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Copied!
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活化後增能運動 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研 究 生:曾昱軒 指導教授:何仁育.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活化後增能運動 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2014 年 7 月 研 究 生:曾昱軒 指導老師:何仁育. 中文摘要 背景:過去的研究發現,在進行高強度的阻力運動後,可以短時間增加隨後爆發 力的表現,並稱此現象為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多 數研究僅探討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阻力運動 (PAP 運動) 對單一項爆發力表現的 影響,或者同一種肌肉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對不同型式爆發力表現的影響,但 目前尚未有研究同時探討 PAP 運動之肌肉收縮形式對隨後不同型式爆發力項目 的影響。目的:探討不同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在不同的恢復時間下對單 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的影響。方法:招募 12 名有規律阻力訓練的健康男性 (年 齡 22.7 ± 2.1 歲),以重複量數與平衡次序之實驗設計,於史密斯儀器上進行 5 秒等長最大收縮或動態收縮 (3 × 90%1RM) 的蹲舉運動,並在不同肌肉收縮形 式之 PAP 運動前、運動後恢復第 8 與 18.5 分鐘進行立定跳遠或 40 公尺衝刺之爆 發力測驗,並記錄其運動表現。統計分析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收縮形 式×時間) 考驗在不同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與不同恢復時間下,單次或反覆 爆發力表現的差異,接著將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轉換為標準分數 (Z-score) , 考驗在動態或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在不同時間下,不同爆發力表現的差異。 顯著水準皆定為 p ≤ .05。結果:進行等長收縮之 PAP 運動後,單次爆發力 (立 定跳遠) 表現在恢復 18.5 分鐘後顯著提升 (18.5 分鐘 vs. 前測,252.67 ± 5.42 vs. 249.08 ± 5.37 公分,p < .05)。另外,進行動態收縮之 PAP 運動後,反覆爆發力 (40 公尺衝刺) 表現在恢復 18.5 分鐘後顯著提升 (18.5 分鐘 vs. 前測, 0.19 ± 1.05 vs. -0.04 ± 1.01,p < .05)。結論:動態收縮之 PAP 運動可能對反覆爆發力表現較有 幫助,而等長收縮之 PAP 運動可能對單次爆發力表現較有幫助。 關鍵詞:活化後增能作用、阻力運動、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I.

(3)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cle Contraction on Single Bout and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July, 2014 Student: Zeng, Yu-Syuan Advisor: Ho, Jen-Yu Abstract Background: Previou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high-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 can enhance subsequent power performance. This phenomenon is referred to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Most studies have either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cle contraction of resistance exercise (PAP exercise) on only one power performance, or the effects of the same type of muscle contraction PAP exercise on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performance. However, no study has ye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ype of muscle contraction PAP exercis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performance. Purpos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scle contraction PAP exercise on single bout and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recovery times. Methods: Twelve resistance-trained males (22.7 ± 2.1, age) were recruited and performed 5 seconds of isometric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squat or dynamic squat (3 × 90% 1RM) on smith machine using repeated measures and counterbalance designs. Participants performed 40 meters sprint or horizontal jump before and 8 and 18.5 minutes after PAP exercise. Jump distance and sprint time were recorded and assessed. A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 (contraction × tim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in single bout or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ce types of muscle contraction PAP exercise at difference recovery times. In addi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ingle bout and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were converted to standard scores (Z-score). A 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 (power performance × time) was us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bout and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after dynamic or isometric PAP exercise. A significance level was set at p ≤ .05. Results: After isometric PAP exercis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ingle bout (horizontal jump) power performance were observed at 18.5 minutes (18.5 mins vs. pre-test, 252.67 ± 5.42 vs. 249.08 ± 5.37 cm, p < .05). After dynamic PAP exercis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repeated (40 meters) power performance were observed at 18.5 minutes (18.5 mins vs. pre-test, 0.19 ± 1.05 vs. -0.04 ± 1.01, p < .05). Conclusion: While dynamic PAP exercise may have greater benefits on repeated power performance, isometric PAP exercise may have greater benefits on single bout power performance. Keywords: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resistance exercise, isometric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II.

(4) 謝誌 經歷許多波折,學生時代也終於到了最後階段,首先感謝家人無私的奉獻以 及照顧,成為我決心向學的動力。這兩年來不斷在自己的目標以及殘酷的現實中 拉扯,了解到即使迷惘也要不斷前進,態度才能決定一切。而教導我這件事的就 是這兩年間不斷訓練我的指導教授何仁育老師,感謝老師在我情緒低落及懈怠的 時候鼓勵及督促我,在如此緊密的師生關係中,我才能完成更多事情,學習更多 知識;感謝時常一起打球的三分神射手鄭景峰老師以及和藹可親的林信甫老師在 我的碩士論文上給了許多相當寶貴的建議,讓這原本粗糙的論文看起來更加完整。 也感謝行為學實驗室以及實驗室裡的咖啡,在我為了碩士論文口詴的衝刺階段成 為了我的避風港,連續 48 小時沒睡也創了我生涯最佳紀錄。接著要感謝我的共 戰好同學李泓毅以及打球好同學呂昭憲,與李泓毅同學可以說是相依為命,是我 研究所之路的好楷模,心裡滿是感激。感謝陳厚諭學長、邱麟翔學長、謝漱石同 學,在我研究所即將進入尾聲的最後一個學期,同時也是我人生感情低潮期,總 是一起打球、重訓、談心,填補了我心中的巨大寂寞,以及學弟群陳峻逸、莊鈞 凱、莊子霑無私的奉獻,成為我碩士論文研究的好幫手,還有本研究參與者們, 總而言之,一頁的謝誌是道不盡我心中澎湃。 最後,本研究也獻給蔡於儒老師帶領的台灣師範大學田徑隊,雖然短短一年, 也感謝蔡於儒老師讓我能夠跟隨頂尖選手一起訓練,希望本研究的結果有一天能 夠應用在競賽場上,期望台灣短跑及跳遠項目能夠不斷突破,能夠站在亞洲以及 世界的舞台上! 曾昱軒. 僅誌.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III.

(5)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II 謝誌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問題背景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6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活化後增能作用之介紹及生理機制...................................................... 8 第二節 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之文獻探討 ......................................................... 9 第三節 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12 IV.

(6) 第四節 本章總結 .............................................................................................. 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17.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 17 第二節 實驗設計 .............................................................................................. 17 第三節 實驗方法與程序 .................................................................................. 19 第四節 實驗控制 .............................................................................................. 25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25. 第肆章. 結果 ....................................................................................... 26. 第一節 爆發力測驗之再測信度 ....................................................................... 26 第二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單次爆發力表現............................ 26 第三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反覆爆發力表現............................ 27 第四節 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不同爆發力的表現 ........................................... 28 第五節 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不同爆發力的表現 ........................................... 29. 第伍章. 討論 ....................................................................................... 30. 第一節 單次與反覆爆發力之再測信度 ........................................................... 30 第二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單次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 30 第三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反覆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 33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 37. 引用文獻 ............................................................................................... 38 附錄 ....................................................................................................... 46 附錄一 ................................................................................................................ 46 附錄二 ................................................................................................................ 49 V.

(7) 附錄三 ................................................................................................................ 52 附錄四 ................................................................................................................ 53 附錄五 ................................................................................................................ 54. VI.

(8) 表次 表 2-1 不同肌肉收縮對單次爆發力表現之影響……………………………………13 表 2-2 不同肌肉收縮對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15 表 3-1 參與者基本資料………………………………………………………………17 表 4-1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測驗之再測信度…………………………………..26 表 4-2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對立定跳遠表現……………………………...27 表 4-3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對 40 公尺衝刺表現………………………….28 表 4-4 動態收縮後的兩種爆發力表現 (Z-score)…………………………………...29 表 4-5 等長收縮後的兩種爆發力表現 (Z-score)…………………………………...29. VII.

(9) 圖次 圖 3-1. 實驗流程圖……………………………………………..…………………..18. 圖 3-2. 史密斯儀器………………………………………………………..………..20. 圖 3-3. AMTI 測力板……………………………………………………………….20. 圖 3-4. 關節量角尺……………………………………………………..…………..20. 圖 3-5. 立定跳遠墊……………………………………………………..…………..20. 圖 3-6. 分段計時器………………………………………………………..………..20. 圖 3-7. 實驗設計圖……………………………………………………..…………..22. 圖 3-8. 單次爆發力測驗………………………………………………..…………..23. 圖 3-9. 反覆爆發力測驗…………………………………………………..………..23. 圖 3-10 動態收縮 PAP 運動…………………………………………..……………24 圖 3-11 等長收縮 PAP 運動……………………………………………..…………24. VIII.

