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團購意圖(Group-buying Intention)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和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認為行為是由行為意圖而決定去行動(Ajzen &

15

Fishbein, 1980; Bagozzi, 1981)。行為意圖的主要決定因素,就是行動者對 於行為的態度(Jarvenpaa et al., 2000)

Campbell(1999)主張消費者感到較少的公平時,會降低他們的願意購

買的意圖。MartinsMonroe(1994)更進一步認為感到不公平導致消費者 感覺好像他們做出超出他們希望的犧牲,而且也會降低他們購買意圖。

AjzenFishbein(1980)認為態度(Attitude)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兩個決定行為意圖最主要的因素。所以,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越正面,

則行為意圖越高;當個人對行為的態度越負面,則行為意圖越低。而個 人的行為意圖也會受到主關規範的影響,因此,當主觀規範越正面,則 行為意圖越高;當主觀規範越負面,則行為意圖越低。

在購物的環境中,消費者可能覺得同輩(Peers)很可能去自發性的獎勵

和去追求直接、快樂的目標,考慮到衝動性購買是滿意的(Luo, 2005)。然

而,消費者可能覺得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Parents & Other Family

Members)很可能會有經濟上的關係(例如:不要浪費錢),考慮到衝動

性購買是討厭的(Luo, 2005)

由於家庭成員(例如:父母)可能培養家庭成員有責任感,因此,

結果可能打消了浪費和奢侈的想法(Luo, 2005)。所以衝動性購買是不受歡 迎的(Heckler et al., 1989; Abrams et al., 2000; Baumeister, 2002)。雖然家庭

成員的存在可能減少個人衝動性購買的可能性,但是同輩的存在可能增 加衝動性購買的可能性(Luo, 2005)

二、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Luo(2005)的研究提出在購買情況中,主觀規範(指重要其他人,例

如:父母、手足、朋友、同學等)的存在很可能對購買的決定有規範的 影響。例如:消費者會依賴重要其他人(朋友)對其購買產品的建議,

以決定是否購買。所以,Luo(2005)評估有兩個因素很可能影響刺激以遵

16

守社會的規範:(1)本身對社會影響的敏感性 (The Inherent Susceptibility to Social Influence)(2)群體的結構(凝聚性 vs.沒有凝聚性)(Cohesive vs.

Not Cohesive)。其中,群體聚合(Group Cohesiveness)指的是:群體對其成

員有吸引力的程度(Turner et al., 1992; Forsyth, 2000)。受到他人影響的敏

感性 (Susceptibility to Influence)就是:個人自願接受來自其他人關於購買 決策的資訊(Bearden & Etzel, 1982)

在衝動性購買上,同輩的存在和家庭成員的存在的影響是相對的,

並且,當人們有著受到他人影響的敏感性時,會比當他們沒有受到他人 影響的敏感性產生的影響還大(Luo, 2005)。所以,受到他人影響的敏感性 可能增加群體聚合的影響;也就是說,個人同時存在「同輩是有凝聚性」

和「受到他人影響的敏感性」的時候,對衝動性購買有最好的正向影響,

而家庭成員在此情況下卻有負面的影響(Luo, 2005)

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只有主觀規範的存在可以影響個人的購買決策

(Ariely & Levav, 2000; Argo et al., 2005)。另外,衝動性和有計劃性的購買 之間的差異是後者在購買決策之前,收集有關產品資訊的能力(Lee &

Kacen, 2008)。為了有計劃性的購買,消費者能在購買決策之前取得許多

資訊(例如:內部和外部的資源),包括:家人、朋友、媒體、和專家 的意見(Lee & Kacen, 2008)。例如:有自己的朋友在線上團購,就能夠請 教朋友關於團購流程、商品資訊等等的意見,不僅能使自己增加對線上 團購的了解,也能更放心的在線上團購。

三、 衝動性購買

(Impulse Buying)

與快樂的需求

(Hedonic Need)

