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接受虛擬實境融入教學後,對購票技 能之影響。研究架構如圖 3-1:

控制變項

一、教學者與教學方式 二、評量者與評量方式 三、同時事件

四、教學時間與地點 五、研究對象流失

自變項 研究對象 依變項

虛擬實境融入 教學

三名國中中度智 能障礙學生

一、購票技能之立即成效。

二、購票技能之維持成效。

三、導師、家長與學生之滿 意度。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6

壹、 自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虛擬實境融入教學」,研究者使用自編之虛擬實境購票技 能教學軟體,對受試者進行教學,該套軟體依工作分析之概念將購票技能分為五 項步驟,分別依照七項步驟逐一進行教學。

貳、 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為虛擬實境融入教學對國中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購票技能之立 即成效、保留成效及導師、家長及學生對本虛擬實境融入教學的滿意度,敘述如 下:

一、購票技能之立即成效:指每次教學後,研究對象於虛擬實境中之表現對照 研究者自編購票技能評量表之得分。

二、購票技能之維持成效:指本教學結束後間隔兩周,研究對象於虛擬實境及 現實生活中之表現對照研究者自編購票技能評量表之得分。

三、導師、家長及學生對虛擬實境融入教學的滿意度:透過研究者自編之訪談 大綱,在教學前後訪談研究對象導師、家長與學生,用以了解他們對本虛 擬實境融入教學的滿意度。

參、 控制變項

一、教學者與教學方式

整個研究過程中之教學,均由研究者擔任,避免不同教學者之教學技 巧、教學方式、增強不同而影響研究之結果,而研究對象之國語採完全抽 離,研究者於教學過程中會按照一定之流程,確保此控制變項之掌握。

二、評量者與評量方式

整個研究過程中之評量,均由研究者擔任,為使教學及評量內容相符 合,研究者亦為評量者,以提高研究的內在效度。評量均採用具有專家效 度之自編測驗,評量方式固定,確保此控制變項之掌握。

27

三、同時事件

兩名研究對象皆為特教班學生,事先與家長溝通在購票技能教學期間,

避免研究對象在校外學習到類似教學內容及教材,以排除研究結果受到其 它學習的影響。

四、教學時間與地點

每週 4 節的課程,每節課 45 分鐘,共 16 節課。同一時段對三名研究 參與者進行教學。

教學地點固定在研究者任教的特教班教室,教室的座位及設備擺設都 固定不動,以確保教學環境的一致。

五、研究對象流失

取樣時研究者已對研究對象之身體狀況、家庭背景均有深入之瞭解,

確保個案於研究過程中不會隨意轉學、休學或其他異動之情形。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研究者於任教之嘉義縣某國中特教班中挑選三位中度智 能障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於教學實驗前取得家長同意書。

壹、研究對象選取標準

一、持有中度智能障礙手冊之身心障礙證明,或者是經嘉義縣特殊教育學生鑑 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為中度智能障礙者。

二、學習及情緒狀況穩定,沒有缺課情形,且能完成教師指派之任務。

貳、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依據上列標準篩選集中式特教班學生,經家長同意為研究對象者有三名,研 究對象基本資料摘要表如下表 3-1。

28

29

滑鼠點選相關影片、操作教學方案。

三、影片剪輯軟體

使用威力導演剪輯影片以及使用Pixmaker軟體將照片接合,使照片能呈 現前方180度的景象。

四、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

使用Powerpoint為主要教學介面,將教學內容以Powerpoint編輯,加入 以處理過之影片、影像、文字說明,內容包括購買票券的步驟與真實場景 之影片片段、影像,共計八個單元。

貳、購票技能成效評量工具 一、自編購票技能測驗

研究者自編「購票技能測驗」(詳見附錄一),共將購票技能分為七項 步驟進行評分,七項步驟包括:找到窗口、排隊、說明需求(時間、地點/

片名)、說明票種、出示身心障礙證明、付款取票、檢核票券。「購票技能 測驗」之評量標準為在無提示及無指導與下於五秒內完成即為通過,通過 標記為「○」,不通過標記為「╳」,若需提示或特殊情況需記錄於備註欄,

共計七項評分,通過一項為通過率14%,完全通過為100%。

自編測驗完成後,經專家學者審查並提出修改意見後實施,表3-2為 建立本自編購票技能測驗專家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

表3-2

專家學者名單 (依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服務單位與職稱 吳依芳 服務9年之特教教師 陳瑩真 服務12年之特教教師 董旻惠 服務15年之特教教師 魏俊華 國立臺東大學特教系教授

30

二、訪談大綱

根據研究目的自編之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二),在實驗結束後,訪談導 師、家長及學生,進一步了解以上三者對虛擬實境融入教學之看法,以探 討三者對本虛擬實境融入教學的滿意度。