(10)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前言. 擁有較佳的下肢爆發力,在籃球、足球、棒球、短跑與跳遠等需要在短時間 內進行衝刺、跳躍等競賽中,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要素。而目前較常見的爆發 力訓練方式包括阻力訓練 (Kilduff 等,2007)、增強式訓練 (Hilfiker, Hubner, Lorenz, & Marti, 2007) 或二者的結合稱為複合式訓練,即是在同一組內,進行高 強度的阻力運動後,再接著進行動作相似的增強式運動。許多研究結果指出這些 爆 發 力 訓 練 方 式 都 能 有 效 改 善 爆 發 力 的 表 現 (Adams, O’shea, O’shea, & Climstein, 1992;Baker, 2003; Fatouros 等,2000; Gossen & Sale, 2000; Markovic, 2007),甚至研究結果表示結合兩種訓練的複合式訓練,在提升爆發力的表現上 比單一運動訓練效果還要好 (Chu 等,1996; Ebben & Watts, 1998)。 複合式訓練之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爆發力表現的原因,是藉由進行 高強度阻力運動後,在短時間內提升隨後爆發力的表現。研究指出複合式訓練在 提升爆發力表現上是利用所謂「活化後增能作用」(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即肌肉先前的收縮會增加隨後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 (Hodgson, Docherty, & Robbins, 2005; Sale, 2002)。因此,運動訓練或競賽前肌肉的收縮,也就是肌肉收 縮的歷史 (contractile history of a muscle),在隨後肌肉收縮時力量的產生上扮演 重要的角色,更是誘發 PAP 現象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的肌肉收縮,將 同時誘發 PAP 現象及產生肌肉疲勞,肌肉疲勞與 PAP 兩種現象的平衡,決定了 隨後的肌肉收縮表現—增加、減少或不改變 (Macintosh & Rassier, 2002)。當先 前的肌肉收縮導致隨後肌肉收縮力量下降,此現象即為肌肉疲勞─也就是肌肉疲 勞程度顯著大於 PAP 現象 (Gossen & Sale, 2000; Jensen & Ebben, 2003; Robbins & Docherty, 2005; Scott & Docherty, 2004);相反地,當先前的肌肉收縮增加隨後 肌肉收縮的力量,此現象即為 PAP ─ 也就是 PAP 現象顯著大於肌肉疲勞. 1.

(11) (Baker, 2003; Baker & Newton, 2005; Chiu 等,2003; French, Kraemer, & Cooke, 2003; Young, Jenner, & Griffiths, 1998) 。 近年來,教練與研究員逐漸在競賽前的暖身中嘗詴著誘發出 PAP 現象,特 別是在肌力與爆發力為主的競賽項目,研究結果表示 PAP 現象能夠應用在競賽 前的暖身中,主要是在傳統 (低強度) 的熱身運動後,進行高強度的阻力運動 (PAP 運動) ,以提升隨後競賽時爆發力運動的表現 (McBride, Nimphius, & Erickson, 2005)。雖然部分研究結果發現 PAP 運動確實能夠誘發 PAP 現象,並且 提升隨後的爆發力表現,但是也有研究發現高強度阻力運動並無法誘發 PAP 現 象,甚至懷疑 PAP 現象的存在。除此之外,在不同運動競賽實境中,爆發力運 動表現也以許多不同型式來呈現 (例如單次爆發力表現:蹲跳、垂直跳、立定跳 遠;反覆爆發力表現:跑步衝刺、游泳衝刺、腳踏車衝刺等),是否任何一種 PAP 運動都能提升所有型式的爆發力表現?而特定的 PAP 運動是否對特定的爆發力 運動擁有較顯著的影響?這也許能夠解釋部分研究無法發現 PAP 運動能顯著提 升隨後爆發力表現的結果。然而,關於不同 PAP 運動對隨後不同型式爆發力運 動 (單次或反覆爆發力) 的影響,值得更多研究進一步地探討。. 第二節. 問題背景. 在過去的文獻中,有些研究證實高強度的阻力運動確實能誘發 PAP 現象, 但有些研究結果卻不支持。整理過去有關誘發 PAP 現象的研究中,發現運動強 度 (Lowery 等,2012) 、恢復時間 (Young 等,1998; Gossen & Sale, 2000) 、肌 肉收縮型式 (French 等,2003; Berning 等,2010) 、個別差異 (Hamada 等,2000; Gourgoulis, Aggeloussis, Kasimatis, Mavromatis & Garas,2003; Chiu 等,2003) 等, 這些變項的操弄都會影響到 PAP 現象誘發與否。若要成功誘發 PAP 現象並提升 隨後爆發力的表現,上述這些變項的操弄必需將肌肉疲勞現象盡可能地降低,而 PAP 現象的誘發增加到最大,進而提升隨後爆發力的表現。 在有關運動強度、恢復時間與個別差異對誘發 PAP 現象的研究中,Lowery 2.

(12) 等 (2012) 以低 (5 × 56%1RM) 、中 (4 × 70%1RM) 、高 (3 × 93%1RM) 三個不 同強度之蹲舉,探討運動後立即 (0 分鐘) 與隨後 2、4、8、12 分鐘後的垂直跳 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在進行中強度與高強度 PAP 運動後立即,垂直跳表現都 是顯著下降。然而在進行中強度 PAP 運動後,隨後 4 分鐘的垂直跳表現顯著提 升,在進行高強度 PAP 運動後,則在隨後第 4 與 8 分鐘的垂直跳高度顯著提升。 在有關恢復時間及個別差異的研究中,Chiu 等 (2003) 以爆發力專項運動員及阻 力訓練者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爆發力專項運動員誘發的 PAP 現象顯著大於阻力 訓練者。另一個發現是這些爆發力專項運動員在高強度阻力運動後的第 18.5 分 鐘,PAP 現象還存在,而該研究也表示,擁有較多爆發力訓練經驗者,可能誘發 更顯著的 PAP 現象。其他研究則發現,擁有較高 Type II 肌纖維比例者 (Hamada, Sale, MacDuncan, & Tarnopolsky, 2000) 以 及 擁 有 較 大 絕 對 肌 力 表 現 者 (Gourgoulis 等,2003). 都能透過進行高強度阻力運動,更顯著地誘發 PAP 現象。. 至於在肌肉收縮形式的研究中,目前研究操弄的 PAP 運動收縮型式大多是 動態收縮及等長收縮。在動態收縮的研究中,McBride 等. (2005). 使用了 1 組. 3 次反覆的 90%1RM 蹲舉來探討 PAP 現象,該研究發現高強度低運動量的動態 收縮對隨後的反覆爆發力運動表現 (40 公尺衝刺) 顯著提升。而 Okuno 等 (2013) 研究發現參與者在進行高強度動態收縮之 PAP 運動後,顯著提升隨後的衝刺表 現。至於在等長收縮的研究中,French 等 (2003) 使用了 3 組 3 秒和 3 組 5 秒的 等長最大自主收縮,發現在 3 組 3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中,隨後單次爆發力運 動表現 (跳躍高度) 顯著提升。Bevan 等 (2010) 研究發現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可 改善 10 公尺衝刺運動的表現。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在高強度 (3-5RM 的動態收縮與 3-5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的 PAP 運動安排、8-12 分鐘的恢復時 間以及選手的訓練經驗越高、type II 肌纖維比例越大,所誘發的 PAP 現象就越 明顯。 回顧過去的研究中發現,有的研究表示 PAP 運動對隨後爆發力表現上顯著 提升、有的則發現在隨後爆發力表現卻顯著下降,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種變項操弄 3.

(13) 的調控是否得當之外,還可能與隨後爆發力的型式有關聯性,也就是先前 PAP 運動的收縮形式會影響隨後不同型式的爆發力運動表現 (French 等,2003)。在 PAP 運動收縮形式與隨後爆發力型式的研究中,首先探討不同收縮型式 PAP 運 動後對單次爆發力 (下蹲跳、深跳、蹲跳、立定跳遠) 表現的影響,Batista 等 (2011) 針對 8 位田徑選手與 7 位健美運動之男性,使用 1 組 5 秒與 3 組 5 秒的等長最大 自主收縮 PAP 運動,發現隨後的下蹲跳表現並沒有顯著差異。Requena 等 (2011) 針對 12 位足球選手,使用 1 組 10 秒之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作為 PAP 運動,發現 隨後的下蹲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表現顯著提升,Weber 等 (2008) 研究. 指出 5RM 蹲舉動態收縮 PAP 運動可促進跳躍運動表現。Young 等 (1998) 提出 用 5RM 動態收縮 PAP 運動,測詴蹲跳 (Jump Squat) 運動表現,結果顯示無法 改善蹲跳表現。在不同收縮 PAP 運動後對反覆爆發力 (衝刺等) 表現的研究中, Chatzopoulos 等 (2007) 針對來自不同運動項目之男性選手共 15 位進行 10 組 1 反覆 90%1RM 之蹲舉,發現在隨後衝刺表現顯著提升。Jo, Judelson, Brown, Coburn, 與 Dabbs (2010) 研究 12 名健康男生,在進行腳踏車 30 秒溫蓋特測詴, 以半蹲 5RM 重量負荷訓練作為熱身方式,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在隨後的 30 秒溫 蓋特測詴表現中未達顯著差異。 Rahimi (2007) 使用 60%1RM、70%1RM、 85%1RM 三種不同強度動態收縮蹲舉探討隨後 40 公尺衝刺表現,發現在 85%1RM 之後的 40 公尺表現顯著提升在肌肉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中,對隨後爆 發力表現的結果並不一致,然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一種可能性,在等長最大自 主收縮 PAP 運動對於隨後單次爆發力表現 (垂直跳等) 的提升擁有較顯著的影 響,相同地,在高強度動態收縮 PAP 運動對於隨後反覆爆發力表現 (衝刺等) 的 提升擁有較顯著的影響,雖然還是有許多研究表示無論等長或動態收縮都無法誘 發顯著的 PAP 現象並增進運動表現 (Batista, Roschel, Barroso, Ugrinowitsch, & Tricoli, 2011; Berning 等,2010; Robbins & Dochery, 2005;Gossen & Sale, 2000; Khamoui 等,2009),但是,是否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能夠對不同型式 爆發力表現擁有不同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探討。 4.

