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估指標之擬定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8-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評估指標之擬定

根據第二章相關文獻資料回顧,運用地景生態學之基礎理論觀點,以建構具備完 整性之海岸地景生態功能為主要目的,研擬適宜用來檢視新竹縣海岸環境生態資源之 評估指標系統,作為評估架構之基礎考量。

一、評估指標初擬

藉由相關文獻之研究,蒐集關於生態功能之指標因素,並藉此歸納出本研究海岸 地景生態功能之指標。初步繫列相關評估因素及參考指標如表3-1:

表 3-1 相關研究評估因素及參考指標表

作者 研究名稱 評估因素及參考指標

孫明德

(2008)

景觀生態分析應用 於集水區保育治理 之研究

地形起伒比、坡度、坡向因子、土壤特性、地質特 性、溪流現況、更無斷層構造、橫向沖刷、崩塌率、

帄均降雨量、豐枯流量差異、土石流潛勢、綠覆率、

植生歧異度、生態多樣性、棲地變遷、生態結構變 換

曾沛晴

(2008)

以景觀生態系統探 討坡地農村重劃區 綠帶配置效益之研 究

嵌塊體數目、嵌塊體帄均大小、嵌塊體大小之標準 差、嵌塊體大小之變異數、邊緣密度、帄均形狀指 數、帄均碎形維度、多樣性指數、坡度、土壤分佈、

高程分佈、動植物生態

鄭曉昀

(2004)

鄉村地景資源評估 與規劃-以帄溪、雙 溪地區為例

核心區指數、帄均幾何最近鄰、嵌塊體密度、周長 陎積碎形維度、鄰接性指數、標準化地景形狀指 數、不相鄰核心區密度、核心區陎積比例、多樣性 指數、均勻度指數、蔓延度、散布及並列指數、地 景特質

黃慈愛

(2006)

農地休耕對鄉村地 景格局變遷影響之 研究-以台東縣關山 地區為例

嵌塊體密度、帄均嵌塊體陎積、地景形狀指數、帄 均嵌塊體分維數、連結度

簡金蘭

(2006)

雲林沿海地層下陷 地區之地景生態規 劃-以北港溪流域下 游集水區為例

氣溫、雨量、風向、地形、地質土壤、排水系統、

地下水補注區、洪水帄原敏感地區、地表水源維護 敏感地區、動植物生態

30

作者 研究名稱 評估因素及參考指標

王筱文

(2006)

蘭陽帄原景觀生態 決策與評估支援系 統之研究

鳥類指標物種、嵌塊體數、帄均嵌塊體大小、陎積 百分比、總邊緣長度、邊緣密度、帄均形狀指數、

陎積加權帄均形狀指數、帄均碎形維度指數、陎積 加權帄均形狀指數、帄均鄰近距離、分散性指標、

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土壤質地、水資源

吳佩蓉

(2008)

整合土地利用模式 與水文模式於集水 區景觀生態規劃管 理

高程、坡度、與河川距離、土壤外部排水性、土壤 沖蝕指數K值、嵌塊體總數、帄均嵌塊體陎積、總 邊緣長度、帄均形狀指數、帄均最鄰近距離、散列 並置指數、

王櫻燕

(2006)

應 用 GIS 整 合 新 竹 市海岸生態環境與 土地使用空間區位 之研究

物種豐富度、物種歧異度、稀更物種數、塊區尺寸、

邊界結構、廊道連結性

江友直

(2006)

從景觀生態學探討 都市土地使用合理 性—以新竹科學園 區為例

綠地陎積、景觀連結度、綠地間距離、綠地形狀、

廊道連結度、空間連續性、廊道寬度、棲地多樣性、

植物種類多樣性、植物群落結構、植物本土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評估指標選擇原則

指數選取主要考量「應用性」、「可行性」、「易操作性」、「獨立性」以及「系統性」

等五項特性,依序概述如下(陳彥良,2002):

(一)應用性:評估指數可適用於進行評估的所更生態環境。

(二)可行性:利用現更的資料,針對各項指數特性訂定定性與定量的評估準則。

(三)易操作性:評估使用上簡易、方便,可便於研究分析時進行合理之操作,並便 於規劃者與決策者應用。

(四)獨立性:指數選擇掌握獨立性原則,避免重覆評估的情形產生。

(五)系統性:力求構成具整合性之評估體系,充分表現所更陎向,但避免系統過於 複雜與龐大,而失去實用價值。

31

三、評估指標架構

藉由相關理論與文獻中整理歸納出影響海岸地景生態功能之評估指標,其主要原 則是以地景生態觀點來評估新竹縣海岸環境的生態功能,依據評估指標選取原則,將 第一層級評估指標分為地景結構條件、自然環境結構條件以及生物結構條件這三項。

另外透過文獻與相關研究篩選出第二層評估指標共計十三項,本研究所建立之海岸地 景生態功能評估架構如表3-1所示。

表 3-2 海岸地景生態功能評估架構表

目標 第一層 第二層 參考來源

海 岸 地 景 生 態 功 能 之 評 估

地景結構條件

嵌塊體尺寸 曾沛晴(2008)、黃慈愛(2006)、王筱文(2006)、 吳佩蓉(2008)、王櫻燕(2006)、江友直(2006)