第四節 教學設計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受試多試探實驗設計,本節介紹實驗設計與

「虛擬實境融入購票教學」教學方案,以下就各項說明。

壹、實驗設計 一、基線期

本階段不做任何有關購票技能之相關教學,並以研究者自編之評量工具進 行評量收集相關資料,本階段安排三位研究對象在基線期以研究者自編「購票 技能測驗」進行至少三次連續性試探評量,待研究對象甲基線期資料穩定後進 入介入期,並持續對研究對象乙、丙進行間斷式的試探;待研究對象甲於介入 期之連續三個資料點穩定後,研究對象乙進入介入期,以此類推記錄每位研究 對象之購票技能完成率。

二、介入期

本階段使用研究者自編之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每次只對一位研究 對象進行介入,研究對象接受每週 4 節課,每節四十五分鐘,連續四週,共 16 節的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每單元兩節課共計八個單元,每單元結束後進行 教學評量,共評量八次;介入期間資料建立為一週四次,為期四週,預計收集 八個資料點。

三、維持期

本階段在介入期結束後,撤除實驗教學,於隔週後以研究者自編之評量 工具進行評量收集相關資料;維持期間資料建立為一週一次,為期三週,預 計收集三個資料點。

31

貳、「虛擬實境融入購票教學」教學方案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

1.能了解購買人工售票票券的流程。

2.能了解愛心票的使用方法。

(二)情意

1.能願意在公共場所向工作人員表達自身的需求。

(三)技能

1.能獨立至售票窗口購買火車票。

2.能獨立至售票窗口購買電影票。

二、教學材料

本研究使用之教學材料為研究者自編之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此軟 體採用工作分析之概念,將購票流程分為七個步驟,軟體內容包含各項步驟之 環場照片、操作影片、文字題選擇;硬體設備包含桌上型電腦、投影幕與滑鼠。

三、教學設計

教學共計八個單元,每單元兩節課,八個單元名稱與課程內容見表 3-3。

32

表 3-3

單元名稱與課程內容

單元名稱 各節課程內容

單元一 人工售票窗口辨識

第一節 認識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 第二節 人工售票窗口之辨識與選擇

單元二 排隊

第一節 排隊與否的選擇 第二節 排隊動線的辨認

單元三 需求說明

第一節 說明需求-火車票(時間、地點) 第二節 說明需求-電影票(時間、片名)

單元四 票種介紹-愛心票

第一節 票種介紹

第二節 愛心票的確認與選擇

單元五 身心障礙證明的用途

第一節 身心障礙證明的用途 第二節 出示身障證明的時機選擇

單元六 付款取票

第一節 付款取票的時機 第二節 付款的方式

單元七 票券檢核

第一節 檢查票券的方法 第二節 總複習

單元八 實地演練

第一節 實地演練-火車票購買 第二節 實地演練-電影票購買

33

34

壹、準備階段 一、訂立研究主題

研究者任教過程中,發現學校周邊可利用的社區資源相對匱乏,且距離各 項設施較遠,除此之外家長能力有限,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行動範圍大多發生在 家中及學校,因此探討藉由虛擬實境融入教學對研究參與者購票技能的影響。

二、篩選研究對象

研究者目前任教於集中式特教班,班上的智能障礙學生生活經驗少,雖在 校園內與教師互動無虞,但走出班級面對普通班學生會變得較為羞怯,到了校 外與店家交流時更顯退縮,因此研究者從該班中挑選三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為 研究對象,並徵求家長同意(家長同意書見附錄三)。

三、蒐集相關文獻

研究者訂立主題及對象後,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虛擬實境應用範圍 雖廣,但應用在智能障礙者的教學相對其他領域較少,因此研究者除智能障礙 者教學方面,尚蒐集身心障礙領域及普教領域之相關文獻資料,經整理、分析 及歸納後用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四、設計研究工具

(一) 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

本研究採用自編之「虛擬實境購票技能教學」軟體,研究者使用數位相 機、攝影機拍攝購票程序,再使用 Pixmaker 軟體將照片接合、威力導演剪接 影片,最後將編輯好之影像影片放置於 Powerpoint 軟體編輯而成教學軟體。

(二) 購票技能測驗

本研究採用自編之「購票技能測驗」(見附錄一)。參考陸莉等人(2000) 及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網站(2019)之購票流程所需技能及諮詢教師及指導 教授修正後編製而成。

(三)虛擬實境融入教學之滿意度調查表

35

本研究採用研究者自編之訪談大綱(見附錄二)。針對導師、家長及學生

本研究採用研究者自編之訪談大綱(見附錄二)。針對導師、家長及學生

相關文件