(14) 由以上文獻可以對目前關於 PAP 運動的強度 ( > 80%1RM)、收縮型態 (等 長或動態)、恢復時間 (至少需要 4 分鐘,超過 20 分鐘效果消失) 以及個別差異 (最大肌力、訓練背景、type II 百分比等) 擁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在過去的研究中 可以發現,並沒有特別針對等長收縮或動態收縮對不同爆發力運動型式的探討, 通常都是單一做比較,或是不同收縮型式之 PAP 對單一種爆發力運動,亦或是 單一種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不同型式之爆發力運動,目前尚未有研究針 對不同肌肉收縮形式的 PAP 運動與不同型式的爆發力運動作交叉比較。因此本 研究也將探討 PAP 現象對水平方向爆發力表現的影響。是否不同的 PAP 運動收 縮型式對於隨後特定的爆發力運動型式有較顯著的影響?這個問題會在這個研 究中,進一步地釐清。.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等長與動態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在不同的恢復時間下 (PAP 運動後第 8 分鐘與 18.5 分鐘) ,對隨後單次爆發力 (立定跳遠) 及反覆爆發 力 (40 公尺衝刺) 之影響。.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假設如下: 1.. 參與者進行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在 8 分鐘及 18.5 分鐘的 恢復時間下,單次爆發力表現 (立定跳遠) 能顯著提升。. 2.. 參與者進行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在 8 分鐘及 18.5 分鐘的恢復時間 下,反覆爆發力表現 (40 公尺衝刺) 能顯著提升。.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本研究以 12 名接受 1 年以上規律阻力訓練之健康男性作為實驗參與對象。 因此本研究結果僅限推估背景相似的群體,無法完全有效推論至其他運動項目、 5.

(15) 年齡層之男性及不同性別。.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PAP 現象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本研究所定義的 PAP 現象,亦即參與者透過高強度阻力運動 (PAP 運動) 後, 提升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的現象;只要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提升,就視為 PAP 運動成功誘發 PAP 現象。 二、PAP 運動 (post-pctivation potentiation exercises) 利用進行高強度阻力運動來誘發 PAP 現象,以提升肌肉隨後收縮的力量, 誘發 PAP 現象的高強度阻力運動在本研究中定義為 PAP 運動。本研究的 PAP 運 動包含最大強度 (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與接近最大強度 (動態收縮) 之蹲舉。 三、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isometric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 等長最大自主收縮是指在肌肉施力的過程中,關節角度與肌肉長度都沒有產 生改變的收縮方式。本研究將於史密斯儀器上,以蹲舉來進行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的 PAP 運動。將槓鈴以槓片和繩索固定在史密斯儀器上後,參與者位於槓鈴的 下方,在肌肉長度維持不變之下,以最大的力量和速度向上執行不同訓練量的蹲 舉運動。 四、動態收縮 (dynamic contraction) 動態收縮即是肌肉施力時的長度縮短與伸長的週期性運動,作用肌因施力大 於阻力而縮短稱為向心收縮 (Concentric Contraction) ,作用肌因施力小於阻力而 伸長又稱為離心收縮 (Eccentric Contraction) ,動態收縮即是向心與離心收縮反 覆進行的週期性運動。本研究將於史密斯儀器上,以蹲舉來進行動態收縮的 PAP 運動。 五、恢復時間 (recovery time) 進行 PAP 運動後到進行隨後爆發力運動的間隔時間,稱為恢復時間。本研 究以 8 分鐘與 18.5 分鐘兩個時間點為恢復時間的操控。 6.

(16) 六、單次與反覆爆發力運動 爆發力是指肌肉在最短時間內作最大的功,例如在一瞬間全力投擲或是跳躍 的表現,會將這些運動表現作為爆發力好壞的評估。本研究所定義之單次爆發力 運動為立定跳,只做一次動作的爆發力運動,反覆爆發力運動為衝刺,在短時間 內進行週期性動作的爆發力運動。.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本研究詴圖釐清是否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會對特定型式的爆發力 運動產生相對較顯著的影響,並詴圖找出 PAP 現象提升爆發力運動表現能夠維 持的時間。本研究所獲得的結果,期望可以給教練與運動員作參考,應用在運動 競賽前的熱身,也提供給日後的相關研究者,關於操弄 PAP 運動的相關依據。. 7.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與反覆 爆發力表現之影響;本章的主要內容分為:第一節,活化後增能作用之介紹及生 理機制;第二節,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之文獻探討;第三節,活化後增能運動對 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探討;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活化後增能作用之介紹及生理機制. 活化後增能作用 (PAP) 是透過最高強度或次最高強度的阻力運動而誘發的 現象,此現象能夠短暫提升高強度阻力運動後的爆發力運動表現。Mcbride 等 (2005) 的研究指出 PAP 運動是可以安排在傳統 (低強度) 熱身運動後,為了提升 高強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之熱身運動。近年來,已經有研究發現,等長與動態收縮 的刺激可誘發 PAP 現象進而提升爆發力運動表現。而 PAP 現象在各個研究中所 操弄的變項,有 PAP 運動的運動量與強度、PAP 運動的收縮型式 (等長、動態、 向心、離心) 、PAP 運動與隨後爆發力運動的恢復時間、隨後爆發力運動的型式 (單次、反覆) ,以及性別、訓練經驗等個別差異,在接下來的節次會一一作探 討。 PAP 現象的產生使爆發力提升可歸因於肌球蛋白輕鏈 (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s) 的磷酸化,造成肌球蛋白-肌動蛋白 (肌纖維) 在隨後的肌肉收縮時, 對鈣離子的敏感度提升 (Metzger, Greaser, & Moss, 1989; Vandenboom, Grange, & Houston, 1995) 、徵召到更多的運動單位 (特別 type II 運動單位). (Gü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增加脊髓內突觸的興奮度,造成突觸後電位的增加進而 提升隨後的爆發力運動表現 (Rassier & Herzog, 2002) 。. 8.

(18) 第二節. 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之文獻探討. 過去針對 PAP 現象的研究中,都有不同的操弄變項,有肌肉收縮型式. (等. 長收縮、動態收縮) 、運動強度、恢復時間等等,都有不同的結果,也有很大的 個別差異. (訓練背景、肌纖維類型) 。然而,這些變項同時引發 PAP 現象與疲. 勞現象,意指 PAP 現象產生的同時也將產生肌肉的疲勞,對於先前的收縮是否 能使 PAP 現象明顯大於疲勞現象,這些因素能否有適當的標準就顯得更加重要。 本文整理相關研究文獻,針對以上幾點要素進行探討,本節分為動態收縮、等長 收縮、運動強度、恢復時間、個別差異等五個部分來作探討。. 一、有關動態收縮 PAP 運動之研究 動態收縮的研究中,許多文獻也都發現 PAP 對爆發力運動表現有促進的效 果 (Bevan 等,2010; Chiu 等,2003; Mcbride, Nimphius, & Erickson, 2005; Weber, Brown, Coburn, & Zinder, 2008) , 但 仍 有 許 多 研 究 發 現 PAP 是 不 存 在 的 (Bazett-Jones, Winchester, & McBride, 2005; Jo 等,2010) 。在動態收縮相關文獻 中,兩面說法皆有,Bazett-Jones (2005) 提出負重下蹲作為刺激肌肉活化不僅沒 有辦法促進運動表現,反而會造成運動表現下降的情況。Bevan 等 (2010) 研究 指出,以受詴者 3RM 91%半蹲,進行 10 公尺 (m) 測詴,能提升其運動表現增 加。Mccann 等 (2010) 指出 PAP 對爆發力的影響仍不是很明確,適當的受詴者、 測驗方法及個別差異等都必須加以探討;Rixon 等 (2007) 指出動態收縮在誘發 PAP 的效果上,似乎運動選手比非運動選手較為明顯。. 二、有關等長收縮 PAP 運動之研究 在等長運動的研究中,發現等長運動刺激產生 PAP 對運動表現的提升 (French 等 2003; Requena, 2011; Rixon, Lamont, & Bemben, 2007) 。Rixon 等 (2007) 指出等長與動態收縮刺激兩種不同運動相較之下,等長運動所產生 PAP 之效果,. 9.

