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過去針對 PAP 現象的研究中,都有不同的操弄變項,有肌肉收縮型式 (等 長收縮、動態收縮) 、運動強度、恢復時間等等,都有不同的結果,也有很大的 個別差異 (訓練背景、肌纖維類型) 。然而,這些變項同時引發 PAP 現象與疲 勞現象,意指 PAP 現象產生的同時也將產生肌肉的疲勞,對於先前的收縮是否 能使 PAP 現象明顯大於疲勞現象,這些因素能否有適當的標準就顯得更加重要。

本文整理相關研究文獻,針對以上幾點要素進行探討,本節分為動態收縮、等長 收縮、運動強度、恢復時間、個別差異等五個部分來作探討。

一、有關動態收縮 PAP 運動之研究

動態收縮的研究中,許多文獻也都發現 PAP 對爆發力運動表現有促進的效 果 (Bevan 等,2010; Chiu 等,2003; Mcbride, Nimphius, & Erickson, 2005; Weber, Brown, Coburn, & Zinder, 2008) , 但 仍 有 許 多 研 究 發 現 PAP 是 不 存 在 的 (Bazett-Jones, Winchester, & McBride, 2005; Jo 等,2010) 。在動態收縮相關文獻 中,兩面說法皆有,Bazett-Jones (2005) 提出負重下蹲作為刺激肌肉活化不僅沒 有辦法促進運動表現,反而會造成運動表現下降的情況。Bevan 等 (2010) 研究 指出,以受詴者 3RM 91%半蹲,進行 10 公尺 (m) 測詴,能提升其運動表現增 加。Mccann 等 (2010) 指出 PAP 對爆發力的影響仍不是很明確,適當的受詴者、

測驗方法及個別差異等都必須加以探討;Rixon 等 (2007) 指出動態收縮在誘發 PAP 的效果上,似乎運動選手比非運動選手較為明顯。

二、有關等長收縮 PAP 運動之研究

在等長運動的研究中,發現等長運動刺激產生 PAP 對運動表現的提升 (French 等 2003; Requena, 2011; Rixon, Lamont, & Bemben, 2007) 。Rixon 等 (2007) 指出等長與動態收縮刺激兩種不同運動相較之下,等長運動所產生 PAP 之效果,

能促進運動表現進步。

French 等 (2003) 指出以田徑選手施以等長收縮之 PAP 運動來誘發 PAP 現 象,結果發現肌電訊號有提升之情形,French 等建議可運用等長收縮型式 PAP 運動來增進運動表現。Batista 等 (2011) 針對 23 名受詴者進行動態收縮刺激,

進行下蹲跳測驗,結果發現運動表現並未提升。Hamada 等 (2000) 指出用耐力 型選手做為受詴者,進行單次等長運動刺激,結果發現肌電訊號明顯提升,

Hamada 等表示 PAP 可以提升耐力型選手運動表現,PAP 現象可能會抵制耐力型 運中的疲勞。也有研究發現等長運動來誘發 PAP 的最佳時間為 3~10 秒,且能促 進運動表現 (Requena et al., 2011) 。Requena 等 (2011) 指出持續 10 秒的等長運 動刺激可提升下蹲跳跳躍高度。Rixon 等 (2007) 指出施以舉重選手 3 秒 3 組等 長運動刺激,可以促進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但也有一些研究表示等長最大自主 收縮並不會顯著誘發 PAP 現象 (Batista 等,2011;Berning 等,2010;Gossen &

Sale, 2000;Robbins 等,2005) 。在上述兩種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之所以有 明顯的兩種不同的結果,是因為誘發 PAP 現象之操弄條件不單單只是 PAP 運動 的收縮形式,還有相當多的變項需要控制得當才有辦法充分誘發 PAP 現象。

三、有關運動量與強度之研究

Witmer 等 (2012) 研究指出受詴者熱身強度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有研究 發現,動態收縮對 PAP 的影響可能在於蹲舉的負荷範圍息息相關,以重量負重 來做為熱身方法,造成運動表現增加所採用的重量範圍在 80-92%之間 (Bevan 等,2010; Mcbride 等,2005; Kilduff 等,2007; Weber 等,2008)。

