化(圖 4-1),國外有一研究收集了 68 至 78 歲 的 101 位女性和 60 位男性,追蹤了 2 年,發現即使身體質量指數是穩定的狀況下,

脂肪量依然上升[79], 這也說明了為何身體質量指數在年長者較無法表現出與心 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雖然腰圍與身體質量指數相較之下與內臟脂肪關聯性較高,但仍無法完全顯 現因年齡上升而造成內臟脂肪的增加。在一些橫斷面的研究中發現即使同樣的腰 圍,年長者仍比年輕者有較多的內臟脂肪量和較少的皮下脂肪量(圖 4-2)[80, 81];

而另一個在美國的研究中,收集了 1,439 位女性和 1,391 位男性,平均年齡是 70-79 歲,以 DXA 測全身脂肪,以電腦斷層測內臟脂肪,結果認為身體質量指數 和腰圍與全身脂肪的相關性仍大於內臟脂肪[82]。台灣則有黃氏利用 1999-2000 年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資料,針對 65 歲以上族群(平均年齡:72.8± 9.4)共 2,432 位,分析腰圍、身體質量指數和腰臀比何者對心血管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 病、代謝症候群)是較佳的診斷工具,結果顯示均非良好工具,但腰圍 (男性:

86.2–88.0 cm,女性:82.0–84.0 cm) 對代謝症候群的診斷稍佳,男女性的 ROC 曲線下面積分別為 0.707 (0.705- 0.709)和 0.768 (0.767 to 0.769)[54]。所以 腰圍雖然無法完全顯現年齡對內臟脂肪帶來的影響,但仍較身體質量指數為佳,

對於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依然可作為方便的測量工具。

腰圍與冠心症疾病的相關性在男女似乎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發現模式 3 男 性的腰圍與未來 10 年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無論是≧6%或≧10%)有關,但在女性 只有在未來 10 年內冠心症≧6%的結果有統計意義,≧10%卻無,所以腰圍對冠心 症的影響在男性似乎較明顯。這與老年肥胖與冠心症的文獻回顧結果類似(表 1-4)。原因可能在於男性發生冠心症風險較女性高,由表 3-3 中,會發現 55-80 歲族群男性佛萊明罕分數平均值較女性低,但>6%比率卻較高的現象,是因為男性 的佛萊明罕分數若≧10,其對應的冠心症發生率就會≧6%,但女性的分數需≧18,

其對應的冠心症發生率才會≧6%,所以也可能因此男性肥胖的危險性較易被凸顯 出來。另外的解釋原因是男性比女性有較多內臟脂肪,有一研究收集 230 位男性 (<50 歲有 147 位)和 251 位女性(停經前有 171 位),以核磁共振檢測全身脂肪、

內臟脂肪、腹部皮下脂肪和腰圍的關係,結果發現即使相同腰圍,男性比女性有 較多內臟脂肪,反之,女性則是腹部的皮下脂肪較多(圖 4-3)[81]。所以雖然女 性的腰圍隨年齡增加速度較男性更快[80],但女性的腰圍與腹部皮下脂肪的相關 性較高。綜合上述的原因,女性腰圍與冠心症的相關性較男性弱。

肥胖以身體質量指數或腰圍測量的優缺點

肥胖指標以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測量各有優缺點。身體質量指數是由身高體 重計算得來,所以代表的是校正身高後的相對體重,但無法得知身體組成[83],

優點是方便測量,再現性高,容易用在公共衛生上推展。而腰圍則被認為與內臟 脂肪較相關,在中國大陸一篇針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與腰臀比和腹部內臟脂肪 的相關性研究中,發現腰圍與腹部內臟脂肪的相關性最高,其皮爾森 r 值分別為 (身體質量指數:0.7 , 腰圍:0.77 , 腰臀比:0.63) (圖 4-4)[84]。所以腰圍似乎 比身體質量指數更能反應肥胖對人類健康的風險。但腰圍在以前無統一的量測方 法,故讓人考慮到有較多偏差,有再現性低的缺點,但自從國健署公布統一的步 驟和方法後[75],也讓腰圍測量更準確和普及,所以按照標準步驟做腰圍的量測 應可視為一種隨機誤差(random error),而本次研究參與者眾多,隨機誤差應可 減至最低。

年齡與身體質量指數、腰圍的關係

據目前研究得知,身高隨年齡變矮,從 30 至 70 歲,男女性平均降低身高約 3 公分和 5 公分,超過 80 歲更是平均降低 5 公分和 8 公分,原因可能是骨質疏鬆 或椎間盤病變[51];體重因年齡的變化則隨不同研究而有所差異,在白種人的研