(19) 能促進運動表現進步。 French 等 (2003) 指出以田徑選手施以等長收縮之 PAP 運動來誘發 PAP 現 象,結果發現肌電訊號有提升之情形,French 等建議可運用等長收縮型式 PAP 運動來增進運動表現。Batista 等 (2011) 針對 23 名受詴者進行動態收縮刺激, 進行下蹲跳測驗,結果發現運動表現並未提升。Hamada 等 (2000) 指出用耐力 型選手做為受詴者,進行單次等長運動刺激,結果發現肌電訊號明顯提升, Hamada 等表示 PAP 可以提升耐力型選手運動表現,PAP 現象可能會抵制耐力型 運中的疲勞。也有研究發現等長運動來誘發 PAP 的最佳時間為 3~10 秒,且能促 進運動表現 (Requena et al., 2011) 。Requena 等 (2011) 指出持續 10 秒的等長運 動刺激可提升下蹲跳跳躍高度。Rixon 等 (2007) 指出施以舉重選手 3 秒 3 組等 長運動刺激,可以促進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但也有一些研究表示等長最大自主 收縮並不會顯著誘發 PAP 現象 (Batista 等,2011;Berning 等,2010;Gossen & Sale, 2000;Robbins 等,2005) 。在上述兩種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之所以有 明顯的兩種不同的結果,是因為誘發 PAP 現象之操弄條件不單單只是 PAP 運動 的收縮形式,還有相當多的變項需要控制得當才有辦法充分誘發 PAP 現象。. 三、有關運動量與強度之研究 Witmer 等 (2012) 研究指出受詴者熱身強度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有研究 發現,動態收縮對 PAP 的影響可能在於蹲舉的負荷範圍息息相關,以重量負重 來做為熱身方法,造成運動表現增加所採用的重量範圍在 80-92%之間 (Bevan 等,2010; Mcbride 等,2005; Kilduff 等,2007; Weber 等,2008)。 Behm 等 (2004) 的 PAP 運動分別為 1 組 10 秒、2 組 10 秒、3 組 10 秒的等 長最大自主收縮,研究結果發現進行 2 組與 3 組的 10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後, 隨後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力量下降,相反地,進行 1 組 10 秒的最大收縮後,隨 後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力量提升。Lowery 等 (2012) 使用了三種不同強度 (56%1RM、70%1RM、93%1RM) 來探討 PAP 現象,發現在中強度 (70%1RM) 10.

(20) 與高強度 (93%1RM) 所誘發的 PAP 現象達顯著差異,尤其高強度所誘發的 PAP 現象最持久 (第 4、第 8 分鐘後的爆發力表現顯著提升) 。該研究表示若要誘發 較顯著的 PAP 現象,運動強度至少為 93%1RM (3RM) 以上。French 等 (2003) 使 用了 3 組 3 秒與 3 組 5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作為 PAP 運動,發現 3 組 3 秒等 長最大自主收縮的隨後爆發力表現顯著提升。McBride 等 (2005) 使用了 1 組 3 次反覆的 90%1RM 蹲舉、1 組 3 次反覆的 30%1RM 的負重下蹲跳的 PAP 運動, 隨後爆發力運動為 40 公尺衝刺,與一般熱身 (控制組). 做比較。研究結果表. 示,進行 1 組 3 次反覆的 90%1RM 蹲舉,在隨後的 40 公尺衝刺表現顯著提升。. 四、有關恢復時間之研究 Bevan 等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從事完 3 組 3RM 的仰臥推舉後,在第 15 秒、4、8、12、16 與 20 分鐘時進行仰臥推擲的爆發力測驗,在第 15 秒時爆 發力表現下降,僅在第 8 分鐘的恢復時爆發力的表現才有顯著改善。 Gossen and Sale. (2000) 的結究結果指出,在 10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後 (PAP 運動) ,當. 恢復時間只有 15 秒鐘,隨後的運動表現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會降低運動表現。 Jensen and Ebben (2003) 也指出,在從事完 5RM 的蹲舉後 10 秒時,下蹲跳的高 度比蹲舉前顯著下降,而在第 1-4 分鐘的恢復中,PAP 運動對下蹲跳的運動表現 並沒有任何幫助。Kilduff 等 (2007) 建議在進行完 PAP 運動後,若想改善隨後的 爆發力運動表現,8-12 分鐘的恢復時間是必要的。Young 等 (1998) 發現,在 5RM 的蹲舉後休息 4 分鐘,即可改善隨後的下蹲跳表現。 甚至有研究發現,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時,PAP 現象還持續存在 (Chiu 等,2003) ,但在第 20 分鐘時 PAP 現象就不存在 (Jones & Lees, 2003) 。綜合 以上的研究結果,PAP 運動後若馬上進行爆發力運動,運動表現會受到肌肉疲勞 的影響而降低,至少 4 分鐘的恢復時間才能減少肌肉疲勞的現象,但仍然維持著 PAP 的現象。 五、有關個別差異之研究 上述研究探討先前的高強度阻力運動對隨後爆發力運動表現的影響,結果並. 11.

(21) 不是很一致,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除了運動型態與強度的選擇、恢復時 間的長短會影響到 PAP 現象的存在與否,其他的因素也可能造成結果的不一致, 包括了參與者的訓練背景、絕對肌力與肌纖維的組成等。 Chiu 等 (2003) 的研究原本並未發現 PAP 現象的存在,不過當 Chiu 將受詴 者區分成有爆發力訓練的參與者與只有身體活動的參與者後,結果發現在 PAP 運動後,有爆發力訓練的參與者在運動表現上顯著優於只有身體活動的參與者。 Gourgoulis 等 (2003) 發現,當參與者有較大的絕對肌力表現時,其 PAP 現象較 為顯著,即隨後垂直跳表現的改善比起絕對肌力小的參與者來的大。另外,研究 也發現肌纖維的類型與 PAP 的現象呈現相關性,當肌肉有較高 type II 百分比時, 其肌纖維引起的 PAP 現象也比較顯著 (Hamada 等,2000) 。. 第三節. 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運動員的專項肌力與爆發力是相當重要的,長年以來教練與選手利用不同型 態進行訓練,近幾年隨著教練知識的擴展,使用不同訓練方式運用在訓練當中。 配合多種熱身方式,針對不同專項項目運用不同熱身模式,以達到運動表現最佳 狀態。大多數文獻以探討等長、動態之活化後增能運動對單次 (跳躍) 、反覆 (衝 刺) 等運動表現之影響。 一、單次爆發力運動表現 Kilduff 等 (2011) 研究以 9 名游泳選手做為受詴者,讓受詴者先以標準化熱 身之後在進行半蹲 3 RM 87%熱身,間隔 15 秒、4、8、14 分鐘等四種不同休息 時間來探討,進行下蹲跳測詴 (CMJ) ,研究結果顯示恢復時間 8 分鐘後的跳躍 高度顯著大於 15 秒後游泳選手的跳躍高度,因此,建議可依個人能力來做恢復 時間的掌控,依據個人適合的恢復時間可促進爆發力運動表現。刺激之後最佳恢 復時間是影響運動表現最為重要之一,研究指出因個人恢復時間均不相同,在執 行 PAP 時仍要有更多的探討。Young 等 (1998) 提出用動態運動刺激以負荷 5RM 85%,測詴負重下蹲跳運動表現,結果顯示無法改善下蹲跳表現。 12.

