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 40 60 80 100 120

反應期傅利葉改變(%)

控制組 實驗組

股直肌 股二頭肌 腓腸肌

圖 4-3-6 控制組與實驗組訓練後股直肌、股二頭肌與腓腸肌 在反應期的傅立葉之改變百分比

第四節 討論

一、運動表現方面

增強式訓練是一種增進爆發力、速度以及敏捷性的訓練方法,在國外可以說 是非常受歡迎的,其中,深跳訓練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訓練方法之ㄧ,而本實驗 也是採用八週的深跳訓練課程,實驗結果顯示,訓練八週之後,實驗組在深跳表 現進步了6.39公分,進步百分比為16.97%,這樣的結果與Matavulj等(2001) 研究 類似,其訓練方式也是採用深跳訓練,將33位青少年男童分為50公分組、100公 分組以及控制組,研究結果顯示經訓練後六週,兩實驗組在垂直跳都達顯著進 步,控制組則沒有,在組間的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達顯著差異,但兩實驗組卻 沒有,表示不論其高度為何,深跳訓練對於垂直跳的表現都是有幫助的。除了深 跳訓練外,Diallo等(2001)和Kotzamanidis(2006)也針對孩童設計出多樣化的的 增強式訓練課程,其研究結果也顯示對於垂直跳的表現是有顯著進步的;較特別 的研究是Faigenbaum等(2007)將研究的孩童分為傳統的阻力訓練組與阻力訓練

+增強式訓練組,結果顯示阻力訓練+增強式訓練組的垂直跳表現優於傳統的阻 力訓練組。另外,在成人的研究方面,Gehri等(1998)針對大學男生及女生非 競技型的學生各14位進行增強式訓練,研究結果顯示,深跳訓練組在直膝蹲跳、

蹲跳以及深跳都達顯著進步(p<.05),比起其它的訓練組別(直膝蹲跳組、蹲 跳組)的垂直跳表現都還要好;Komi 與 Bosco (1978)也比較過深跳、直膝蹲跳 與蹲跳這三種跳法的彈性能儲存,發現深跳的跳法較有優勢;但也有其他的研究 與上述的不完全相同,Bartholomew(1985)發現深跳的方式並不會比直膝蹲跳的 訓練方法有效率。

在立定跳遠方面,訓練八週後實驗組由168.85公分進步至186.31公分,進步 了17.46公分,實驗組的進步百分比為10.62%。Faigenbaum等(2007)也將12-15 歲的男童分為阻力訓練組與增強式訓練+阻力訓練組,實驗六週後結果顯示,阻 力訓練組由原本的190公分進步至192公分,進步幅度為1.1%,增強式訓練+阻力 訓練組由181公分進步至191公分,進步幅度為6%,而本研究的增強式訓練進步 幅度為10.62%,比上述的訓練效果還要明顯。在成人的研究方面,Markovic等

(2007)徵召了93位體育系的大學男生,將其分派為三組,分別為衝刺組、增強 式訓練組以及控制組,研究結果顯示經10週的訓練後,衝刺組與增強組的立定跳 遠之表現有顯著進步且皆與控制組達顯著差異。

在衝刺跑方面,經過八週的訓練之後,實驗組由 3.96 秒進步至 3.8 秒,進步 了 0.16 秒,實驗組的進步百分比為 4.07%,兩組之間的衝刺跑表現達顯著(p

<.05)。本研究結果與 Kotzamanidis(2006)的研究相似,研究者讓 10-11 歲的 男童接受 10 週的增強式訓練,將其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完後發現實驗組 在 30 公尺的衝刺跑由 5.55 秒進步至 5.41 秒,控制組由 5.74 秒退步至 5.77 秒,

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達顯著進步且與控制組有顯著差異(p<.05)。傳統的阻力 訓練與增強式+阻力訓練組的比較,實驗參與者為 12-15 歲的男童,研究結果發 現 增 強 式 訓 練 + 阻 力 訓 練 組 的 衝 刺 跑 明 顯 優 於 阻 力 訓 練 組 (Faigenbaum 等 , 2007)。成人的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比較增強式訓練與衝刺跑訓練,結果顯示衝

刺跑訓練在衝刺跑的表現優於增強式訓練(Markovic 等, 2007)。Chimera 等(2004)

針對大學女生實施增強式訓練,研究結果發現訓練後對於衝刺跑是沒有顯著進步 的。

在敏捷跑方面,實施八週的增強式訓練後,兩組之間未達顯著水準。

Faigenbaum 等(2007)的研究發現,經由增強式訓練+阻力訓練的結合,男童在 訓練後敏捷跑的結果達顯著(p<.05),跟本研究結果不同。成人的研究方面,

比較增強式訓練與衝刺跑訓練對於敏捷跑的影響,結果顯示衝刺跑訓練組在敏捷 跑的表現有顯著進步,增強式訓練組則沒有,與本實驗結果類似(Markovic 等, 2007)。另外,Miller 等(2006)針對成年人所做的增強式訓練,發現實驗組在敏捷 跑的表現是有顯著進步的(p<.05),與本次研究結果不同。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發現經由八週的增強式訓練,深跳、立定跳遠與衝刺跑 達顯著進步,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推測兒童期的肌肉結構是較有彈性且更容易儲 存以及利用(Kubo, Kanehisa, Kawami, & Fukanaga, 2001),也可能是中樞神經與 本體感覺受器間的訊息傳遞更為協調且有效率(Craig, 2004),另外,改善這些 運動表現可能是和力量的發展、爆發力輸出和勁度的增加有關(Baker, 1996),

