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來源

3.1 資料庫介紹

本研究使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aiwan Youth Project),簡稱「臺灣 青少年計畫」(TYP),研究起於 2000 年 3 月,是一項長期追蹤調查。重點在了解 台灣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並試圖由家庭、學校和社區三方面的影響切入,以期能 由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的發展、如何形成,以及影響其成長模式的可能 因素。

本計畫有五大研究目標,包含(一)描繪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的多元模式;(二)

由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來考察青少年的成長歷程;(三)以生命歷程的研 究架構來檢視青少年期與成人期之間的連結;(四)著重青少年成長歷程中社會資 本之運用與影響;(五)以貫時性的大規模樣本資料進行相關分析。

除此之外,「臺灣青少年計畫」(TYP),為了瞭解教育制度改革3對於學生發展 的可能影響,在樣本的選擇上,特別以當時國一生(平均為 13 歲,適用新的升學 制度),和國三生(平均為 15 歲,適用舊的升學制度),兩個不同的世代(cohorts)

作為研究主體,並同時訪問樣本學生的家長、國中導師4。調查形式包含面訪、電 訪、自填問卷皆有,調查工具以問卷為主,每一波的問卷架構不盡相同,自 2011 年計劃來到第二階段,便展開成人樣本的追蹤調查。

3.2 母體與抽樣

「臺灣青少年計畫」(TYP)主要以台北市、台北縣以及宜蘭縣國中學生為研 究的母體,使用各縣市教育局 88 年度公私立國中學生總數以及班級數作為抽樣名 冊,三個縣市分別代表不同城鄉發展的代表5,欲推論不同的鄉鎮發展下的青少年

3指的是民國 90 年(2001 年)開始實行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我們 2000 年施測時的國三生與國一 生,當時候分別是高中聯考的最後一屆以及國中基測的第二屆。

4後續每年的追蹤研究,則以樣本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導師及家長則不一定訪問

5研究的三個縣市並非被隨機抽樣選取出來,而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選取,臺北市代表都會區、台北 縣代表郊區、宜蘭縣代表鄉村地區,欲探究不同社區發展脈絡下的差異。

計畫原先有考慮桃園,但因為當時覺得宜蘭雪隧還未通車(2006 年通車),覺得宜蘭縣更能代表鄉

狀態,以及教育制度改革對於學生發展的影響。為使計畫的樣本數夠大以達到足 夠的統計效力(statistical power),估計分別在臺北縣、臺北市抽取國一和國三兩 個年級各 1000 名學生,宜蘭縣國一和國三各 800 名學生,總樣本數約為 5600 名

3.3 主要樣本描述

本研究選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國一(J1)第五波的資料,實際分析 為橫斷面資料的形式,調查時間為 2003 年的 10 月,訪問方式為電訪,並輔以郵 寄問卷,研究對象為正值高二(約 16、17 歲)的在學高中職學生(本研究皆稱高 中生),問卷內容包括:國中畢業後流向-升學或就業;學校生活與學業表現自評;

學校交友網路;與父母親相處情形及父母親工作狀況;生活煩惱來源與解決、求 助管道;補習經驗;打工經驗;身心狀態評估;與異性交往態度;是否使用管制 藥物與來源;上網與手機使用習慣等題組。

計畫初期的樣本為 2,696 人,到第五波流失共 666 人,為 2,030 個樣本,樣本 流失率為 24.7%。而實際研究在選用樣本時,扣除預試的問卷以及郵寄問券、電訪 未成功、非在學的樣本數後,僅保留「成功訪問」的有效樣本,因此正式納入的 研究對象為 1,772 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