(22) Duthie, Young, & Aitken (2002) 的研究指出,依不同熱身方式分別為,1 組 3RM、2 組 3RM、3 組 3RM 進行三種不同組數來探討,在進行半蹲跳測詴,研 究結果顯示在 2 組 3RM 比其他 2 組別的半蹲跳表現有顯著提升。Weber 等 (2008) 研究指出以動態運動刺激負荷為 5RM 85% 後,進行連續跳,研究結果發現動態 運動刺激可促進跳躍運動表現。也有許多文獻表示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對隨後爆發 力表現並沒有幫助 (Batista 等,2011;Berning 等,2010;Robbins 等,2005; Gossen & Sale, 2000) 。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這個操弄變項中,對隨後 爆發力表現的結果並不一致,未來需要更多研究來探討真正的原因。 表 2-1 為不同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次爆發力表現之研究,可以看到 無論是動態收縮或是等長收縮都有可能促進隨後單次爆發力運動之表現,而哪一 種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較能夠提升隨後單次爆發力運動表現,則需要更多研究 來探討。 表 2-1 不同肌肉收縮對單次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作者 (西元年). 運動量與 強度. 參與者. 隨後單次爆發 力運動. Bazett-Jones 等. 3 組 3 反覆. 10 位大學男性. 等長蹲舉. (2005). 90%1RM. 運動員. 測詴發力率. 結果 (表現) 顯著下降. 大腿推蹬 Kilduff 等 (2011). Lowery 等 (2012). 1 組 3 反覆. 9 位游泳選手. 87%1RM 蹲舉. (7 男 2 女). 1 組 93%1RM. 13 位有阻力訓. 1 組 70%1RM. 練經驗之男性. 下蹲跳. 顯著提升. 垂直跳. 在中、高強度之 PAP 運動後 顯著提升. 1 組 56%1RM 蹲舉 French 等 (2003). 3組3秒. 14 位田徑項目. 3組5秒. 之男性. 伸膝 MVC. 下蹲跳. 3 組 3 秒之 MVC 後 顯著提升. 13.

(23) Rixon 等 (2007). Requena 等 (2011). MVC 蹲舉. 15 男. 1 組 3RM 蹲舉. 15 女. 1 組 10 秒 MVC. 12 位足球. 下蹲跳. MVC 後表現 顯著提升. 下蹲跳. 顯著提升. 下蹲跳. 無顯著效果. 項目之男性 Batista 等 (2011). 1組5秒. 8 為田徑選手. 3組5秒. 7 位健美運動. MVC. 之男性. 註:RM (repetition maximum) 表示能在指定反覆次數完成之最大重量。 註:MVC (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為最大自主等長收縮。. 二、反覆爆發力運動表現 Bevan 等 (2010) 以 16 名橄欖球選手做等長收縮刺激以 3RM 深蹲,研究發 現等長收縮可促進 10m 衝刺運動表現進步。Jo 等 (2010) 研究 12 名健康男生, 在進行腳踏車 30 秒溫蓋特測詴,以半蹲 5RM 重量負荷訓練作為熱身方式,分 別休息 5、10、15、20 分鐘,探討四種不同休息時間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四 個恢復時間皆未達顯著差異。Jo 等 (2010) 建議要依個別差異來誘發 PAP 的產生。 Kilduff 等 (2011) 以 9 名游泳選手作為實驗參與者,進行 1 組 3 反覆的 87%1RM 蹲舉後,進行游泳 50 m 全力衝刺,研究結果在 15 m 有顯著差異,但在 50m 沒 有顯著差異。Mcbride 等 (2005) 研究以 15 位足球選手做為受詴者,施以動態 運動刺激下蹲負荷 90%3RM 後,分別進行 10、30、40m 短距離衝刺,研究發 現在 10 m 衝刺有顯著差異。 表 2-2 為不同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反覆爆發力表現之研究,可以看到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對隨後反覆爆發力表現的結果都不盡相同,在表中發現有可能 在動態收縮之 PAP 運動較能夠誘發 PAP 現象提升反覆爆發力表現,但是還沒有 一個確切的理由來證明,對於不同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不同型式之爆發 力運動是否擁有特定的相關,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探討。. 14.

(24) 表 2-2. 不同肌肉收縮對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影響. 作者 (西元年) Okuno 等 (2013). 運動量與 強度. 參與者. 隨後反覆爆發 力運動. 結果. 折返跑. 顯著提升. 12 位大學女性. 100 公尺衝刺. 顯著提升. 14 位籃球員. 15 公尺衝刺. 顯著提升. 1 組 3 反覆. 16 位專業橄欖. 10 公尺衝刺. 無顯著差異. 91%1RM. 球項目之男性. 皆顯著提升. 1 組 5 反覆. 12 位手球項目. 50%1RM→. 之男性. 1 組 3 反覆 70%1RM→5 組 1 反覆 90%1RM 之蹲舉 Linder 等 (2010). 1 組 4RM 之 半蹲舉. Requena 等 (2011) Bevan 等 (2010). MVC. 之蹲舉 Chatzopoulos 等. 10 組 1 反覆之. 15 位業餘籃. 10 公尺衝刺. (2007). 90%1RM. 球、排球、手. 30 公尺衝刺. Jo 等 (2010). 之半蹲舉. 球、足球選手. 1 組 5 反覆. 12 位娛樂性質. 30 秒溫蓋特動. 85%1RM 蹲舉. 阻力訓練男性. 力測驗. 無顯著差異. 註:30 秒溫蓋特動力測驗 (Wingate Test) 是使用固定腳踏車並給予固定的阻力,全力踩踏 30 秒 之動力測驗。. 第四節. 本章總結. PAP 現象與疲勞現象是隨著高強度阻力運動後同時產生,如何使 PAP 現象 顯著大於疲勞現象則是所有相關研究中變項操弄的關鍵。而 PAP 現象的生理機 制為肌球蛋白輕鏈的磷酸化以及藉由活化後的運動神經元,來徵召更多運動單位 及更多快縮肌纖維而使隨後的肌力和爆發力表現增加。 對於目前想要誘發 PAP 現象的操弄變項已經有初步的了解。在運動量與強 15.

(25) 度中,若要誘發明顯的 PAP 現象,PAP 運動的強度通常偏向在高強度 (85%1RM 到 1RM) 、低運動量 (不超過 3 組) 的條件,能夠減少疲勞的產生進而增加運動 表現。在恢復時間裡,研究則是建議恢復時間能夠在 8-12 分鐘內,能夠幫助疲 勞恢復而增進運動表現。在參與者的個別差異也有所影響,研究發現有較多爆發 力訓練經驗者、較高 Type II 肌纖維比例者、擁有較大絕對肌力 (肌力的評價以 公斤或磅等質量單位表示者稱絕對肌力。絕對肌力除以個人體重,以單位體重表 示的稱之為相對肌力) 表現者,較能抵抗高強度的 PAP 運動,恢復能力也較好, 所以 PAP 現象顯著大於疲勞現象的時間也比較長,能夠顯著增進運動表現的機 會也就越大。 在 PAP 運動對隨後單次與反覆爆發力的研究中也發現一種可能性,在等長 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對於隨後單次爆發力表現的提升擁有較顯著的影響,相 同地,在高強度動態收縮 PAP 運動對於隨後反覆爆發力表現的提升擁有較顯著 的影響,這也是到目前為止的研究中尚未探討的部分。. 16.

(26) 第參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預計招募 12 名規律阻力訓練之大學男性為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如 表 3-1 所示。參與者必需有 1 年以上、每週至少從事 2 次以上全身性阻力訓練 (其 中 包 括蹲舉之阻力訓練) ,參與者的蹲舉 (back squat) 最大肌力 (1RM,1 Repetition Maximum) 必需至少是體重的 1.5 倍以上,且無氣喘、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上下肢功能損傷或其他重大疾病病史。 參與者在實驗前須先詳閱『受詴者同意書』 (附錄一),並由研究者告知本 研究之目的、實驗流程及整個實驗流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若參與者同意參與本 實驗,將請參與者填寫『參與者同意書』、『健康情況與運動習慣調查表』 (附 錄二) 以篩選出合適的研究參與者。 表 3-1 參與者基本資料 人數 (N). 年齡 (歲).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蹲舉 1RM (公斤). 12. 22.7 ± 2.1. 178.5 ± 6.8. 75.4 ± 9.7. 129.2 ± 16.9. 第二節. 實驗設計. 本實驗採用重複量數與對抗平衡法 (counterbalancing) 之實驗設計,探討 12 名接受 1 年以上規律阻力運動之健康男性,在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3×90%1RM 之 動態收縮、5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的 PAP 運動 (蹲舉) 對隨後單次爆發力運動 表現 (立定跳遠) 與反覆爆發力運動表現 (40 公尺衝刺) 的影響,並探討活化後 增能現象 (PAP 現象) 的延續時間 (8 分鐘、18.5 分鐘之恢復時間) 。 參與者經過篩選、同意與建立基本資料後,接著進行 PAP 運動與爆發力運 17.