究中,有些認為男性在 60 歲前體重就會逐漸下降,女性則是在 60 歲之後,但有 些研究認為無論男女性體重都是穩定持續到 70 歲[85];在亞洲人的研究中,多屬 橫斷面研究,男性體重高峰期約在 40-50 歲,女性約在 40-60 歲[85]。台灣的研 究也都是橫斷面研究,由 CVDFACTS 的資料庫分析發現男女性身高最高的年齡層都 在 20-29 歲,而體重最重的年齡層分別落在 40-49 和 50-59 歲,男女性身體質量 指數的高峰期在 50-59 歲[86];另一個由張氏做的研究結果是身體質量指數和體 脂肪高峰期皆在 60-69 歲,而在這年齡層之前,身體質量指數和脂肪隨年齡上升 [87];本次研究族群平均男女性身高皆以 20-45 歲最高,而平均體重在男性以 20-45 歲最重,之後隨年齡下降,女性的體重隨年齡上升(表 3-2)。由以上研究可 知,不同研究族群可能造成結果的差異,也得知身體質量指數的確會隨年齡層的 不同而改變。且國外許多研究均顯示老年族群肥胖矛盾現象的存在,身體質量指 數越高者,全死因死亡率逐漸下降,甚至反而較低,所以若年長族群也以身體質 量指數來做為肥胖測量工具,恐有偏差之虞,在很多研究文獻,都各自提出認為 適合老年族群使用的身體質量指數切點[44]。

在本研究中腰圍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表 3-2),有研究指出腰圍會隨著年齡每 年增加約 0.7cm。而本次研究結果與許多白種人或亞洲人種的研究結果類似,都 是以年齡高者腰圍較高,且女性在腰圍增加速度似乎較男性更快[80]。

肌少症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由於年齡造成身體組成的變化,使得即使體重未改變的狀態下,男女性肌肉 質量隨著年齡減少,而脂肪量隨著年齡上升,形成所謂肌少症肥胖(sarcopenic obesity)的現象[88]。肌少症肥胖觀點自 2000 年被美國 Baumgartner RN 提出後 也成為老年肥胖的研究重點[89],Baumgartner RN 認為老年人健康危險性不能簡 單的以身體脂肪或分布來評估,必須評估除脂組成(包括:肌肉、骨質等),他認 為這些部分與老年人的各種健康狀態相關(包括:心智和行動功能、營養及內分泌

方面),尤其他認為危險性最高的是肌少症肥胖的老年人,因這些人除了肌肉組織 減少外,體脂肪是相對增加的。這在加拿大的前瞻性研究中獲得證實[52],其收 集了 65 歲以上共 3,366 位社區健康居民,測量腰圍(代表腹部脂肪)、電阻分析(代 表全身肌肉質量)和握力(代表肌力),追蹤 8 年,各測量值分成低、中、高百分位 來做為肌少症肥胖與否,結果發現以肌力(muscle strength)定義的肌少症肥胖對 心血管疾病 HR:1.23 (0.99–1.54) ,心臟衰竭 HR:1.42 (1.05–1.91),但對冠 心症未達顯著意義(HR:1.29, 95%CI:0.85-1.42)。在韓國研究中,收集了 65 歲以 上 287 位男性和 278 位女性,肌少症定義為以 DXA 做測量的四肢肌肉質量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除以身高(公尺2)或體重(%)小於一個 標準差(<1SD),肥胖定義為內臟脂肪≧100 cm2 (電腦斷層測量),結果也顯示肌 少症肥胖比肌少症(sarcopenia)或肥胖症(obesity) 與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更高,

OR 分別為 8.28 (95% CI: 4.45–15.40)、2.64(95% CI:1.08 – 6.44)和 5.51 (95%

CI:2.81–10.80)[90]。所以,老年人的肌少症肥胖的確在健康影響上有其角色。

肌少症的研究文獻在定義上常有出入,一直到 2009 年歐洲才建立關於肌少症 定義的共識,包括:肌肉質量減少(low muscle mass)合併肌力減弱或行動不便(low muscle strength or low physical performance),但肌少症在台灣仍未有一致 診斷定義,故建立台灣本土性的共識應是未來需努力的方向。

研究的優勢與限制

本研究的優勢如下:

1. 本研究比較了不同年齡層肥胖與冠心症的關係,在亞洲族群,針對老年人的 相關研究較少,尤其本研究使用了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的比較,可更顯現出 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在不同年齡層的影響力。

2. 本研究人數眾多,可減少因測量所導致的隨機誤差。

本研究的限制有:

1. 屬健檢機構次級資料分析,且被排除的資料不全人數眾多,因擔心選擇性偏 差(selection bias)存在,故作了參與者和未被納入者的佛萊明罕變項分析 (附錄 5),雖統計上兩者呈現差異性,但仔細查看數值後,兩者差異極小,

1. 屬健檢機構次級資料分析,且被排除的資料不全人數眾多,因擔心選擇性偏 差(selection bias)存在,故作了參與者和未被納入者的佛萊明罕變項分析 (附錄 5),雖統計上兩者呈現差異性,但仔細查看數值後,兩者差異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