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質的研究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在研究的過程中,資料的收 集與分析同時進行,為求研究的客觀性,以多元的方式來收集資料,如:教學過 程錄影影片、學習單、回饋單等,將相關資料予以聚合,以進行分析與詮釋。茲 說明如下:

一、學生讀詩創作「畫」

學生在第一部分「讀詩畫圖」的教學過程中,全班將先一起讀蝸牛詩並作畫,

接著再從六大主題中自選二首童詩,依照童詩內容創作「畫」。因此,每位學生共 創作出三幅畫,研究者依據學生畫的圖進行分析說明。以 S 加上數字編號,S 為學 生代號;S 後面的數字則是學生的編號,如 S1,即表示編號 1 號學生的創作畫。

二、學生看圖創作「詩」

學生在第二部分「看圖寫詩」的教學過程中,全班先一起賞析貓系列中的兩 幅畫並為其寫詩,接著,學生自行選擇圖畫來寫詩,一次選兩幅畫寫兩首詩,進 行兩次,因此,每位學生共創作出六首童詩。研究者依據學生的童詩進行分析說 明。以 S 加上數字編號,S 為學生代號;S 後面的數字則是學生的編號,如 S1,即 表示編號 1 號學生的創作詩。

三、學習單

配合教學內容,研究者自編「童畫的誕生」(附錄四)、「童詩童畫大挑戰」(附 錄五)、「小小童詩藝術家評選單」(附錄六)等學習單,以瞭解學生的創作歷程、

創作理念,及賞析童詩的能力。

四、心得單

「讀詩畫圖心得單」(附錄七)用於第一部分課程實施後,經由學生的回饋瞭 解其參與課程後的心得、想法,研究者依據心得單的資料作為課程設計符合學生 的佐證資料。

23

五、童詩童畫課程回饋單

「童詩童畫課程回饋單」(附錄八)使用於全部課程結束後,主要目的在瞭解 學生對整個童詩童畫教學的感受,幫助學生回顧課程內容,並針對自己在整個學 習活動中自我檢視,進而提出意見,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讀詩畫圖」、

第二部分「看圖寫詩」,以及第三部分整體課程檢視。研究者依據回饋單的資料作 為學習成效的佐證資料。

六、教學活動拍照錄影

為研究探討,並顧及個人隱私,邀請家長簽寫同意書,同意接受參與研究(附 錄九)。每一次的教學活動皆有拍照、錄音、錄影,研究者依據影像資料詳加記錄 教學過程、師生互動及學生參與的情形,並以 T 作為教師代號;S 為學生代號;S 後面的數字是學生編號,以利分析教學成效的補充與佐證,及進一步檢視教學流 程,將整理撰寫成教學心得與檢討。

研究者將所有資料做一綜合分析,希望能達到三角校正的功能,以去除研究 者個人的偏見、刻版印象,以求提高本研究的效度。

24

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