(27) 動的熟悉期 (familiarization sessions) 與完成蹲舉最大肌力 (1RM) 之測量。因本 研究是以兩種不同收縮型式的 PAP 運動 (動態收縮、等長收縮) 與兩種不同型式 的爆發力運動 (立定跳遠、40 公尺衝刺) 分別進行探討,所以參與者依重複量數 與對抗平衡法分別進行 4 種不同實驗程序,實驗之間需相隔至少 48 小時。 在進行四種不同實驗程序中,參與者將在進行動態或等長收縮 PAP 運動前、 動態或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第 8 分鐘與第 18.5 分鐘時,分別執行單次與反覆爆 發力表現的測驗。單次爆發力測驗以立定跳遠墊進行立定跳遠來評估單次爆發力, 並記錄立定跳遠之距離來評估單次爆發力表現,反覆爆發力測驗則以分段計時器 進行 40 公尺衝刺來評估反覆爆發力,並記錄 40 公尺衝刺之時間來評估反覆爆發 力表現,這些依變項的測量與 PAP 運動前後測改變值將作為本研究評估活化後 增能 (PAP) 作用的指標。本研究實驗設計圖如下圖所示。 熟悉期 (N = 12) 48 小時 最大肌力測驗 (蹲舉) 48 小時 40 公尺. 立定跳遠. 動態收縮. 等長收縮. 動態收縮. 等長收縮. 40 公尺. 40 公尺. 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 實驗程序一. 實驗程序二. 實驗程序三. 實驗程序四. 一到四之實驗程序相隔至少 48 小時. 資料統計分析 圖 3-1、實驗設計圖 18. 法 重 複 量 數 與 對 抗 平 衡.

(28) 第三節. 實驗方法與程序. 本研究每位參與者必須接受 1 次熟悉期、1 次最大肌力測驗與 4 個不同實驗 處理 (2 種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 × 2 種爆發力型式) ,熟悉期、最大肌力測 驗與每種實驗處理間均間隔 48 小時。本研究程序包括:實驗前準備階段、熟悉 期階段、最大肌力測驗階段、正式實驗處理階段。 一、實驗前準備階段 (一) 儀器設置與校正 1.史密斯儀器 (G1-FW161, Copyrught Medea Co., America) :如圖 3-2 所示, 執行等長最大收縮與動態收縮蹲舉運動。 2. AMTI 測力板 (AMTI Inc., Watertown, MA, USA) :如圖 3-3 所示,執行蹲 舉等長 PAP 運動。本研究採用 AMTI 測力板,資料擷取頻率設為 1000 Hz,擷取 地面反作用力與壓力中心之相關參數,使用前依操作手冊所列之程序與方法進行 校正。 3.簡易關節量角器:如圖 3-4 所示,利用每單位刻度為 5 度之關節量角尺, 確認進行等長收縮 PAP 運動時,受詴者之膝關節角度。 4. 立定跳遠墊:如圖 3-5 所示,執行立定跳遠 (單次爆發力) 之器材。 5. 分段計時器 (Smartspeed™ Timing Gates System, Fusion Sport) :如圖 3-6 所示,參與者執行 40 公尺衝刺測驗 (反覆爆發力) 時使用之器材。 (二) 相關表格準備 參與者同意書 (附錄一)、健康情況與運動習慣調查表 (附錄二)、熟悉期 (附 錄三) 、最大肌力 (附錄四) 及正式實驗 (附錄五) 記錄所需表格之準備。 (三) 參與者準備 在進行實驗處理前填寫「健康情況調查表」,了解參與者前一天的飲食、睡 眠等各方面健康情況調查,確認參與者符合參與實驗之條件。並同時向參與者說 明「參與者同意書」,接著參與者在同意書上簽名以表示願意參與本研究。最後 19.

(29) 要求受詴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必須落實正常作息之飲食與睡眠品質、要以最大努 力完成每一次實驗程序,進行實驗程序前一天不得飲酒、咖啡或其他藥品以避免 影響運動測驗之結果。. 圖 3-2 史密斯儀器. 圖 3-3 AMTI 測力板. 圖 3-5 立定跳遠墊. 圖 3-4 關節量角尺. 圖 3-6 分段計時器. 二、熟悉期 1. 熱身運動:內容為慢跑與 5 分鐘的動態伸展。動態伸展活動著重於進行 蹲舉時會使用到之主要肌群的伸展,包括提膝上拉 (high knee pull) 、股四頭肌. 20.

(30) 伸展 (quadriceps stretch) 、前弓箭步 (forward lunge) 和深蹲 (squat) 。這些標準 化的熱身活動也會於進行最大肌力測驗與任何正式實驗處理前進行。 2. 爆發力運動:參與者進行實驗流程中的爆發力運動的熟悉期。參與者在 完成標準化熱身熟悉期之後,接著在立定跳遠墊上進行 3 次立定跳遠 (休息間隔 1 分鐘) 、3 次 40 公尺衝刺 (休息間隔 2 分鐘) ,使參與者能夠熟悉隨後爆發力 運動之項目。 3. PAP 運動:在爆發力運動之熟悉期後,接著利用史密斯儀器 (如圖 3-2) 進 行 PAP 運動之熟悉期,PAP 運動熟悉期之內容包含動態收縮與等長最大自主收 縮。 動態收縮:訓練員將教導參與者如何進行動態蹲舉,使參與者能夠進行正確 的動作,並了解 Borg (CR-10) 運動自覺努力程度量表之使用方法,熟悉過程中 參與者將進行不同重量的蹲舉 (總共 3 組、每組 8 反覆次數、間隔時間 2.5 分鐘), 並記錄重量與自覺努力程度,作為最大肌力測驗之參考。 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參與者雙腳與肩同寬踩在 AMTI 測力板 (如圖 3-3) 上 並利用史密斯儀器進行 3 組持續時間為 5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之蹲舉,利用 AMTI 測力板顯示之施力大小回饋給參與者並鼓勵參與者盡最大努力,過程中要 求其動作必需標準化,包括雙手握槓的距離與身體用力部位。另外也記錄下等長 蹲舉之槓鈴高度、雙腳站立位置與膝關節角度等,並於任何一次實驗處理中,讓 這些動作都標準一致,避免其影響到結果。. 三、最大肌力測驗 (1 repetition maximum test, 1RM test) 熟悉期完成至少 48 小時之後,參與者將進行蹲舉之最大肌力測驗,10 分鐘 的標準化熱身運動後,參與者先以預估最大肌力 50%來進行 8-10 次反覆,休息 2-3 分鐘後,再以預估最大肌力 85%來進行 2-5 次反覆,接著休息 3-5 分鐘後。 接下來逐漸增加重量,並且只進行 1 次反覆,然後再休息 3-5 分鐘,如此反覆直 到測出最大肌力,且盡量在 3-5 個測詴內找到最大肌力,以避免肌肉產生疲勞而 21.

(31) 低估最大肌力。最後將參與者的最大肌力推算出 90%1RM 的重量。 四、正式實驗處理詳細流程 實驗處理階段的詳細流程,如圖 3-7 所示。每次的實驗處理先請參與者執行 慢跑與動態伸展的標準化熱身共 10 分鐘,之後坐在椅子上休息 5 分鐘,接著參 與者進行單次或反覆爆發力之前測,接著坐在椅子上再休息 5 分鐘,接下來參與 者以重複量數與平衡次序法接受如下圖之四個不同實驗處理,結束後,於 PAP 運動後的第 8 分鐘與第 18.5 分鐘之恢復時間進行後測,後測項目與前測相同。. 5 分鐘 熱身. 5 分鐘 前測. 8 分鐘 PAP 運動. 後測 1. 後測 2. 18.5 分鐘 圖 3-7 實驗設計圖 1. 標準化熱身 內容為慢跑與 5 分鐘的動態伸展。動態伸展活動著重於進行蹲舉時會使用到 之主要肌群的伸展,包括提膝上拉、股四頭肌伸展、前弓箭步和深蹲。這些標準 化的熱身活動也會於進行最大肌力測驗與任何正式實驗處理前進行。 2. 單次爆發力測驗 (立定跳遠) 在實驗處理中,執行立定跳遠測驗的時間點包含了 PAP 運動前的前測、PAP 運動後第 8 分鐘及第 18.5 分鐘恢復時間的後測,共有三個時間點的立定跳遠測 驗。參與者站在立定跳遠墊的起點上,雙腳腳尖不超過起點線,接著進行立定跳 遠,參與者須雙手後擺、下蹲同時進行,接著雙手前擺、前跳同時進行 (如圖 3-8)。 每個測驗時間點將完成 2 次立定跳遠測驗,2 次測驗之間隔為 15 秒。. 22.

(32) 圖 3-8 單次爆發力測驗 3. 反覆爆發力測驗 (40 公尺衝刺) 在實驗處理中,執行 40 公尺衝刺測驗的時間點包含了 PAP 運動前的前測、 PAP 運動後第 8 分鐘及第 18.5 分鐘恢復時間的後測,共有三個時間點的 40 公尺 衝刺測驗。設置分段計時器 (Smartspeed™ Timing Gates System, Fusion Sport) 後, 參與者在起跑點上以三點式起跑站姿進行測詴,參與者一聽見發令聲就立刻向前 衝刺,衝過擺設在 40 公尺之計時器後隨即記錄時間 (如圖 3-9)。每個測驗時間 點將完成 1 次 40 公尺衝刺測驗,若衝刺時發生滑倒等失誤,則休息 1 分鐘後重 測。. 圖 3-9 反覆爆發力測驗 4.動態收縮 PAP 運動 參與者以史密斯架進行動態收縮之蹲舉,參與者的頸部對準槓鈴的中心點, 並且用肩膀支撐,雙手對稱握著槓鈴並與肩膀保持適當距離,雙腳與肩同寬站穩 等條件作為起始動作。接著開始下蹲,下蹲的終點為大腿與地面平行 (如圖 3-10), 接著參與者抵抗槓鈴之重量向上施力,最後回到起始動作。蹲舉的重量是參與者. 23.