Behm 等 (2004) 的 PAP 運動分別為 1 組 10 秒、2 組 10 秒、3 組 10 秒的等 長最大自主收縮,研究結果發現進行 2 組與 3 組的 10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後,

隨後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力量下降,相反地,進行 1 組 10 秒的最大收縮後,隨 後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力量提升。Lowery 等 (2012) 使用了三種不同強度 (56%1RM、70%1RM、93%1RM) 來探討 PAP 現象,發現在中強度 (70%1RM)

與高強度 (93%1RM) 所誘發的 PAP 現象達顯著差異,尤其高強度所誘發的 PAP 現象最持久 (第 4、第 8 分鐘後的爆發力表現顯著提升) 。該研究表示若要誘發 較顯著的 PAP 現象,運動強度至少為 93%1RM (3RM) 以上。French 等 (2003) 使 用了 3 組 3 秒與 3 組 5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作為 PAP 運動,發現 3 組 3 秒等 長最大自主收縮的隨後爆發力表現顯著提升。McBride 等 (2005) 使用了 1 組 3 次反覆的 90%1RM 蹲舉、1 組 3 次反覆的 30%1RM 的負重下蹲跳的 PAP 運動,

隨後爆發力運動為 40 公尺衝刺,與一般熱身 (控制組) 做比較。研究結果表 示,進行 1 組 3 次反覆的 90%1RM 蹲舉,在隨後的 40 公尺衝刺表現顯著提升。

四、有關恢復時間之研究

Bevan 等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從事完 3 組 3RM 的仰臥推舉後,在第 15 秒、4、8、12、16 與 20 分鐘時進行仰臥推擲的爆發力測驗,在第 15 秒時爆 發力表現下降,僅在第 8 分鐘的恢復時爆發力的表現才有顯著改善。 Gossen and Sale (2000) 的結究結果指出,在 10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後 (PAP 運動) ,當 恢復時間只有 15 秒鐘,隨後的運動表現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會降低運動表現。

Jensen and Ebben (2003) 也指出,在從事完 5RM 的蹲舉後 10 秒時,下蹲跳的高 度比蹲舉前顯著下降,而在第 1-4 分鐘的恢復中,PAP 運動對下蹲跳的運動表現 並沒有任何幫助。Kilduff 等 (2007) 建議在進行完 PAP 運動後,若想改善隨後的 爆發力運動表現,8-12 分鐘的恢復時間是必要的。Young 等 (1998) 發現,在 5RM 的蹲舉後休息 4 分鐘,即可改善隨後的下蹲跳表現。

甚至有研究發現,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時,PAP 現象還持續存在 (Chiu 等,2003) ,但在第 20 分鐘時 PAP 現象就不存在 (Jones & Lees, 2003) 。綜合 以上的研究結果,PAP 運動後若馬上進行爆發力運動,運動表現會受到肌肉疲勞 的影響而降低,至少 4 分鐘的恢復時間才能減少肌肉疲勞的現象,但仍然維持著 PAP 的現象。

五、有關個別差異之研究

上述研究探討先前的高強度阻力運動對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的影響,結果並

不是很一致,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除了運動型態與強度的選擇、恢復時 間的長短會影響到 PAP 現象的存在與否,其他的因素也可能造成結果的不一致,

包括了參與者的訓練背景、絕對肌力與肌纖維的組成等。

Chiu 等 (2003) 的研究原本並未發現 PAP 現象的存在,不過當 Chiu 將受詴 者區分成有爆發力訓練的參與者與只有身體活動的參與者後,結果發現在 PAP 運動後,有爆發力訓練的參與者在運動表現上顯著優於只有身體活動的參與者。

Gourgoulis 等 (2003) 發現,當參與者有較大的絕對肌力表現時,其 PAP 現象較 為顯著,即隨後垂直跳表現的改善比起絕對肌力小的參與者來的大。另外,研究 也發現肌纖維的類型與 PAP 的現象呈現相關性,當肌肉有較高 type II 百分比時,

其肌纖維引起的 PAP 現象也比較顯著 (Hamada 等,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