但詳細的情形可能要再作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認。Potteiger 等(1999)也指出,

增強式訓練使得運動表現更為良好可以歸因於運動單位的徵召更有效率以及肌 肉神經達到更好的適應,在下一個段落我們會做更深入的探討。從本次的研究結 果我們也可以發現在深跳的進步百分比是所有運動表現中最為好的,主要的原因 是涉及運動的專項性,因為在訓練的內容是以深跳訓練為主,所以深跳表現最為 傑出,同樣的也有研究比較衝刺跑與增強式訓練的運動表現差異,發現衝刺組在 衝刺跑的表現是優於增強式訓練組的(Markovic 等, 2007)。關於敏捷跑的表現,

是此次研究中唯一沒有達到顯著進步的一項測驗,跟成人相關的研究不同(Miller 等, 2006),可能的原因在於兒童對於敏捷跑的路線較不熟析,或是心智反應較成 人為慢,建議在測驗前可以讓學生多練習幾次,以熟悉整個路線。縱使敏捷跑的 表現沒有達到顯著,可是我們可以發現,實驗組在訓練之後還是有進步的(3.08%)

且優於控制組。

二、肌肉活化策略方面

經過八週的訓練,在積分肌電值的表現方面我們可以發現,落地前 150 毫秒 的預先活化期在股直肌與腓腸肌有顯著差異,實驗組的積分肌電值大於控制組,

落地後 250 毫秒的反應期在股直肌、股二頭肌與腓腸肌的積分肌電值實驗組大於 控制組且達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跟 Viitasalo 與 Lahtinen(1998)的研究類似。

從以上我們可以了解在落地前 150 毫秒由於視覺的回饋使得股直肌與腓腸肌提 早活化而有利於接下來反應期運動單位的徵召(Swanik 等, 1997;Lephart 等, 2001),讓垂直跳的表現更為進步,以上的結果也解釋了力量的輸出是跟預先活 化有相關(Linnamo 等, 2006)。另外,兩組間的股二頭肌在預先活化期雖未達顯著 差異,但是實驗組在訓練後也進步了 91.32%優於控制組的 51.70%,同樣有助於 在反應期徵召更多的運動單位。

在肌電峰值的出現時間,我們可以發現兩組間在股直肌預先活化期之出現峰 值時間達顯著差異,實驗組比控制組提早出現,在反應期,股直肌與腓腸肌的峰 值出現時間,實驗組比控制組提早出現且達顯著。這樣的結果說明了經過訓練後 肌肉活化策略有所改變,提早達到肌電的峰值,與 Lephart 等(2005)研究相似,

研究者比較增強式訓練與阻力訓練在肌電峰值出現的改變,發現兩組在訓練後積 分肌電值的臀大肌之預先活化期與反應期有顯著增加,同時在預先活化期的肌電 峰值也有提早活化,兩者之間,增強式訓練組在肌肉活化的效果較好。

在傅立葉中位數頻率轉換方面,這是鮮少有人研究,在訓練後實驗組與控制 組間的傅立葉中位數頻率轉換都未達到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快肌的比例是受 到遺傳的影響,但從表 4-3-5 可以進一步知道,控制組在股二頭肌預先活化期、

腓腸肌預先活化期、腓腸肌反應期以及實驗組在股直肌預先活化期、股直肌反應 期、股二頭肌預先活化期、腓腸肌反應期之訓練後傅立葉中位數頻率轉換都有進

步,這也說明了兒童在接受平日的籃球訓練以及增強式訓練對於快肌的徵召還是 有部份肌群進步,但兩組間的顯著性有可能在訓練強度以及訓練的週期方面需要 更精細的設計,不過,這方面還是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三、運動表現與肌肉活化

對於兒童增強式訓練後的肌電評估,據我所了解在這方面的研究是比較少 的,而本次的實驗目的主要就是了解兒童接受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對於運動表現以 及肌肉活化策略的影響。從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知,除了在敏捷跑外,運動表現 在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的比較是有達到顯著差異的,且實驗組優於控制組;另外,

在肌肉活化的策略方面,股直肌與腓腸肌在積分肌電值的預先活化期與反應期 中,實驗組優於控制組且達統計水準,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由於預先活化的增加 進而幫助反應期徵召更多的運動單位,使得深跳的表現更為傑出,同時,藉由深 跳的訓練,也同樣在衝刺跑與立定跳遠的運動表現上達到神經適應的效果。除此 之外,有關出現肌電峰值時間,經訓練後實驗組在股直肌與腓腸肌的反應期皆提 早活化,且與控制組達顯著差異,這方面我們也推測,在訓練後肌肉的提早活化 將有助於運動表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關肌肉活化統計值的標準差方面,所得到的數值都是 比較大,可能的原因在於兒童期的整個肌肉型態尚未發育完全,跟成人的狀況較 不一樣,因此其神經肌肉可塑性較大,同時在最大自主收縮方面,其個別差異也 蠻大的,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對於男童而言,25 公分高度的深跳訓練是有利於增進深跳、立定跳遠與衝

對於男童而言,25 公分高度的深跳訓練是有利於增進深跳、立定跳遠與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