(33) 的 90%1RM、反覆次數 3 次。. 圖 3-10 動態收縮 PAP 運動. 5.等長收縮 PAP 運動 參與者以史密斯架進行等長收縮之蹲舉,參與者的頸部對準槓鈴的中心點, 並且用肩膀支撐,雙手對稱握著槓鈴並與肩膀保持適當距離,橫槓調整到參與者 大腿與小腿夾角 135 ± 5°之高度並利用繩子固定槓鈴兩端至地面,因為研究結果 指出,在進行蹲舉等長 MVC 時,當膝關節角度呈 135 ± 5°度時,會產生最大力 量峰值 (Cormie, McCaulley, Triplett, & McBride, 2007; Sayers, Harackiewicz, Harman, Frykman, & Rosenstein, 1999),接著參與者雙腳與肩同寬踩在 AMTI 測 力板上,向上施力開始進行 5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如圖 3-11) ,在參與者進行 等長最大自主收縮的同時並鼓勵參與者盡最大努力進行等長收縮。. 圖 3-11 等長收縮 PAP 運動. 24.

(34) 第四節. 實驗控制. 參與者在實驗進行期間,必須維持正常之飲食與生活作息,在進行熟悉期、 最大肌力測驗與所有實驗處理前 24 小時不可飲酒、咖啡因或任何藥品,測驗前 一晚與測驗當天,參與者需要攝取足夠的水分,每一次實驗處理至少間隔 48 小 時以上,且每次實驗處理盡量維持在相同時間下進行測驗。.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統計軟體,是以 SPSS 統計軟體處理,顯著差異的接受水準 設定為 p ≤ 0.05,運用統計方法說明如下: 一、. 所有測量之數據皆以平均數 ± 標準差表示。. 二、. 以組內相關係數 (ICC) 考驗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前測之再測信度。. 三、.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2-way ANOVA,收縮型式 × 時間) 考 驗不同肌肉收縮形式之 PAP 運動於不同測驗時間下,單次或反覆爆發力表 現的差異。若達顯著,則進行 Bonferroni 後比較考驗主要效果。. 四、. 將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表現的原始資料轉換為標準分數 (Z-score) 後,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2-way ANOVA,爆發力型式 × 時間) 考 驗在進行動態或是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在不同測驗時間下兩種爆發力表 現的差異。若達顯著,則進行 Bonferroni 後比較考驗主要效果。. 25.

(35) 第肆章. 結果. 本研究過程所蒐集的資料,經統計處理後,所得結果分列為五個部分加以敘 述:一、爆發力測驗之再測信度;二、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單次爆 發力表現;三、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反覆爆發力表現;四、動態收 縮 PAP 運動對不同爆發力型式之影響;五、等長收縮 PAP 運動對不同爆發力型 式之影響。. 第一節. 爆發力測驗之再測信度. 本研究中,12 位實驗參與者各進行 2 次 40 公尺衝刺測驗與立定跳遠測驗之 實驗處理,將 2 次實驗處理之前測數據,以組內相關係數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考驗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測驗之再測信度 (如表 4-1 所示)。 結果顯示兩種爆發力表現之 ICC 均達顯著水準 ( p < .05)。 表 4-1.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測驗之再測信度 PAP 運動. 40 公尺衝刺前測 (秒). 立定跳遠前測 (公分). 動態收縮. 5.72 ± 0.27. 249.83 ± 16.96. 等長收縮. 5.69 ± 0.24. 249.08 ± 18.61. ICC. .95*. .99*. 註: * p < .05。. 第二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單次爆發力表現. 在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單次爆發力 (立定跳遠) 的表現上,蒐集之 數據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兩種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 (動態 收縮、等長收縮) 在三個測驗時間點下 (PAP 運動前、PAP 運動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 對立定跳遠表現的影響;結果顯示不同收縮型式與測驗時間點的交互作用. 26.

(36) 達到顯著差異 (F = 4.32, p < .05),在收縮型式因子的主要效果中未達顯著差異 (F = 2.63, p > .05),時間因子的主要效果中也未達顯著差異 ( F = 0.68, p > .05)。 將不同收縮型式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發現,在 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時, 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立定跳遠表現顯著大於動態收縮 (等長收縮 vs. 動態收縮, 252.67 ± 5.42 vs. 248.75 ± 5.48 公分,p < .05),但在第 8 分鐘時,並未發現不同 收縮型式之間有顯著的差異 ( F = 0.75, p > .05)。將測驗時間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 後比較發現,在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的立定跳遠表現顯著大於前測 (18.5 分鐘 vs. 前測,252.67 ± 5.42 vs. 249.08 ± 5.37 公分,p < .05),在 8 分鐘時 則無差異 (p > .05) ,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的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 F = 0.34, p > .05),如表 4-2 所示。 表 4-2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對立定跳遠表現 (公分) 前測. 8 分鐘後測. 18.5 分鐘後測. 動態收縮. 249.83 ± 4.90. 249.75 ± 5.69. 248.75 ± 5.48. 等長收縮. 249.08 ± 5.37. 251.33 ± 5.36. 252.67 ± 5.42*#. 註:* p < .05,與等長收縮前測比較;# p < .05,與動態收縮 18.5 分鐘後測比較。. 第三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之反覆爆發力表現. 在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反覆爆發力 (40 公尺衝刺) 的表現上,蒐 集之數據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兩種不同肌肉收縮型式的 PAP 運 動 (動態收縮、等長收縮) 在三個測驗時間點下 (PAP 運動前、PAP 運動後第 8 分鐘與 18.5 分鐘) 對 40 公尺衝刺表現的影響;如表 4-3 所示,結果顯示不同收 縮型式與測驗時間點的交互作用未達到顯著差異 (F = 2.37, p > .05),而不同收縮 型式因子的主要效果中未達顯著 (F = 0.04, p > .05)。在不同時間點的主要效果中, 40 公尺衝刺表現在 18.5 分鐘與 8 分鐘後測達顯著差異 (18.5 分鐘 vs. 8 分鐘,5.68 ± 0.08 vs. 5.75 ± 0.08 秒,p < .05)。. 27.

(37) 表 4-3.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 PAP 運動對 40 公尺衝刺表現 (秒) 前測. 8 分鐘後測. 18.5 分鐘後測. (5.71 ± 0.07). (5.75 ± 0.08). (5.68 ± 0.08)*. 動態收縮. 5.72 ± 0.20. 5.74 ± 0.28. 5.66 ± 0.28. 等長收縮. 5.69 ± 0.25. 5.76 ± 0.31. 5.71 ± 0.27. 註:*p < .05,與 8 分鐘後測比較。. 第四節. 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不同爆發力的表現. 在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對反覆 (40 公尺衝刺) 與單次 (立定跳遠) 爆發力表 現的影響上,由於反覆與單次爆發力表現的測量單位不同 (40 公尺衝刺為秒;立 定跳遠為公分),而反覆爆發力表現的秒數是數字越小代表運動表現越好、單次 爆發力表現的公分是數字越大代表運動表現越好。因此,將所蒐集之數據 (動態 收縮 PAP 運動後的反覆與單次爆發力表現) 進行標準化,轉換成標準分數,也稱 Z 分數 (Z-score),並將 40 公尺衝刺轉換後的 Z 分數作正負轉換 (正的改為負、 負的改為正),如此 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的 Z 分數即可進行比較。接著將所轉 換的 Z 分數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在不同 測驗時間點下 (PAP 運動前、PAP 運動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 兩種型式爆發力表 現 (單次與反覆) 的差異;結果顯示在動態收縮後反覆與單次爆發力表現的交互 作用達到顯著差異 (F = 8.54, p < .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將時間因 子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發現,在 40 公尺衝刺表現上,18.5 分鐘與前測和 8 分鐘達到顯著差異 (18.5 分鐘 vs. 8 分鐘,0.19 ± 1.05 vs. -0.11 ± 1.05,p < .05; 18.5 分鐘 vs. 前測, 1.19 ± 1.05 vs. -0.04 ± 1.01,p < .05),而在動態收縮後單次 爆發力表現在三個時間點的運動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 p > .05)。將不同爆發力 表現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發現,無論是前測、動態收縮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兩種爆發力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5),如表 4-4 所示。. 28.

