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聽力理解能力的理論意義

(一)聽力理解的過程即是解碼的過程

聽力是一個接受、理解聲音信息的過程,Anderson(1985)提出聽力理解由 三個相互關連而又循環出現的階段組成:感知、分析和使用階段。是聽者對說者 所傳來的編碼訊息進行解碼的過程。

話者的言語聲波在聽者的耳蝸中轉變為一種可供神經系統使用的密碼,接 著,聽覺神經把密碼訊號傳到聽覺語言中樞,聲音信號進入感覺記憶,信息保存 的感覺記憶的時間約1/4秒,然後經篩選,其中一部份進入短時記憶進行加工處 理引起這一區域的思維活動,對收到的密碼信號進行分析、辨別、歸類。聽者將 這些獨立的意義單位與自己大腦裡儲存的信息相對照,運用大腦裡的詞彙意義和 語法結構知識進行注釋,信息經重組、編碼後形成意義,聽者要對連續性的語流 進行切分,切分的主要線索是意義,意義體現在句法、語音、語義三個層面上,

但這意義還不一定符合說話者的原意。經辨音與注釋後的聲音信息,還需聽者進 一步地加工而達到領會說話人的意圖的目的。將形成的聲音信息和長時記憶中的 已知信息相聯繫,確定信息的意義。這就要求聽話人綜合考慮所說內容上下文的 條理性和邏輯關係。重要的是這些並非都能依賴說話人直接道出的信息,多數情 況是依據說話人所處的時間和環境,說話內容所包含的社會文化背景、生活習 慣、價值觀念以及聽話人的知識經驗等來領會。

經解碼後的訊息這時才能成為對聽者具有意義的信息。解碼是賦予信息以意 義的手段。

(二)大腦的兩種信息處理方式

認知心理學家進一步分析了解碼過程中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方式,提出了自下 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兩種信息加工模式。自下而上的模 式注重細節特徵,是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即由字詞解碼而最終獲取信息的過 程;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整體結構的識別,強調長時記憶中存留的背景知識經驗 在理解中的作用,是一個預測、檢驗和證實的過程。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按照 Buck(2000)的說法,聆聽所涉及的語言理解,分成由下而上(bottom-up)與 由上而下(top-down)兩種模式,其意義分別如下:(馬行誼,2005)

1、由下而上(bottom-up)模式

此模式認為人們對一連串的輸入物採階段式的處理方式,,對聽到的語料-語音、詞彙、子句及句子等進行分析,前一階段分析的成果,將是進行下一階段 處理的基礎。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語言理解乃是從音素(聲音最小的意義單位)

→短語→句法→語意→說話者的意圖。這種模式是一種單向式的處理進程,如果 前一階段處理受阻,後一階段也因之有所困難。

2.由上而下(top-down)模式

持這種模式看法的人認為bottom-up的想法與事實不符,各階段的處理不一 定依序進行,有時跳躍地互動,甚至可能同時發生。top-down模式主張,在概 覽全文之後,我們可以用背景知識(backgroundknowledge)對文中敘述不全或 語意不清楚,進行填補,並預測文章呈現的下一步。

(三)基模理論與聽力理解

聽力理解的過程,涉及許多複雜的語言認知能力,譬如記憶、監控、詮釋等,

認知心理學中的基模理論,尤其是近來十分盛行的說法。那是因為「基模理論」

在聆聽的理論和研究上都非常重要,其原因便是:

1、選擇、詮釋和提取訊息是聆聽的要素。譬如聆聽者會以主題式的策略詮釋訊

息,同樣地,他也能記憶扭曲和不完整的訊息呈現,這些現象,都可以用基模 理論加以解釋的。

2、口語處理任務的資料庫已存在於基模理論的研究之中,傳播理論研究者也已 將口語和書面語納入研究,而這些都以基模理論加以詮釋。此外,諸如Alba

&Hasher(1983)主張基模包括四個訊息處理歷程:核心處理『central processes』的觀點(引自Edwards &McDonald,1993)

1.選擇(selection):

在三種情況下,某些訊息才會被選擇,分別是:當訊息和既有基模有關、當 現有的基模被活化、當訊息對基模而言是重要的。

2.摘要(abstraction):

基模使訊息處理的焦點放在意義之上,而忽略或未深究其他的語言成分。

3.詮釋(interpretation):

雖然在基模理論內,刺激的儲存與詮釋必須在與現存架構中取得某種協調一 致(同化or調適),但在實際論述中卻常非如此。例如「不結實的書架被書的 重量壓得更虛弱了」,其中「不結實」一詞引起很大的詮釋空間,諸如扭曲、搖 晃、壞掉、解體、掉落等詞均是,卻也未必和之後的「虛弱」 一詞相符,這時 詮釋(interpretation)就很重要(語意不完整、不協調、模糊時,所必須進行 的推論活動)。

4.統整(integration):