(一) 衝動性購買

衝動指的是最初行為的反應,通常源自於在動機和一些活化刺激之 間的衝突。例如:當飢餓的人看到食物會感覺有衝動想要去吃它

(Baumeister, 2002)。尤其,衝動性購買牽涉突然獲得強烈的慾望去購買一

17

些東西,並沒有提出意圖或計畫,而且是按照衝動行事,並沒有小心或 仔細的考慮是否購買與個人長期的目標、理想、決定和計劃一致

(Baumeister, 2002)。衝動的行為是個人否定自己所定下的長期目標(例

如:存錢),當衝動之後,個人可能會後悔屈服於自己的衝動行為

(Baumeister, 2002)Rook (1987)發現衝動有時是不可抵抗的,而且購物者 感覺無力反抗他們的衝動要求。

根據 Standifird 等學者(2004)發現在線上拍賣中,相關購物經驗的利

益比支付價格的結果更可能是非常有力的行為動因。衝動性購買的傾向 和實現快樂需求的購物行為可能影響決定拍賣的策略性離開(strategically exit)中個人差異的關鍵(Angst et al., 2008)。「策略性離開」指的是線上拍 賣中馬上買(Buy-It-Now, BIN)的功能。由於拍賣商品會有固定的結標時 間,在投標期間,每個人都有機會投標,BIN 的功能可以讓投標人能提 早結束拍賣,避免與其他人競爭商品,以確保自己能得標。

Rook(1987)觀察到衝動性的買方總是突然感受到,或者常常強烈和不

斷想要馬上購買東西。Stern(1962)把這個行為分為三類:有計畫性的、沒 計畫性的、或衝動性的。大多數的研究者都同意衝動性購買包含即時滿 足的成分,例如:有很強的渴望想去購買商品的購物感覺(Rook, 1987;

Rook & Fisher, 1995)。銷售學者指出在理論上,衝動性購買很難理解,因 為它常常導致買方支付更高的價格,但衝動性購買卻佔了每年商品大部 份的銷售(Bellenger et al., 1978)Welles(1986)發現 90%以上的買方曾經

或再次以衝動為基礎而有購買的行為。

Thompson 等學者(1990)發現購物者會因為行為失去控制,進而導致

過度的購買。因此,衝動性購買就是:消費者無計畫性的購買(Kollat &

Willett, 1967),是買方行為的重要部分。其後,PeckChilders(2006)

一步定義衝動性購買為:消費者傾向於自發性的(Spontaneously)、未經深

18

思熟慮(Unreflectively)、立即性的(Immediately)、和有活力性(Kinetically)

的購買。高度衝動性購買者更可能有過自發性購買的經驗;他們的購物 清單更「開放」,並且能接受突然、意外的購買想法(Rook & Fisher, 1995)

Stern(1962)提出衝動性購買大部份依賴資源,例如:錢、時間以及有

形和內心的影響。個人的心情也可能影響他們的衝動性購買(Rook &

Gardner, 1993)。特別是,感到快樂的人們更可能不吝嗇獎勵他們自己的

傾向,並感覺他們好像有更多的自由去行動(Luo, 2005)Baumeister(2002)

則提出衝動性購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硬幣的兩面;衝動性購買會降低 個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或者使個人屈服於誘惑(例如:好吃的食物)之 下。

所以,衝動性購買已經在消費者行為上引起注意力,探討個人衝動 性購買程度的前身(Individual-Level Antecedents)有:個人的資源(Personal Resources)和對付出的認知(Cognitive Effort)(Cobb & Hoyer, 1986)、個人的

心情(Personal Moods)(Rook, 1987; Tice et al., 2001)、自我調整的傾向 (Self-Regulation Tendencies)(Baumeister, 2002)。也有研究發現許多的因素 影響衝動性購買的行為,包括其他人的存在(Presence of Others)(Luo, 2005),消費者的心情(the Consumer's Mood)(Rook & Gardner, 1993; Beatty

& Ferrell, 1998),衝動性的特徵(Trait Impulsiveness)(Rook & Fisher, 1995;

Weun et al., 1998; Jones et al., 2003),衝動性的產品種類(Product Category Impulsiveness)(Jones et al., 2003),從事衝動性購買的適度評估(Evalu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ngaging in Impulse Buying)(Rook & Fisher, 1995),個人和環境的接觸(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Touch)(Peck &