(38) 表 4-4. 動態收縮後的兩種爆發力表現 (Z-score) 前測. 8 分鐘後測. 18.5 分鐘後測. 40 公尺衝刺. -0.04 ± 1.01. -0.11 ± 1.05. 0.19 ± 1.05*#. 立定跳遠. -0.02 ± .94. -0.03 ± 1.09. -0.08 ± 1.06. 註:* p < .05,與 40 公尺衝刺前測比較;# p < .05 與 40 公尺衝刺 8 分鐘後測比 較。. 第五節. 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不同爆發力的表現. 如第四節所述,將單次與反覆爆發力表現之原始資料轉換為 Z 分數之後, 進行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等長收縮 PAP 運動後,在不同測驗時間 點 (PAP 運動前、PAP 運動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 兩種型式爆發力表現 (反覆與 單次) 的差異;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的反覆與單次爆發力表現的交互作用達到顯 著差異 (F = 8.62, p < .05),故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將時間因子進行單純 主要效果事後比較發現,立定跳遠在 18.5 分鐘與前測達到顯著差異 (18.5 分鐘 vs. 前測, 0.14 ± 1.04 vs. -0.06 ± 1.03,p < .05),而在等長收縮後的 40 公尺衝刺, 在三個時間點的運動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 p > .05)。將不同爆發力表現進行單 純主要效果事後比較發現,無論是前測、等長收縮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兩種 爆發力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 p > .05),如表 4-5 所示。 表 4-5. 等長收縮後的兩種爆發力表現 (Z-score) 前測. 8 分鐘後測. 18.5 分鐘後測. 40 公尺衝刺. -0.09 ± .91. -0.16 ± 1.15. 0.03 ± .99. 立定跳遠. -0.06 ± 1.03. 0.06 ± 1.03. 0.14 ± 1.04*. 註:* p < .05,與立定跳遠前測比較。. 29.

(39) 第伍章. 討論. 本章將所獲得之結果分為以下四節來進行討論:一、單次與反覆爆發力之再 測信度;二、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單次爆發力表現的影響;三、不 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反覆爆發力表現的影響;四、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單次與反覆爆發力之再測信度. 由於實驗參與者的訓練背景都未受過衝刺或跳遠的訓練,因此本研究在熟悉 期針對兩種不同爆發力型式進行至少三次的練習,以減少學習效應成為提升爆發 力表現的因素。為了確認本研究使用之爆發力測驗擁有再測信度,本研究將 12 位實驗參與者進行 2 次 40 公尺衝刺測驗與立定跳遠測驗之實驗處理的前測數據, 以組內相關係數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檢驗其再測信度。ICC 是 指估計變項的總變異能夠被所屬群體的差異所解釋的比率 (Bliese, 2000) , Rousseau (1985) 也指出組內相關係數是可以檢視群體內一致性的方式。而本研 究結果顯示,40 公尺衝刺與立定跳遠之 ICC 分別為.95 與.99,兩著均於 95% ICC 信度區間內達到顯著差異,表示本研究所使用之爆發力測驗方式具有再測信度。. 第二節. 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單次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過去許多研究主要在探討單一種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一種爆 發力運動的影響,或是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一種爆發力運動 的影響,也有單一種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不同爆發力運動的影響。 而本研究是第一篇同時針對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不同爆發力運 動的影響進行探討,以了解是否特定的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會對特定的爆 發力運動有所提升。本研究所使用的 PAP 運動收縮型式為 3 × 90%1RM 的蹲舉 動態收縮以及蹲舉等長最大收縮 (5 秒) ,兩種爆發力項目為單次 (立定跳遠) 與. 30.

(40) 反覆 (40 公尺衝刺) 爆發力。此外,本研究運用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進行探討, 第一種分析方法是探討兩種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次爆發力表現的 影響,以及兩種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反覆爆發力表現的影響;第二 種分析方法是探討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之 PAP 運動對隨後兩種不同爆發力表現的 影響,以及動態收縮之 PAP 運動後對隨後兩種不同爆發力表現的影響。然而, 在第二種分析方法中,由於單次 (立定跳遠) 與反覆 (40 公尺衝刺) 爆發力表現 分別是以公分與秒數作為檢測爆發力表現的單位,無法直接進行分析比較。因此, 本研究將兩種爆發力測驗的原始資料進行標準化轉換成標準分數 (Z-score),並 將 40 公尺衝刺的標準分數作正負轉換,兩種爆發力的標準分數即可作比較。以 下首先針對動態與等長收縮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次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在不同收縮型式 PAP 運動後單次爆發力 (立定跳遠) 的表現中,Rixon 等 (2007) 的研究使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與 3RM 蹲舉的 PAP 運動來探討單次爆發力 之下蹲跳 (countermovement jump, CMJ) 的表現,研究結果發現在等長最大自主 收縮 PAP 運動後,下蹲跳的表現顯著提升,而在 3RM 蹲舉 PAP 運動後的表現則 未達顯著差異。其他研究也表示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顯著提升單 次爆發力 (CMJ) 的表現 (French 等,2003;Requena 等,2011)。本研究進行第 一種分析方法的結果發現,在進行 5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立定跳 遠的表現在 PAP 運動後 18.5 分鐘時顯著大於前測,並且顯著大於動態收縮 (3 × 90%1RM) PAP 運動後 18.5 分鐘時的表現。不過,在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立定 跳遠的表現在不同時間點皆未達顯著差異 (如表 4-2)。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能夠顯著提升立定跳遠表現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預期結果一致,也與上 述其他研究結果符合,但是與 Batista 等 (2011) 的研究結果不符。該研究與本研 究皆使用 1 組 5 秒等長最大自主收縮,並招募田徑選手 8 位、健身者 7 位、一般 生活者 8 位等三種訓練背景之參與者進行研究,但是該研究在 PAP 運動後的下 蹲跳 (CMJ) 表現,恢復時間以及參與者族群間皆未達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 所測驗的爆發力項目不同 (本研究使用立定跳遠),或是恢復時間不足 (本研究使 31.

(41) 用 8 與 18.5 分鐘,Batista 等使用 4 分鐘) 所導致。 由於本研究的設計,除了探討不同肌肉收縮型式之 PAP 運動對隨後單次爆 發力表現的影響,還可以探討等長最大自主收縮對兩種不同爆發力表現的影響或 動態收縮對兩種不同爆發力表現的影響 (第二種分析方法)。結果發現在等長最 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單次爆發力 (立定跳遠) 表現在第 18.5 分鐘時顯著大 於前測 (如表 4-5),在動態收縮 PAP 運動後的立定跳遠表現則未達顯著 (如表 4-4)。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能夠顯著提升立定跳遠表現的研究結果, 與本研究預期結果一致,也與先前的研究結果類似 (French 等,2003)。本研究 發現這兩種分析方法都發現相同的結果,也就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 的單次爆發力表現皆顯著提升。 關於 PAP 運動後的恢復時間探討,Bevan 等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在進 行 3 組 3RM 的仰臥推舉後,在第 15 秒、4、8、12、16 與 20 分鐘時進行仰臥推 擲的爆發力測驗,在第 15 秒時爆發力表現下降,僅在第 8 分鐘的恢復時爆發力 的表現才顯著提升。Kilduff 等 (2007) 建議在進行完 PAP 運動後,若想改善隨後 的爆發力運動表現,8-12 分鐘的恢復時間是必要的,Wilson 等 (2013) 統合了近 年來許多 PAP 相關文獻進行整合性分析 (meta-analysis),建議恢復時間在 7-10 分鐘為最有可能是 PAP 現象顯著於疲勞現象的恢復時間。但是也有研究發現, 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時,PAP 現象還持續存在 (Chiu 等,2003) 。在本研究中 所使用的恢復時間是 PAP 運動後 8 分鐘與 18.5 分鐘,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動態 收縮或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在 PAP 運動後 8 分鐘的立定跳遠表現皆未 達到顯著差異,而本研究在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第 18.5 分鐘時,立定 跳遠表現才顯著提升 (如表 4-2、4-5),本研究結果與 Chiu 等 (2003) 的研究結 果相符,PAP 現象有持續到 18.5 分鐘的可能性。但是,在 PAP 運動後 8 分鐘時, 立定跳遠表現未達到顯著的結果與過去的研究建議不符,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在 3 × 90%1RM 的動態收縮與 5 秒的等長最大自主收縮 PAP 運動後,直到恢復時間 8 分鐘時疲勞依然存在。另外,本研究是進行下肢的 PAP 運動,不是上肢的 PAP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 There are two types of background pages: persi stent background pages, and

All configurations: Chien-Chang Ho, Pei-Lun Lee, Yung-Yu Chuang, Bing-Yu Chen, Ming Ouhyoung, &#34;Cubical Marching Squares: Adaptive Surface Extraction from Volume Data with

• 不同類型的3D打印機Different types of 3D printer – Delta type 3D-printer. – 笛卡爾Cartesian (xyz-axis

Digital Visual Effects Yung-Yu

Key Successful Factors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Resource Based Approach --- An Application of Strategic Matrix Method.. Student: Yu-Min Su 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