選擇和推論之後的訊息即將被統整入更大的語意脈絡之中。換句話說,當某 主題的基模已存,新訊息就會同化和調適入舊訊息的基模之中。很明顯的,基模 所涉及的認知能力,以及其對訊息所做的儲存、分類、摘要、詮釋、統整、歸納、

預測等處理,皆對聽力理解的過程,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因此,身為一個教學者 或研究者,都不能忽視這些歷程在學童聆聽活動中的意義。教學者和研究者必須 從聽力理解所涉及的認知活動入手,關心這些認知活動在教學或研究歷程中,究

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如此一來,便可隨之進行教學設計和研究規劃,以求直指核 心,掌握解決聽力問題的根源意義。

二、聽力理解的互動模式

聽力活動不是單向的,不是單純由一方接收聽到信息符號而已。聽力的第一 步是用耳朵接收聲波,然受透過聽神經把波動傳遞到大腦。這是一種身心機動的 歷程。但這只是起步而已,最重要的步驟是大腦對這些波動所產生的動作,引出 一些認知與情意的機制或過程。

下面的八個過程都和聽力有關。除了第一和第八項之外,其他過程並沒有一 定的順序;即使不是同時出現,也都在剎那間接踵而出。

1、聽者在聽到人家說話的時候,先把這個素材(rawspeech),變成一種意象 (image),放在短程記憶裡。這個意象含有所聽到的話語的種種成分(片語、

句子、連接詞、腔調、重音)。

2、聽者確定所聽到的話語類型(如:會話、演講、收音機廣播),然後把所 聽到的東西。「加油添醋」來詮釋它的意思。

3、聽者在仔細考慮言談類型、情境和內容之後,會推測說話者究竟有何目的—

說服、請求、幽默、確定、否認還是告知。也就是說,聽者是在推測話語 的語用功能。

4、聽者由長期記憶中撮取適當的背景基模詮釋當下的話語。聽者利用一生所 累積的知識與經驗,經過認知聯想過程,來幫忙確定信息的意思。

5、聽者確定話語的字面意思(literalmeaning)。在這個過程裡,聽者對耳 朵所接收的語句,進行語意確認的工作。在多數情況下,表面意思和真正 意思(intended meaning)都會吻合。例如:當你正在忙著改作業時,有 學生跑來問你說:「請問老師您有時間嗎?」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是它的 真正意思,也就是「您能抽個空嗎?」。然而在這個階段裡,往往不能只

看字面意思,還得留意弦外之音,就像使用譬喻或成語時一樣。

6、聽者確定語句的真正意思。當聽者不能掌握說話者的真正意思,就會產生 誤解。這種情形非常普遍。人際間溝通的關鍵在於能否把所聽到的意思配 上正確的意圖。這樣的配對工作,不只是發生在聽譬喻或成語時,也發生 在各種長短不同的言談中。有時會因為說者不小心、聽者不注意、概念太 複雜或心裡的障礙等諸多因素,而妨礙配對工作的進行。

7、聽者決定是否要把解析後的資訊,儲存在短程或長程記憶裡。只保留幾秒 鐘的短程記憶,通常適用於口語瞬間回應。長程記憶比較常見於處理演講 等活動的資料。當然這兩個極端之間,還存在各種程度的記憶層次。

8、聽者在撮取意思之後,就把語句的形式拋掉。說者所用的字詞、片語、句 法,全被修剪(pruned)過,幾乎99%的語言行動,都會這樣被修理。就 聽者的角度而言,沒有必要去保留這種有妨礙的認知(cognitive

clutter)。聽者所要保留的是重要資訊,而且只保留概念。

從以上八點看來,聽力理解顯然是個不斷互動的過程。在接收到語音之後,

我們的心裡就陸續做出了七、八個動作。在對話的情況下,由於聽者也是說者,

所以互動情形更複雜。這八個過程非常重要,無論是要明白個人說話的目的、瞭 解阻礙聽力理解的因素或探討聽力教學技巧的選擇與應用,都要回到這八個過程 來思維。

三、造成聽力困難的因素

口語的特徵會影響聽力理解的過程,假如不注意這些特徵,甚至可能會嚴重 阻礙聽力理解。換句話說,這些也是導致聽力理解困難的因素。以下是綜合許多 資料歸納出來的八個口語特徵。

(一)群組法(Clustering)

在閱讀書面文字時,我們已經習慣把句子看成文章的基本組織單位。然而在

口語裡,由於記憶有限,我們不得不把聽到的語句,做適當的切割或群組。也就 是說我們會把所聽到的話語,分成一組一組的字串,以方便處裡,句子是最普通 的詞組,但是句子中的片語其實更容易記憶。因此把屬於同一詞組的字群串在一 起處理,通常會遇到兩種狀況:一種是一下子想記住很長的句子,另外一種則是 把句子切的零零碎碎,每次只聽見一個字。這兩種方法對聽力都沒有幫助。

(二)贅詞(Redundancy)

口語和書面文字不一樣,它有很多的贅言現象。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一

口語和書面文字不一樣,它有很多的贅言現象。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