Childers, 2006),自我認同(Self-Identity)(Dittmar et al., 1995; Lee & Kacen, 1999),文化導向(Cultural Orientation)(Lee & Kacen, 1999; Kacen & Lee, 2002),還有人口統計特徵,例如:性別(Gender)(Rook & Gardner, 1993;

19

Dittmar et al., 1995)和年齡(Age)(Helmers et al., 1995; Wood, 1998)等。

以上的文獻都顯示出衝動性購買對消費者行為的重要性,但是目前 線上團購的研究並未提及此一構面,所以有必要探討衝動性購買是否會 對線上團購意圖具有影響。

(二) 快樂的需求

大部分的研究提出,個人的購買行為往往受制於本身的享受、樂趣 和行為,一般稱為「快樂」的購物動機(Belk, 1987),包含:對新產品、

樂趣或驚奇的需求(Hirschman, 1980; Hausman, 2000)。消費者行為學家注

意到購物者會在商場逗留,是因為閒逛商場,在本質上是滿意的經驗,

因為所有的行動是快樂的,因此,購物者不會希望停止行動(Cobb & Hoyer, 1986, Rook, 1987)

PeckChilders(2006)認為個人為了滿足對快樂的需求而有衝動性購

買的傾向。由於衝動性購買需要快樂的要素(Cobb & Hoyer, 1986; Rook, 1987; Thompson et al., 1990; Rook & Fisher, 1995; Hausman, 2000;

Ramanathan & Menon, 2002),所以,消費者在衝動性購買時,會感到興 奮(Cobb & Hoyer, 1986; Rook, 1987),而且滿足了他們快樂和新奇的需求

(Hausman, 2000)。同樣的,Ramanathan Menon (2002)認為快樂獲得滿

足,是構成大多數衝動行為的基礎。

因此,除了衝動性購買之外,快樂的需求能否對線上團購的消費者 團購意願產生影響,也是目前線上團購研究尚未探討的部分,所以,本 研究認為此一構面可以擴展線上的團購意圖。

四、 評價品質(Review Quality)及評價數量(Review Quantity)

以Internet為基礎的電子商務隨著商業網站的擴散和消費者對線上交

易的接受增加而迅速的成長(Hong et al., 2004),產生了新的銷售通路。然 而,在線上購物的消費者不能接觸或聞到產品,所以線上賣方藉由給消

20

費者機會分享線上產品評價,以設法克服這個限制(Chatterjee, 2001; Chen

& Xie, 2004)Park 等學者(2007)認為消費者創建的資訊對形成購買決策 是有幫助的,因為它提供了產品的間接經驗。

線上消費者評價對產品銷售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因素(Chen & Xie,

2005)。例如:亞馬遜(Amazon)網路書店在 1995 年就開始實施線上消費

者評價,目前大概有1000萬個消費者在上面留下評價,這些評價就是它 最受歡迎和成功的特色之一(Harmon, 2004)。訪問過線上購物中心的消費 者,當中有一半認為在他們的購買決策中,消費者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Piller, 1999)。由於線上消費者評價沒有標準的格式,線上評價的內容(評

價品質)包括:短的、長的、主觀的、客觀的 (Chatterjee, 2001)

另外,在銷售文獻中,口耳相傳(Word of Mouth, WOM)的溝通是「口

頭的,在接收者和傳播者之間視為非營利,關於品牌、產品、服務或提 供者之間的溝通」(Arndt, 1967)。口耳相傳影響的研究提出很多證據證 明,滿意的消費者可能會告訴一些人:他對公司的經驗;但是不滿意的 人會告訴所有人他所看見的事(Chatterjee, 2001)。因此,虛擬社群提供活 躍的成員一個場所,讓他們告訴全世界對產品和公司的評價和意見,並 且在網路上成為一個發展最快的現象(Armstrong & Hagel, 1996)。例如:

消費者能有一個場所去表達他們的意見、推薦和抱怨,而且監視口耳相 傳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商業,並且有一些公司還支付報酬(包含現金、點 數、識別)給消費者,因為這些資訊(Tedeschi, 1999)可以當成競爭的工具,

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和造訪(例如:eBay)。

由於線上消費者評價是口耳相傳的新形態,它像是一個推薦者(Park

由於線上消費者評價是口耳相傳的新形態,它像是一個推薦者(Park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