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壹、 資料收集 一、量化資料

本研究主要以量化研究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所收集的資料包括:

(一)學生前測資料:

研究者在教學活動進行之前,先對所有的研究對象施以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 以及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前測。教學活動雖為三個活動,但依其所使用原理,

可分為二類,一為折射現象,一為毛細現象。教學活動以折射現象先進行,在折 射現象相關的教學活動進行之前,研究者對所有研究對象施以折射現象成就測驗 的前測。在折射現象相關教學活動結束後,毛細現象相關教學活動進行前,研究 者對所有研究對象施以毛細現象成就測驗的前測。

(二)學生後測資料:

研究者在教學活動進行之後,對所有的研究對象施以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以 及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的後測。在折射現象相關教學活動結束後,毛細現象相 關教學活動進行前,研究者對所有研究對象施以折射現象成就測驗的後測。待毛 細現象相關教學活動結束後,研究者對所有研究對象施以毛細現象成就測驗的後 測。

(三)學生延宕測驗資料:

折射成就測驗和毛細成就測驗後測各於結束後一個月,研究再次對所有研究 對象施測,以為延宕測驗。

二、質性資料

本研究雖以量化資料為主,但為能更了解研究對象對本研究中所採用的教學 活動之感受,另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蒐集相關質性資料,作為本研究的輔助資 訊。研究者擬定訪談問題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了解學生對本教學活動的感受及 其所遭遇到的困難。訪談在所有教學活動結束之後進行,並在獲得受訪者的同意

61

下,訪談過程全程進行錄音。

貳、 資料分析

研究資料收集完畢後,研究者以下列方式分析所收集的資料:

一、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所採用的是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檢驗兩個以上母群平均數之是否相 等,比較單一種自變項的不同處理方式對某依變項的影響。採用的時機在於探討 前後測的分數之關係,包括:

(一)創造思考活動前後測。

(二)創造性傾向量表前後測。

(三)成就測驗前後測。

二、T 檢定

本研究採用成對樣本 T-檢定,以檢定後測與延宕測驗之間的平均數是否具 有差異。

三、訪談資料編碼與分類

研究者先依錄音檔案,將受訪者的口語資料繕打成逐字稿。接著在瀏覽整篇 逐字稿後,找出和研究相關的部分,進行剪貼分類。分類工作完成後,研究者將 蒐集來的資料在比較後,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單位,並予以歸納,形成數個主要類 別。

62

6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