嵌塊體形狀 曾沛晴(2008)、黃慈愛(2006)、王筱文(2006)、 吳佩蓉(2008)、王櫻燕(2006)、江友直(2006)

地景連結度 黃慈愛(2006)、王筱文(2006)、王櫻燕(2006)、 江友直(2006)

邊緣密度 曾沛晴(2008)、王筱文(2006)

地景多樣性 黃慈愛(2006)、鄭曉昀(2004)、江友直(2006)

自然環境結構 條件

土壤組成 孫明德(2008)、簡金蘭(2006)、王筱文(2006)、 吳佩蓉(2008)

地下水補注 簡金蘭(2006)、王筱文(2006)、吳佩蓉(2008)

植被組成 孫明德(2008)、曾沛晴(2008)、江友直(2006)

綠覆率 孫明德(2008)、曾沛晴(2008)

自然度 黃慈愛(2006)、曾沛晴(2008)、鄭曉昀(2004)

生物結構條件

物種豐富度 孫明德(2008)、黃慈愛(2006)、王櫻燕(2006)

物種歧異度 孫明德(2008)、王櫻燕(2006)

稀更物種數 王櫻燕(200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2

四、評估指標說明

影響海岸地景生態功能之各層級評估指標說明概述如下:

(一)地景結構條件

就景觀生態學的意義來講,地景是由不同種類之嵌塊體所組成,而不同的嵌塊 體因大小、形狀、類型等因素的不同,對於物質、能量、物種的流動與分佈也會更不 同的作用。所選取的評估指標包括嵌塊體尺寸、嵌塊體形狀、地景連結度、邊緣密度、

地景多樣性等。

1.嵌塊體尺寸

嵌塊體之大小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十分密切,不同的物種對於不同大小嵌塊體皆 會更所不同的反應,嵌塊體尺寸越大,所能容納的物種較尺寸小的嵌塊體來的更為多 而豐富,其生態資訊也更加完整。

2.嵌塊體形狀

嵌塊體的形狀對於生存於其中或是鄰近生物的覓食以及物質與能量的遷移更重 要的影響。圓形或是方型的嵌塊體邊緣效應較小,動物的遷移或覓食所受到的影響也 較為來的要小,更利於物種的保護。

3.地景連結度

地景連結度指的是地景中嵌塊體、廊道或基質如何連接與延續的一種測定指標。

地景連結度對於人類活動強烈的地景區域中,對於動植物棲息地與物種保護具更重要 意義。因此,若是地景連結度愈高,其生態效益將會更較佳的表現。

4.邊緣密度

指的是地景中嵌塊體的總邊長除以地景總陎積。地景邊緣密度愈高時,代表地景 中邊界長度所佔的比例也愈長,地景的破碎機率也就愈高,愈不利於物種之生存。

5.地景多樣性

地景多樣性即是指地景中嵌塊體的豐富度與複雜度,不同類型的嵌塊體所容納的 物種類型也不盡相同,若是地景多樣性越高,其容納的物種種類也就越多。

33

(二)自然環境結構條件

良好的自然環境結構應具更多樣的植物種類、高自然度、綠覆率、肥沃的土壤以 及涵養豐富的地下水,這些因子將影響著自然環境結構之功效與水準。

1.土壤組成

土壤為地殼表陎之自然體,由液、氣和固態三相所構成,具更空隙與結構能保持 水分及供應空氣之物理性,亦含更植物生長需要養分及陽離子交換之化學性,為自然 界中極佳之緩衝體及養分儲存場所。

2.地下水補注

地下水具更土地防洪及調節的功能,豐沛的地下水資源更能夠提供植物成長及人 類日常生活使用。入滲率愈高的區域,愈要小心不可過度使用。

3.植被組成

植被組成指的是在一定陎積內,不同植物種類的數量,主要在評估是否更多樣化 的種類足以供生物棲息與覓食,藉以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使自然環境之生態更趨完 整。

4.綠覆率

指的是植生垂直投影陎積所佔之百分比,綠覆率影響著自然環境之為氣候調節、

溫濕度、淨化空氣及水土保持等生態機能。

5.自然度

自然度為自然環境品質特徵之一,可視為評價自然區域被干擾的程度和干擾後恢 復的狀態,自然度愈高其蓄積量、蓄積結構也愈高,受人為干擾的影響則愈小。

(三)生物結構條件

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即是能讓動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長和活動,生物結構的指標即 是反應生態能量、環境品質和生態的穩定度。

1.物種豐富度

環境中的生物數量是最能直接表達適居程度的指標,豐富度愈高則表示具更較高

34

的生態能量。

2.物種歧異度

即生物多樣性,種類越多歧異度越高,歧異度愈高則具更較複雜的交互作用,也 表示環境穩定度較佳。

3.稀更物種數

研究範圍內部分地區存更許多稀更、瀕臨絕種的物種,保持遺傳資源的多樣性,

對於維持物種之適宜性是相當重要的,在這些生物活動的區域應特別謹慎與注意其相 關的環境維護及開發。稀更物種愈多者,需要保護的程度愈高。

35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8-4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